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氧合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孟丽萍 牛曼曼 程雁 《医师在线》 2024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3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共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 目的分析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3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共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氧合指标、肺功能、血浆乳酸、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PaCO_(2)及A-aDO_(2)低于对照组(P<0.05),而SaO_(2)及PaO_(2)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VT、FEV_(1)及FEV_(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乳酸、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NRDS,可以调节患儿的氧合指标,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浆乳酸、胆红素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 猪肺磷脂注射液 氧合指标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86例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戴瑞 刘亢亢 +1 位作者 牛曼曼 汪燕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诊断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依不同用药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及静脉丙球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各43例。观... 目的探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诊断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依不同用药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及静脉丙球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各43例。观察两组患儿热程、咳嗽缓解、住院天数、血白细胞、CRP、肺部影像学改变及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热程、咳嗽缓解、住院天数、肺部病灶吸收情况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可以缩短病程,改善患儿症状和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糖皮质激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败血症56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牛曼曼 王宁玲 +3 位作者 刘亢亢 储金华 汪燕 黄玲玲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治疗中合并败血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的血培养阳性的AL患儿56例,分析其发病因素、病原学、耐药情况、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56例患儿中,急性淋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治疗中合并败血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的血培养阳性的AL患儿56例,分析其发病因素、病原学、耐药情况、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56例患儿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淋髓混合型)2例。常见感染途径依次是消化道、呼吸道、口腔,高发时间为诱导化疗阶段。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持续时间一周以上患儿败血症发生率显著升高。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前三位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产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9例(16%),产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4%),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碳青酶烯类药物均敏感。结论 AL患儿败血症的发生与化疗阶段、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等诸多因素相关。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常见的感染途径为消化道和呼吸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儿童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镰刀菌败血症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玲玲 王宁玲 牛曼曼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37-237,共1页
患儿 男,4岁,2011年4月出现反复发热,2011年7月10日来我院初诊,实验室检查:WBC20.7×109/L、Hb103g/L、PLT44×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和分子遗传学(MICM分型)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诱导方案VDLP... 患儿 男,4岁,2011年4月出现反复发热,2011年7月10日来我院初诊,实验室检查:WBC20.7×109/L、Hb103g/L、PLT44×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和分子遗传学(MICM分型)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诱导方案VDL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门冬酰胺酶+泼尼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败血症 镰刀菌 骨髓细胞形态学 并发 MICM分型 实验室检查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镰刀菌感染16例汇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玲玲 王宁玲 +1 位作者 牛曼曼 刘周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镰刀菌感染临床特点、预防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1~2013年国内报道的皮肤镰刀菌感染16例进行汇集分析。结果:茄病镰刀菌感染10例,串珠镰刀菌感染3例,尖孢镰刀菌感染1例,菌种不明2例。出现皮肤溃疡12例,皮肤结节3... 目的:探讨皮肤镰刀菌感染临床特点、预防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1~2013年国内报道的皮肤镰刀菌感染16例进行汇集分析。结果:茄病镰刀菌感染10例,串珠镰刀菌感染3例,尖孢镰刀菌感染1例,菌种不明2例。出现皮肤溃疡12例,皮肤结节3例,同时出现皮肤溃疡及皮肤结节1例。播散性镰刀菌感染1例;基础疾病为急性白血病2例,合并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真菌培养阳性16例,直接镜检发现真菌11例,病理检查发现真菌7例。全身抗真菌治疗11例,好转或痊愈8例。结论:皮肤镰刀菌感染以茄病镰刀菌最多见,皮肤呈溃疡或结节样改变多见。真菌培养、直接镜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诊断,治疗尚无统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属 皮肤感染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时期起病的遗传性代谢病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玲玲 梁霞 牛曼曼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2271-227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该科2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资料,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已报道的相同新生儿病例90例(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70例,枫糖尿病20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92例均有喂养困难,76例在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该科2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资料,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已报道的相同新生儿病例90例(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70例,枫糖尿病20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92例均有喂养困难,76例在生后一周左右即发病,37例有母亲不明原因死胎、流产或同胞不明原因夭折、智力低下的家族史,92例均行血串联质谱或(和)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49例MRI/CT有异常信号,67例死亡或放弃治疗。结论新生儿期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甲基丙二酸血症、新生儿枫糖尿病早期常表现喂养困难、反应差等,但无特异性,易被误诊,儿科医师应重视利用串联质谱和气相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 枫糖尿病 新生儿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及新生儿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牛曼曼 程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01-104,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生的735例足月活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胎龄将其分为早期组(早期足月儿,37~38周,280例)、完全组(完全足月儿,39~40周,395例)及... 目的分析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生的735例足月活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胎龄将其分为早期组(早期足月儿,37~38周,280例)、完全组(完全足月儿,39~40周,395例)及晚期组(晚期足月儿,41~41^(+6)周,60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分娩次数> 1次、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胎膜早破及多胎妊娠均为早期足月分娩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早期组新生儿脑损伤、器官发育异常、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早期组(P_均<0.05)。结论分娩次数> 1次、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ICP、胎膜早破及多胎妊娠的产妇易出现早期足月分娩,与非早期足月儿相比,早期足月儿脑损伤、低血糖及器官发育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应尽可能在围生期消除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并发症,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足月儿 孕期 危险因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R1基因前突变的临床表现和分子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牛曼曼 韩颖 +5 位作者 秦炯 杜军保 金红芳 赵阳 张静 李沁芮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588-1590,共3页
脆性x综合征(FXS)是遗传性智力低下的常见原因,主要由FMR1基因突变导致(CGG)n序列异常扩增(n〉200)引起。但是,FMR1基因前突变(n=55-200)也可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其机制与FXS完全不同,为mRNA毒性机制。在1991年FMR1基因... 脆性x综合征(FXS)是遗传性智力低下的常见原因,主要由FMR1基因突变导致(CGG)n序列异常扩增(n〉200)引起。但是,FMR1基因前突变(n=55-200)也可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其机制与FXS完全不同,为mRNA毒性机制。在1991年FMR1基因发现后的几年内,学者们普遍认为前突变携带者在临床上没有受累,只是女性携带者的CGG序列在遗传过程中可能发生扩增,导致子女患FXS。因此,临床医师很少注意前突变相关疾病,并且对于前突变和FXS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普遍缺乏认识。现对FMR1基因前突变相关的临床表现、神经病理学和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R1基因前突变 临床表现 神经病理学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牛曼曼 程雁 +2 位作者 陈萍 胡婧 罗素玲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990-992,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 6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研究期间住院总新生儿人数3 635例,发生医院感染175例,181...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 6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研究期间住院总新生儿人数3 635例,发生医院感染175例,18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4.81%,例次感染率为4.98%。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5株(51.02%),革兰阴性菌20株(40.81%),真菌4株(8.16%),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是肠球菌属,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医院感染的部位以上呼吸道及胃肠道为主。出生体重≤1 500 g、胎龄≤32周、出生合并窒息、住院时间超过10 d、孕母合并胎膜早破、住院期间使用呼吸机、住院期间深静脉置管、肠外营养其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出生体重低、胎龄小、出生合并窒息、住院时间长、孕母合并胎膜早破、住院期间使用呼吸机、住院期间深静脉置管、肠外营养等均是影响新生儿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预防措施,对于超低及极低出生体重儿保护性隔离,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及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加强深静脉置管、呼吸机管道及患儿气道护理,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并尽量缩短留置各种管道时间,近早开始建立肠内喂养,加强静脉营养支持,缩短住院时间,尽量避免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并加强对于耐药菌的监测等措施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发育期大鼠癫痫脑损伤中自噬相关基因的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沁芮 韩颖 +4 位作者 杜军保 金红芳 张静 牛曼曼 秦炯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9-912,共4页
目的探讨Beclin-1、P62/SQSTM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unc-51样自噬活化激酶1(ULK-1)等自噬相关分子mRNA水平在发育期大鼠癫痫脑损伤前后的变化。方法21日龄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Beclin-1、P62/SQSTM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unc-51样自噬活化激酶1(ULK-1)等自噬相关分子mRNA水平在发育期大鼠癫痫脑损伤前后的变化。方法21日龄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癫痫组。每组按时间点不同(3 h、6 h、12 h和48 h)随机分4个亚组,每个亚组9只大鼠。癫痫组采用腹腔注射卡因酸(12 mg/kg)诱导癫痫发作建立癫痫动物模型,对照组予等量9 g/L盐水腹腔注射。2组大鼠分别于注射卡因酸3 h、6 h、12 h和48 h后,予水合氯醛麻醉,处死并取出脑组织。Nissl染色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情况;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癫痫大鼠大脑神经元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Beclin-1、P62/SQSTM1、LC3、ULK-1 mRNA水平。结果Nissl染色显示:随时间推移,癫痫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尼氏体颜色变浅,结构紊乱;癫痫48 h组Nissl染色阳性细胞数[(82±8)个]明显少于对照组[(122±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8,P=0.01)。TUNEL方法显示癫痫48 h组大鼠大脑皮层凋亡神经元[(13±7)个]明显高于对照组[(2±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1,P=0.003)。qPCR显示Beclin-1、P62/SQSTM1、LC3、ULK-1 mRNA水平在癫痫组12 h组(1.70±0.75、1.75±0.77、1.52±0.43、7.48±6.12)和癫痫48 h组(1.63±0.43、1.48±0.74、1.74±0.55、7.69±5.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1.00、1.0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20、3.452、5.811、5.002,均P〈0.05)。结论自噬的活化先于凋亡发生,自噬相关分子可能参与发育期大鼠癫痫所致脑损伤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凋亡 自噬 BECLIN-1 P62/SQSTM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unc-51样自噬活化激酶1
原文传递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11
作者 Nienke Verkuijl Marian Perkins +2 位作者 Mina Fazel 牛曼曼 韩颖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17年第11期650-659,共10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时期第二大最常见的精神障碍。2010年全球性疾病研究表明,儿童ADHD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点患病率为男性2.2%、女性0.7%。但是,对于ADHD的诊断和治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不相同,这种不确定性成为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时期第二大最常见的精神障碍。2010年全球性疾病研究表明,儿童ADHD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点患病率为男性2.2%、女性0.7%。但是,对于ADHD的诊断和治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不相同,这种不确定性成为ADHD管理的一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缺陷多动障碍 精神障碍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