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块化的氟塑料换热器优化布置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徐钢 陈袁 +4 位作者 牛晨巍 马英 刘文毅 任英杰 王怡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4-400,共7页
对1 000MW火力发电机组中间热媒体烟气换热器(media gas-gas heater,MGGH)系统中脱硫塔前的氟塑料换热器展开设计计算,从交叉次数的角度对氟塑料换热器模块化以及优化布置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水侧阻力与交叉次数的平方成正比;随着介质交... 对1 000MW火力发电机组中间热媒体烟气换热器(media gas-gas heater,MGGH)系统中脱硫塔前的氟塑料换热器展开设计计算,从交叉次数的角度对氟塑料换热器模块化以及优化布置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水侧阻力与交叉次数的平方成正比;随着介质交叉次数的增加烟气侧压降降低管外总换热面积、联箱总开孔数和模块单元联箱开孔数均减少,且当交叉次数由2增加到4时上述参数均大幅降低,当交叉次数大于4以后降幅均相对较小,即氟塑料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阻力性能及联箱结构在交叉次数为4时得到优化,结合热膨胀因素建议在工程应用中尽量采用2个U形换热模块单元布置成W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塑料换热器 模块单元 换热性能 阻力性能 联箱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塑料换热器传热特性实验研究与模型优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钢 陈袁 +4 位作者 牛晨巍 满孝增 王怡 任英杰 徐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97-2303,共7页
氟塑料换热器优良的耐腐蚀特性,为电厂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针对氟塑料换热器开展实验研究,氟塑料换热管束表面光滑对层流边界层的附加扰动较弱,管外对流传热系数较金属换热材料偏低。茹卡乌斯卡斯经典关联式直接应用... 氟塑料换热器优良的耐腐蚀特性,为电厂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针对氟塑料换热器开展实验研究,氟塑料换热管束表面光滑对层流边界层的附加扰动较弱,管外对流传热系数较金属换热材料偏低。茹卡乌斯卡斯经典关联式直接应用于塑料换热器存在约40%偏差。结合风洞实验数据,得到换热器在不同风速下的总传热系数、管外对流传热系数、空气阻力特性和各环节热阻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塑料 换热器 传热模型优化 传热性能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村能源革命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唐天琦 李航宇 +1 位作者 苏东奇 牛晨巍 《电力勘测设计》 2023年第5期38-43,共6页
结合河南省农村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特点,提出农村能源革命转型发展路径和行动方案,为河南省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及其他县区因地制宜开发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该成果可以为进一步推进河南省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示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能源 能源转型发展 可再生能源 多能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唐天琦 李航宇 +1 位作者 牛晨巍 苏东奇 《电气开关》 2022年第2期83-87,共5页
本文开展面向园区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研究,提出园区内一体化建设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科学配置风电、光伏、储能系统,为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源网荷储 一体化 园区微网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煤电经营状况改善提升措施研究
5
作者 苏东奇 郭颖 +2 位作者 唐天琦 牛晨巍 周信华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24年第6期32-35,共4页
在“双碳”目标新形势下,受煤炭价格波动、新能源快速发展、环保政策约束增强等因素影响,河南省煤电经营面临诸多挑战,困难重重,本文聚焦于河南省煤电行业经营状况改善提升开展研究,结合河南省煤电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近年来... 在“双碳”目标新形势下,受煤炭价格波动、新能源快速发展、环保政策约束增强等因素影响,河南省煤电经营面临诸多挑战,困难重重,本文聚焦于河南省煤电行业经营状况改善提升开展研究,结合河南省煤电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近年来河南省煤电行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双碳”目标新形势下通过提高机组利用效率、保障电煤量价稳定等促进河南省煤电行业经营状况改善的若干政策措施建议,这些措施可为河南省煤电行业提升经营状况提供有力支撑,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 经营困难 双碳 决策参考
原文传递
钟罩型风帽经阻力增减改造后的特性研究
6
作者 徐钢 陈袁 +1 位作者 马英 牛晨巍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0-115,共6页
基于钟罩型风帽实验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风帽内部压力损失集中程度展开分析并提出风帽增、减阻力改造方案,针对不同直径的节流钢和开孔孔径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增阻力改造时,风帽流量随着节流钢直径增大而减小且减幅逐渐增大,当节流钢直... 基于钟罩型风帽实验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风帽内部压力损失集中程度展开分析并提出风帽增、减阻力改造方案,针对不同直径的节流钢和开孔孔径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增阻力改造时,风帽流量随着节流钢直径增大而减小且减幅逐渐增大,当节流钢直径从0 mm增加至35 mm时,风帽流量仅减低2.4%;当节流钢直径从35 mm增至50 mm时,风帽流量减幅增至14.8%。减阻力改造时,风帽流量随着开孔直径增大而增大且增幅逐渐减小,当开孔直径从0 mm增加到35 mm时,风帽流量增加14.7%;当进一步增加开孔直径至55 mm时,减阻力改造效果增加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罩型风帽 阻力改造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布风调节改进循环床锅炉床温偏差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袁素东 牛晨巍 +1 位作者 陈袁 刘文毅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12-120,134,共10页
基于某发电厂300 MW CFB锅炉运行过程中床温沿炉宽方向呈中间高两侧低分布,最大偏差超过110℃的实际工程问题展开改造研究。研究表明:水冷风室静压在两侧面方向上呈中间高、两侧低,但压力偏差低于5%,布风基本均匀。模拟表明:风帽流量随... 基于某发电厂300 MW CFB锅炉运行过程中床温沿炉宽方向呈中间高两侧低分布,最大偏差超过110℃的实际工程问题展开改造研究。研究表明:水冷风室静压在两侧面方向上呈中间高、两侧低,但压力偏差低于5%,布风基本均匀。模拟表明:风帽流量随节流圆钢直径增大而减小,且降幅逐渐增大。当节流圆钢直径大于35 mm后节流效果更为明显。基于风量对床温的正向影响,提出在均匀布风的基础上进行"反向布风"的床温改造思路,分别采用48、45和40mm 3种节流圆钢对布风板风帽实施重度、中度和轻度节流,形成与现场床温数据反向的布风条件。改造后在床温调节措施基本退出条件下,各工况床温偏差均降至20~30℃,取得了理想的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温偏差 现场实验 风室静压分布 风帽节流 反向布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