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脚金内酯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及其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展望
1
作者 邢路 和爽 +12 位作者 牛昱婷 周静 薛超 张正阳 辛乔艺 张东东 李玉泽 张化为 姜祎 邓翀 王薇 宋小妹 黄文丽 《中南药学》 2025年第2期468-477,共10页
独脚金内酯是由类胡萝卜素衍生的倍半萜内酯分子,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现如今,干旱、土地营养匮乏、极端天气、重金属含量超标、土地盐碱化等,严重影响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药材有效成分的积... 独脚金内酯是由类胡萝卜素衍生的倍半萜内酯分子,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现如今,干旱、土地营养匮乏、极端天气、重金属含量超标、土地盐碱化等,严重影响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药材有效成分的积累和药材的外观品质等。因此,针对我国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药材各自生理特点,培育出具有抗性的优良品种或利用植物生长激素调节以更好地适应各种非生物胁迫,已成为解决中药材资源短缺,挽救濒危药用植物的重要战略措施。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促进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为培育高产、“优形优质”的药用植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使其在药用植物种植栽培育种及提高药用植物的抗逆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植物受到非生物胁迫时的调节作用,并展望了独脚金内酯定向调控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独脚金内酯在药用植物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脚金内酯 非生物胁迫 抗逆性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媛媛 李玉泽 +6 位作者 孙琛 徐浩南 牛昱婷 李世兴 宋小妹 王薇 张东东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128-1138,1148,共12页
通过调研近20年以来国内外参考文献,对马尾七相关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目前,马尾七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香豆素类和木脂素类等,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菌、抗炎和神经系统保护等药理作用。马尾七的药用价值较高,在临床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开... 通过调研近20年以来国内外参考文献,对马尾七相关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目前,马尾七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香豆素类和木脂素类等,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菌、抗炎和神经系统保护等药理作用。马尾七的药用价值较高,在临床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开发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对马尾七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展开系统综述,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七 化学成分 倍半萜类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根皮中五种木脂素的含量
3
作者 陈美先 牛昱婷 +3 位作者 徐浩南 邓翀 王薇 张东东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4-28,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根皮中五味子酚、安五脂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及五味子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Intertsil ODS-3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28 min,49%→96%A;28~31 min,96%→96%A;...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根皮中五味子酚、安五脂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及五味子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Intertsil ODS-3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28 min,49%→96%A;28~31 min,96%→96%A;31~35min,96%→100%A);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测定五味子根皮五味子酚、安五脂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及五味子丙素含量。结果该色谱条件下,五种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含量分别为0.70 mg·g^(-1)、6.53 mg·g^(-1)、2.24 mg·g^(-1)、1.75 mg·g^(-1)、1.16 mg·g^(-1);重复性(RSD)分别为2.65%、1.18%、2.94%、1.53%、1.50%;稳定性(RSD)分别为2.50%、1.60%、1.93%、1.69%、1.86%。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重复性好,为后续建立五味子根皮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五味子 木脂素 含量测定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山田七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牛昱婷 李鑫 +6 位作者 刘辰旺 李玉泽 黄文丽 张化为 宋小妹 王薇 张东东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23-29,共7页
金山田七为伞形科(Apiaceae)峨参属(Anthriscus)植物峨参Anthriscus sylvestris(L.)Hoffm.的根,作为传统的“太白七药”之一,因其有益气健脾、活血止痛等功效在民间被广泛应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金山田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 金山田七为伞形科(Apiaceae)峨参属(Anthriscus)植物峨参Anthriscus sylvestris(L.)Hoffm.的根,作为传统的“太白七药”之一,因其有益气健脾、活血止痛等功效在民间被广泛应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金山田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木脂素、苯丙素及香豆素等,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活性。现对金山田七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后续该药材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山田七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峨参内酯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种植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牛昱婷 张娟 +4 位作者 王惠珍 晋玲 杜弢 宋平顺 赵文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通过种植适宜性研究,明确党参药材适宜种植区域,以优化产业布局。方法基于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展中国不同基原药用党参种植适宜性区划和评价。根据实地调查及查阅资料,收集3种药用基原的党参地理分布数据,利用最大熵模... 目的通过种植适宜性研究,明确党参药材适宜种植区域,以优化产业布局。方法基于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展中国不同基原药用党参种植适宜性区划和评价。根据实地调查及查阅资料,收集3种药用基原的党参地理分布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与GIS技术,结合55个气候环境因子空间网格数据,预测适宜种植区域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降水量和海拔是影响3种基原药用党参种植适宜性的主要生态因子。党参适合种植在海拔900~3400 m、9月降水量为50~175 mm地区;川党参适合种植在海拔700~3000 m、9月降水量为100~280mm且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区;素花党参适合种植于海拔1000~3700m、4月降水量为45~125mm的地区。就地理空间分布而言,3种基原的药用党参适宜种植区域主要集中于甘肃、陕西、四川和山西4省,但不同基原适宜种植区域在地理分布上存在空间差异。其中,党参最适合种植于陕西大部分地区、甘肃及山西南部,川党参适合种植于四川、重庆与山西交界处,素花党参的最适宜种植区则集中于甘肃和陕西南部地区;另外,云南、青海、河南及河北等地虽也有适合种植的品种,但分布面积较小。结论药用党参3种基原的适宜种植区域在地理分布上存在空间差异,引种栽培和种植规划时需对品种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种植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七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和爽 牛昱婷 +5 位作者 丁超 张东东 李玉泽 宋小妹 王薇 黄文丽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9-26,共8页
荞麦七是蓼科(Polygonaceae)翼蓼属(Pteroxygonum)植物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et Diels的干燥块根,因其具有凉血消瘀、祛湿解毒等功效,在民间被广泛应用。目前研究发现荞麦七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萜类、二苯乙烯等;药理学研... 荞麦七是蓼科(Polygonaceae)翼蓼属(Pteroxygonum)植物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et Diels的干燥块根,因其具有凉血消瘀、祛湿解毒等功效,在民间被广泛应用。目前研究发现荞麦七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萜类、二苯乙烯等;药理学研究表明,荞麦七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抑菌等药理活性。现对荞麦七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荞麦七后续的开发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七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黄酮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