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中17种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1
作者 林强 王健 +5 位作者 李晶晶 苏东霞 李美丽 王佳 牛宇敏 邵兵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260,共9页
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因其持久性、毒性和容易富集等特点,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类新污染物。开展人体内PFASs的生物监测和暴露评估对于评估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需开发准确灵敏、方便快捷的... 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因其持久性、毒性和容易富集等特点,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类新污染物。开展人体内PFASs的生物监测和暴露评估对于评估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需开发准确灵敏、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自制的不需要活化、平衡的直通式HMR固相萃取柱净化样本,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建立了血清中17种PFASs的检测方法。50μL血清样本在HMR固相萃取柱中用400μL乙腈提取(每次200μL)并净化2次后,使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100 mm×3 mm,2.7μm)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ESI-离子源电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7种PFASs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检出限为3.6~14 ng/L,定量限为11~42 ng/L。血清样本加标回收率为89.3%~110.2%,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9.8%,日间RSD为3.6%~10.2%。将方法应用于20份人体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17种化合物均有检出。本方法仅需50μL血清样品,可以在HMR固相萃取柱中一步实现提取和净化,且固相萃取过程可以实现与96孔板的适配。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样本用量少,检测效率高,适用于人群血清样本中PFASs的大规模监测及暴露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啶虫脒在豇豆腌制过程中的生物转化
2
作者 靳玉慎 唐初 +4 位作者 李会 邢杨 范梦蝶 牛宇敏 邵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40-248,共9页
本研究通过测定在豇豆腌制过程中啶虫脒的消散和转化行为,同时通过毒理学软件ECOSAR和毒性评估软件工具T.E.S.T.进一步预测了啶虫脒及其转化产物(transformation products,TPs)的毒性。结果表明在豇豆腌制过程中啶虫脒发生明显的降解行... 本研究通过测定在豇豆腌制过程中啶虫脒的消散和转化行为,同时通过毒理学软件ECOSAR和毒性评估软件工具T.E.S.T.进一步预测了啶虫脒及其转化产物(transformation products,TPs)的毒性。结果表明在豇豆腌制过程中啶虫脒发生明显的降解行为,其降解速率常数为0.96761,半衰期为(34.95±0.78)d。在豇豆腌制过程中鉴定出了4种啶虫脒的TPs,其中TP1和TP2的大鼠口服致死剂量分别为358.17 mg/kg和385.7 mg/kg,属于“有害”等级,且其发育毒性较母体明显增加。此外,在实际样品检测过程中,所有样品中啶虫脒以及转化产物TP1、TP2和TP3均有检出,啶虫脒的最高质量浓度为473.8μg/L,中位质量浓度为41.1·μg/L。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啶虫脒在豇豆腌制过程中的降解及生物转化情况,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腌制食品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腌豇豆 生物转化 毒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燕麦粉和小米粉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
3
作者 邢杨 牛宇敏 +3 位作者 靳玉慎 李会 徐鑫 张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34-241,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谷物性食品燕麦粉和小米粉中白僵菌素(beauvercin,BEA)、恩镰孢菌素A、恩镰孢菌素A_(1)、恩镰孢菌素B和恩镰孢菌素B_(1)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甲酸(84:15:1,V:V:V)提取、经过O... 目的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谷物性食品燕麦粉和小米粉中白僵菌素(beauvercin,BEA)、恩镰孢菌素A、恩镰孢菌素A_(1)、恩镰孢菌素B和恩镰孢菌素B_(1)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甲酸(84:15:1,V:V:V)提取、经过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Waters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分离,在正离子模式下,以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分析,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BEA和4种恩镰孢菌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方法检出限为0.02~0.05μg/kg,定量限为0.05~0.15μg/kg。按线性范围的最低浓度、中浓度和最高浓度3个水平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燕麦粉和小米粉的平均回收率分别是83.6%~105.2%和88.5%~104.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8.2%和1.3%~3.2%(n=6)。对北京市采集的10份燕麦粉和10份小米粉样品进行检测,5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中,恩镰孢菌素B和恩镰孢菌素B_(1)的检出率为100%。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可以实现对燕麦粉和小米粉中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白僵菌素 恩镰孢菌素 小米粉 燕麦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性食品中的双酚A、壬基酚及辛基酚 被引量:34
4
作者 牛宇敏 张晶 +1 位作者 张书军 邵兵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4-538,共5页
建立了动物性食品肉、蛋和奶中双酚A、壬基酚和辛基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比较了固相萃取法(SPE)和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两种前处理技术,探讨了前处理过程中目标化合物背景污染的来源。最终采用乙酸乙酯-环... 建立了动物性食品肉、蛋和奶中双酚A、壬基酚和辛基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比较了固相萃取法(SPE)和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两种前处理技术,探讨了前处理过程中目标化合物背景污染的来源。最终采用乙酸乙酯-环己烷(1∶1,V/V)超声提取,经GPC净化后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3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25~1600!g/L,相关系数R2>0.999;对肉和鸡蛋样品,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2!g/kg;奶粉样品的LOQ为0.4!g/kg。目标化合物在3个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5.9%~117.0%,RSD<20%。应用本方法对市售动物性食品肉、蛋和奶进行了分析,壬基酚的检出率最高,含量为0.27~1357!g/kg,此外还检出了双酚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 凝胶渗透色谱 双酚A 壬基酚 辛基酚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中26种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
5
作者 林强 王健 +4 位作者 李晶晶 苏东霞 李美丽 王佳 牛宇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5-1241,共7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血清中26种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血清样本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通过HMR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净化液氮吹至近干,甲醇复溶后上机检测。以5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使用C_(1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血清中26种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血清样本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通过HMR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净化液氮吹至近干,甲醇复溶后上机检测。以5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使用C_(18)色谱柱分离目标物,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稳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6种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检出限为0.024~0.146 ng/mL,定量下限为0.079~0.483 ng/mL。血清样本的加标回收率为85.7%~115%,相对标准偏差为4.5%~12%。使用该方法检测实际血清样本,检出2种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大批量血清样本中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痕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血清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与血清中23种双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8
6
作者 牛宇敏 王彬 +3 位作者 杨润晖 段鹤君 张晶 邵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5-721,共7页
建立了基于吡啶-3-磺酰氯衍生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尿液和血清中23种双酚类化合物(BPs)的方法。尿液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血清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上清液经PRiME HLB柱净化。提取液经吡啶-3-磺酰氯衍生后,以乙腈和0... 建立了基于吡啶-3-磺酰氯衍生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尿液和血清中23种双酚类化合物(BPs)的方法。尿液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血清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上清液经PRiME HLB柱净化。提取液经吡啶-3-磺酰氯衍生后,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进行分离。质谱离子源为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检测。23种目标物在0.00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02~0.030μg/L,定量下限为0.005~0.100μg/L,回收率为76.6%~1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0%~14%。使用建立的方法分别对20份尿液和2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该方法样品用量少,灵敏度高,可以满足尿液和血清样品中23种BPs的同时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类化合物 尿液 血清 吡啶-3-磺酰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原理在高校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7
作者 牛宇敏 吴燕如 +3 位作者 彭海芳 许建美 白新奇 王岁楼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249-249,252,共2页
在跟踪高校食堂食品加工制作全过程的基础上,运用HACCP原理对其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危害环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原料验收、储存、烹调加工、保温售卖、餐具消毒5个关键控制点及参考关键限值和监控方法、纠偏措施,确保食品的生产加工达到... 在跟踪高校食堂食品加工制作全过程的基础上,运用HACCP原理对其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危害环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原料验收、储存、烹调加工、保温售卖、餐具消毒5个关键控制点及参考关键限值和监控方法、纠偏措施,确保食品的生产加工达到安全标准,以达到预防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HACCP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污水中14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 被引量:22
8
作者 梁钪 牛宇敏 刘景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81-1685,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联用法同时测定污水中14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PEs)的分析方法.样品采集后,经GF/C膜过滤,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进样分析.以BEH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乙腈和水混合液为流动相(0.2 mL min-1)梯度...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联用法同时测定污水中14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PEs)的分析方法.样品采集后,经GF/C膜过滤,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进样分析.以BEH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乙腈和水混合液为流动相(0.2 mL min-1)梯度洗脱,15 min内可完成14种OPEs的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质谱测定.在加标浓度为1.0μg·L-1时,14种OPEs在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中的回收率分别为52.1%—119%、43.6%—11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2%—16.2%、0.4%—9.2%,方法的检出限(LOD)在0.3—6.0 ng·L-1间.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可满足同时对污水样品中的14种OPEs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阻燃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牛奶中51种激素 被引量:4
9
作者 段鹤君 张晶 +3 位作者 孙佳林 杨润晖 邵兵 牛宇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19-1326,共8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建立了牛奶中51种激素的高通量筛选和定量方法,并采用信息依赖型采集(IDA)模式建立了51种激素的定性筛选数据库。牛奶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氧化锆包覆硅胶(Z-Sep)填料进一...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建立了牛奶中51种激素的高通量筛选和定量方法,并采用信息依赖型采集(IDA)模式建立了51种激素的定性筛选数据库。牛奶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氧化锆包覆硅胶(Z-Sep)填料进一步净化。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_(18)(100 mm×2.1 mm,1.7µm)色谱柱进行分离,UPLC-Q-TOF MS测定,基质匹配曲线外标法定量。牛奶中51种激素的线性范围为0.10~500µg/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3~1.67µg/kg,定量下限为0.10~5.00µg/kg;在5、10、50µg/kg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44.6%~120%,相对标准偏差为0.90%~20%。利用该方法测定了20份市售牛奶样品,其中19份样品检出孕酮,检出量为0.80~4.51µg/kg;1份样品中含有痕量的氢化可的松,检出量为0.62µg/kg;其他激素均未检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多种激素的同时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牛奶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QUECH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非靶向筛查西红柿中三唑类杀菌剂 被引量:12
10
作者 雷汝清 牛宇敏 +2 位作者 郭巧珍 邵兵 丁晓静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05-816,共12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非靶向快速筛查西红柿中三唑类杀菌剂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BEH C 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水(均含0.1%(v/v)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四极...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非靶向快速筛查西红柿中三唑类杀菌剂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BEH C 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水(均含0.1%(v/v)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检测。质谱离子源为电喷雾电离源,采集方式为正离子数据非依赖分析MS E扫描模式。将19种三唑类杀菌剂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分为8类。首先通过对8类典型三唑类杀菌剂中代表性的8种标准品的二级质谱图进行分析,总结出三唑类杀菌剂经碰撞诱导解离后产生的特征碎片离子和特征中性碎片丢失的质谱裂解规律,然后再利用另外11种三唑类杀菌剂标准品进行验证,并用于16份北京市售西红柿的非靶向筛查,在1份样品中筛查出烯唑醇。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率高,可为食品中三唑类杀菌剂残留的筛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三唑类杀菌剂 裂解规律 非靶向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灰尘中26种双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佳林 牛宇敏 +2 位作者 高群 张晶 邵兵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7-425,共9页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灰尘中26种双酚类化合物(BPs)的多残留分析方法。实验通过优化26种BPs的色谱-质谱参数,比较了不同色谱柱和流动相的分离效果,同时考察了提取溶剂、固相萃取(SPE)等前处理条件对...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灰尘中26种双酚类化合物(BPs)的多残留分析方法。实验通过优化26种BPs的色谱-质谱参数,比较了不同色谱柱和流动相的分离效果,同时考察了提取溶剂、固相萃取(SPE)等前处理条件对目标化合物的提取效率和净化效果的影响,再结合同位素内标法进行定量,实现了对灰尘中26种BPs的定量分析。灰尘样品依次用3 mL乙腈和3 mL 50%甲醇水溶液进行超声萃取,合并两次提取液,用6 mL超纯水稀释后通过Oasis HLB(60 mg/3 mL)固相萃取小柱,0.5 mL 40%甲醇水溶液淋洗,2 mL甲醇洗脱。以甲醇-1 mmol/L氟化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经CORTECS?UPLC?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6μm)分离后,在电喷雾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26种BPs。26种目标物在各自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1~0.75μg/kg,定量限(LOQ)为0.02~2.50μg/kg。按LOQ、2倍LOQ和10倍LOQ 3个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3.7%~114.9%,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6%~9.79%(n=6),日间RSD为5.16%~19.5%(n=6)。对北京市生活区的11份灰尘样品进行检测,检出5种化合物。其中双酚A(BPA)、双酚S(BPS)、双酚F(BPF)、4-羟基-4′-异丙氧基二苯砜(BPSIP)和二苯砜(DPS)5种化合物的检出率为100.0%。该方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对灰尘中26种BPs进行准确定性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双酚类化合物 灰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诱导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检测液态奶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强 杨超 +4 位作者 李美丽 王佳 侯瀚然 邵兵 牛宇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59-3265,共7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快速检测液态奶中的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20℃冷冻30 min,取上清液直接上机测定。在流速0.5 mL/min下,以乙腈-0.1%氨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快速检测液态奶中的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20℃冷冻30 min,取上清液直接上机测定。在流速0.5 mL/min下,以乙腈-0.1%氨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采用平行反应监测模式扫描,同位素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氯酸盐、高氯酸盐分别在0.4~200.0、0.2~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氯酸盐检出限为0.20μg/kg、高氯酸盐检出限为0.11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8%~105.4%,日内精密度为4.2%~9.6%,日间精密度为3.5%~9.8%。应用建立的方法对185份液态奶进行测定,氯酸盐检出率为7.0%,浓度为2.12~8.14μg/kg,高氯酸盐检出率为82.2%,浓度为1.28~11.25μg/kg。检测结果与采用2020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食品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高,适用于液态奶中氯酸盐、高氯酸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酸盐 高氯酸盐 液态奶 冷冻诱导液液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膏毒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润卿 孙洁芳 +2 位作者 牛宇敏 单文宠 邵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3-509,共7页
一直以来毒蘑菇中毒在全球范围内频发,成为最常见的食物中毒事件之一,也是食物中毒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毒蘑菇中含量最高、致死性最强的毒素为鹅膏毒肽。因此,鹅膏毒素准确快捷的检测对鉴别中毒源、患者后续治疗及预防有着重要意义。目前... 一直以来毒蘑菇中毒在全球范围内频发,成为最常见的食物中毒事件之一,也是食物中毒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毒蘑菇中含量最高、致死性最强的毒素为鹅膏毒肽。因此,鹅膏毒素准确快捷的检测对鉴别中毒源、患者后续治疗及预防有着重要意义。目前,鹅膏毒肽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一些基于免疫识别和特殊化学结构的检测技术。而不断开发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的新型检测方法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重点。该文就鹅膏毒肽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引起研究同行对此领域的关注,以激发更多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中毒 鹅膏毒肽 质谱 快速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罐装食品与生物基质中双酚-二缩水甘油醚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润晖 牛宇敏 邵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4-630,共7页
由于双酚-二缩水甘油醚(Bisphenol-diglycidyl ethers,BDGEs)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体内、外研究中观察到的致突变性和致畸性,BDGEs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其暴露水平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论述了迄今报道的测定罐装食品和生物基... 由于双酚-二缩水甘油醚(Bisphenol-diglycidyl ethers,BDGEs)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体内、外研究中观察到的致突变性和致畸性,BDGEs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其暴露水平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论述了迄今报道的测定罐装食品和生物基质中BDGEs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同时对今后BDGEs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罐装食品 生物基质 双酚-二缩水甘油醚 前处理方法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肝中的17-β-雌二醇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佳林 金瑞 +4 位作者 张晶 孙小杰 高群 邵兵 牛宇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001-9006,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 C-MS/MS)测定猪肝中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猪肝样品经β-葡萄糖醛苷酶/芳基硫酸酯酶酶...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 C-MS/MS)测定猪肝中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猪肝样品经β-葡萄糖醛苷酶/芳基硫酸酯酶酶解后用25.0 mL甲醇提取,加入2.0 g氯化锌除脂,用25.0 mL水溶液稀释后上样液过ENVI-Carb柱,用5.0 mL甲醇淋洗,二氯甲烷:甲醇(7:3,V:V)洗脱后经氨基柱进一步净化,以甲醇-0.50 mmol/L氟化铵作为流动相,经ACQUITY UPLC BEH C_(18)(50 mm×2.1 mm 1.7μm)色谱柱分离后,在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扫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E2的线性范围为0.01~100.00μg/L,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为7 ng/kg,定量限为20 ng/kg,添加水平为0.02、0.05和0.10μg/kg时的平均回收率为101.1%-106.7%,日内精密度为5.1%~7.3%(n=6),日间精密度为10.0%。应用建立的方法对5份猪肝样品进行测定,所有样品均检出E2。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的特点,适用于猪肝中E2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7-Β-雌二醇 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与尿液中12种脂溶性贝类毒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强 杨超 +4 位作者 李美丽 王佳 侯瀚然 邵兵 牛宇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9-405,共7页
生物样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可为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中毒者的临床救治提供技术支持。目前的研究存在目标化合物少,以及方法前处理复杂、灵敏度低等问题。该研究通过优化前处理和色谱分离技术,建立了超... 生物样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可为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中毒者的临床救治提供技术支持。目前的研究存在目标化合物少,以及方法前处理复杂、灵敏度低等问题。该研究通过优化前处理和色谱分离技术,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尿液中12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方法。实验对提取试剂以及流动相的选择进行了优化,采用乙腈对尿液和血浆样品进行提取。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色谱柱(50 mm×3 mm,2.6μm)进行分离,以0.05%(v/v)氨水水溶液、90%(v/v)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以流速0.40 mL/min梯度洗脱时,12种目标化合物分离效果最好。串联质谱的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ESI)源,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12种目标物的基质效应均在0.8~1.1之间,表明该前处理方法的基质干扰低,采用外标法可对化合物进行准确定量。12种贝类毒素的线性范围为0.03~36.25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尿液检测的方法定量限为0.23~0.63μg/L,血浆检测的方法定量限为0.31~0.84μg/L。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72.7%~124.1%,日内精密度为2.1%~20.0%,日间精密度为2.1%~15.3%。利用该方法检测健康人尿液和血浆样本,以及经腹腔注射12种贝类毒素的小鼠尿液和血液样本。20份健康人样本中未检出目标物,20份小鼠样本中12种贝类毒素均有检出。该方法操作简便,样品取样量少,方法灵敏高,适用于血浆和尿液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脂溶性贝类毒素 血浆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与尿液中14种麻痹性贝类毒素
17
作者 林强 杨超 +4 位作者 李美丽 王佳 侯瀚然 邵兵 牛宇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4-280,I0003,共8页
人体生物基质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检测对其引起的食物中毒诊断和救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尿液中14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分析方法。实验比较了不同固相萃取柱的影响,优化了前处理条件和色谱条件,... 人体生物基质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检测对其引起的食物中毒诊断和救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尿液中14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分析方法。实验比较了不同固相萃取柱的影响,优化了前处理条件和色谱条件,血浆样品采用0.2 mL水、0.4 mL甲醇、0.6 mL乙腈提取后直接上机测定,尿液样品采用0.2 mL水、0.4 mL甲醇、0.6 mL乙腈提取,聚酰胺(PA)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上机测定。采用Poroshell 120 HILIC-Z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对14种贝类毒素进行分离,流动相为含0.1%(v/v)甲酸的5 mmoL/L甲酸铵缓冲溶液和0.1%(v/v)甲酸乙腈溶液,流速为0.50 mL/min。在电喷雾模式(ESI)下进行正负离子扫描,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对于血浆和尿液样品,14种贝类毒素分别在0.24~84.06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尿液检测的定量限为4.80~34.40 ng/mL,血浆检测的定量限为1.68~12.04 ng/mL。尿液和血浆样品在1、2和10倍定量限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0.4%~123.4%,日内精密度为2.3%~19.1%,日间精密度为4.0%~16.2%。应用建立的方法对腹腔注射14种贝类毒素小鼠血浆和尿液进行测定,20份血浆样本中检出含量分别为19.40~55.60μg/L和8.75~13.86μg/L。该方法操作简便,样品取样量少,方法灵敏度高,适用于血浆和尿液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麻痹性贝类毒素 血浆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中小学生5种食品添加剂的内暴露水平分析
18
作者 徐鑫 牛宇敏 邵兵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0-556,共7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尿液中5种食品添加剂的内暴露水平。方法2016年9月,在北京2个区的中小学收集900份学生尿液样本,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5种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安赛蜜、甜蜜素、糖精和4-己基间苯二酚)含量,按照年龄组计算...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尿液中5种食品添加剂的内暴露水平。方法2016年9月,在北京2个区的中小学收集900份学生尿液样本,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5种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安赛蜜、甜蜜素、糖精和4-己基间苯二酚)含量,按照年龄组计算每日估计摄入量(EDI),并评估其存在的健康风险。结果全部尿液样本中均检测到甜蜜素和糖精,96.3%的样本中检测到安赛蜜。甜蜜素的中位浓度(4788.5 ng/mL)明显高于其他4种食品添加剂(苯甲酸235.9 ng/mL,安赛蜜92.6 ng/mL,糖精84.1 ng/mL,4-己基间苯二酚7.6 ng/mL)。7~12岁学生尿液中苯甲酸浓度极显著高于13~17岁年龄组的学生(P<0.001);13~17岁年龄组学生尿液中安赛蜜、糖精和4-己基间苯二酚浓度极显著高于7~12岁学生(P<0.001);13~17岁年龄组女生尿液中糖精浓度极显著高于同年龄组男生(P<0.001)。5种食品添加剂的中位EDI分别为:苯甲酸3.48μg/kg·BW/d、安赛蜜1.36μg/kg·BW/d、甜蜜素69.01μg/kg·BW/d、糖精1.22μg/kg·BW/d、4-己基间苯二酚0.11μg/kg·BW/d。结论本研究中北京市中小学生广泛暴露于5种食品添加剂,部分高暴露儿童甜蜜素EDI高于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其他4种添加剂暴露水平远低于ADI,总体处于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中小学生 暴露评估 监测
原文传递
北京市售乳制品及饮料中双酚二缩水甘油醚及其衍生物含量
19
作者 牛宇敏 孙佳林 +3 位作者 孟娟 杨润晖 张晶 邵兵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167,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售乳制品和饮料中9种双酚二缩水甘油醚的污染水平。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北京市162份乳制品及饮料样品中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bisphenol A diglycidyl ether, BADGE)、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bisphenol F digl... 目的了解北京市售乳制品和饮料中9种双酚二缩水甘油醚的污染水平。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北京市162份乳制品及饮料样品中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bisphenol A diglycidyl ether, BADGE)、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bisphenol F diglycidyl ether, BFDGE)及其衍生物的含量。结果 BADGE的水解产物BADGE·2H_(2)O的检出率最高(85.2%),含量<0.80~1370.37μg/kg,其次为BADGE的氯化衍生物BADGE·H;O·HCl,检出率为33.3%,含量<0.80~85.37μg/kg。此外还检出BADGE·H;O、BADGE、BADGE·2HCl、BFDGE和BFDGE·2H_(2)O。BADGE及其衍生物在乳制品和饮料中的含量未超过欧盟EC/1895/2005规定的限量值。金属罐装样品中BADGE·2H_(2)O的含量(<0.80~1370.37μg/kg)显著高于非金属罐装样品(<0.80~7.24μg/kg)。金属罐装样品中BADGE·2H_(2)O的含量水平为液体样品>半固体样品>固体样品。BADGE·2H_(2)O在酒精类饮料和非酒精类饮料中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售金属罐装饮料中BADGE及其衍生物的污染最为严重,BADGE·2H_(2)O在非金属罐装样品中有较高的检出率,提示金属罐装材料不是这类化合物的唯一污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 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 衍生产物
原文传递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双酚A和壬基酚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蕴嘉 牛宇敏 +2 位作者 杨奕 张晶 邵兵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目的建立测定饮用水中双酚A(BPA)和壬基酚(NP)的在线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On-line SPE LC-MS/MS)。方法水样经On-line SPE在线富集和净化,以甲醇-水为在线固相萃取流动相,流速2.0ml/min,采用沃特世Direct Connect HP XBridgeTMC18在线... 目的建立测定饮用水中双酚A(BPA)和壬基酚(NP)的在线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On-line SPE LC-MS/MS)。方法水样经On-line SPE在线富集和净化,以甲醇-水为在线固相萃取流动相,流速2.0ml/min,采用沃特世Direct Connect HP XBridgeTMC18在线固相萃取柱(填料粒径10μm)进行在线固相萃取。以甲醇-0.1%氨水为分析流动相,流速0.4ml/min,采用沃特世UPLC BEH C18色谱柱进行分析。质谱检测器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负离子监测,采用内标法对饮用水中的BPA和NP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每个样品总耗时10min。BPA线性范围为5~1000ng/L,NP为10~5000ng/L,相关系数(r2>0.999)。BPA、NP的定量限(LOQ)分别为5和10ng/L,两种内分泌干扰物在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86.6%~105%,相对标准偏差3.11%~18.2%,日间精密度11.3%~13.2%。结论该方法实现了样品的自动化前处理,提高了分析效率,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饮用水中两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痕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固相萃取-液质联用 饮用水 内分泌干扰物 双酚A壬基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