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栽植密度对火龙果果实产量、品质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1
作者 刘友接 熊月明 +3 位作者 魏秀清 李亮 许家辉 梁桂东 《东南园艺》 2024年第6期499-50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栽植密度对火龙果果实产量、品质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为火龙果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红1号’火龙果为试材,设置不同栽植密度进行处理,对火龙果果实产量、品质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将试验所得的... 【目的】探讨不同栽植密度对火龙果果实产量、品质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为火龙果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红1号’火龙果为试材,设置不同栽植密度进行处理,对火龙果果实产量、品质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将试验所得的综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栽植密度的‘大红1号’火龙果产量差异显著,处理3(18000株/ha)的4a生火龙果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果实品质、病虫害发生程度与处理1(6000株/ha)、处理2(12000株/ha)差异不显著。处理4(24000株/ha)在第2 a提前进入盛果期;同一栽植密度,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火龙果产量也随之增加,当栽植密度为24000株/ha时,产量则呈现先增后降现象。【结论】18000株/ha处理的火龙果产量最高,果实品质较优,病虫害发生程度低,为最适宜栽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栽植密度 产量 品质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根际高效解磷菌的分离鉴定与培养条件优化
2
作者 瞿云杰 唐易 +5 位作者 李花 家佳丽 贾幸宸 荣航 熊月明 王明元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为评价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根际微生物分解有机磷的能力,明确其优势解磷菌的分类学地位,进一步优化培养条件,为开发微生物肥料提供基础。采用蒙金娜有机磷平板法筛选小白菜根际有机磷分解菌,利用钼锑抗比色法分析菌株解磷能力;... 为评价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根际微生物分解有机磷的能力,明确其优势解磷菌的分类学地位,进一步优化培养条件,为开发微生物肥料提供基础。采用蒙金娜有机磷平板法筛选小白菜根际有机磷分解菌,利用钼锑抗比色法分析菌株解磷能力;进一步观察优势解磷菌的菌落形态,并通过16S 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和邻近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优势菌株FG5的分类学地位;最后,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一步探讨菌株FG5的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小白菜根际共分离筛选出解有机磷菌3株,其中菌株FG5解磷效果最佳,接种菌株FG5培养3 d后,培养基中游离磷质量浓度高达165.20 ug·mL^(-1)。FG5菌落圆形,表面干燥,微微隆起,边缘波状的米白色,16S 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其为特基拉芽孢杆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显示菌株FG5最佳培养条件为:甘露醇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培养温度27℃,转速180 r·min^(-1),接种量1.5%(V/V)。在该条件下FG5的解磷量达到307.25 ug·mL^(-1),相较于培养条件优化前,解磷能力提高85.99%。菌株FG5有机磷分解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微生物肥料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有机磷分解菌 分离筛选 生物学鉴定 培养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性别遗传机制、性别决定及性别转换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熊月明 钟秋珍 +2 位作者 黄雄峰 陈长忠 郭林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1-22,45,共3页
番木瓜的性别遗传较复杂,对番木瓜的花性、性别遗传特点、性别决定和性别转换机制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指出研究番木瓜的性别遗传机制及性别转换规律,在定向改良番木瓜的性别并应用于规模化生产及实现番木瓜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番木瓜的性别遗传较复杂,对番木瓜的花性、性别遗传特点、性别决定和性别转换机制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指出研究番木瓜的性别遗传机制及性别转换规律,在定向改良番木瓜的性别并应用于规模化生产及实现番木瓜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性别决定 性别遗传机制 性别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两性株高温变性调控技术要点及依据 被引量:4
4
作者 熊月明 郭林榕 +2 位作者 黄雄峰 张丽梅 林旗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85,共1页
番木瓜的株性是果树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树种,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株,有雌花、雄花和两性花;两性花又分3种类型,长圆形两性花,雌性两性花和雄性两性花。番木瓜雌株的花性是稳定的,是构成产量的主要株型。两性株存在花性变性现象,在生... 番木瓜的株性是果树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树种,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株,有雌花、雄花和两性花;两性花又分3种类型,长圆形两性花,雌性两性花和雄性两性花。番木瓜雌株的花性是稳定的,是构成产量的主要株型。两性株存在花性变性现象,在生产中,番木瓜两性株存在趋雄现象,引起间断结果,影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现象 番木瓜 调控技术 高温 分子生物学 两性花 雌株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方对番木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熊月明 张艳芳 +1 位作者 刘友接 王明元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78-82,共5页
为了筛选出最佳番木瓜育苗基质,以杂交种番木瓜“红妃”种子为试材,比较不同基质(品氏育苗基质、蛭石、泥炭土、草木灰、园土)配方对番木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园土)相比,各配方组的番木瓜种子发芽时间均... 为了筛选出最佳番木瓜育苗基质,以杂交种番木瓜“红妃”种子为试材,比较不同基质(品氏育苗基质、蛭石、泥炭土、草木灰、园土)配方对番木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园土)相比,各配方组的番木瓜种子发芽时间均显著减少,可减少6.67%~40.00%,发芽率和出苗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2.88%~20.88%和2.43%~19.09%;不同配方的番木瓜幼苗生长势均高于对照组,茎粗、株高和根系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综合考虑发芽和幼苗生长,配方1(80%品氏基质+20%蛭石)和配方6(40%品氏基质+20%草木灰+20%泥炭土+20%蛭石)是较适宜的番木瓜育苗基质配方,处理后的番木瓜种子发芽率高,根系生长好,幼苗健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基质配方 发芽率 生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份番木瓜品种资源的主要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熊月明 刘友接 黄雄峰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3-88,共6页
对从我国南方五省收集的68份番木瓜品种资源,从植物学特征、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及物候期等性状迚行了观察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68份番木瓜品种资源的植物学特征、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等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台湾优良品种资源在... 对从我国南方五省收集的68份番木瓜品种资源,从植物学特征、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及物候期等性状迚行了观察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68份番木瓜品种资源的植物学特征、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等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台湾优良品种资源在闽南地区种植表现最好;广东选育的‘红日2号’和梅州地区当地资源及福建选育的‘漳红’品质表现较优;云南和广西黄肉品种资源较丰富,但果实品质一般。综上,该结果弥补了番木瓜在植物学特征、果实性状描述方面基础性研究的空白,为番木瓜资源评价及利用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品种资源 特征 多样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妃番木瓜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熊月明 郭林榕 钟秋珍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番木瓜 可溶性固形物 福州地区 连续种植 优良品种 芳香气味 丰产优质 技术总结 产量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基质及水分胁迫对盆栽番木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熊月明 韦晓霞 +1 位作者 张丽梅 郭林榕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45-549,共5页
为了筛选最适宜盆栽番木瓜的基质,以矮生番木瓜品种"红玲"雌株为材料,用5种不同基质配比,结合水分胁迫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0%菜园土+20%沙壤土+20%泥炭土+20%草木灰、40%沙壤土+20%菜园土+20%泥炭土+20%草木灰两种... 为了筛选最适宜盆栽番木瓜的基质,以矮生番木瓜品种"红玲"雌株为材料,用5种不同基质配比,结合水分胁迫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0%菜园土+20%沙壤土+20%泥炭土+20%草木灰、40%沙壤土+20%菜园土+20%泥炭土+20%草木灰两种基质适合番木瓜盆栽,其生长结果及根系表现良好。当浇水量为正常浇水量90%时不影响植株生长结果;正常浇水量80%时使植株矮化,但不影响结果;正常浇水量70%及以下的浇水量严重影响植株生长结果及果实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栽培基质 生长结果 水分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份番木瓜种质资源的主要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熊月明 刘友接 黄雄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8-120,共3页
对收集的12份番木瓜种质资源从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主要经济性状及多样性进行观察记载及评价。马来7号、金旺1号、白皮日升、青皮日升、台港一尺瓜、红妃、台农2号为台湾品种。红铃、红铃1号、穗中红、广蜜、红日2号为广东品种。1... 对收集的12份番木瓜种质资源从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主要经济性状及多样性进行观察记载及评价。马来7号、金旺1号、白皮日升、青皮日升、台港一尺瓜、红妃、台农2号为台湾品种。红铃、红铃1号、穗中红、广蜜、红日2号为广东品种。12份种质资源中,马来7号在福建闽南地区表现最好,其次是红妃、金旺1号。白皮日升、青皮日升、红铃可溶性固形物均在11%以上,抗逆性最差的是台农2号,其他品种表现正常。对它们进行综合评价,为番木瓜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种质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番木瓜两性株高温变性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月明 郭林榕 +2 位作者 黄雄峰 张丽梅 林旗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981-984,共4页
为解决番木瓜生产中因高温使两性株产生花性向雄花转变、引起间断结果现象、导致减产的问题,2007~2009年每年的7、8月间,对红妃品种的两性株采用4种栽培技术处理,即树盘覆盖湿稻草或新鲜青草降温,覆盖降温的同时,采用花序修剪、主茎环... 为解决番木瓜生产中因高温使两性株产生花性向雄花转变、引起间断结果现象、导致减产的问题,2007~2009年每年的7、8月间,对红妃品种的两性株采用4种栽培技术处理,即树盘覆盖湿稻草或新鲜青草降温,覆盖降温的同时,采用花序修剪、主茎环割、覆盖修剪环割等技术,探讨了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番木瓜两性株高温变性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4种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番木瓜两性株的高温变性和雄花数量的增加现象,增加了高温时的结果数,减少了两性株间断结果的发生。在4个处理中,综合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与单项或双项处理相比,对番木瓜两性株高温变性的抑制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各项处理也达到显著水平;处理植株中间断结果现象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两性株 性别转换 间断结果 高温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味番木瓜品种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月明 刘友接 黄雄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8-128,136,共2页
牛奶味番木瓜2010年由台胞庄先生引进,2010—2011年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园内进行试种,2012—2013年在福清市台湾农民创业园及泉州市南安县、漳州市漳浦县种植,各地均表现丰产稳产,果实大小适中,品质较好。现将其主要生物学... 牛奶味番木瓜2010年由台胞庄先生引进,2010—2011年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园内进行试种,2012—2013年在福清市台湾农民创业园及泉州市南安县、漳州市漳浦县种植,各地均表现丰产稳产,果实大小适中,品质较好。现将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品种特性 技术 栽培 奶味 果树研究所 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性别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月明 王长春 +1 位作者 韦晓霞 黄雄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56-58,共3页
番木瓜雌雄异株,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株3类植株。雄株不结果,在生产上是无用的,雌株的果实不如两性株的果实市场价值高,因此,从经济效益考虑,对番木瓜植株进行性别鉴定是十分必要的。但番木瓜性别分化和性别表现较迟,这给番木瓜性别早期... 番木瓜雌雄异株,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株3类植株。雄株不结果,在生产上是无用的,雌株的果实不如两性株的果实市场价值高,因此,从经济效益考虑,对番木瓜植株进行性别鉴定是十分必要的。但番木瓜性别分化和性别表现较迟,这给番木瓜性别早期鉴定带来很大困难。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早期鉴定番木瓜性别的方法。目前已经产生了一些番木瓜性别鉴定方法,本文系统研究分析番木瓜性别鉴定方法及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性别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西亚10号番木瓜生物学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月明 郭林榕 +4 位作者 陈长忠 钟秋珍 黄雄峰 庄文彬 吴溪木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配套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马来西亚 番木瓜 推广种植 主栽品种 果树研究所 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子脱涩方法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熊月明 唐自法 +1 位作者 柯冠武 陈峥 《中国南方果树》 1998年第4期40-41,共2页
柿子脱涩方法试验熊月明唐自法柯冠武陈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我们曾于1996年开展了柿果脱涩试验,其中应用谷氨酸钠脱涩仅需两天,柿果即呈现固有的风味和品质,但果皮出现褐色小斑点,影响外观,而另... 柿子脱涩方法试验熊月明唐自法柯冠武陈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我们曾于1996年开展了柿果脱涩试验,其中应用谷氨酸钠脱涩仅需两天,柿果即呈现固有的风味和品质,但果皮出现褐色小斑点,影响外观,而另一些处理果面有残留物。在此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子 脱涩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月明 许玲 +1 位作者 程明 钟秋珍 《学会》 2004年第6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科技期刊 中国 知识产权协议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及其主栽品种 被引量:5
16
作者 熊月明 程明 何明忠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1期28-28,共1页
番木瓜原产南美洲,分布遍及世界热带、亚热地带地区,与香蕉、菠萝同称为热带三大草本果树。在我国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区是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近年来,随着对番木瓜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认识,番木瓜越... 番木瓜原产南美洲,分布遍及世界热带、亚热地带地区,与香蕉、菠萝同称为热带三大草本果树。在我国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区是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近年来,随着对番木瓜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认识,番木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消路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品种 穗中红 台农2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对番木瓜育苗及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月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1,46,共4页
自然条件下番木瓜发芽率仅为30%~50%,发芽时间约需1个月,从播种到苗木出圃需2个月以上,且苗木生长参差不齐,导致管理困难,育苗成本高。为提高番木瓜的育苗效率,于2015-2017年,借助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以色列育苗工厂设备设施条件,进行番木... 自然条件下番木瓜发芽率仅为30%~50%,发芽时间约需1个月,从播种到苗木出圃需2个月以上,且苗木生长参差不齐,导致管理困难,育苗成本高。为提高番木瓜的育苗效率,于2015-2017年,借助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以色列育苗工厂设备设施条件,进行番木瓜一年不同季节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春季(温度18~32℃)和秋季(温度20~33℃)发芽率达90%以上,幼苗生长整齐粗壮、根系发达、须根丰富,从播种到苗木出圃时间为40 d左右;夏季(温度25~38℃)和冬季(温度10~25℃)发芽率为72%~85%,夏季从播种到苗木出圃时间为30~35 d,幼苗生长整齐,但茎细长,主根系发达,但须根较少;冬季从播种到苗木出圃时间为55~57 d,幼苗生长不整齐,但侧根和须根生长正常。说明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四季育苗的发芽率均高于自然条件下春秋两季的发芽率,设施栽培条件下春秋两季的育苗效率与苗木质量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育苗 智能温室 季节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光果园在福州郊县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3
18
作者 熊月明 唐自法 刘华清 《福建果树》 1997年第2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果树 观光果园 福州郊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番木瓜新株系在福建漳州的栽培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月明 《中国果树》 2017年第6期56-58,共3页
2014年从广东梅州引进7份番木瓜资源,在福建省漳州地区种植。经过3年的试验观察表明:新选1号、新选2号、新选3号、新选4号4个株系表现良好,可溶性间形物含量12.5%~13.2%,可溶性糖含量8.41%~9.69%,还原糖含量8.24%~9.55%,维生素C含量368~... 2014年从广东梅州引进7份番木瓜资源,在福建省漳州地区种植。经过3年的试验观察表明:新选1号、新选2号、新选3号、新选4号4个株系表现良好,可溶性间形物含量12.5%~13.2%,可溶性糖含量8.41%~9.69%,还原糖含量8.24%~9.55%,维生素C含量368~676 mg/kg,总氨基酸含量5093.4~6 459.9 mg/kg,风味浓或较浓,新选1号和新选4号综合品质优,其他2个株系品质中上;定植当年产量最高,单株产量均在35kg以上,每667m^2产量在4500 kg以上,新选4号产量最高,667 m^2产量达5 200 kg,定植第2~3年产量逐渐降低;果实成熟期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果实发育期145~155d,抗病性均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资源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福建 漳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反季节催花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月明 黄雄峰 +1 位作者 郭林榕 柯冠武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2年第12期30-31,共2页
1培养健壮的树体和良好的结果母枝 正常造或反季节龙眼催花,都须有健壮的树体和良好的结果母枝,才能实现丰产优质。要培养合理的群体和个体结构,通过合理修剪和整形,以保证枝梢的生长和光照空间,使枝条质量达到一致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 1培养健壮的树体和良好的结果母枝 正常造或反季节龙眼催花,都须有健壮的树体和良好的结果母枝,才能实现丰产优质。要培养合理的群体和个体结构,通过合理修剪和整形,以保证枝梢的生长和光照空间,使枝条质量达到一致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果园培肥管理,注重花穗形成后,侧花穗枝(花架)抽生5~6cm时花前肥的施用,以增强树势,提高着果并促进幼果迅速长大。切实搞好新梢萌动、抽梢展叶期和花穗形成初期病虫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反季节催花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