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服”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研究——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BIM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为例
1
作者 高晶晶 焦韩伟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国家对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打造高职院校与企业“产学研用服”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势在必行,将市场化思路运用于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可...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国家对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打造高职院校与企业“产学研用服”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势在必行,将市场化思路运用于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可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科技资源优势在区域经济、行业发展中的作用。文章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BIM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研究为例,分析“产学研用服”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的产业链定位,探索中心的建设模式,建设中心管理机制,构建以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为导向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入开展科技合作、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应用研究中心 校企合作 建设模式 管理机制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高计划”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
作者 张瑜都 孔文琼 +2 位作者 杨福瑞 焦韩伟 廖文华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3-77,共5页
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大背景,分析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双高”专业群中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高铁产业发展动态和企业用人需求,提出了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基于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 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大背景,分析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双高”专业群中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高铁产业发展动态和企业用人需求,提出了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基于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从开发教学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打造教学团队、形成产教融合机制等方面系统阐述改革举措,总结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专业群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以《工程力学应用》课程为例
3
作者 牛玉川 党同 +1 位作者 焦韩伟 杨俊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2期023-026,共4页
“双高”建设的背景下,《工程力学应用》课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主题贯穿,有机融入”的基本思路,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入到一起,做到思政育人和专业引领同向同行,提升职业素养。通过《工程... “双高”建设的背景下,《工程力学应用》课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主题贯穿,有机融入”的基本思路,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入到一起,做到思政育人和专业引领同向同行,提升职业素养。通过《工程力学应用》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以超级工程、大国工匠为课程思政主题,促进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高度融合,引发学生共鸣,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应用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制备遗址土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再强 王凯 +4 位作者 李宏儒 梁志超 焦韩伟 吴朋 陈振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18,共6页
通过三轴蠕变试验,研究了糯米浆掺入量对人工制备遗址土三轴蠕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了一定量的糯米浆后,人工制备遗址土三轴蠕变量明显减小,稳定时间增长。随着添加糯米浆质量的增加,人工制备遗址土的蠕变量呈现出先减小... 通过三轴蠕变试验,研究了糯米浆掺入量对人工制备遗址土三轴蠕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了一定量的糯米浆后,人工制备遗址土三轴蠕变量明显减小,稳定时间增长。随着添加糯米浆质量的增加,人工制备遗址土的蠕变量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土与糯米浆质量比为90∶10时,蠕变量达到最小。人工制备遗址土三轴蠕变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时间越长,非线性越强。将总的变形分解为线性黏弹性变形、线性黏塑性变形和非线性黏塑性变形,利用模型理论描述其线性应变部分,非线性部分采用经验公式,建立了适合人工制备遗址土三轴蠕变特性的非线性半经验半理论黏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该模型能较好的描述人工制备遗址土三轴蠕变特性,此非线性蠕变模型以元件模型为骨架,经验公式是对理论模型的非线性修正,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制备遗址土 蠕变 非线性半经验半理论 黏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优化灰色模型的尾矿坝浸润线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焦韩伟 陈振鹏 赵嘉健 《中国锰业》 2023年第2期25-29,共5页
为提高贫信息情况下浸润线的预测精度,减少尾矿坝预警的误报与漏报,提出了一种利用组合优化灰色预测模型对尾矿坝浸润线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本方法对监测序列进行缓冲处理并基于非齐次指数函数对灰色预测模型的背景值进行了优化,... 为提高贫信息情况下浸润线的预测精度,减少尾矿坝预警的误报与漏报,提出了一种利用组合优化灰色预测模型对尾矿坝浸润线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本方法对监测序列进行缓冲处理并基于非齐次指数函数对灰色预测模型的背景值进行了优化,采用后验比、小概率误差和平均相对模拟百分误差作为模型拟合预测精度评价指标,以实例计算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并与其他灰色预测模型的模拟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组合优化灰色预测模型拟合预测精度更高。模型为尾矿坝的安全监测与病险防护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大坝原型观测资料处理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灰色模型 组合优化 浸润线预测 尾矿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含量对尾矿临界状态参数的影响
6
作者 胡再强 陈振鹏 +3 位作者 秦秋香 焦韩伟 吴朋 周衡立 《地下水》 2021年第6期159-163,共5页
随着选矿技术的逐步提高,尾矿颗粒呈现细粒化趋势,对尾矿筑坝的影响较大。通过颗分试验、电子探针和三轴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砂粒和细粒的矿物组成,且通过多种方法确定了该尾矿的临界细粒含量,并基于临界状态理论探讨了细粒含量的影响... 随着选矿技术的逐步提高,尾矿颗粒呈现细粒化趋势,对尾矿筑坝的影响较大。通过颗分试验、电子探针和三轴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砂粒和细粒的矿物组成,且通过多种方法确定了该尾矿的临界细粒含量,并基于临界状态理论探讨了细粒含量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仅依靠矿物成分无法解释细粒含量对尾矿料力学特性的影响,需要结合颗粒级配、分形维数等进行综合评估;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虽然最大、最小孔隙比和临界状态线参数呈现与临界应力比和临界摩擦角相反的趋势,但都在细粒含量为30%时达到极值;而体积耦合系数和状态膨胀系数却未展现出与细粒含量良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确定了试验采用的金属尾矿料的临界细粒含量为30%,揭示了细粒含量对临界状态参数影响的行为机制,为实际尾矿工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含量 尾矿 颗粒级配 孔隙比 临界状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地震易损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雷天奇 焦韩伟 李强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22期74-76,81,共4页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建筑结构地震灾害估计的前提,是预测地震破坏和损失的关键技术。该文介绍建筑结构基于IDA的地震易损性基本理论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目前该领域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分析 建筑结构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人工制备遗址土渗水系数预测
8
作者 焦韩伟 雷天奇 陈振鹏 《勘察科学技术》 2024年第6期5-9,共5页
针对西北地区大部分古遗址皆处于非饱和状态,而非饱和人工制备遗址土的渗透性关乎遗址土的长期完整性和稳定性。该文利用非饱和土固结仪测得人工制备遗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并利用V-G模型对所测数据进行拟合,同时采用变水头法量测得到人... 针对西北地区大部分古遗址皆处于非饱和状态,而非饱和人工制备遗址土的渗透性关乎遗址土的长期完整性和稳定性。该文利用非饱和土固结仪测得人工制备遗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并利用V-G模型对所测数据进行拟合,同时采用变水头法量测得到人工制备遗址土的饱和渗水系数,并基于所测得的土水特征曲线,利用Childs&Collis-George模型预测非饱和人工制备遗址土的渗水系数,得到非饱和人工制备遗址土的体积含水率及基质吸力和渗水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糯米浆掺入量对人工制备遗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有着一定的影响,糯米浆掺入量越大,进气值越大;人工制备遗址土的饱和渗水系数随着糯米浆掺入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同一土与糯米浆质量比下,人工制备遗址土的非饱和渗水系数随着体积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大呈现出先迅速减小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基质吸力一定时,非饱和渗水系数随着糯米浆掺入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制备遗址土 土水特征曲线 渗水系数 基质吸力
原文传递
细粒尾矿静态液化的室内试验研究
9
作者 胡再强 陈振鹏 +3 位作者 张光昕 秦秋香 焦韩伟 吴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002-3009,共8页
为研究细粒尾矿的静态液化特性,基于内掺法配制不同细粒含量的尾矿试样,并通过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围压、不同细粒含量尾矿的静态液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有效固结围压越小,饱和尾矿的静态液化现象越明显,并且可以用不排水脆性... 为研究细粒尾矿的静态液化特性,基于内掺法配制不同细粒含量的尾矿试样,并通过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围压、不同细粒含量尾矿的静态液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有效固结围压越小,饱和尾矿的静态液化现象越明显,并且可以用不排水脆性指数、液化势指数和失稳势指数3个液化参数对尾矿的静态液化特性进行定量描述。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尾矿的3个液化参数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细粒含量为30%时达到最大值,尾矿此时的静态液化潜势最大。最后基于修正状态参数将尾矿的静态液化特性进行分类,并通过其他种类尾矿试验结果和相关性检验对其进行分析,论证修正状态参数标准对尾矿的静态液化特性分类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静态液化 细粒含量 液化参数 修正状态参数
原文传递
人工制备遗址土蠕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凯 胡再强 +3 位作者 折海成 梁志超 冯哲 焦韩伟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09,共9页
为了研究糯米浆对土蠕变特性的影响,用不同含水量、不同糯米浆掺入量配制人工制备遗址土。通过单轴蠕变试验,研究了不同压力条件下人工制备遗址土的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含水量越大,蠕变现象越明显。随着糯米浆掺量的增加,人工制备... 为了研究糯米浆对土蠕变特性的影响,用不同含水量、不同糯米浆掺入量配制人工制备遗址土。通过单轴蠕变试验,研究了不同压力条件下人工制备遗址土的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含水量越大,蠕变现象越明显。随着糯米浆掺量的增加,人工制备遗址土的蠕变量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土与糯米浆质量比为90:10时,蠕变量达到最小。根据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适合人工制备遗址土蠕变特性的经验蠕变模型和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非线性黏弹性模型。通过对比发现,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非线性黏弹性模型能弥补传统经验模型不能描述瞬时应变的缺陷,更好地反应人工制备遗址土的蠕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遗址土 蠕变 分数阶微积分 非线性黏弹性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