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降水量级预报精度,有助于优化灾害预警与决策支持。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山东省逐12 h降水观测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ECMWF)的集合预报集合平均(Ensemble P...提升降水量级预报精度,有助于优化灾害预警与决策支持。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山东省逐12 h降水观测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ECMWF)的集合预报集合平均(Ensemble Prediction Ensemble Mean,EPEM)结果进行72 h内逐12 h降水量级预报统计订正,然后对比ECMWF集合平均降水预报插值的原始预报(EC_EPEM)、基于EC_EPEM的输出统计(Model Output Statistics,MOS)预报(EC_EPEM_MOS)、利用最优TS(Threat Score)评分订正(Optimal Threat Score,OTS)预报(EC_EPEM_OTS)的效果。结果表明:EC_EPEM_MOS在较小量级上表现最优,但在大量级上订正效果稍差,甚至略低于EC_EPEM;EC_EPEM_OTS仅在0.1、10 mm量级上低于EC_EPEM_MOS,其他量级均为最优,尤其在较大量级上订正效果更明显。在50、100 mm大量级上,EC_EPEM_OTS在12~72 h时效订正效果均最优,这是由于EC_EPEM_OTS在稍大量级上提高订正系数使得大量级降水漏报率减小,同时对大量级降水使用较小订正系数也减小了空报率。在较小量级降水中短期预报时效除了山东中部山区外EC_EPEM_MOS表现最佳,山区EC_EPEM_OTS最佳;中等以上量级、尤其较大量级降水,山东大部分地区EC_EPEM_OTS表现最佳。EC_EPEM_MOS订正预报有效地减小了EC_EPEM的空报问题。EC_EPEM_OTS的订正效果最佳,在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中与实况降雨分布更为接近,降水总体分布把握较好。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启动降尿酸治疗初期不采用预防措施及采用不同药物预防痛风发作的成本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决策树模型,基于日本FORTUNE-1临床试验和美国IQVIA~(TM)健康计划索赔数据库开展回顾性研究,以3个月为研究时长,选取卫生体系视角,评估...目的比较启动降尿酸治疗初期不采用预防措施及采用不同药物预防痛风发作的成本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决策树模型,基于日本FORTUNE-1临床试验和美国IQVIA~(TM)健康计划索赔数据库开展回顾性研究,以3个月为研究时长,选取卫生体系视角,评估在降尿酸治疗初期不采用预防措施,以及采用小剂量秋水仙碱、小剂量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以萘普生为例)预防痛风发作的成本效果,以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和增量净货币效益(incremental net monetary benefit,INMB)为结果指标。结果基础分析显示,秋水仙碱以55.29元获得0.2480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ment of life year,QALY),NSAID以196.96元获得0.2482 QALY,无预防措施以82.41元获得0.2451 QALY。与无预防措施相比,秋水仙碱、NSAID的ICER分别为-9197.73元/QALY(绝对优势)、36514.08元/QALY;秋水仙碱、NSAID的INMB分别为785.35元、691.97元。情境分析结果证实了模型的稳健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秋水仙碱/NSAID较无预防措施在各参数变化范围内始终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在两种预防措施的比较中,NSAID的价格、秋水仙碱引起腹泻的概率对结果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则表明,在当前支付意愿阈值(257094元/QALY),秋水仙碱预防、NSAID、无预防措施可被接受的概率分别为67.6%、3.1%、29.3%。结论在当前经济水平下,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同时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痛风急性发作最具经济学效益。展开更多
基于青藏高原地区1960-2010年高分辨率(0.5°×0.5°)的逐日地面气温格点资料以及1960-2010年NCEP/NCAR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高度场、风场的再分析格点资料(2.5°×2.5°),通过计算青藏高原(74.75...基于青藏高原地区1960-2010年高分辨率(0.5°×0.5°)的逐日地面气温格点资料以及1960-2010年NCEP/NCAR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高度场、风场的再分析格点资料(2.5°×2.5°),通过计算青藏高原(74.75°~104.25°E,26.75°~40.25°N)冬季地面温度平均值经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的区域冬季气温强度指数,分析了冬季北极涛动(AO)、西伯利亚高压与同期青藏高原地面气温的特征和关系.结果表明:AO为负(正)相位时,中高纬西风气流偏弱(强),有(不)利于极地冷空气向南输送,西伯利亚地区源地冬季风偏强(弱),青藏高原冬季气温指数减小(增大),地面气温偏低(高).对AO作M-K突变分析,发现其突变年份为1975年,通过对突变年份前后高度场和风场作差值场分析,结果显示:冬季AO处于高指数时期,500 h Pa上,欧洲东部槽变浅,青藏高原北部的高压脊减弱,环流呈纬向发展,青藏高原上盛行偏南风,气温偏高,青藏高原地区为暖冬期;200 h Pa上,青藏高原东部的槽明显加深,使得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至平流层底的环流趋势以经向发展为主,该区域主要受到偏北的急流控制,易导致降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启动降尿酸治疗初期不采用预防措施及采用不同药物预防痛风发作的成本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决策树模型,基于日本FORTUNE-1临床试验和美国IQVIA~(TM)健康计划索赔数据库开展回顾性研究,以3个月为研究时长,选取卫生体系视角,评估在降尿酸治疗初期不采用预防措施,以及采用小剂量秋水仙碱、小剂量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以萘普生为例)预防痛风发作的成本效果,以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和增量净货币效益(incremental net monetary benefit,INMB)为结果指标。结果基础分析显示,秋水仙碱以55.29元获得0.2480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ment of life year,QALY),NSAID以196.96元获得0.2482 QALY,无预防措施以82.41元获得0.2451 QALY。与无预防措施相比,秋水仙碱、NSAID的ICER分别为-9197.73元/QALY(绝对优势)、36514.08元/QALY;秋水仙碱、NSAID的INMB分别为785.35元、691.97元。情境分析结果证实了模型的稳健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秋水仙碱/NSAID较无预防措施在各参数变化范围内始终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在两种预防措施的比较中,NSAID的价格、秋水仙碱引起腹泻的概率对结果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则表明,在当前支付意愿阈值(257094元/QALY),秋水仙碱预防、NSAID、无预防措施可被接受的概率分别为67.6%、3.1%、29.3%。结论在当前经济水平下,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同时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痛风急性发作最具经济学效益。
文摘基于青藏高原地区1960-2010年高分辨率(0.5°×0.5°)的逐日地面气温格点资料以及1960-2010年NCEP/NCAR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高度场、风场的再分析格点资料(2.5°×2.5°),通过计算青藏高原(74.75°~104.25°E,26.75°~40.25°N)冬季地面温度平均值经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的区域冬季气温强度指数,分析了冬季北极涛动(AO)、西伯利亚高压与同期青藏高原地面气温的特征和关系.结果表明:AO为负(正)相位时,中高纬西风气流偏弱(强),有(不)利于极地冷空气向南输送,西伯利亚地区源地冬季风偏强(弱),青藏高原冬季气温指数减小(增大),地面气温偏低(高).对AO作M-K突变分析,发现其突变年份为1975年,通过对突变年份前后高度场和风场作差值场分析,结果显示:冬季AO处于高指数时期,500 h Pa上,欧洲东部槽变浅,青藏高原北部的高压脊减弱,环流呈纬向发展,青藏高原上盛行偏南风,气温偏高,青藏高原地区为暖冬期;200 h Pa上,青藏高原东部的槽明显加深,使得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至平流层底的环流趋势以经向发展为主,该区域主要受到偏北的急流控制,易导致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