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发生率、可能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学法测定157例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其中高血压76例、脑梗死56例、冠心病25例,将AR和阿司...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发生率、可能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学法测定157例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其中高血压76例、脑梗死56例、冠心病25例,将AR和阿司匹林半抵抗患者作为非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 sensitive,AS)组(59例),其余患者作为AS组(98例),并同时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分析该患者群中AR的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非AS组冠心病患者较AS组明显增多(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与AR发生相关(OR=4.438,OR=2.943,P<0.01)。非AS组脑梗死和心肌梗死再发率明显高于AS组(15.05% vs 3.06%,P<0.05;18.64% vs 7.14%,P<0.01)。结论 AR对预后影响大,可使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显著升高,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者联合应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不同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对阿司匹林疗效判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100(platelet function analyzer,PFA-100)和光学法,应用不同的诱导剂(花生四烯酸、二磷腺苷酸、肾上腺素和胶原)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分别...目的比较不同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对阿司匹林疗效判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100(platelet function analyzer,PFA-100)和光学法,应用不同的诱导剂(花生四烯酸、二磷腺苷酸、肾上腺素和胶原)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分别对40例正常人、51例原发性高血压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及54例原发性高血压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患者进行血小板功能测定,并以P-选择素水平的检测结果为对照,分析2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服用阿司匹林组(服药组)中4种诱导剂测得的光学法血小板聚集率较正常组和临床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均<0.05);服药组中PFA-100 CEPI测得的闭合时间(CT)值较正常组和临床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光学法血小板聚集检测的AR组及PFA-100测得的PFA-AR组中P-选择素的水平均显著增高。PFA-100对AR检出的敏感度较光学法血小板聚集高。PFA-100 CEPI检测盒与临床事件的一致性较光学法血小板聚集高。结论光学法血小板聚集检测阿司匹林疗效,以AA作为诱导剂更敏感、特异;使用不同诱导剂进行监测有助于对更全面了解阿司匹林疗效;PFA-100较传统光学法血小板聚集有更好的敏感性,与临床事件的一致性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发生率、可能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学法测定157例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其中高血压76例、脑梗死56例、冠心病25例,将AR和阿司匹林半抵抗患者作为非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 sensitive,AS)组(59例),其余患者作为AS组(98例),并同时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分析该患者群中AR的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非AS组冠心病患者较AS组明显增多(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与AR发生相关(OR=4.438,OR=2.943,P<0.01)。非AS组脑梗死和心肌梗死再发率明显高于AS组(15.05% vs 3.06%,P<0.05;18.64% vs 7.14%,P<0.01)。结论 AR对预后影响大,可使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显著升高,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者联合应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