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膜吸吮线虫一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焦明菲 闫一鸣 +1 位作者 吴增强 颜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6-396,共1页
关键词 结膜吸吮线虫 结膜囊内 虫体 患儿 眼结膜 圆柱形 显微镜 锯齿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焦明菲 颜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1-384,共4页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常由于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穿孔伤或眼内手术造成血-视网膜屏障受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进入玻璃体,继而引起RPE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在玻璃体内增生,形成以细胞为主的纤维膜。临床上...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常由于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穿孔伤或眼内手术造成血-视网膜屏障受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进入玻璃体,继而引起RPE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在玻璃体内增生,形成以细胞为主的纤维膜。临床上治疗和预防PVR以手术为主,但效果不佳。近来有许多药物治疗PVR的研究报道,就PVR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药物治疗 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补体因子H Y402H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焦明菲 颜华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69-573,共5页
目的:评价国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与补体因子H(CFH)Y402H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MEDLINE(1995年1月~2008年10月),手工检索国内外相关教科书、杂志、会议论文等及其... 目的:评价国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与补体因子H(CFH)Y402H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MEDLINE(1995年1月~2008年10月),手工检索国内外相关教科书、杂志、会议论文等及其参考文献,所有研究对象均为中国人。两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相应模型进行合并。结果:10篇文献、共2459人符合纳入标准,均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等位基因频率C/T的比值比(OR)为2.39,95%可信区间(95%CI)为1.96~2.90,P<0.00001,表明在中国人中C基因型频率分布与AMD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CC和CT对基因型TT的OR值分别是5.49(95%CI3.20~9.45,P<0.00001)和1.91(95%CI1.47~2.50,P<0.00001)。结论:目前研究结果的Meta分析显示,CFH的单核苷酸多态性Y402H与AMD的发病率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从现有临床证据来看,还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因子H 黄斑变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提取物抑菌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建设 焦明菲 +2 位作者 王双林 李晓霞 钟启平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柠檬提取物抗微生物和保鲜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法和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和抗病毒作用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将柠檬提取物原液作1∶3200稀释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抑菌环直径为18 mm;1∶10稀释液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抑菌环直径... 目的研究柠檬提取物抗微生物和保鲜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法和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和抗病毒作用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将柠檬提取物原液作1∶3200稀释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抑菌环直径为18 mm;1∶10稀释液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抑菌环直径20 mm,1∶12800稀释液,抑菌环直径11 mm。柠檬提取物1:10稀释液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和克雷伯菌耐药株(产β-内酰胺酶)抑菌环直径分别为30 mm和20 mm,对白假丝酵母菌和啤酒酵母菌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7 mm和14 mm。将1∶12800稀释度的柠檬提取物与单纯泡疹病毒混合作用,显示出明显的抗病毒效果。结论柠檬提取物对细菌及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产β-内酰胺酶菌株也有较强抑制作用;1∶12800稀释度的该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提取物 Β-内酰胺酶 抑菌作用 细菌 真菌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与羟基喜树碱预防国人膀胱癌复发的Meta分析
5
作者 郑杨 焦明菲 +9 位作者 殷立平 张亚大 张犁 张平 卢子杰 徐彦 朱清毅 袁琳 苏健 顾晓箭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0年第5期198-200,203,共4页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与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治疗对膀胱癌复发的预防作用及治疗毒性。方法收集关于BCG与HCPT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比较性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作为评价比较疗效及毒性差异的指标...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与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治疗对膀胱癌复发的预防作用及治疗毒性。方法收集关于BCG与HCPT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比较性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作为评价比较疗效及毒性差异的指标。统计软件为RevMan5。结果共入选16个临床研究,包括705例接受BCG和905例接受HCPT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BCG组1年内复发率高于HCPT组(P=0.009),但2年内复发率和长期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0.99)。BCG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和发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CPT组(P均<0.00001)。结论 HCPT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1年内复发率低于BCG,2年内复发率和长期复发率无差异,但治疗毒性明显低于B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卡介苗 喜树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6
作者 高飞 高雪 +5 位作者 邵彦 任新军 刘勃实 焦明菲 李筱荣 刘巨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1-1118,共8页
目的评价国内开源大语言模型(LLM)回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常见诊疗问题时的准确性、完整性及可重复性,探讨其作为DR患者健康教育智能助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1个与DR诊疗相关的问题及答案,问题涉及危险因素、筛查及检查、症状及... 目的评价国内开源大语言模型(LLM)回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常见诊疗问题时的准确性、完整性及可重复性,探讨其作为DR患者健康教育智能助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1个与DR诊疗相关的问题及答案,问题涉及危险因素、筛查及检查、症状及分期、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5个方面。将所有问题采用“新对话”形式重复输入2次到LLM,记录所有答案。由3位高年资眼底病医师独立对回答进行评价,准确性评价采用1~6级李克特量表,完整性和重复性评价采用1~3级李克特量表。对于每个应答,评估者须在LLM回答和人工答案中给出推荐。选择5个研究者公认难度较低的题目对文心一言3.5、通义千问和Kimi chat 3个开源LLM进行测评,选择综合最优的LLM在完整题库中进一步评价。结果在3个LLM中,Kimi chat表现最佳,5个问题中准确性6分、完整性3分和重复性3分的比例依次为90%、90%和100%。在全部题目中,人工回复字数为106(70,202)个,明显少于Kimi chat的应答字数505(386,60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66,P<0.001)。Kimi chat应答字数与准确性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_(s)=-0.044,P=0.492),与完整性评分呈正相关(r_(s)=0.239,P<0.001)。3位评估者对2次应答准确性和完整性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均高于0.700,其中重复性评分的一致性最高,为0.853;其次为第1次回答的完整性,为0.771。应答准确性≥5分的比例为87.0%(214/246),完整性≥2分的比例为98.0%(241/246),2次回答间重复性在70%以上的比例为78.5%(193/246)。Kimi chat回答疾病定义、分期、筛查频率、常见危险因素等疾病基础性问题时表现优异,但在涉及治疗选择等需要临床医师专业判断的问题上表现欠佳。评估者推荐Kimi chat回答的比例为69.5%(171/246),未选择的原因包括缺少特征性答案、包含过多无关信息、对医疗专业度要求较高的问题回答欠缺等。结论Kimi chat回答DR相关诊疗问题较详细且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健康教育 深度学习 大语言模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焦明菲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5-728,共4页
背景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是引起高度近视眼视力障碍的原因之一,可导致视功能的不可逆性损害.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高度近视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采用康柏西... 背景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是引起高度近视眼视力障碍的原因之一,可导致视功能的不可逆性损害.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高度近视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高度近视CNV患者15例15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眼行眼科常规检查、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后,均接受0.05 ml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分别于注射后1d及注射后1、4、8和12周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变化,并观察药物相关的眼部和全身并发症.结果 15眼共接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45次,其中1眼注射1次,2眼注射2次,12眼注射3次,1眼注射4次.注射后12周,FFA显示有10眼荧光素渗漏消失,4眼荧光素渗漏面积减小,1眼发现出血,荧光素持续渗漏.注射前和注射后第4、8、12周的BCVA分别为0.61±0.46、0.60±0.43、0.41±0.53和0.41±0.51,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62,P<0.001);患眼注射前平均CMT为(280.33±14.40) μm,注射后第4、8、12周分别为(269.00±10.10)、(261.93±7.80)和(259.53±6.30) μ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20,P<0.001).未发生因眼压升高行前房穿刺者,未发生眼内炎症、玻璃体腔出血、视网膜脱离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高度近视CNV安全且有效,但仍需要大样本量的长期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康柏西普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焦明菲 李志清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8-442,共5页
随着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深入研究和抗VEGF药物的研发,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领域有了突破性进展。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主要途径是玻璃体腔注射。任何一种新兴疗法的应用都要建立在可靠的安全性... 随着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深入研究和抗VEGF药物的研发,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领域有了突破性进展。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主要途径是玻璃体腔注射。任何一种新兴疗法的应用都要建立在可靠的安全性研究基础上。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的不良反应主要分为药物相关和注射相关不良反应。其中,眼部不良反应主要有眼内炎、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眼压升高、白内障等;全身不良反应主要有心肌梗死、卒中、尿路感染、高血压、鼻咽炎、咽痛、前列腺癌、骨关节炎、腹股沟疝等。与贝伐单抗(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比较,雷珠单抗(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全身不良反应不明显。基于药物的安全性差异还有待于更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药物疗法 抗体 单克隆 治疗应用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大鼠循环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焦明菲 颜华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0-254,共5页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对循环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后者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R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计数建模后1周、l、3...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对循环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后者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R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计数建模后1周、l、3、6个月各组大鼠循环外周血EPCs数量,同时于各相应时间点摘除大鼠眼球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过碘酸一Schiff(PAS)染色,通过光学显微镜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比分析EPCs数量以及EPCs数量与DR形态学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大鼠注射STZ1周、1、3、6个月后循环外周血EPCs数量分别为(25±7)、(28±8)、(39±7)、(43±7)个/20万个单个核细胞,对照组为(45土4)个/Z0万个单个核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糖尿病组EPCs数量均降低(F=8.933,P〈0.01)。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糖尿病组EPCs数量逐渐回升,而视网膜结构、光感受器细胞、血管也逐渐出现病理性改变。光学显微镜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注射STZ后1周和1个月组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完整,但厚度开始变薄,1个月组视网膜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肿胀、体积增大,光感受器细胞减少,随病程时间增加这些改变逐渐加重,3、6个月组视网膜厚度更薄,细胞排列紊乱更加明显,部分扩张的血管有向外突出、破溃的趋势。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狭窄,6个月组甚至出现管腔闭塞和视网膜微动脉瘤;光感受器细胞膜盘间隙扩大,排列紊乱,线粒体水肿,细胞早期空泡变性。结论糖尿病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较正常大鼠降低。随着DR的进展,EPCs数量逐渐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生理学 内皮 血管 造血干细胞 糖尿病 实验性
原文传递
白化病合并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明菲 程朝晖 李筱荣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5-216,共2页
患者男性,38岁,因左眼鼻侧黑影遮挡2d,2013年8月22日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人院.患者既往双眼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为-13.00 D,双眼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无其他患白化病者,患者父母及弟弟妹妹、独子均未有类似表现.... 患者男性,38岁,因左眼鼻侧黑影遮挡2d,2013年8月22日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人院.患者既往双眼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为-13.00 D,双眼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无其他患白化病者,患者父母及弟弟妹妹、独子均未有类似表现.人院时检查发现毛发色淡,余无异常.眉毛和睫毛有少许白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1,矫正0.12,眼压14.6 mmHg(1 mrnHg=0.133 kPa),眼球钟摆性震颤,前节(-),眼底可见视盘界清色可,视网膜呈豹纹状,后极部RPE无色素,透见粗大的脉络膜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白化病 先天性眼球震颤 患者父母 天津医科大学 眼部检查 高度近视眼 脉络膜血管
原文传递
远达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神经上皮层病变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明菲 李筱荣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383-384,共2页
患者,男,37岁,因“右眼视物不见1d”于2015年6月10日至我院就诊,自诉1d前被车碰伤头部。外院行头部CT及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仅伴有头部软组织挫伤,颈椎挫伤,左手挫伤。患者自诉受伤前双眼视力正常,否认眼病史。眼部榆查:右眼... 患者,男,37岁,因“右眼视物不见1d”于2015年6月10日至我院就诊,自诉1d前被车碰伤头部。外院行头部CT及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仅伴有头部软组织挫伤,颈椎挫伤,左手挫伤。患者自诉受伤前双眼视力正常,否认眼病史。眼部榆查:右眼远视力0.05;眼压15.8mmHg(1mmHg=0.133kPa);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及充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达性视网膜病变 神经上皮层 软组织挫伤 头部CT X线检查 视力正常 远视力 患者
原文传递
幼儿结膜吸吮线虫病一例
12
作者 焦明菲 闫一鸣 颜华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2-42,共1页
患者,男,10个月龄,于2008年12月来我院眼科就诊。患儿在睡觉时其父母仔细观察患儿左眼结膜囊内有虫爬动.故来我院就诊。裂隙灯检查:左眼结膜囊内发现白色线状虫体蠕动,球结膜未见明显充血、水肿,角膜透明,Kp(-),Ty(-),虹... 患者,男,10个月龄,于2008年12月来我院眼科就诊。患儿在睡觉时其父母仔细观察患儿左眼结膜囊内有虫爬动.故来我院就诊。裂隙灯检查:左眼结膜囊内发现白色线状虫体蠕动,球结膜未见明显充血、水肿,角膜透明,Kp(-),Ty(-),虹膜纹理清晰,瞳孔圆,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未见明显混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右眼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吸吮线虫病 幼儿 结膜囊内 裂隙灯检查 对光反射 球结膜 晶状体 玻璃体
原文传递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焦明菲 胡博杰 李筱荣 《国际眼科纵览》 2011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即刻早期基因CCN家族的成员之一.CTGF与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可调节细胞间的黏附迁移、促进有丝分裂的发生、细胞活化和参与血管的生成.CTGF有望成为基因诊断和治疗糖尿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即刻早期基因CCN家族的成员之一.CTGF与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可调节细胞间的黏附迁移、促进有丝分裂的发生、细胞活化和参与血管的生成.CTGF有望成为基因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阴茎海绵体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杨 韩瑞发 +10 位作者 焦明菲 殷立平 张亚大 张梨 张平 卢子杰 徐彦 朱清毅 袁琳 苏健 顾晓箭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00-1401,共2页
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并追踪观察13例阴茎海绵体破裂患者,其中,闭合性损伤12例,开放性刀割伤1例;合并尿道损伤5例。13例患者均予手术治疗。结果13例获得随访11~95个月,术后排尿正常,4周后恢复正常性生活... 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并追踪观察13例阴茎海绵体破裂患者,其中,闭合性损伤12例,开放性刀割伤1例;合并尿道损伤5例。13例患者均予手术治疗。结果13例获得随访11~95个月,术后排尿正常,4周后恢复正常性生活,无疼痛。结论阴茎海绵体破裂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B超为检查时首选项目。阴茎白膜破裂口定位:阴茎弯曲的凸出侧;阴茎血肿最明显处;扪及阴茎白膜的连续性丧失处或缺损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海绵体破裂
原文传递
丝裂霉素C与羟基喜树碱预防膀胱癌复发的Meta分析
15
作者 郑杨 焦明菲 +9 位作者 殷立平 张亚大 张犁 张平 卢子杰 徐彦 朱清毅 袁琳 苏健 顾晓箭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比较丝裂霉素C(MMC)与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对膀胱癌复发的预防作用及治疗毒性。方法筛选13个临床研究,包括416例进行MMC、595例进行HCPT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作为评价疗效及... 目的比较丝裂霉素C(MMC)与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对膀胱癌复发的预防作用及治疗毒性。方法筛选13个临床研究,包括416例进行MMC、595例进行HCPT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作为评价疗效及毒性差异的指标。统计软件为RevMan5。结果Meta分析显示,HCPT膀胱灌注治疗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显著优于MMC(P<0.01)。MMC组膀胱刺激症状、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CPT组(分别为P<0.01)。结论HCPT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作用优于MMC,且治疗毒性低于M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丝裂霉素C 羟基喜树碱
原文传递
NDRG1基因在体外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曹靖靖 李辉 +3 位作者 寇振宇 吴桂佳 东莉洁 焦明菲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8-544,共7页
目的观察高糖状态下NDRG1对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将RF/6A细胞分为正常组、甘露醇组、高糖组、无靶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组(siRNA组)、30 nmol/L siRNA下调NDRG1基因组(si... 目的观察高糖状态下NDRG1对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将RF/6A细胞分为正常组、甘露醇组、高糖组、无靶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组(siRNA组)、30 nmol/L siRNA下调NDRG1基因组(siNDRG1组)、50 nmol/L siNDRG1组。正常组细胞常规培养;甘露醇组细胞加入25 mmol/L甘露醇培养;高糖组细胞加入25 mmol/L葡萄糖培养;siRNA组细胞加入25 mmol/L葡萄糖,再加入空白siRNA诱导培养;30、50 nmol/L siNDRG1组细胞均加入25 mmol/L葡萄糖,再分别用30、50 nmol/L siNDRG1进行诱导。所有细胞均孵育24 h进行后续实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染色观察细胞增殖;细胞计数试剂盒8染色检测细胞活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NDRG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细胞管腔形成实验检测管腔形成。两组间比较采用双尾Student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糖组与正常组、甘露醇组细胞增殖率(t=36.659、57.645)、迁移率(t=24.745、33.638)、管腔形成数量(t=41.276、22.8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甘露醇组比较,高糖组细胞中NDRG1基因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45、21.541、36.738、32.976,P<0.001)。与siRNA组比较,30 nmol/L siNDRG1组、50 nmol/L siNDRG1组细胞中NDRG1基因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75、40.7577、57.167、25.877,P<0.01)。与正常组、siRNA组比较,30 nmol/L siNDRG1组细胞迁移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62、49.522,P<0.01)。与正常组、siRNA组比较,30 nmol/L siNDRG1组相同视野下细胞管腔形成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46、42.742,P<0.01)。结论下调NDRG1基因可诱导高糖状态下RF/6A细胞活性、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RG1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管腔形成 新生血管 细胞实验
原文传递
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高表达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漆晨 张慧 +11 位作者 林婷婷 柯屹峰 任新军 步绍翀 黄亮瑜 王勇 焦明菲 胡立颖 王琼 洪亚茹 李筱荣 东莉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观察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高表达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下RPE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空白对照组(N+AGAGEs组)、空载体对照组(Vec+AGEs组)、PSF高表达组(PSF+AGEs组)... 目的观察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高表达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下RPE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空白对照组(N+AGAGEs组)、空载体对照组(Vec+AGEs组)、PSF高表达组(PSF+AGEs组)。N组RPE细胞常规培养;N+AGEs组只做转染处理但不导入任何外源性基因的RPE细胞联合AGEs诱导;Vec+AGEs组、PSF+AGEs组利用转染试剂脂质体2000将pcDNA空载体或pcDNA-PSF真核表达质粒导入RPE细胞联合AGEs诱导。除N组以外,其余3组细胞进行相应的转染处理,24 h后应用150μg/ml的AGEs刺激72 h。采用HE染色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PSF高表达对RPE细胞凋亡相关形态改变的影响;通过ROS水平检测分析PSF高表达对AGEs诱导的RPE细胞ROS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检测PSF高表达对RPE细胞生存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SF不同作用时间及不同剂量对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结果HE染色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发现,N组细胞形态饱满,细胞核呈圆形,细胞质丰富,染色均一;N+AGEs组、Vec+AGEs组细胞体积缩小,嗜酸性染色增强,细胞核致密浓染、固缩甚至碎裂;PSF+AGEs组细胞形态尚饱满,细胞浆染色较均匀,细胞核染色均一。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PSF高表达可有效提高RPE细胞生存力,但该作用可被ZnPP有效拮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6,P<0.05)。DCFH-D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N+AGEs组、Vec+AGEs组比较,PSF+AGEs组细胞中ROS产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4,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SF蛋白以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上调HO-1的表达水平。PSF蛋白作用24、48、72 h的HO-1相对表达水平较0 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91,P<0.05)。0.1、0.5、1.0、1.5、2.0μg PSF蛋白作用下的HO-1相对表达水平较0.0μ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82,P<0.05)。结论PSF可能通过上调HO-1的表达而抑制ROS产生,从而对AGEs诱导下的RPE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 聚嘧啶区结合蛋白质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血红素氧化酶(脱环)
原文传递
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治疗后黄斑微结构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焦明菲 刘巨平 +1 位作者 陈曦腾 李筱荣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视网膜黄斑区结构功能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74例(74只眼),其中男性31例,女性43例,年龄...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视网膜黄斑区结构功能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74例(74只眼),其中男性31例,女性43例,年龄(68.1±6.9)岁.术前进行眼科术前常规检查及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检查,行玻璃体切除术剥除黄斑前膜,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椭圆体带形态的变化,并按术前椭圆体带是否连续将患者分为连续组52例、断裂组22例.对术前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年龄及病程与手术前后BCVA的关系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术后BCVA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LogMAR视力分别为0.59±0.26、0.63±0.34、0.46±0.22、0.45±0.23、0.41±0.23(F=25.122,P<0.0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468.12±73.07)、(371.57±57.09)、(320.57±65.88)、(294.85±69.36)、(283.5±66.56)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802,P<0.05).连续组患者术后视力为(0.34±0.27),较断裂组(0.62±0.24)改善明显(t=-4.209,P<0.05).术前黄斑水肿的程度与术后视功能无明显相关(r=-0.015,P>0.05).术后1年7例患者存在黄斑水肿.结论 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与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无明显相关性,椭圆体带连续性好的患者术后视力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外膜 黄斑 玻璃体切除术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视敏度
原文传递
SCG3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液和外周血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焦明菲 孙硕 +5 位作者 王漫峤 东莉洁 胡博杰 刘巨平 李玮 李筱荣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33-937,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外周血和玻璃体液中分泌颗粒蛋白Ⅲ(SCG3)的表达情况。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5至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科接受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77例(77只眼),年龄(60.75±11.34)岁,男性4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外周血和玻璃体液中分泌颗粒蛋白Ⅲ(SCG3)的表达情况。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5至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科接受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77例(77只眼),年龄(60.75±11.34)岁,男性41例,女性36例。根据血糖水平、糖尿病病史和眼底表现分为DR组和非糖尿病组,进一步按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BMI)分为血脂偏高和血脂正常、BMI偏高和BMI正常者分别进行观察。所有患者进行眼部检查,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BMI,取外周血检测血脂水平。患者于玻璃体切除术中取玻璃体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所有患者玻璃体液标本中及外周血血浆中的SCG3。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SCG3浓度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DR组患者43例,其中脂血偏高25例,正常18例;BMI偏高22例,正常21例。非糖尿病组34例,其中脂血偏高13例,正常21例;BMI偏高17例,正常17例。DR组SCG3[6.02(4.34,11.76)ng/ml]高于非糖尿病组[4.30(3.20,10.78)ng/ml](Z=-2.339,P<0.01)。DR组中血脂偏高者的SCG3[7.94(5.33,13.51)ng/ml]高于非糖尿病组中血脂者正常者[4.04(3.12,7.77)ng/ml](Z=-3.473,P<0.01)。DR组中血脂偏高者的SCG3高于血脂者正常者[4.45(3.71,9.14)ng/ml](Z=-2.511,P<0.01)。DR组中BMI较高者的SCG3[7.12(4.56,13.12)ng/ml]高于非糖尿病组BMI正常者[3.53(3.16,4.38)ng/ml](Z=-3.767,P<0.01)。DR组中BMI正常者的SCG3[5.72(4.10,11.60)ng/ml]高于非糖尿病组BMI正常者(Z=-2.862,P<0.01)。血浆中的SCG3极少或无法检测到。结论DR患者玻璃体液中SCG3表达上调,但SCG3几乎很难在正常的血管系统中被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嗜铬粒蛋白类 玻璃体 血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原文传递
凝血因子Ⅷ合并Ⅻ异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例
20
作者 焦明菲 程朝晖 +1 位作者 刘琳 李筱荣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46-947,共2页
患者男, 48岁, 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患者左眼玻璃体切除术后持续出血, 检查患者凝血因子Ⅷ合并Ⅻ异常。该病例提示在临床工作中, 需要对玻璃体切除手术患者的血糖及血压进行有效控制, 详细谨慎检查凝血功能。对有凝血因子缺乏的患... 患者男, 48岁, 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患者左眼玻璃体切除术后持续出血, 检查患者凝血因子Ⅷ合并Ⅻ异常。该病例提示在临床工作中, 需要对玻璃体切除手术患者的血糖及血压进行有效控制, 详细谨慎检查凝血功能。对有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应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后再行必要的手术治疗, 防止严重的出血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因子Ⅷ 因子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