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砂岩气藏产能评价和井网井距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焦廷奎 孙素芳 +1 位作者 史婵媛 王晔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7年第11期87-90,共4页
米脂气田上古发育多套含气层,整体属于致密储层,在米脂气田现有地质认识基础上,重点对生产动态、气井产能、井网井距开展初步论证,并与邻近类似的神木气田进行对比研究,深化气藏认识。研究成果直接指导近年气田产能建设,实施效果较好,... 米脂气田上古发育多套含气层,整体属于致密储层,在米脂气田现有地质认识基础上,重点对生产动态、气井产能、井网井距开展初步论证,并与邻近类似的神木气田进行对比研究,深化气藏认识。研究成果直接指导近年气田产能建设,实施效果较好,为尽快大规模开发米脂气田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生产动态 大丛式井组 产能评价 井网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气区开发模式及地面配套工艺技术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勇 穆谦益 +1 位作者 杨亚聪 焦廷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2-105,共4页
长庆气区包括靖边气田、榆林气田及苏里格气田,属低渗透率、低丰度、中低产、大面积复合连片整装气区,开发难度较大。为此,结合不同区块的地质特性、气质特点及试采情况,遵循安全、高效、简单、先进、实用的原则,探索出适合长庆气区不... 长庆气区包括靖边气田、榆林气田及苏里格气田,属低渗透率、低丰度、中低产、大面积复合连片整装气区,开发难度较大。为此,结合不同区块的地质特性、气质特点及试采情况,遵循安全、高效、简单、先进、实用的原则,探索出适合长庆气区不同区块特点的3大开发工艺模式(靖边模式、榆林模式、苏里格模式)及12项地面配套工艺技术(多井高压集气、多井高压集中注醇、多井集中加热节流、周期性间歇计量、小型橇装脱水、低温高效聚结分离、小型高效设备应用、井下节流、井口湿气带液计量、常温分离中低压湿气输送、二级增压和气田数字化管理工艺技术),提高了地面建设水平,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工程投资。10多年的生产运行证明:上述12项地面配套工艺技术经济、可靠,保障了长庆气区的经济高效开发,是同类气藏开发工艺设计借鉴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气区 低渗透率 低丰度 中低产 开发模式 地面工艺 配套技术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8_1油藏电阻率差异成因 被引量:6
3
作者 冯渊 杨伟伟 +3 位作者 刘一仓 王晔 焦廷奎 张海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6-530,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81超低渗油藏电阻率差异较大,油藏西部电阻率明显小于油藏东部,部分油层电阻率甚至接近水层,使得西部油层难以识别,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难度。为此,对油藏东、西部储集层电阻率差异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81超低渗油藏电阻率差异较大,油藏西部电阻率明显小于油藏东部,部分油层电阻率甚至接近水层,使得西部油层难以识别,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难度。为此,对油藏东、西部储集层电阻率差异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造成该油藏西部电阻率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油藏西部储集层地层水矿化度高于油藏东部;西部储集层中阳离子交换能力较强的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更高,其附加导电作用较强;由于油藏西部储集层中吸附水分子能力强的黏土矿物含量高、储集层孔隙结构更为复杂以及成藏动力弱等因素,导致其束缚水饱和度偏高。这一研究成果,对超低渗低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镇北油田 电阻率差异 地层水矿化度 黏土矿物 束缚水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节流技术在低温分离工艺中的配套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莲明 谭中国 +2 位作者 乔亚斌 焦廷奎 龙运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6-98,共3页
长庆榆林气田集气站内采用多井加热、节流制冷、低温分离工艺流程,气井井口压力为18~22MPa,单井进站天然气直接节流制冷后温度将低于-20℃,这超过了集气站所采用设备普通20#钢适用温度范围,需要先经加热后再节流,才能达到低温分离工艺... 长庆榆林气田集气站内采用多井加热、节流制冷、低温分离工艺流程,气井井口压力为18~22MPa,单井进站天然气直接节流制冷后温度将低于-20℃,这超过了集气站所采用设备普通20#钢适用温度范围,需要先经加热后再节流,才能达到低温分离工艺温度要求。针对集气站低温分离工艺运行实际,为解决多井集气站所辖低产气井井筒积液、采气管线水合物堵塞频繁等问题,引入井下节流技术,研究了井下节流技术和配套低温分离工艺应用基本原理和技术关键,现场共成功配套应用14井次,使单井采气管线运行压力降为10~12MPa,单井进站天然气直接节流制冷,停运了多井加热炉,不但满足了低温分离工艺温度-8~-18℃的要求,而且有效解决了低产气井水合物堵塞等问题,实现了正常生产和节能降耗,减少了甲醇注入量和燃气消耗,提高了气井采气时率,14口井每天可节能价值约1.0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 节流 低温分离 配套 水合物 堵塞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井短期关井计算地层压力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志军 许黎明 +3 位作者 黄有根 门成全 焦廷奎 李雁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9-163,169,共6页
"压力是气藏开发的灵魂",准确求取单井的目前地层压力对后期如何配产、制定合理的生产制度至关重要。低渗透气藏由于地层压力恢复慢,短时间关井所测得的井底静压与平均地层压力相差较大,为获得较为稳定的静压,需要长时间关井... "压力是气藏开发的灵魂",准确求取单井的目前地层压力对后期如何配产、制定合理的生产制度至关重要。低渗透气藏由于地层压力恢复慢,短时间关井所测得的井底静压与平均地层压力相差较大,为获得较为稳定的静压,需要长时间关井。为了确保生产任务,采用尽可能少的监测工作量,通过渗流力学中地层压力传播原理,结合压力恢复试井资料,给出井底静压修正方法,使在不同关井时间下的静压更接近于目前的平均地层压力,为现场提供了快速准确估算平均压力的方法。同时将该修正法应用于其他求取地层压力的方法中,如井口压力折算法和压降法,从而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单井地层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前地层压力 压力修正 短时间关井 压力恢复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压缩循环制冷低温天然气处理工艺技术在榆林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晁琼萧 常玉龙 +1 位作者 张宏伟 焦廷奎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6年第4期32-36,共5页
长庆榆林气田南区采用集气站节流膨胀制冷低温分离的工艺技术,但在管输中有反凝析现象,影响了正常生产。同时考虑气田生产后期气井压力降低,大部分气井压力将不能满足天然气进集气站节流制冷达到低温分离的条件。为此选用丙烷压缩循环... 长庆榆林气田南区采用集气站节流膨胀制冷低温分离的工艺技术,但在管输中有反凝析现象,影响了正常生产。同时考虑气田生产后期气井压力降低,大部分气井压力将不能满足天然气进集气站节流制冷达到低温分离的条件。为此选用丙烷压缩循环制冷低温天然气处理工艺技术,集中对天然气进行脱油、脱水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文章介绍了在长庆榆林气田南区采用丙烷压缩循环制冷低温天然气脱油、脱水工艺技术以满足外输天然气水、烃露点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气田 天然气 丙烷压缩循环制冷 低温分离 凝析油 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木气田太原-山_2段致密砂岩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付晓燕 杨勇 +3 位作者 王晔 焦廷奎 史婵媛 冯渊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1期87-91,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上古生界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主力储集层太原组和山西组山2段具有低孔、低渗且非均质性强的特征。非均质性是储集体的基本属性,其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油气储集层的渗透性能和开发效果。利用钻井岩心资料、测井资料...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上古生界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主力储集层太原组和山西组山2段具有低孔、低渗且非均质性强的特征。非均质性是储集体的基本属性,其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油气储集层的渗透性能和开发效果。利用钻井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测试分析资料,对神木气田太原-山2段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从层内、层间和平面3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太原-山2段层内非均质性总体比较严重,除过太22相对较弱之外,其它小层均属于强非均质性;山22及太21、太22段砂体最为发育,有效厚度系数高,层间非均质相对较弱;储层参数平面非均质性受砂体发育程度及沉积微相的控制,以分流河道为主的砂体厚度大,物性好;河口坝砂体厚度最大,物性也最好,但发育规模较小;分流间湾砂体厚度小,物性差。此外,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的区域存在相对高渗段,储层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气田 致密砂岩 太原-山2段 宏观非均质性 沉积微相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木气田多层系致密气藏有利区优选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永玖 冯渊 +3 位作者 黄琼 付晓燕 王晔 焦廷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36-39,43,共5页
神木气田多层系致密气藏以"纵向发育多套含气层系,储层致密、单层产量低"为主要特征,科学、准确地优选有利区是实现这类气藏有效开发的重要保障。综合指数法综合考虑了储层岩性、物性、气层厚度及生产动态等多种因素,归一化... 神木气田多层系致密气藏以"纵向发育多套含气层系,储层致密、单层产量低"为主要特征,科学、准确地优选有利区是实现这类气藏有效开发的重要保障。综合指数法综合考虑了储层岩性、物性、气层厚度及生产动态等多种因素,归一化处理后,通过与产量的线性相关系数对各影响因素赋予不同权重,得到单层的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层产气量的贡献率大小,将各单层的综合指数加权求和,最后通过经济评价确定其界限,进而预测有利区。该技术在神木气田产能建设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气田 多层系致密气藏 有利区优选 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洲气田气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安文宏 石小虎 +2 位作者 刘士鑫 陈红飞 焦廷奎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7期14-17,共4页
子洲气田目前生产井出水严重成为子洲气田有效开发的瓶颈,在进行产水类型分析的基础上,识别产水层;同时结合沉积相特征、气水识别及水化学特征分析,重新认识子洲气田山23段气水分布规律,为子洲气田下一步高效滚动开发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气水分布 产水类型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致密砂岩气藏物性下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素芳 史婵媛 焦廷奎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114-116,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为典型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基于储层物性、录井和试气资料,综合运用经验统计法和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进行了厘定,并结合沉积相和岩石成分进...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为典型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基于储层物性、录井和试气资料,综合运用经验统计法和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进行了厘定,并结合沉积相和岩石成分进行控制因素分析,得出该区有效储层主要受沉积相和岩性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有效储层 物性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不同储层产能及其相对贡献率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安文宏 石小虎 +2 位作者 刘士鑫 孙素芳 焦廷奎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17期136-139,145,共5页
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各类储层产能及其贡献率到底有多少的问题,选取致密砂岩气藏Ⅰ、Ⅱ、Ⅲ类储层样品进行产能模拟实验,对致密砂岩储层的产能贡献率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研究表明Ⅰ类、Ⅱ类、Ⅲ类储层平均产能分别为408.4825m^3/m·d、1... 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各类储层产能及其贡献率到底有多少的问题,选取致密砂岩气藏Ⅰ、Ⅱ、Ⅲ类储层样品进行产能模拟实验,对致密砂岩储层的产能贡献率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研究表明Ⅰ类、Ⅱ类、Ⅲ类储层平均产能分别为408.4825m^3/m·d、139.745m^3/m·d、50.105m^3/m·d,按照每口井有效厚度25m计算,未压裂改造井日产能可达到1002.1m3/d。Ⅰ类、Ⅱ类、Ⅲ类储层产能贡献率分布区间分别为:55%-65%、23%-27%、8%~15%,目前开发很少的Ⅲ类储层具有一定的产气能力,是致密气藏后续开发的潜力层段,这一结论为国内致密砂岩气藏资源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产能模拟实验 产能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洲气田气水分布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文宏 冯永玖 +2 位作者 林刚 刘志军 焦廷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年第4期29-32,8,共4页
针对子洲气田生产井产水问题进行研究,结合水化学特征和生产井产水动态特征识别产出水类型;同时在构造、储层物性和沉积相、生烃史的认识基础上认识子洲气田山23段气水分布规律,指出研究区各个区块气水分布的主控因素,并提出预防出水建... 针对子洲气田生产井产水问题进行研究,结合水化学特征和生产井产水动态特征识别产出水类型;同时在构造、储层物性和沉积相、生烃史的认识基础上认识子洲气田山23段气水分布规律,指出研究区各个区块气水分布的主控因素,并提出预防出水建议,为子洲气田下一步高效滚动开发提供了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洲气田 气水分布 产水类型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木气田二叠系开发有利目标区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晓燕 王东旭 +2 位作者 王少飞 夏勇辉 焦廷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6年第4期23-25,39,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上古生界二叠系多层段含气,但主力含气层段为太原组、山西组和石盒子组盒8段^([1-2])。单井钻遇有效储层个数平均为9个,有效储层厚度平均为36.1 m,平均孔隙度为6.4%,渗透率为0.38 mD,属典型的多层段含气低孔、低渗...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上古生界二叠系多层段含气,但主力含气层段为太原组、山西组和石盒子组盒8段^([1-2])。单井钻遇有效储层个数平均为9个,有效储层厚度平均为36.1 m,平均孔隙度为6.4%,渗透率为0.38 mD,属典型的多层段含气低孔、低渗致密岩性气藏。针对多层段致密储层开发难点,长庆气田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适合神木气田的有利目标区评价方法——综合指数法。首先在充分选取与单层产能有关的众多地质参数,并逐一拟合分析其权重大小的基础上,得到单层产能指数计算公式,建立单层有利目标区评价标准;其次依据产气剖面测试明确不同层段的产能贡献权重,结合单层评价结果,求取叠合层产能综合指数;最后结合经济评价,确定综合指数的经济开发界限,优选开发有利目标区。该方法不仅指导了神木气田的高效、规模开发,而且对其他类似气藏的有效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气田 多层段含气 产能指数 权重系数 经济极限产量 有利目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东区马五_5储层形成机理及富集规律研究
14
作者 陈存良 张林 +2 位作者 夏勇辉 孙振 焦廷奎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8期82-86,100,共6页
奥陶系马五5亚段作为苏里格气田东区开发的新层系,具有单井产量高、稳产能力强的特点,但其储层特征极其复杂,表现为横向变化快、发育规模小,储层预测难度大等特点。为此,本文通过开展地质背景、沉积相、储层主控因素、成藏机理及富集区... 奥陶系马五5亚段作为苏里格气田东区开发的新层系,具有单井产量高、稳产能力强的特点,但其储层特征极其复杂,表现为横向变化快、发育规模小,储层预测难度大等特点。为此,本文通过开展地质背景、沉积相、储层主控因素、成藏机理及富集区预测等方面的研究,筛选马五5储层富集区,进一步提高气田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马五5 储层形成机理 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致密气井分类评价方法研究——以长庆子洲气田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贾焰然 石军太 +5 位作者 李星浩 陈红飞 方锦辉 焦廷奎 张洪 王烨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7-655,共9页
长庆子洲气田低渗致密气储层地质情况复杂,储层物性差异大,造成子洲气田各井的产量、压力等生产特征不同。为了更好地指导低渗致密气井高效合理的开发,需要基于各井的静态特征和动态规律,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采用储能系数和地层系数两... 长庆子洲气田低渗致密气储层地质情况复杂,储层物性差异大,造成子洲气田各井的产量、压力等生产特征不同。为了更好地指导低渗致密气井高效合理的开发,需要基于各井的静态特征和动态规律,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采用储能系数和地层系数两个储层物性参数,作为静态评价指标;采用稳产期累产气量、稳产期日均产气量、平均日产气和单位压降产气量四个动态参数,作为动态评价指标,创造性地提出依据各评价指标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对气井进行各指标分级。基于正交矩阵的思路,建立了动静结合的低渗致密气井分类评价方法,最终形成了静-动结合的气井分类结果:子洲气田152口低渗致密气井中Ⅰ类井(储层物性好,实际产量高)占11.2%、Ⅱ类井(储层物性较差,实际产量高)占8.5%、Ⅲ类井(储层物性好,实际产量低)占30.3%、Ⅳ类井(储层物性差,实际产量低)占50.0%。其中,Ⅲ类井是今后生产开发的研究重点,明确Ⅲ类井的范围,可为将来措施提产指明方向。本次建立的动静结合低渗致密气井分类评价方法,可为类似区块低渗致密气井的分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分类评价 评价指标 动静结合 生产效果 子洲气田 长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解除凝析气井反凝析伤害的新认识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少飞 汪周华 +3 位作者 张雅玲 郭平 焦廷奎 杜建芬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2期30-34,共5页
压裂可提高油气藏单井产量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否能降低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的程度亟待深入探讨。采用室内岩心实验、单井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压裂前后反凝析对气相渗透率、近井区反凝析油饱和度、单井产量及采收率的影响。研究表... 压裂可提高油气藏单井产量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否能降低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的程度亟待深入探讨。采用室内岩心实验、单井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压裂前后反凝析对气相渗透率、近井区反凝析油饱和度、单井产量及采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压后反凝析伤害程度更加严重、伤害时机更早,但裂缝降低了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衰竭过程中,压后气相的有效渗透率始终大于压前值,气相流动能力大幅度提高。压后单井初期采气速度高、地层压力降低快、反凝析伤害更加突出;与压前比较,凝析油采收率降低3.48%、天然气采收率提高6.6%。因此,压裂并不能有效降低反凝析伤害的程度,但可提高气相流动能力,从而提高凝析气井的天然气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反凝析 压裂 全直径岩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6加密试验区块盒8段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何刚 尹志军 +1 位作者 唐乐平 焦廷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1-256,共6页
为准确预测鄂尔多斯盆地苏6加密试验区块盒8段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利用苏6加密试验区块的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建立了包括地层格架、构造、沉积和储层属性等子模型在内的储层地质模型。研究表明,苏6加密试验区块盒8段为河流相... 为准确预测鄂尔多斯盆地苏6加密试验区块盒8段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利用苏6加密试验区块的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建立了包括地层格架、构造、沉积和储层属性等子模型在内的储层地质模型。研究表明,苏6加密试验区块盒8段为河流相沉积环境,储层砂体的成因类型包括点坝、心滩、河道等,呈南北向带状展布,横向尖灭快。储层孔隙度分布范围为3%~15%,渗透率为(0.1~2)×10^-3μm^2,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强。应用储层地质模型,可以直接预测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为气田开发井网的部署和调整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建模 低渗透 有效储层 苏6加密试验区块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