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血管淋巴管瘤7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4
1
作者 焦学龙 郑毅雄 +1 位作者 林汉庭 徐少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72-174,共3页
关键词 脾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脾肿瘤/超声检查 淋巴管瘤/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胃癌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智浩 仲蓓 +3 位作者 王东升 焦学龙 王浩 周岩冰 《齐鲁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胃癌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D2)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术前3h口服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溶液),对照组术前3h口服安慰剂(清水)。分别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血糖、胰岛素、胰岛...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胃癌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D2)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术前3h口服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溶液),对照组术前3h口服安慰剂(清水)。分别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术前两组病人空腹血糖、胰岛素、HOMA-IR以及SOD、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GLP-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5.97,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空腹血糖、胰岛素、HOMA-IR及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8~19.39,P<0.01)。结论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可以刺激胃癌病人产生GLP-1以保护胰腺,增强胰岛素分泌能力,并且减轻病人的氧化应激,从而改善病人术后的胰岛素抵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化合物 胃肿瘤 外科手术 胰岛素抗药性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腔穿刺术致肝硬化腹水病人巨大腹壁血肿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素 王东升 +1 位作者 周岩冰 焦学龙 《齐鲁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93-494,共2页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腹膜腔穿刺术可用于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与治疗。腹膜腔穿刺术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本文报告腹膜腔穿刺术导致肝硬化腹水病人巨大腹壁血肿1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 肝硬化 腹膜腔 穿刺术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ug敲除促进γ-射线照射小鼠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体内研究
4
作者 李鹏 朱庆丽 +4 位作者 宁亮 焦学龙 陈栋 宫兴基 贺东勇 《交通医学》 2020年第1期1-3,7,共4页
目的:观察γ射线照射对Slug敲除C57BL/6小鼠肠粘膜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lug敲除C57BL/6小鼠和非Slug敲除C57BL/6小鼠各12只,以8Gy 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制作动物模型,分别在照射后第1、3、8天处死小鼠,取小肠组织4%多... 目的:观察γ射线照射对Slug敲除C57BL/6小鼠肠粘膜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lug敲除C57BL/6小鼠和非Slug敲除C57BL/6小鼠各12只,以8Gy 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制作动物模型,分别在照射后第1、3、8天处死小鼠,取小肠组织4%多聚甲醛液固定作病理学检查;取非Slug基因敲除小鼠和Slug基因敲除小鼠各24只,予以8Gy 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分别在照射后第2、4和24 h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道细胞PUMA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8Gy 60Coγ射线照射后,Slug基因敲除小鼠死亡率91.67%,明显高于非基因敲除小鼠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Slug敲除小鼠肠道细胞凋亡指数、PUMA阳性表达细胞数以及肠道损伤的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非敲除组。结论:Slug基因敲除加重γ射线引起的放射性肠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道损伤 SLUG基因 PUMA蛋白 基因敲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智浩 李毅 +4 位作者 牛兆建 李伟 李宇 焦学龙 宫之奇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804-808,共5页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限期手术的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腹腔镜组(观察组)与腹腔镜辅助组(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限期手术的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腹腔镜组(观察组)与腹腔镜辅助组(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212.3±23.6)min vs.(206.2±21.9)min,P=0.299]、术中出血量[(43.0±14.6)mL vs.(46.3±13.2)mL,P=0.357]、消化道重建时间[(30.07±3.76)min vs.(28.83±3.40)min,P=0.188]、术后排气时间[(2.55±0.40)d vs.(2.74±0.37)d,P=0.057]及术后住院时间[(6.5±1.1)d vs.(7.1±1.2)d,P=0.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3.86±0.77)cm vs.(6.78±0.79)cm,P=0.003]、术后自主下地活动时间[(2.51±0.51)d vs.(3.41±0.64)d,P<0.001]、疼痛评分及美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均未发生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6.7%vs.20%,P=0.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切口愈合瘢痕小、切口美观、疼痛程度轻等优点,利于术后早期恢复,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远端胃癌根治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ug减轻照射鼠肠上皮细胞损伤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迟绍云 焦学龙 +3 位作者 王宝泉 刘春生 王蕾 陈栋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研究Slug过表达对照射鼠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和转染了Slug cDNA的IEC6为研究对象,对细胞进行6 Gy剂量γ射线照射,在照射48 h后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和Weatern blot法检测PUMA蛋... 目的研究Slug过表达对照射鼠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和转染了Slug cDNA的IEC6为研究对象,对细胞进行6 Gy剂量γ射线照射,在照射48 h后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和Weatern blot法检测PUMA蛋白表达。结果 6 Gy射线照射IEC6细胞48 h后的细胞凋亡指数为15.60±1.54,明显高于照射联合pcDNA3-Slug cDNA转染组的5.10±1.70(P<0.01)和单独pcDNA3-Slug cDNA转染组的2.21±0.36(P<0.01)。6 Gy射线照射IEC6细胞48 h后的PUMA相对表达为0.79±0.12,明显高于照射联合pcDNA3-Slug cDNA转染组的0.16±0.01(P<0.01),免疫组化和Wea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上调Slug抑制射线诱导的细胞PUMA表达上调,抑制IEC6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G PUMA 射线照射 凋亡 鼠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Clusterin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胰腺癌细胞侵袭力及增强5-FU化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迟绍云 焦学龙 +4 位作者 王宝泉 刘春生 王蕾 贾旭亮 牛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6,180,共5页
目的研究Clusterin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Clusterin ASO)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力及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Clusterin ASO转染PANC-1细胞24 h,然后将该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5-FU中,TUNEL法检测72 h后的细胞凋亡指数,MTT检测... 目的研究Clusterin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Clusterin ASO)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力及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Clusterin ASO转染PANC-1细胞24 h,然后将该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5-FU中,TUNEL法检测72 h后的细胞凋亡指数,MTT检测细胞增殖并计算IC50。观察Clusterin ASO转染对PANC-1细胞体外侵袭力的抑制作用。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中Clusterin和其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Clusterin ASO转染可有效沉默PANC-1细胞内Clusterin mRNA及蛋白表达;PANC-1细胞的5-FU IC50为9±0.7,PANC-1/Clusterin ASO的5-FU IC50为1.06±0.3,敏感性增加了9倍。5-FU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PANC-1细胞凋亡,但对PANC-1/Clusterin ASO细胞所诱导的凋亡比PANC-1细胞更明显。重组细胞基膜侵袭实验显示,PANC-1细胞与PANC-1/Clusterin ASO细胞的穿透基膜细胞数分别为213±18个和43±8个/高倍镜(×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Clusterin抑制胰腺癌细胞侵袭力和增殖,并增强胰腺癌细胞对5-FU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转移 化疗 基因治疗 CLUST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危险因素
8
作者 胡玉龙 周岩冰 +1 位作者 焦学龙 张筱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5期122-124,共3页
背景:由于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发病率较低,所以其危险因素尚不可知。目的:探索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28例十二指肠间质瘤资料。结果与结论:十二... 背景:由于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发病率较低,所以其危险因素尚不可知。目的:探索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28例十二指肠间质瘤资料。结果与结论:十二指肠问质瘤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80%和72%。肿瘤大小、核分裂数与肿瘤破裂是独立的预后因素。根治性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伊马替尼可有效改善高复发风险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 手术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成语、学文化、学做人”教学实验的理论与实践
9
作者 焦学龙 焦焕珍 贾桂莲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08年第8期31-33,共3页
我们开展了"学成语、学文化、学做人"的语文教学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累成语,丰富词汇,了解成语中的祖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学会做人处世。本文从理论基础、实验目标、准备阶段、实施方法... 我们开展了"学成语、学文化、学做人"的语文教学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累成语,丰富词汇,了解成语中的祖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学会做人处世。本文从理论基础、实验目标、准备阶段、实施方法四个方面说明"学成语、学文化、学做人"教学实验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语文素养 学成语 学文化 学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教胜于言教——崔永元父母的教子故事
10
作者 焦学龙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9年第8期48-48,共1页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工作间里有这样一副对联:"说天说地莫若说真,话东话西不如话实。"真实和坦诚地做人,是崔永元一贯遵循的准则。这种准则,其实来自于他父母成功的家庭教育。
关键词 父母 中央电视台 言教 节目主持人 家庭教育 黄花鱼 故事 工作间 准则 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胃出口梗阻的进展期胃癌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潜在可行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焦学龙 周岩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2761-2765,共5页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胃癌的发病率高居常见恶性肿瘤的第2位[1]。长期以来,中国胃癌患者就诊时多已属进展期,单纯外科治疗的效果较差。为了改善胃癌治疗的效果,以规范化手...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胃癌的发病率高居常见恶性肿瘤的第2位[1]。长期以来,中国胃癌患者就诊时多已属进展期,单纯外科治疗的效果较差。为了改善胃癌治疗的效果,以规范化手术为基础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这一新的治疗模式逐步被确立;该模式中,新辅助化疗作为一个重要元素,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大型临床试验的验证[2-3],其地位被逐步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胃出口梗阻 外科治疗 大型临床试验 恶性肿瘤 围手术期 统计数据
原文传递
抑郁焦虑评估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症状及心理卫生机构就诊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宸 周岩冰 +4 位作者 王东升 陈栋 李宇 曹守根 焦学龙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评估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症状及心理卫生机构就诊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54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围手...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评估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症状及心理卫生机构就诊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54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围手术期精神评估分为评估组(121例)和对照组(133例)。评估组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及随访3月时进行抑郁焦虑评估;对照组仅在随访3月时进行上述评估。采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发布的指南所提供的分界线(设定PHQ.9评分≥8分为抑郁,GAD.7评分≥5分为焦虑),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及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月随访时的抑郁和焦虑评分以及心理卫生机构的就诊率。结果根据PHQ.9和GAD.7评分,评估组入院时抑郁发病率为28.9%(35/121),焦虑发病率为37.2%(45/121),同时患有抑郁和焦虑的患者占9.9%(12/121)。在术后3月的随访中,评估组的PHQ.9评分(6.02±4.67)和GAD.7评分(4.19±3.95)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83±6.63和6.41±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评估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于心理卫生机构就诊比例分别为10.7%(13/121)和3.0%(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6,P=0.014)。结论抑郁和焦虑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常规进行抑郁焦虑评估,能够提高心理卫生机构的就诊率,改善其术后抑郁和焦虑症状,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抑郁 焦虑 心理卫生机构
原文传递
NF-κB和PUMA与重症胰腺炎致急性肺损伤的关系以及PDTC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克君 宋彩霞 +5 位作者 焦学龙 刘世松 孙传东 李春伟 王培戈 周长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21-926,共6页
目的 探讨NF-κB(核因子-κB)与PUMA(P53正向凋亡调节因子)表达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肺损伤(SAP-ALI)的作用及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AP-ALI组、PDTC组,每组18... 目的 探讨NF-κB(核因子-κB)与PUMA(P53正向凋亡调节因子)表达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肺损伤(SAP-ALI)的作用及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AP-ALI组、PDTC组,每组18只.各组再按6,12,24 h时间点分为三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假手术组开腹后翻动胰腺数次;SAP-ALI组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入5%牛磺胆酸钠(1 mL/kg)诱导SAP-ALI模型;PDTC组在SAP-ALI组的基础于术前1h给予PDTC(15 mg/kg),各组按时间点处死大鼠.观察胰腺和肺脏病理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NF-κB p65,PUMA表达,采用RT-PCR法测量各组bax,bcl-2和Caspase-3 mRNA,通过荧光检测试剂检测Caspase-3活性.投射电镜下观察各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检测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成功建立了大鼠SAP-ALI模型,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SAP-ALI组肺组织NF-κB p65和PUMA蛋白表达在6h后增加,24 h增加最明显,NF-κB p65与PUMA显著正相关;SAP-ALI组肺组织bax mRNA和Caspase-3mRNA在6 h后增加,24 h增加最明显,bcl-2 mRNA在6 h后下降,24 h下降最明显,Caspase-3活性在24h增加最明显.PDTC组肺组织NF-κB p65和PUM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 mRNA和caspase-3 mRNA表达及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bcl-2 mRNA表达明显增加.假手术组肺组织各组蛋白的表达与PDTC组比无显著改变.PDTC组肺损伤病理组织学评分在术后各时间点较SAP-ALI组显著降低,PDTC组细胞凋亡指数较SAP-ALI组明显降低.SAP-ALI组24h市泡Ⅱ型上皮细胞微绒毛消失.结论 NF-κB活化激活PUMA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PDTC通过抑制NF-κB活化,下调NF-κB活化后引起的PUMA表达,抑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凋亡,减轻SAP-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急性肺损伤 凋亡 核因子-ΚB P53正向凋亡调节因子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预后及复发转移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浩 周岩冰 +8 位作者 牛兆建 陈栋 王东升 吕亮 李宇 张坚 曹守根 焦学龙 刘尚龙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39-64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539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探讨影响早期胃癌预后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539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单... 目的回顾性分析539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探讨影响早期胃癌预后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539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应用寿命表方法计算患者的5年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直径、神经浸润、脉管浸润及N分期是影响早期胃癌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N分期、脉管浸润及浸润深度是影响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44、11.753、3.142,均P〈0.05)。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浸润深度、N分期、肿瘤直径与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和肿瘤直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OR=8.275、1.359,均P〈0.05)。结论早期胃癌预后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N分期、脉管浸润及浸润深度与早期胃癌复发有关,肿瘤直径、N分期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复发 预后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春健 周岩冰 +7 位作者 张继准 牛兆建 陈栋 王东升 李宇 焦学龙 曹守根 谭晓杰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血清淀粉酶是否高于正常值分为高淀粉酶血症组和...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血清淀粉酶是否高于正常值分为高淀粉酶血症组和血淀粉酶正常组,观察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选择可能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的22项因素先应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高淀粉酶血症94例(47%),其中胃部手术有59例(56%),结直肠手术35例(37%)。发生手术后并发症22例(11%),高淀粉酶血症组15例(16%)(包括1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血淀粉酶正常组7例(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2,P=0.03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BMI〉25kg/m2、上腹部手术、手术方式、手术体位、手术时间、处理胰腺操作、CO2气腹压力、气腹持续时间8项变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手术时间、上腹部手术、CO2气腹压力、气腹持续时间4个变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上腹部手术、较高的CO2气腹压力、较长的手术时间及气腹时间是腹腔镜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淀粉酶血症 腹腔镜 气腹 人工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胃癌术后患者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9
16
作者 于洋 周岩冰 +2 位作者 焦学龙 陈栋 王志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12期2311-2315,共5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的安全性及对术后胰岛素抵抗影响。方法:选取胃下部癌病理诊断明确的患者32例,取得知情同意后按照随机双盲的试验,参与者麻醉前2-3小时口服碳水化合物或安慰剂,术前4小时及术后即刻抽取静脉血测定...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的安全性及对术后胰岛素抵抗影响。方法:选取胃下部癌病理诊断明确的患者32例,取得知情同意后按照随机双盲的试验,参与者麻醉前2-3小时口服碳水化合物或安慰剂,术前4小时及术后即刻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胰岛素及C-反应蛋白浓度,通过HOMA发计算出术前术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口服安慰剂组相比较,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组的血糖、胰岛素、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更低,且两组患者术后胰岛素敏感性均下降,但口服碳水化合物组的胰岛素敏感性较安慰剂组高。结论:术前2-3小时口服碳水化合物是安全有效的,且能明显术后即刻胰岛素抵抗状态,应作为术前常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手术 碳水化合物
原文传递
胃肠间质瘤术后247例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宁亮 张东峰 +2 位作者 周岩冰 焦学龙 曹守根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手术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1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47例GIST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手术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1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47例GIST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1~113(中位26)个月,26例出现复发或(和)转移,18例死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91%和83%。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及肿瘤是否破裂与患者预后有关(均P〈0.01)。对于中、高风险患者,术后服用伊马替尼者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服用者(85.7%比81.0%。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30,RR=2.248,95%CI:1.081-4.677)、核分裂像(P=0.041,RR=2.220,95%C1:1.032—4.776)和肿瘤是否破裂(P=0.004,RR=5.183,95%CI:1.677—16.017)是影响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及肿瘤是否破裂是G1sT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伊马替尼可改善GIST术后中、高风险患者总体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外科手术 伊马替尼 预后
原文传递
靶向Slug基因诱导PUMA上调增强AsPC-1细胞对γ射线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克君 唐立岷 +4 位作者 焦学龙 张炳远 孙传东 卢云 曹红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 探讨si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对胰腺癌AsPC-1细胞γ射线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0、10、50、100感染复数(MOI)的rAAV-EGFP-Slug-siRNA(Slug-siRNA)转染AsPC-1细胞72 h,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内Slug和PUM... 目的 探讨si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对胰腺癌AsPC-1细胞γ射线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0、10、50、100感染复数(MOI)的rAAV-EGFP-Slug-siRNA(Slug-siRNA)转染AsPC-1细胞72 h,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内Slug和PUMA表达.采用4 Gy γ射线细胞进行照射,MTT比色法和Hoechst 33342和PI双染法检测对照组、转染组(MOI 50)、照射组、转染(MOI 50)+照射组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细胞受到MOI为10、50、100作用72 h后,Slug蛋白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831±0.14、0.546±0.12和0.178±0.08,明显低于对照组1.17±0.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92,P<0.05);而细胞受到MOI为10、50、100作用72 h,PUMA蛋白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325±0.07、0.593±0.11和0.978±0.12,明显高于对照组0.14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4,P<0.05);转染(MOI 50)+照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8.76±9.36)%,明显高于转染组和单独射线照射组[(43.68±6.71)%和(19.25±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6,P<0.05).另外,转染(MOI 50)+照射组细胞的凋亡现象较其他组更加明显.结论 si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能够解除Slug对PUMA的抑制,增强胰腺癌细胞对γ射线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G基因 干扰 PUMA基因 放射敏感性
原文传递
细菌移位与癌性恶液质的关系及对恶液质患者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米磊 郑红梅 +2 位作者 张坚 焦学龙 张佃良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局限型进展期胃癌患者肠道细菌移位与恶液质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预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恶液质患者6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胃癌非恶液质患者50例,健康对照者5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 目的探讨局限型进展期胃癌患者肠道细菌移位与恶液质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预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恶液质患者6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胃癌非恶液质患者50例,健康对照者5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细菌DNA片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浓度,流式细胞法检测外周血免疫学指标。所有入选对象随访两年,计算两年生存率。结果恶液质组细菌移位发生率(15/60,25.0%)显著高于非恶液质组(4/50,8.0%,P=0.019)和健康对照组(0/55,0.0%,P=0.000)。细菌移位阳性的恶液质患者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6、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水平均显著高于细菌移位阴性的恶液质患者(P=0.012、P=0.003、P=0.036、P=0.017)和细菌移位阳性的非恶液质患者(P=0.011、P=0.034、P=0.000、P=0.022),并且其两年生存率明显低于细菌移位阴性的恶液质患者(P=0.023)。胃癌患者CD3^+ T、CD4^+ T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及CD4^+ T/CD8^+ T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23、P=0.031、P=0.016、P=0.041),CD8^+ 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38)。结论肠道细菌移位可能与局限型进展期胃癌患者恶液质的发生有关,并影响恶液质患者的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液质 细菌移位 胃癌 细胞因子 结局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杜培准 李宇 +5 位作者 周岩冰 吕亮 谭斌 孙腾 焦学龙 周金哲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48-2550,共3页
目的 建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差异表达谱.方法 分别提取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RNA,体外逆转录制备并标记双链DNA,用含有39000条lncRNA的双通道基因芯片检测,对原始数据进行归... 目的 建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差异表达谱.方法 分别提取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RNA,体外逆转录制备并标记双链DNA,用含有39000条lncRNA的双通道基因芯片检测,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及差异分析.结果 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 26 924条.有明显差异的lncRNA共245条(变化>2倍,P <0.05),这其中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IncRNA 73条,低表达的lncRNA 172条.变化在3倍以上的lncRNA共40条,差异在4倍以上的lncRNA有2条.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其lncRNA表达谱发生明显改变,提示lncRNA可能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长链非编码RNA 芯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