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种聚醚封端后处理的研究
1
作者 吕效平 肖人卓 潘长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2-32,56,共2页
聚醚封端后生成的醋酸必须脱除以保证聚醚质量。本文在1L及12L釜内考察了工艺条件(真空度、通气量、搅拌速度)和不同解吸气体对脱酸的影响。实验证明,提高真空度和搅拌速度,增加通气量均可提高脱酸率。在130℃时保持真空度533×10~2... 聚醚封端后生成的醋酸必须脱除以保证聚醚质量。本文在1L及12L釜内考察了工艺条件(真空度、通气量、搅拌速度)和不同解吸气体对脱酸的影响。实验证明,提高真空度和搅拌速度,增加通气量均可提高脱酸率。在130℃时保持真空度533×10~2Pa,搅拌速度400r/min和空气流量8.9m^3/m^3·min。经2小时处理后聚醚酸值可降至0.3mg KOH/g以下。使用氮气脱酸的效果优于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 封端后处理 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回弹冷固化聚氨酯模塑泡沫的研制
2
作者 徐红岩 潘长禄 +2 位作者 陈苏 应崇恩 王巾 《江苏化工》 1990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文介绍了采用聚脲多元醇路线制取JS—1型高回弹冷固化聚氨酯泡沫。对影响高回弹冷固化泡沫性能的因素,如聚脲多元醇的用量、交联剂、发泡剂、催化剂的选择以及异氰酸酯的指数等进行了考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路线制得的泡沫... 本文介绍了采用聚脲多元醇路线制取JS—1型高回弹冷固化聚氨酯泡沫。对影响高回弹冷固化泡沫性能的因素,如聚脲多元醇的用量、交联剂、发泡剂、催化剂的选择以及异氰酸酯的指数等进行了考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路线制得的泡沫体,其性能达到80年代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泡沫塑料 模塑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发泡成型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燕媛 潘长禄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0年第6期28-30,共3页
介绍了结构发泡的工艺过程 ,并将该工艺与普通注塑工艺作了比较 ,阐述了结构发泡成型技术的优点及装置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特点。结构发泡工艺的多点喷嘴顺序注射技术决定了设备低压、低锁模力的特性 ,从而允许模具使用低成本铝模 ,增大模... 介绍了结构发泡的工艺过程 ,并将该工艺与普通注塑工艺作了比较 ,阐述了结构发泡成型技术的优点及装置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特点。结构发泡工艺的多点喷嘴顺序注射技术决定了设备低压、低锁模力的特性 ,从而允许模具使用低成本铝模 ,增大模板尺寸 ,增强模塑能力 ,并能保证尺寸差异较大的制品质量 ,减轻制品重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发泡成型 多点顺序注射 工艺 泡沫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催化剂在液相本体聚丙烯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尚广龙 王玉章 潘长禄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1年第2期26-28,共3页
在间歇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上采用CS-1型高效催化剂进行生产的同时,进行CS-2和HDC球形催化剂应用试验,丙烯不需要再精制,结果表明,采用CS-2和HDC球形催化剂的单釜产量达到CS-1型高效催化剂的水平,产品质量符合Q/SHC001-1998要求,聚丙... 在间歇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上采用CS-1型高效催化剂进行生产的同时,进行CS-2和HDC球形催化剂应用试验,丙烯不需要再精制,结果表明,采用CS-2和HDC球形催化剂的单釜产量达到CS-1型高效催化剂的水平,产品质量符合Q/SHC001-1998要求,聚丙烯颗粒呈球形,加工流动性好,粉尘污染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催化剂 液相本体法 聚合 聚丙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可发性聚苯乙烯工艺技术开发——复合分散体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红岩 潘长禄 +1 位作者 李洁仙 刘德春 《江苏化工》 1991年第3期32-34,40,共4页
介绍了采用复合分散体系一步法生产可发性聚苯乙烯的工艺技术。讨论了不同分散体系、反应温度、调节剂浓度和发泡剂加入时间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复合分散体系有利于生产粒径分布窄的产品。采用本工艺比原两步法工艺的全流程时... 介绍了采用复合分散体系一步法生产可发性聚苯乙烯的工艺技术。讨论了不同分散体系、反应温度、调节剂浓度和发泡剂加入时间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复合分散体系有利于生产粒径分布窄的产品。采用本工艺比原两步法工艺的全流程时间可缩短近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可发性 复合分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