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潘荣南 罗云平 +3 位作者 王清华 徐如祥 吴建新 吴维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59-259,268,共2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幕上血肿≥20 ml,幕下血肿≥10 ml,和/或GCS评分≤8分,昏迷≥6 h,年龄在10个月至12岁之间的19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发现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有以下几个特点:(1)受伤机制以跌伤为主(77.6%);(2)颅内血肿发生率...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幕上血肿≥20 ml,幕下血肿≥10 ml,和/或GCS评分≤8分,昏迷≥6 h,年龄在10个月至12岁之间的19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发现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有以下几个特点:(1)受伤机制以跌伤为主(77.6%);(2)颅内血肿发生率高,以硬膜外血肿多见(55.1%);(3)意识障碍与病情轻重不完全符合,入院时处昏迷状态68例(34.7%);处嗜睡状态18例(9.2%),神志清楚110例(56.1%);(4)脑疝发生率高(32.7%);(5)根据病情正确选择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疗效好。死亡率16.3%,存活率83.7%,其中轻、中残占6.1%,良好占7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血肿 儿童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瓣钻孔硬脑膜悬吊治疗巨大硬膜外血肿150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潘荣南 覃家敏 +2 位作者 陈民 吴雪松 吴文昌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649-650,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巨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外伤性巨大硬膜外血肿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边缘及颅骨瓣钻孔硬脑膜悬吊的临床资料。结果GOS疗效分级评定,良好147例,占98.0%;中残1例,占0.7%;无植物生存;死亡2例,占... 目的探讨外伤性巨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外伤性巨大硬膜外血肿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边缘及颅骨瓣钻孔硬脑膜悬吊的临床资料。结果GOS疗效分级评定,良好147例,占98.0%;中残1例,占0.7%;无植物生存;死亡2例,占1.3%。行骨窗边缘及颅骨瓣钻孔硬脑膜悬吊病例术后无血肿复发。结论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窗边缘及颅骨瓣钻孔硬脑膜悬吊,可提高治愈率,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术后血肿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开颅血肿清除术 颅骨瓣钻孔术 硬脑膜悬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的治疗 被引量:8
3
作者 潘荣南 吴雪松 +1 位作者 罗云平 刘增庆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三维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潘荣南 莫鸿忠 +4 位作者 覃家敏 陈民 林宝利 吴雪松 吕顽 《河北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322-132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折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早期双源CT三维脑血管造影的结果,探讨双源CT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5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行CTA检查,通过DSA栓塞或开颅夹闭术等治疗。结果:54例CTA检查阳性48例,可疑4例,阴性2... 目的:通过分折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早期双源CT三维脑血管造影的结果,探讨双源CT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5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行CTA检查,通过DSA栓塞或开颅夹闭术等治疗。结果:54例CTA检查阳性48例,可疑4例,阴性2例。对可疑4例及阴性2例行DSA复查,结果确诊动脉瘤4例,阴性2例,假阳性及假阴性各2例。结论:CTA是一种可靠、无创、快速、简便的方法,能早期诊断动脉瘤,基本满足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所需的影像学资料;对小动脉瘤的诊断尚需DSA检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扫描仪(Somatom definition) 三维脑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鼻孔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 被引量:2
5
作者 潘荣南 陈民 +1 位作者 吴雪松 刘增庆 《微创医学》 2009年第3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大型及巨大垂体腺瘤 单鼻孔 经蝶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术后尿崩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潘荣南 陈民 +1 位作者 吴文昌 吴雪松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11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术后尿崩症的病因、诊断、处理及预防,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收住的55例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资料。结果55例患者术后发生尿崩症17例,6例在术后24h内出现,11例在24~72h内出现...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术后尿崩症的病因、诊断、处理及预防,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收住的55例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资料。结果55例患者术后发生尿崩症17例,6例在术后24h内出现,11例在24~72h内出现。1W内恢复正常11例,2W内恢复正常5例,3W内恢复正常1例,无永久性尿崩症。结论提高手术技巧,术中注意保护,可以减少尿崩症的发生;尿崩症治疗的关键是及时诊断,及时应用抗利尿药物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垂体瘤 尿崩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脑膜瘤的多发性骨髓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潘荣南 陈民 +1 位作者 吴雪松 李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3期278-279,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ud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又称骨髓瘤,浆细胞骨髓瘤或kabler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非特异,容易误诊。我们2004-2006收诊2例误诊为脑膜瘤的多发性骨髓瘤,结合文献报告讨论如下:
关键词 误诊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分析(附34例报告)
8
作者 潘荣南 吴雪松 +2 位作者 罗云平 刘增庆 李文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1071-1072,共2页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原发性脑损伤,以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而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已成为神经外科医师治疗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住的34例,就其诊断、分...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原发性脑损伤,以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而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已成为神经外科医师治疗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住的34例,就其诊断、分级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分析 原发性脑损伤 甘露醇 气管切开术 神经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重型颅脑损伤并自主呼吸停止救治成功体会(附4例报告)
9
作者 潘荣南 罗云平 +2 位作者 吴雪松 刘增庆 吴维民 《广西医学》 CAS 2002年第7期1090-1091,共2页
关键词 特重型颅脑损伤 自主呼吸停止 救治 并发症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为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34例
10
作者 潘荣南 罗云平 +1 位作者 吴雪松 刘增庆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手术 主治 常见 急危重病 神经科 应用 普及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8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潘荣南 罗云平 +2 位作者 吴雪松 刘增庆 吴维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416-417,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 小切口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法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12
作者 潘荣南 罗云平 +2 位作者 吴雪松 刘增庆 吴维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878-879,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死亡 死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体会
13
作者 潘荣南 陈民 +1 位作者 刘增庆 吴雪松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情况及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均行一次性夹闭,共13个动脉瘤,手术后早期效果:良好10例,轻残2例,重残1例,无死...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情况及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均行一次性夹闭,共13个动脉瘤,手术后早期效果:良好10例,轻残2例,重残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能充分显露动脉瘤,临时阻断血流,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夹闭术 经翼点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支镜在重型颅脑损伤并难治性肺部感染治疗中的疗效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九进 潘荣南 +2 位作者 陈显源 梁宇峰 莫海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8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重型颅脑损伤并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全身抗感染、雾化吸入溶痰剂、定时翻身拍背、常规吸痰及对症、纠正水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重型颅脑损伤并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全身抗感染、雾化吸入溶痰剂、定时翻身拍背、常规吸痰及对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支持等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床旁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痰菌培养阳性率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42例中30例细菌培养阳性(58株细菌),对照组40例中19例细菌培养阳性(40株细菌),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5.7%,对照组为77.5%,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轻。结论对本病患者通过纤支镜BAL,可及时明确病原学诊断,临床治疗安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支气管肺泡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合并脑疝的急诊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俊 吴文昌 +3 位作者 潘荣南 林宝利 梁军飞 吴雪松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8期575-576,共2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合并脑疝的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伴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中,血肿位于侧裂6例、颞叶5例、额叶2例、额颞叶3例;伴...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合并脑疝的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6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伴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中,血肿位于侧裂6例、颞叶5例、额叶2例、额颞叶3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9例术前头部CTA检查发现动脉瘤8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Ⅲ级9例,Ⅳ级3例,Ⅴ级4例。16例均行血肿清除术,术中探查明确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共夹闭动脉瘤18个,位于M1段2个、M1分叉14个、M2段2个;术中发现并夹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个。术后随访6~12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7例,中残4例,重残3例,死亡2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Ⅴ级)。结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合并脑疝急诊显微手术治疗,能够清除颅内血肿,夹闭动脉瘤,疗效良好,即使Ⅳ~Ⅴ级动脉瘤,积极治疗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脑内血肿 脑疝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头部CT血管造影在脑膜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俊 赖杰 +5 位作者 罗云平 莫鸿忠 吴文昌 潘荣南 吕顽 吴雪松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观察术前头部CT血管造影(CTA)在脑膜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CTA检查与术中所见,包括肿瘤大小、基底、供血来源及肿瘤与血管、颅骨关系,并评价模拟骨窗有效性。结果术前CTA检测提示嗅... 目的观察术前头部CT血管造影(CTA)在脑膜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CTA检查与术中所见,包括肿瘤大小、基底、供血来源及肿瘤与血管、颅骨关系,并评价模拟骨窗有效性。结果术前CTA检测提示嗅沟脑膜瘤6例,鞍结节脑膜瘤7例,蝶骨嵴脑膜瘤15例,岩斜区脑膜瘤6例,镰旁脑膜瘤6例,窦镰旁脑膜瘤10例。术前CTA提示肿瘤与血管关系及肿瘤血供来源与术中所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模拟骨窗大小、骨窗底部离颅底的距离、骨质阻挡等与术中所见亦一致。结论术前CTA能有效分辨脑膜瘤与附近血管关系,清晰显示脑膜瘤血供来源,有效模拟骨窗,为脑膜瘤手术提供直观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术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覃家敏 吴雪松 +1 位作者 潘荣南 何一军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52-854,共3页
目的观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80例,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8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放置支架80个。动脉瘤腔栓塞90%以上71例,栓塞90%以下9例。... 目的观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80例,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8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放置支架80个。动脉瘤腔栓塞90%以上71例,栓塞90%以下9例。术中发生支架移位7例,载瘤动脉痉挛20例,动脉瘤出血1例,支架塌陷2例,动脉血栓形成致脑梗死2例。术后再出血2例,脑梗死1例。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该术式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 支架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俊 罗云平 +5 位作者 赖杰 莫鸿忠 吴文昌 潘荣南 吕顽 吴雪松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头部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对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8例颅底脑膜瘤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前均进行头部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了解肿瘤与血管的关系;术中采取适当的手术策... 目的探讨头部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对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8例颅底脑膜瘤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前均进行头部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了解肿瘤与血管的关系;术中采取适当的手术策略切除肿瘤,同时保护血管。结果术前头部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能显示肿瘤的大小、基底、供血来源,以及颅内动脉3级结构;并能清楚地显示肿瘤、血管、颅骨的三维影像关系,能分辨肿瘤与附近血管的直接关系。手术结果:SimponⅡ级切除者8例,Ⅲ级切除者16例,Ⅳ级切除者4例;术后无发生脑梗死和血管损伤的患者。术后,Karnofsky评分较术前平均提高17. 5分;随访6~36个月,25例患者无复发,3例患者残留肿瘤复发,再次手术。结论术前CT三维血管成像能分辨颅底肿瘤与附近血管的关系,利于血管保护;为颅底脑膜瘤手术提供直观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血管成像 颅底脑膜瘤 术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合并脑疝的救治体会(附99例报告)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维民 吴雪松 +2 位作者 罗云平 刘增庆 潘荣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630-631,共2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合并脑疝的救治要点。方法 :对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合并脑疝病人 ,进行建立有效的通气和循环 ,开颅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结果 :治愈好转 5 1例 (5 1% ) ,死亡 48例 (49% )。结论 :建立有效的通气和循...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合并脑疝的救治要点。方法 :对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合并脑疝病人 ,进行建立有效的通气和循环 ,开颅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结果 :治愈好转 5 1例 (5 1% ) ,死亡 48例 (49% )。结论 :建立有效的通气和循环是防治继发性脑损伤的有效的方法 ,尽快清除血肿 ,解除对脑干的压迫是抢救病人成功的关键。预后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术前意识水平和脑疝形成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脑疝 急救 重型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文昌 林宝利 +4 位作者 吴雪松 潘荣南 陈民 覃家敏 何一军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707-1710,共4页
目的:探索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定位微创穿刺外引流术,术后经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解液化引流血肿。结果:应用CT定位微创穿刺外引流术5d内血肿清除率达90%以上。术后经治疗,... 目的:探索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定位微创穿刺外引流术,术后经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解液化引流血肿。结果:应用CT定位微创穿刺外引流术5d内血肿清除率达90%以上。术后经治疗,随访2-6个月,良好48例,轻残13例,重残3例,死亡1例。结论: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损伤轻微,清除血肿满意,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头颅CT检查及定位 微创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