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对呼吸力学和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潘继壮 覃述 +2 位作者 姚代娟 童跃 蒙玉绸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RDS)对呼吸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RDS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RDS)对呼吸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RDS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NCPAP治疗,2组均治疗72 h后观察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pH值]、呼吸力学指标、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并发症。结果 治疗72 h后,2组血清hs-CRP、PCT、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PaO_(2)、pH值较治疗前升高,PaCO_(2)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通气量、静态顺应性、呼吸时间常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通气量、静态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2组呼吸时间常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_(1)、FEV_(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FEV_(1)/FVC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6%vs. 22.86%,χ^(2)=4.590,P=0.032)。结论 NCPAP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机体炎性反应,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少肺泡损伤,提高肺泡的顺应性,改善呼吸功能及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力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潘继壮 韦彦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6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吸入性肺炎患儿14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3例。对照组予以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研究组予以布地奈德雾...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吸入性肺炎患儿14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3例。对照组予以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研究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联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症状(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口吐泡沫、口周发绀)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6、hs-CRP、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hs-CRP、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儿相关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 新生儿 布地奈德 氨溴索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全营养混合液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韦彦成 熊朝京 潘继壮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0期203-204,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全营养混合液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河池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80例危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这80例患儿进行对症治疗期间,为其均应用全营养混合液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目的 :探讨用全营养混合液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河池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80例危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这80例患儿进行对症治疗期间,为其均应用全营养混合液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然后观察这些患儿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前后其TP(血清总蛋白)、ALB(血清白蛋白)、PA(血清前白蛋白)的水平、LYM(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1)经治疗,本组80例患儿中有78例患儿治愈,有2例患儿死亡。在治疗期间,这78例患儿的体重每天增加10.5~38.6 g,其每天体重增加的平均值为(21.5±2.6)g;其中有12例患儿出现一过性高血糖,有6例患儿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2)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本组80例患儿接受治疗后其TP、ALB、PA的水平和LYM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全营养混合液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营养混合液 危重新生儿 肠外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潘继壮 韦彦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2期64-65,共2页
目的探究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采用不同剂量西地那非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来我院治疗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数表发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56例。Ⅰ组采用0.3mg·kg^(-1)... 目的探究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采用不同剂量西地那非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来我院治疗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数表发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56例。Ⅰ组采用0.3mg·kg^(-1)西地那非治疗;Ⅱ组采用0.5mg·kg^(-1)西地那非治疗;Ⅲ组采用1.0mg·kg^(-1)西地那非治疗,对比三组患儿临床治Sa O2、PaO_2、PaCO_2、PAP等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Ⅲ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较为显著,且Ⅲ组PAP降低至(25.11±6.99)明显低于Ⅰ组、Ⅱ组(36.88±5.78)和(25.78±7.48),效果良好。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Ⅰ组、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4%和30.36%,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三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断增加西地那非剂量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效果显著,各项动脉血气指标变化趋于正常,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西地那非 新生儿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