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质圈活动对降低重症监护室老年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潘秀贤 李华 +3 位作者 陈文玉 梁慧梅 容华娟 陈桂英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5期65-66,24,共3页
目的探讨品质圈(quality circle,QC)活动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QC小组,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调查QC活动前本科室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情况及存在问题,组织全科护士针对压疮发生... 目的探讨品质圈(quality circle,QC)活动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QC小组,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调查QC活动前本科室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情况及存在问题,组织全科护士针对压疮发生的原因,制订对策,组织实施。比较实施QC活动前后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老年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0.64%下降到活动后的4.85%,活动前后比较,χ2=7.4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QC活动可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圈 压疮 重症监护室 老年患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潘秀贤 蔡焕荣 +5 位作者 李兵 罗林玲 黄霖庆 吕蓉 梁伟国 韦庆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072-1073,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血液凝固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尿酸及凝血功能变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潘秀贤 李兵 罗林玲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尿酸(UA)及凝血功能(PT、TT、APTT、FIB)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冠脉造影证实的100例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48例;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98例住院患...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尿酸(UA)及凝血功能(PT、TT、APTT、FIB)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冠脉造影证实的100例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48例;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98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UA及PT、TT、APTT、FIB水平。结果治疗前,实验组的UA、FIB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P<0.05),而PT、TT、APTT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UA、FIB、PT、TT、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UAP与AMI之间所检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P>0.05)。结论UA及PT、TT、APTT、FIB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密切关系,特别是UA升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一个危险因素,UA升高又可以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形成微血栓而促进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尿酸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伤手术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凝血功能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潘秀贤 李兵 蔡焕荣 《微创医学》 2009年第6期682-683,共2页
关键词 大量输血 凝血五项 血小板 凝血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及肾功能水平异常分析
5
作者 潘秀贤 许晓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50-351,共2页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及肾功能水平的异常变化。方法 将 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血尿酸组 (n =3 5 )和血尿酸正常组 (n =3 7)。分别测定两组的血脂 3项即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 -C)...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及肾功能水平的异常变化。方法 将 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血尿酸组 (n =3 5 )和血尿酸正常组 (n =3 7)。分别测定两组的血脂 3项即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 -C)、甘油三酯 (TG)和肾功能 2项即尿素 (Urea)、肌酐 (Cr)以及血尿酸 (UA)等项目。结果 高血尿酸组的TC、TG、Urea、Cr、UA水平均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 (P均 <0 .0 1) ;而高血尿酸组HDL -C水平则显著低于血尿酸正常组 (P <0 .0 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血尿酸的增高其血脂和肾功能水平也发生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血脂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联合动态血糖仪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娜红 黄秀姮 +1 位作者 袁莉莉 潘秀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5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动态血糖仪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89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护理干预联合动态血糖仪监测,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动态血糖仪监测,比较两...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动态血糖仪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89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护理干预联合动态血糖仪监测,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动态血糖仪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血糖控制理想时间、胰岛素用药剂量和平均血糖漂移度均明显降低,遵医行为依从程度评分和护理满意率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动态血糖仪有助于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遵医行为依从程度和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动态血糖仪 糖尿病 胰岛素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蔡焕荣 李兵 +1 位作者 方永辉 潘秀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6期1765-1766,共2页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蔡焕荣 潘秀贤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1070-1071,共2页
影响血液循环的因素比较多,除与心脏及血管的功能状态有关外,还与血液自身的流变性质、年龄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血液流变性异常可导致血液循环与微循环的障碍,引起组织缺血、缺氧、代谢和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本文主要是对113例老年... 影响血液循环的因素比较多,除与心脏及血管的功能状态有关外,还与血液自身的流变性质、年龄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血液流变性异常可导致血液循环与微循环的障碍,引起组织缺血、缺氧、代谢和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本文主要是对113例老年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心绞痛 血液流变学 血液循环 血浆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酐、尿素与胱抑素C在甘露醇致急性肾损伤中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潘秀贤 农少云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8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肌酐(Crea)、尿素(Urea)及胱抑素C(CysC)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使用甘露醇治疗导致急性肾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使用甘露醇治疗导致急性肾损伤的急性脑血管患者68例为使用组,以39例未使用甘露醇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未使... 目的探讨肌酐(Crea)、尿素(Urea)及胱抑素C(CysC)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使用甘露醇治疗导致急性肾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使用甘露醇治疗导致急性肾损伤的急性脑血管患者68例为使用组,以39例未使用甘露醇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未使用组,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56例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及两个患者组治疗前、治疗48h后Crea、Urea及CysC水平。结果治疗前,两个患者组的Crea、U-rea及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组治疗48h后的Crea、Urea及CysC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组治疗48h后的Crea、Urea及Cys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后使用组的Crea、Urea及CysC水平比未使用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容易使患者引起肾功能损害,因此应对使用甘露醇治疗患者进行血清Crea、Urea及CysC浓度动态监测,以防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甚至急性肾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酐 尿素 胱抑素C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折患者前白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秀贤 谢智光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924-925,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创伤性骨折患者125例(病情轻度组72例,重度组53例),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6例为对照组,测定其PA及IL-6水平。结果病情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的PA水...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创伤性骨折患者125例(病情轻度组72例,重度组53例),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6例为对照组,测定其PA及IL-6水平。结果病情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的PA水平比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重度组的PA水平比病情轻度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的IL-6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重度组的IL-6水平比病情轻度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创伤性骨折患者血清的PA及IL-6水平,对其病情程度、疗效观察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前白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及总胆汁酸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秀贤 黎建源 梁娟英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及总胆汁酸(TB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因乙型肝炎致肝硬化患者分为代偿期组(302例)和失代偿期组(80例),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256例为对照组,测定三组的PA、ALB及TBA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及总胆汁酸(TB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因乙型肝炎致肝硬化患者分为代偿期组(302例)和失代偿期组(80例),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256例为对照组,测定三组的PA、ALB及TBA水平。结果代偿期组:PA水平比对照组显著下降,TBA水平比对照组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AL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失代偿期组:PA及ALB水平比对照组显著下降,TBA水平比对照组升高,失代偿期组的PA及ALB水平比代偿期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TBA水平比代偿期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通过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的PA、ALB及TBA水平,对于观察肝硬化病情程度及转归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前白蛋白 白蛋白 总胆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脂和总胆汁酸测定结果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娟英 潘秀贤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679-681,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及总胆汁酸(TBA)的变化。方法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513例的冠心病患者及33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血脂及总胆汁酸(TBA)测定,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TC、TG、LDL-C、TBA升高,HDL-C降低,与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及总胆汁酸(TBA)的变化。方法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513例的冠心病患者及33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血脂及总胆汁酸(TBA)测定,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TC、TG、LDL-C、TBA升高,HDL-C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脂及总胆汁酸的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脂 总胆汁酸 自动生化测定仪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及肾功能损害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秀贤 蔡焕荣 曾春梅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895-1896,共2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及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近2年来到我院门诊就诊、住院患者及体检者共439例,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高尿酸性肾病4个实验组,进行血脂、肾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及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近2年来到我院门诊就诊、住院患者及体检者共439例,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高尿酸性肾病4个实验组,进行血脂、肾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个实验组的TC、TG、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尿酸性肾病组的Urea、C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组的BMI、WHR及4个实验组的尿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血脂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凝血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秀贤 黎建源 梁娟英 《内科》 2008年第6期845-846,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功能损害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功能损害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结果TBIL、DBIL、TBA、ALT、AST升高,PT、TT、APTT延长,FIB下降。结论乙型肝炎肝功能损害患者与其凝血功能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凝血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前S1抗原与HBeAg及HBV-DNA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娟英 潘秀贤 《内科》 2009年第6期869-870,共2页
目的为了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患者血清的前S1抗原(PreS1Ag)与HBeAg及HBV-DNA的关系,评价前S1抗原(PreS1Ag)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168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患者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PreS1Ag和HBV-M,并对HBeAg与PreS1Ag结果不一致的标... 目的为了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患者血清的前S1抗原(PreS1Ag)与HBeAg及HBV-DNA的关系,评价前S1抗原(PreS1Ag)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168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患者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PreS1Ag和HBV-M,并对HBeAg与PreS1Ag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HBV-DNA检测。结果HBsAg阳性标本中,PreS1Ag阳性率为65.1%(1412/2168),明显高于HBeAg阳性标本的28.9%(627/2168)。对HBeAg与PreS1Ag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HBV-DNA检测,PreS1Ag阳性HBeAg阴性模式中,HBV-DNA阳性检出率为79.4%(642/809),PreS1Ag阴性HBeAg阳性模式中,HBV-DNA阳性检出率为45.8%(11/24)。结论PreS1Ag的检测与HBV-DNA一样,比乙肝"两对半"尤其是HBeAg更能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状况,对HBV感染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S1抗原(PreS1Ag) HBEAG 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潘秀贤 罗林玲 +2 位作者 李兵 蔡焕荣 黄霖庆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859-860,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与血脂6项(TC、TG、HDL-C、LDL-C、ApoA1、ApoB)联合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200例为患者组及2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hs-CRP、Ap...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与血脂6项(TC、TG、HDL-C、LDL-C、ApoA1、ApoB)联合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200例为患者组及2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hs-CRP、ApoA1、ApoB水平,用速率法分别测定TC、TG、HDL-C、LDL-C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hs-CRP及血脂6项水平随病情程度不同而变化,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与血脂6项联合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血脂异常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几种血生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秀贤 梁劲松 《医学文选》 2004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 4项系列化指标的变化关系。方法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 5 0例 ,健康对照组 60例 ,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 ,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结果 患者组血...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 4项系列化指标的变化关系。方法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 5 0例 ,健康对照组 60例 ,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 ,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结果 患者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和 P <0 .0 1 ) ,而血清骨钙素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1 ) ,两组血清磷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血清钙、碱性磷酸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血清钙 碱性磷酸酶 血清钙素 诊断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RP与血脂六项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100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潘秀贤 罗林玲 李兵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脂六项[(TC、TG、HDL-C、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证实的100例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不稳定型心...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脂六项[(TC、TG、HDL-C、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证实的100例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8例;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98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TC、TG、HDL-C、LDL-C、apo-A1、apo-B等。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hs-CRP、TC、TG、LDL-C、apo-B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apo-A1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7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UAP与AMI之间所检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血脂六项联合检测对ACS患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脂异常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19
作者 潘秀贤 蔡焕荣 李兵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58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为实验组,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四项(PT、TT、APTT、FIB)水平。结果实验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FIB显... 目的探讨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58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为实验组,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四项(PT、TT、APTT、FIB)水平。结果实验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FIB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PT、TT及APTT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检测可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四肢骨折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RP与纤维蛋白原、碱性磷酸酶联合检测在骨伤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潘秀贤 罗林玲 李兵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1807-1808,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及碱性磷酸酶(ALP)在骨伤手术后感染患者中的早期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骨伤手术后发生感染患者126例(实验组),就其感染前后检测血清hs-CRP、FIB及ALP水平并与120例未发生感染(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及碱性磷酸酶(ALP)在骨伤手术后感染患者中的早期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骨伤手术后发生感染患者126例(实验组),就其感染前后检测血清hs-CRP、FIB及ALP水平并与120例未发生感染(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手术感染后血清hs-CRP、FIB及ALP明显高于手术前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碱性磷酸酶联合检测对骨伤手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治疗、疗效观察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碱性磷酸酶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