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物理驱动的储层物性参数非线性地震反演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新朋 刘志顺 +3 位作者 高大维 王璞 郭振威 柳建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7-1254,共18页
叠前地震反演和岩石物理反演分别是获取弹性参数和物性参数的重要手段,两者结合有助于实现储层参数预测并精细刻画储层特征.储层物性参数的反演依赖于岩石物理模型,在进行物性参数反演时可以将复杂的岩石物理模型做泰勒展开,进而得到其... 叠前地震反演和岩石物理反演分别是获取弹性参数和物性参数的重要手段,两者结合有助于实现储层参数预测并精细刻画储层特征.储层物性参数的反演依赖于岩石物理模型,在进行物性参数反演时可以将复杂的岩石物理模型做泰勒展开,进而得到其一阶或高阶的近似表达式,然而这会降低模型的精确性并增加反演的误差.为了提高储层物性参数反演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本文以碎屑岩储层为例,提出了岩石物理驱动的储层物性参数非线性地震反演方法.首先,基于贝叶斯框架和高斯分布约束条件,从叠前地震数据中实现纵、横波速度及密度等弹性参数的反演.其次,通过碎屑岩岩石物理模型建立起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之间的联系.最后,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全局寻优获得较为准确的孔隙度、泥质含量和含水饱和度等物性参数.合成数据和实际资料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反演结果与测井数据吻合较好,可有效指示含气储层区域,本文方法在储层预测和评价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参数 储层物性参数 地震反演 岩石物理反演 贝叶斯理论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源下TiO_2膜对MC-RR光催化降解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晓国 潘新朋 +2 位作者 杨红刚 肖邦定 徐小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的锐钛矿型TiO2膜,利用纯化的MC-RR分别研究了该膜在太阳光、UVA和UVC三种光源下对MC-RR的催化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太阳光下TiO2膜对MC-RR的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而在UVA和UVC下符合二级反应。...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的锐钛矿型TiO2膜,利用纯化的MC-RR分别研究了该膜在太阳光、UVA和UVC三种光源下对MC-RR的催化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太阳光下TiO2膜对MC-RR的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而在UVA和UVC下符合二级反应。不同光源下TiO2膜的催化效果差别较大,在太阳光下催化效果最为明显,反应速率常数由5.12×10-5·min-1增加到5.49×10-3·min-1,增加了两个数量级;UVA次之,由6.0×10-4L·mg-1·min-1增加到1.55×10-3L·mg-1·min-1,增加了1.6倍;而在UVC下,反应速率常数由3.2×10-2L·mg-1·min-1减小到1.98×10-2L·mg-1·min-1,减小了近38%,说明在UVC下TiO2膜具有抑制作用。尽管如此,MC-RR在UVC下的反应仍然是最快的,光照60min后降解率达到90.7%,其次是UVA,60min后降解率为49.5%,而太阳光下仅为31.2%。在应用TiO2膜光催化氧化法去除MC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能耗、水质指标以及设备投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光源,以免降低MC的去除效率或增加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 UVA UVC 二氧化钛膜 光催化氧化 微囊藻毒素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多参数的大规模岩体垮塌前兆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柳建新 杨顺 +4 位作者 李磊 潘新朋 尹贤刚 胡静云 彭府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78-889,共12页
微震监测技术能进行工程岩体失稳垮塌前兆特征的辨识和分析,对于地质灾害预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已有室内岩石受压损伤破坏声发射实验规律,通过开展现场微震多参数定量分析,探究了柿竹园矿山6·21大爆破诱发山体滑移垮塌的... 微震监测技术能进行工程岩体失稳垮塌前兆特征的辨识和分析,对于地质灾害预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已有室内岩石受压损伤破坏声发射实验规律,通过开展现场微震多参数定量分析,探究了柿竹园矿山6·21大爆破诱发山体滑移垮塌的前兆特征。大爆破诱发微震事件的b值和空间分形维数表现出下降趋势,b值急剧下降和分形维数降到最低可作为工程岩体失稳垮塌的前兆特征。此外,能量指数和累计视体积的变化可以分别表征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能量指数快速下降和累计视体积持续增加的组合特征反映了岩体的失稳状态。经过多个失稳破坏阶段后岩体发生最终的失稳垮塌。该案例表明微震监测能为工程岩体失稳垮塌的预警和防控提供重要信息,也为涉及爆破作业的诸多地质工程活动的安全监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岩体垮塌 前兆特征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物理驱动的储层裂缝参数与物性参数概率地震反演方法 被引量:28
4
作者 潘新朋 张广智 印兴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83-696,共14页
长波长假设条件下,各向同性背景地层中发育一组平行排列的垂直裂缝可等效为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HTI)介质.基于不同观测方位的岩石地震响应特征变化,宽方位地震数据不仅可实现裂缝岩石弹性参数与各向异性参数的预测,同时也蕴... 长波长假设条件下,各向同性背景地层中发育一组平行排列的垂直裂缝可等效为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HTI)介质.基于不同观测方位的岩石地震响应特征变化,宽方位地震数据不仅可实现裂缝岩石弹性参数与各向异性参数的预测,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孔隙度等储层物性参数信息.本文结合实际地震资料提出了贝叶斯框架下岩石物理驱动的储层裂缝参数与物性参数概率地震联合反演方法,首先基于AVAZ反演裂缝岩石的弹性参数与各向异性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岩石物理模型表征孔隙度、裂缝密度等各向异性介质储层参数与裂缝岩石参数的相互关联,并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抽样方法进行大量样本的随机模拟,使用期望最大化(EM)算法估计后验条件概率分布,最终寻找最大后验条件概率对应的孔隙度、裂缝密度等HTI裂缝介质储层参数即为反演结果.测井及实际地震数据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够稳定合理地从方位地震资料中获取裂缝岩石弹性参数与各向异性参数,并提供了一种较为可靠的孔隙度、裂缝密度等裂缝介质储层参数概率地震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I介质 孔隙度 裂缝密度 统计岩石物理 概率地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波联合叠前自适应MCMC反演方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广智 潘新朋 +1 位作者 孙昌路 印兴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8-946,836-837,共9页
联合纵波(PP波)和转换波(PS波)地震资料进行AVO反演可降低解的非唯一性,提高反演的稳定性和AVO参数估算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的纵横波叠前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直接反演纵、横波速度及密度三个参数。... 联合纵波(PP波)和转换波(PS波)地震资料进行AVO反演可降低解的非唯一性,提高反演的稳定性和AVO参数估算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的纵横波叠前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直接反演纵、横波速度及密度三个参数。该方法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在贝叶斯框架下引入测井约束先验信息,在反演过程中使用自适应MCMC方法对贝叶斯后验概率密度进行抽样,并通过对收敛于后验概率密度随机样本的统计分析,获取表征纵、横波速度及密度参数的后验概率密度信息。同时对其AVO三参数反演结果进行不确定分析,可用于储层流体检测与岩性识别的风险评估。实际井模型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自适应MCMC法纵横波叠前联合反演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抗噪能力也较强,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自适应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 非线性反演 精确 ZOEPPRITZ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共轭梯度法频率域声波全波形反演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广智 孙昌路 +3 位作者 潘新朋 陈洪亮 姜岚杰 温铁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0-737,4-5,共8页
针对全波形反演中Hessian矩阵庞大、共轭梯度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快速共轭度梯度法(Fast Conjugate Gradient,FCG)。该方法通过引入新的变量对共轭梯度法进行改进,在加快收敛速度的同时使收敛更加稳定,额外的计... 针对全波形反演中Hessian矩阵庞大、共轭梯度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快速共轭度梯度法(Fast Conjugate Gradient,FCG)。该方法通过引入新的变量对共轭梯度法进行改进,在加快收敛速度的同时使收敛更加稳定,额外的计算量是少许的点乘计算,计算量增加很少。将该法应用于频率域声波全波形反演中,并用简单的凹陷模型和抽稀的复杂Marmousi模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共轭梯度法,该方法能加快收敛速度,同时深部反演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共轭梯度法 频率域 全波形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HTI介质裂缝弱度参数地震散射反演 被引量:7
7
作者 潘新朋 张广智 印兴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6-1235,共10页
长波长假设下各向同性地层中发育的垂直排列裂缝可构成等效的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HTI)介质。裂缝弱度是重要的非均质各向异性介质特征参数,弹性逆散射理论是非均质介质参数反演的有效途径。基于地震散射理论,首先推导了非均质... 长波长假设下各向同性地层中发育的垂直排列裂缝可构成等效的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HTI)介质。裂缝弱度是重要的非均质各向异性介质特征参数,弹性逆散射理论是非均质介质参数反演的有效途径。基于地震散射理论,首先推导了非均质HTI介质中含裂缝弱度参数的纵波散射系数方程,并通过裂缝弱度的参数组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HTI介质方位弹性阻抗(AEI)参数化方法。为了提高反演的稳定性和横向连续性,改进了贝叶斯框架下的HTI介质各向异性方位弹性阻抗反演方法,同时考虑了柯西稀疏约束正则化和平滑模型约束正则化,最终运用非线性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策略实现了裂缝弱度参数的稳定估算。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反演结果与测井解释数据相吻合,证明利用该方法能稳定可靠地从方位地震资料中反演得到裂缝弱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I各向异性 裂缝弱度 弹性逆散射 方位弹性 阻抗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密度声波全波形反演中密度影响因素及反演策略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广智 孙昌路 +3 位作者 潘新朋 张志明 姜岚杰 印兴耀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50-1560,共11页
密度信息可预测储层流体饱和度,因此获取可靠的密度参数已成为全波形反演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为了获得更稳定的反演密度,本文从频率、初始速度模型、初始密度模型和密度速度同时反演四个方面对密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测试结果制... 密度信息可预测储层流体饱和度,因此获取可靠的密度参数已成为全波形反演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为了获得更稳定的反演密度,本文从频率、初始速度模型、初始密度模型和密度速度同时反演四个方面对密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测试结果制定了稳定的反演策略:首先将密度固定,反演速度,此时波动方程中不再含有密度项,因而可以得到准确的速度模型;将其作为初始速度模型进行速度、密度同时反演,可以较好地减小速度对密度的影响。理论模型测试结果充分说明了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密度 全波形反演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正交各向异性特征参数地震散射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潘新朋 张广智 印兴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7-283,共17页
在长波长假设条件下,水平层状地层中发育一组垂直排列的裂缝构成了等效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各向异性参数与裂缝弱度参数的估算有助于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描述,而弹性逆散射理论是非均匀介质参数反演的有效途径.基于地震散射... 在长波长假设条件下,水平层状地层中发育一组垂直排列的裂缝构成了等效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各向异性参数与裂缝弱度参数的估算有助于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描述,而弹性逆散射理论是非均匀介质参数反演的有效途径.基于地震散射理论,我们首先推导了非均匀正交介质中纵波散射系数方程,并通过引入正交各向异性特征参数,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正交各向异性方位弹性阻抗参数化方法.为了提高反演的稳定性与横向连续性,我们发展了贝叶斯框架下的正交各向异性方位弹性阻抗反演方法,同时考虑了柯西稀疏约束正则化和平滑模型约束正则化,最终使用非线性的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策略实现了各向异性特征参数的稳定估算.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反演结果与测井解释数据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能够稳定可靠地从方位叠前地震资料中获取各向异性特征参数,减小参数估算的不确定性,为非均匀正交介质的各向异性预测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地震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 裂缝弱度 弹性逆散射 方位弹性阻抗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分量的风电场集电线不对称接地故障定位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永利 丁嘉 潘新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7,共12页
风电场集电线上并接电源多、电源故障特性复杂,其故障定位问题持续困扰风电运营商。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零序分量的集电线不对称接地故障新型定位方案。在定义无分支区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风机与风电场零序分量之间的特殊关系,分层实现风... 风电场集电线上并接电源多、电源故障特性复杂,其故障定位问题持续困扰风电运营商。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零序分量的集电线不对称接地故障新型定位方案。在定义无分支区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风机与风电场零序分量之间的特殊关系,分层实现风机无关的故障无分支区域识别与故障测距。首先,引入无分支区域状态信息的概念以反映零序电流主流通路径,通过状态信息的优化匹配识别故障无分支区域。然后,从零序阻抗出发推导故障无分支区域测距模型,并将其转化为优化问题实现故障距离求解。所提方案在较少测点下即可完全消除风机影响,并能有效适用于含分支集电线,同时无需数据严格同步,测距不会出现多解。最后,还设计了线路参数在线计算方案应对线路参数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较为准确,性能不受风机、故障位置、故障类型、过渡电阻以及数据不同步影响,整体性能优于现有方案。同时也验证了线路参数在线计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集电线 不对称接地故障 故障定位 零序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elastic impedance inversion using L1-norm misfit function and constraint regularization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新朋 张广智 +3 位作者 宋佳杰 张佳佳 王保丽 印兴耀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27-235,共9页
The classical elastic impedance (EI) inversion method, however, is based on the L2-norm misfit function and considerably sensitive to outliers, assuming the noise of the seismic data to be the Guassian-distribution.... The classical elastic impedance (EI) inversion method, however, is based on the L2-norm misfit function and considerably sensitive to outliers, assuming the noise of the seismic data to be the Guassian-distribution. So we have developed a more robust elastic impedance inversion based on the Ll-norm misfit function, and the noise is assumed to be non-Gaussian. Meanwhile, some regularization methods including the sparse constraint regularization and elastic impedance point constraint regularization are incorporated to improve the ill-pos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ismic inversion problem. Firstly, we create the Ll-norm misfit objective function of pre-stack inversion problem based on the Bayesian scheme within the sparse constraint regularization and elastic impedance point constraint regularization. And then, we obtain more robust elastic impedances of different angles which are less sensitive to outliers in seismic data by using the IRLS strategy. Finally, we extract the P-wave and S-wave velocity and density by using the more stable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 Tests on synthetic data show that the P-wave and S-wave velocity and density parameters are still estimated reasonable with moderate noise. A test on the real data set shows that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of the classical elastic impedance inversion method, the estimated results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get better lateral continuity and more distinct show of the gas, verifying the feasi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ic impedance (EI) inversion Ll-norm misfit function sparse constraint regularization elastic impedance point constraint regularization IRLS 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融合处理技术在涠西复杂断裂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静毅 李振伟 +2 位作者 潘新朋 吴春红 徐翠娥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6-94,共9页
涠西探区经历了始新世到渐新世应力的转变,工区内断裂复杂。受断层和地层破碎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地震资料普遍存在同相轴的接触关系模糊、断层不够清晰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断层成像精度,明确断层组合关系,精细落实构造圈闭,对2套不... 涠西探区经历了始新世到渐新世应力的转变,工区内断裂复杂。受断层和地层破碎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地震资料普遍存在同相轴的接触关系模糊、断层不够清晰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断层成像精度,明确断层组合关系,精细落实构造圈闭,对2套不同年代采集的2个方位的地震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实现多方位地震信息的有效融合,增加地震照明方向,改善拓宽频带范围、道集覆盖次数及速度分析精度及多次波压制及陡倾角成像效果。通过方位融合处理重点解决小断层准确归位问题,信噪比、分辨率、频带宽度以及保幅性得到提高;断面清晰、断层组合关系清楚,断裂成像质量明显改善。通过不同方位资料的融合处理,为涠西地区的下部勘探部署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探区 融合处理 断层成像 地震同相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学习的变压器局部放电模式识别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建平 朱永利 +1 位作者 张翼 潘新朋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6,共8页
针对变压器局部放电类型多样,局放数据以数据流的形式存在,不可能一次性获得完整的样本集的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增量学习的方法对变压器的局部放电模式识别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局放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得到局放信号的边际谱图像作为网络模... 针对变压器局部放电类型多样,局放数据以数据流的形式存在,不可能一次性获得完整的样本集的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增量学习的方法对变压器的局部放电模式识别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局放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得到局放信号的边际谱图像作为网络模型的输入;其次,构造数据集,并模拟实际情况,将不同的局放类型划分为不同的任务;最后,利用GradCAM++生成注意力图并构造注意力损失,对非遗忘学习算法进行改进,从而实现网络模型故障模式库的自动更新。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所提的方法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不同于以往分类器的静态模型,其可以在不改变模型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以前任务的知识,并逐渐扩展网络模型的知识;相比于其他增量学习算法,本文的方法进一步缓解了灾难性遗忘的问题,一定程度做到了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的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卷积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增量学习 注意力图 非遗忘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西探区D次洼流二段岩性圈闭地球物理预测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静毅 潘新朋 +1 位作者 黄家琳 刘婷婷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3期31-36,共6页
涠西探区经历了始新世流沙港组时期的湖泊沉积和渐新世涠洲组时期的三角洲沉积,D次洼洼槽-内坡带成熟烃源岩范围区是寻找岩性圈闭的相对最有利地区。为扩大涠西探区的资源潜力,分阶段采用不同的地球物理技术识别流二段岩性圈闭构成元素... 涠西探区经历了始新世流沙港组时期的湖泊沉积和渐新世涠洲组时期的三角洲沉积,D次洼洼槽-内坡带成熟烃源岩范围区是寻找岩性圈闭的相对最有利地区。为扩大涠西探区的资源潜力,分阶段采用不同的地球物理技术识别流二段岩性圈闭构成元素。利用地震波阻抗反演技术、地震谱分解技术对岩性圈闭进行砂体预测;运用砂体自动追踪技术和地震同相轴解释技术进行砂体顶底界面刻画;运用地震吸收属性分析开展岩性圈闭的含油气性预测。在流二段识别出了浊积砂和砂岩上倾尖灭两种岩性圈闭,并对其做了形成机制分析。流二段岩性圈闭的识别增强了涠西探区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岩性圈闭 形成机制 砂体预测 含油气性预测 涠西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速度建模技术在东海西湖凹陷复杂断块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静毅 潘新朋 李振伟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3期289-292,307,共5页
地震勘探中建立合理的速度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在地震资料解释中时深转换的准确与否取决于速度。多项式拟合得到的时深关系在单口井较为准确,对于复杂地区显得不合理。为了得到更为合理的构造图,采取了混合速度模型技术。混合速度... 地震勘探中建立合理的速度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在地震资料解释中时深转换的准确与否取决于速度。多项式拟合得到的时深关系在单口井较为准确,对于复杂地区显得不合理。为了得到更为合理的构造图,采取了混合速度模型技术。混合速度建模技术首先加入地震处理速度体作为参考,其次利用精细解释的断层和层位建立构造框架模型作为横向约束,钻井的时深关系和地质分层数据作为纵向约束生成混合速度模型。用混合速度模型得到的深度更接近实际钻井数据,误差更小,降低了勘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解释 复杂断块 混合速度建模 勘探风险 西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水平地应力诱导的正交各向异性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16
作者 潘新朋 路程旭 +1 位作者 赵志者 柳建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27-2346,共20页
沉积地层普遍具有VTI(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特征,然而在水平地应力的影响下,沉积地层中的裂缝往往会产生各向异性闭合,进而导致水平地应力作用下VTI介质呈现出明显的正交各向异性特征,并影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已有研究重点关... 沉积地层普遍具有VTI(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特征,然而在水平地应力的影响下,沉积地层中的裂缝往往会产生各向异性闭合,进而导致水平地应力作用下VTI介质呈现出明显的正交各向异性特征,并影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已有研究重点关注各向同性背景介质在应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波速度各向异性,而未考虑VTI背景介质对于水平地应力诱导各向异性和地震波传播响应特征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通过非线性声弹理论建立了水平地应力作用下VTI介质的有效弹性刚度张量,再分别通过波动方程和散射理论建立了水平地应力作用下VTI介质的精确与线性化近似的地震纵波反射系数方程,最后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弹性反射界面处水平地应力诱导的正交各向异性地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线性化近似的地震反射响应特征在低于10MPa的小应力条件下与精确方程拟合良好,且诱导产生的方位相关正交各向异性能够准确表征VTI介质在水平地应力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也为地应力的地震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地应力 非线性声弹性理论 线性滑移理论 正交各向异性 地应力预测
原文传递
岩石物理驱动的正交各向异性方位叠前地震反演方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潘新朋 张广智 印兴耀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9-314,共16页
基于长波长近似假设,周期性薄互层中发育一组平行排列的垂直裂缝则可视为等效的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岩石物理是构建裂缝参数与地震响应之间联系的基础,地震散射理论是各向异性介质参数反演的有效途径.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方位叠前地震数据... 基于长波长近似假设,周期性薄互层中发育一组平行排列的垂直裂缝则可视为等效的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岩石物理是构建裂缝参数与地震响应之间联系的基础,地震散射理论是各向异性介质参数反演的有效途径.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方位叠前地震数据实现正交各向异性裂缝储层Thomsen弱各向异性参数与裂缝弱度参数可靠预测的方法.首先,综合考虑矿物基质、孔隙、裂缝及各向异性岩石中流体替换的影响,通过构建正交各向异性裂缝岩石物理等效模型,实现正交各向异性刚度系数的估测,进而预测储层测井数据的弹性参数、Thomsen弱各向异性参数及裂缝弱度参数,为后续地震反演提供初始模型约束;然后,基于地震散射理论,推导了面向Thomsen弱各向异性参数与裂缝弱度参数反演的正交各向异性介质纵波反射系数方程,为后续地震反演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发展了贝叶斯框架下的正交各向异性裂缝储层Thomsen弱各向异性参数与裂缝弱度参数AVAZ反演方法,同时考虑柯西稀疏约束正则化和平滑模型约束正则化约束,使用非线性的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策略实现正交各向异性特征参数的稳定估算.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够稳定可靠地从方位叠前地震资料中获取正交各向异性特征参数,为正交各向异性介质的特征参数预测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地震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 裂缝 岩石物理 AVAZ反演
原文传递
裂缝-孔隙型含气储层流体与裂缝参数贝叶斯地震反演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潘新朋 张广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6-810,共15页
对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勘探与开发而言,流体和裂缝属性参数对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至关重要.法向与切向裂缝柔度比通常作为识别充填裂缝流体的指示因子,但其受裂缝结构与流体成分的双重影响,故其对流体与裂缝属性的估算是欠定的.文章从各向... 对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勘探与开发而言,流体和裂缝属性参数对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至关重要.法向与切向裂缝柔度比通常作为识别充填裂缝流体的指示因子,但其受裂缝结构与流体成分的双重影响,故其对流体与裂缝属性的估算是欠定的.文章从各向异性Gassmann方程出发,利用线性滑移模型,发展了裂缝-孔隙型含气储层孔隙弹性理论方程;结合扰动刚度矩阵和渐进射线理论,建立了裂缝-孔隙型含气储层纵波线性反射系数和流体特征参数(纵波模量)及裂缝特征参数(裂缝弱度)间的直接关系,解耦了流体与裂缝参数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在裂缝准弱度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颖的方位各向异性弹性阻抗(EIVOA)参数化方法,结合宽方位地震数据和正则化约束,探讨了裂缝-孔隙型含气储层流体与裂缝参数贝叶斯地震反演方法.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够稳定合理地直接从宽方位地震资料中获取流体与裂缝参数,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裂缝-孔隙型含气储层流体与裂缝描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参数 裂缝参数 裂缝-孔隙型储层 孔隙弹性理论 贝叶斯地震反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