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食玉米轻简化施肥技术
1
作者 黄业昌 高锡腾 +4 位作者 邓力章 刘永安 岳高红 辛双双 潘彬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2851-2855,共5页
针对当前鲜食玉米生产中施肥环节存在费工费时等现状,该研究采用有机肥料+普通肥料混合施用,缓释尿素替代普通尿素的方式开展鲜食玉米轻简化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与缓释尿素在鲜食玉米生产中的施用效果较好,在促进果穗商品性... 针对当前鲜食玉米生产中施肥环节存在费工费时等现状,该研究采用有机肥料+普通肥料混合施用,缓释尿素替代普通尿素的方式开展鲜食玉米轻简化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与缓释尿素在鲜食玉米生产中的施用效果较好,在促进果穗商品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与节省人工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不同品种鲜食玉米对肥料的需求有所差异,在生产中要注重良种配良法,围绕品种开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个品种在每667 m^(2)使用120 kg商品有机肥、50 kg三元复合肥(N 17%,P_(2)O_(5)17%,K_(2)O 17%)、10.45 kg缓释尿素一次性基施、无须追肥的情况下均取得较高的产量与收益,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用于指导鲜食玉米轻简化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轻简化施肥 有机肥 缓释尿素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鲜食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研究
2
作者 黄业昌 曾玮 +2 位作者 邓力章 康玉柳 潘彬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36-540,共5页
为指导温州市鲜食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升生产效益,研究开展“3414”田间肥效试验,发现不同土壤条件下,影响产量的关键肥料因素不同,开展鲜食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意义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保障基础产量和提升产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生产... 为指导温州市鲜食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升生产效益,研究开展“3414”田间肥效试验,发现不同土壤条件下,影响产量的关键肥料因素不同,开展鲜食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意义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保障基础产量和提升产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生产中尤其要注重有机肥和普通化肥的配合施用。本地区肥料施用效益较高,但在实际生产中要避免唯产量论,需追求收益最大化,在确保最佳收益水平下,减少肥料用量。根据模型,本研究2个试验点每667 m^(2)最大效益值分别可达到3285.59、3129.29元,鹿城区相应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22.40、15.56、26.68 kg,文成县相应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26.25、15.98、19.50 kg。结合土壤肥力情况,整体来看温州地区每667 m^(2)施用N 25 kg、P 15 kg、K 25 kg,即N∶P∶K为1.67∶1∶1.67,作为基础施肥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鲜食玉米产区土壤成分进行施肥量调整,可以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测土配方施肥 产量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甜玉米金玉甜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潘彬荣 岳高红 +4 位作者 许立奎 楼珏 梅喜雪 周志辉 张宗宸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9-11,15,共4页
研究了不同的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甜玉米金玉甜1号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玉甜1号的最适栽培密度为4.20万株/hm2,氮肥施用量为225 kg/hm2。
关键词 栽培密度 密度和施肥量 甜玉米 金玉 农艺性状 产量 SWEET Corn Yield AGRONOMIC Traits 氮肥施用量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掌叶覆盆子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潘彬荣 张永鑫 +1 位作者 岳高红 许立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69-71,共3页
研究了在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施用不同量氮肥对掌叶覆盆子植株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处理显著调节了掌叶覆盆子的株高、一次分枝、二次分枝、萌枝数和单叶叶面积发育,提高了单株花数、果实数,但对单株成果率影响不... 研究了在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施用不同量氮肥对掌叶覆盆子植株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处理显著调节了掌叶覆盆子的株高、一次分枝、二次分枝、萌枝数和单叶叶面积发育,提高了单株花数、果实数,但对单株成果率影响不大。氮素处理显著提高了掌叶覆盆子的单个果重、果长和果径,实现了单株产量的增加;提高了掌叶覆盆子果实含糖量,调节了采收期。氮肥尿素调节掌叶覆盆子生长发育的最佳用量为65 g/株,最佳追肥期为初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处理 掌叶覆盆子 植株性状 单株产量 初花期 调节 果实含糖量 最佳用量 生长发育 分枝 氮素处理 叶面积 盛花期 成果率 采收期 不同量 追肥 株高 实数 施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种处理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潘彬荣 任镜羽 赵光武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促进甜玉米Zea mays var.saccharata种子萌发,以6个甜玉米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浸种时间(0,4,8,16,24 h),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并分析种子相关活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浸种8 h能最有效提高6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加快发芽速度,... 为促进甜玉米Zea mays var.saccharata种子萌发,以6个甜玉米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浸种时间(0,4,8,16,24 h),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并分析种子相关活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浸种8 h能最有效提高6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加快发芽速度,降低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种子脱氢酶活力显著提高。建议甜玉米播种前,进行浸种处理8 h,以提高其活力水平和发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生理学 甜玉米 浸种处理 种子萌发 电导率 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叶覆盆子优株的复选及繁殖示范推广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潘彬荣 许立奎 +3 位作者 阮柏苗 岳高红 张永鑫 周子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302-19304,共3页
[目的]为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优株选育和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初步选育的10株掌叶覆盆子优株进行植株性状、生长习性、开花习性及结果习性进行调查,结合掌叶覆盆子优株爱选标准,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单株,再进行株间比... [目的]为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优株选育和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初步选育的10株掌叶覆盆子优株进行植株性状、生长习性、开花习性及结果习性进行调查,结合掌叶覆盆子优株爱选标准,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单株,再进行株间比较,选育出不同熟期的掌叶覆盆子优良单株。[结果]选育出的优良单株有7号(晚熟、长果型)、6号(早熟、圆果型)及4号(中熟,圆果型)。[结论]复选的3株优良掌叶覆盆子单株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覆盆子 优株复选 示范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叶覆盆子优株的生长习性调查及选育 被引量:6
7
作者 潘彬荣 许立奎 +3 位作者 阮柏苗 岳高红 张永鑫 周子辉 《温州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18-20,共3页
通过对初步选育的10株掌叶覆盆子优株进行植株性状、生长习性、开花习性及结果习性的调查,结合掌叶覆盆子优株选育初步标准,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单株,再进行株间比较,选育出不同熟期的掌叶覆盆子优良单株,为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关键词 掌叶覆盆子 优株选育 结果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花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彬荣 阮柏苗 +1 位作者 周福盈 叶朝春 《温州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33-34,共2页
无花果风味香甜、口感独特,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癌症有抑制作用)和美容、保健效果而深受青睐。无花果适应性广、栽培容易产量高,在南方栽培一年可结果两次,因果实陆续成熟,鲜食与加工兼用,具有较高的种植效益。种植... 无花果风味香甜、口感独特,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癌症有抑制作用)和美容、保健效果而深受青睐。无花果适应性广、栽培容易产量高,在南方栽培一年可结果两次,因果实陆续成熟,鲜食与加工兼用,具有较高的种植效益。种植无花果,良种先行。根据栽培目的选择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无花果 种植效益 抑制作用 药用价值 保健效果 优良品种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甜玉米选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潘彬荣 许立奎 +1 位作者 岳高红 梅喜雪 《温州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21-23,26,共4页
本文阐述了我国甜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金玉甜1号与温甜153组合的选育实践,提出了甜玉米育种的建议。
关键词 甜玉米 育种 杂种模式 轮回选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叶覆盆子研究概况及在我市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彬荣 许立奎 梅喜雪 《温州农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8-20,共3页
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在我市俗称角公、牛雹等,蔷薇科悬钩子属浆果植物。果实在已饱满呈绿色未成熟时,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覆盆子,据本草纲目简介有健肾益胃,补足精气,治肾虚、遗尿等功效。成熟果实是新型高营养的野生果品,... 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在我市俗称角公、牛雹等,蔷薇科悬钩子属浆果植物。果实在已饱满呈绿色未成熟时,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覆盆子,据本草纲目简介有健肾益胃,补足精气,治肾虚、遗尿等功效。成熟果实是新型高营养的野生果品,富含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覆盆子 开发利用 温州市 化学成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玉甜1号”甜玉米秋季制种不同播期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彬荣 许立奎 +2 位作者 梅喜雪 周子辉 张宗宸 《温州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30-31,共2页
甜玉米制种时的花期是否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本试验通过标叶调查法,弄清了"金玉甜1号"制种双亲在生育期内叶龄差异,为制种确保花期相遇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制种 花期 标叶调查法 叶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甜玉米新品种(系)对比试验
12
作者 潘彬荣 梅喜雪 +6 位作者 吴瑞业 吴昌明 张松木 张祥熙 诸德康 周子辉 许立奎 《温州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8-9,40,共3页
温州市耕地面积旱地达50多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以上。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也希望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种植好的经济旱粮作物来获得效益。超甜玉米由于味道好,营养佳,经济效益高,在我市逐步发展,但目前推广的品种品质不理想。
关键词 超甜玉米 品种比较试验 选育 产量 经济性状 抗病性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粉病糯性小麦的多重PCR分子鉴定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立奎 潘彬荣 +4 位作者 岳高红 梅喜雪 刘永安 张宗宸 周志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03-1207,共5页
为同时鉴定小麦糯性和白粉病抗性,本研究利用已知3对引物建立多重PCR体系,分别扩增WxA1、Wx-B1、Wx-D1和Pm21基因的分子标记,其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30/265、854、204和1400 bp。经过对供试品种和部分F2分离群体的Wx蛋白进行SDS-PAGE电... 为同时鉴定小麦糯性和白粉病抗性,本研究利用已知3对引物建立多重PCR体系,分别扩增WxA1、Wx-B1、Wx-D1和Pm21基因的分子标记,其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30/265、854、204和1400 bp。经过对供试品种和部分F2分离群体的Wx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其结果与多重PCR结果一致,证明该多重PCR体系准确可靠,可提高小麦糯性兼抗白粉病的选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多重PCR 白粉病抗性 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旱稻保持系沪旱1B柱头外露率的QTL定位 被引量:7
14
作者 岳高红 梅捍卫 +3 位作者 潘彬荣 楼珏 李明寿 罗利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1-245,共5页
本研究利用沪旱1B/Ⅱ-32B杂交的F2群体,对水稻的柱头外露率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研究其遗传机制,以改良沪旱1B的柱头外露率。试验共检测到10个与柱头外露率有关的QTLs,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检测到3个影响单边柱... 本研究利用沪旱1B/Ⅱ-32B杂交的F2群体,对水稻的柱头外露率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研究其遗传机制,以改良沪旱1B的柱头外露率。试验共检测到10个与柱头外露率有关的QTLs,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检测到3个影响单边柱头外露率(PSEs)的QTLs,分别位于3号、7号和9号染色体上,联合贡献率为21.44%;检测到2个影响双边柱头外露率(PDES)的QTLs,位于3号和9号染色体上,联合贡献率为15.98%;检测到5个影响总柱头外露率(PES)的QTLs,位于3,4,7,9号染色体上,其中3号染色体上有2个QTLs位点,总柱头外露率QTLs的单独贡献率在6.86%-9.73%之间,联合贡献率为39.42%。QTL上位性分析,检测到7对显著互作位点,解释了表型变异的67.39%,检测到的上位性效应主要以加性/加性互作效应为主,部分主效QTLs参与了互作。这些QTLs分子标记为改良沪旱1B的柱头外露率性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杂交稻 柱头外露率 QTL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甜玉米金玉甜2号的选育 被引量:8
15
作者 许立奎 潘彬荣 +4 位作者 梅喜雪 岳高红 刘永安 张宗宸 周志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109,共2页
金玉甜2号系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选系152为母本,自选系795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鲜食甜玉米杂交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势较强、容易种植、适应性较广、丰产性好、品质优、商品性较好等优点。
关键词 甜玉米 金玉甜2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优质、高产甜玉米新品种金玉甜1号的选育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立奎 潘彬荣 +5 位作者 岳高红 梅喜雪 刘永安 洪德林 周子辉 张宗宸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5,共3页
金玉甜1号为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选系152为母本,自选系11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鲜食甜玉米杂交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熟期早、市场竞争力强等优良特性;植株生长健壮,整齐度好,株高和穗位高适中,适宜在我国西南地区(云、... 金玉甜1号为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选系152为母本,自选系11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鲜食甜玉米杂交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熟期早、市场竞争力强等优良特性;植株生长健壮,整齐度好,株高和穗位高适中,适宜在我国西南地区(云、贵、川、渝)及浙江省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金玉甜1号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科研成果 做好富民文章
17
作者 潘彬荣 《温州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38-39,共2页
自2007年8月份开始,本人以温州市科技特派员的身份人驻瓯海区泽雅镇,至今已有四年。在科技特派员任职期间,根据温州市、瓯海区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本人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关键词 科研成果 瓯海区 温州市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国内杂交小麦发展现状
18
作者 潘彬荣 《温州农业科技》 2001年第3期6-7,9,共3页
由于常规育种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性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处于爬坡阶段,作为南方麦区的小麦育种工作者,在选育和推广工作中无不感到巨大的压力。水稻、玉米、高梁等作物在近些年来相继利用杂种优势使产量大幅度提高,也促使... 由于常规育种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性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处于爬坡阶段,作为南方麦区的小麦育种工作者,在选育和推广工作中无不感到巨大的压力。水稻、玉米、高梁等作物在近些年来相继利用杂种优势使产量大幅度提高,也促使我们把小麦育种突破的希望寄托在杂交优势利用即杂交小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杂交小麦 育种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地区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岳高红 程保山 +4 位作者 潘彬荣 刘永安 梅喜雪 罗立军 许立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9-224,共6页
为了明确浙南地区小麦育种亲本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88对SSR引物对48份小麦品种资源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显示:其中有27对引物在48份材料之间具有稳定的多态性,共检测出159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2... 为了明确浙南地区小麦育种亲本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88对SSR引物对48份小麦品种资源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显示:其中有27对引物在48份材料之间具有稳定的多态性,共检测出159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2~9个,平均为5.89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17~0.850,平均为0.652。48份小麦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68~1.00,品种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75处,可将48份小麦品种(系)分为6大类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金玉甜1号制种父母本花期及栽培密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岳高红 许立奎 +5 位作者 潘彬荣 楼珏 梅喜雪 刘永安 周志辉 张宗宸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09-812,共4页
为了获得金玉甜1号高产制种的父母本最佳播期差以及母本最佳载培密度,研究了甜玉米金玉甜1号制种父母本的花期相遇以及栽培密度对其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玉甜1号春季制种父本比母本迟播18~20 d,父母本花期达到最佳相遇。在父母... 为了获得金玉甜1号高产制种的父母本最佳播期差以及母本最佳载培密度,研究了甜玉米金玉甜1号制种父母本的花期相遇以及栽培密度对其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玉甜1号春季制种父本比母本迟播18~20 d,父母本花期达到最佳相遇。在父母本花期正常相遇的前提下,金玉甜1号制种母本的最适栽培密度为4.76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玉甜1号 花期相遇 栽培密度 制种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