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化工专业硕士的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实践——基于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谭海军 潘宏程 +1 位作者 孔翔飞 胡振光 《化工设计通讯》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随着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工程人员的伦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伦理课程已经成为全日制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不可少的课程。为了使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加有效,采用通论案例与专业案例结合的互动讨论模式,总结和分... 随着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工程人员的伦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伦理课程已经成为全日制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不可少的课程。为了使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加有效,采用通论案例与专业案例结合的互动讨论模式,总结和分析专业特色鲜明且伦理问题突出的特色案例,研讨各种工程伦理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合理配置的专业特色案例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典型伦理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工程伦理意识和掌握应对伦理冲突时的决策能力,显著提高了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 化学工程专业 教学实践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类工程硕士“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与实践
2
作者 谭海军 潘宏程 胡振光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化学工业的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相关的伦理问题。开设工程伦理类相关课程对于培养化工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化工类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工程伦理”为依托,围绕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案... 化学工业的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相关的伦理问题。开设工程伦理类相关课程对于培养化工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化工类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工程伦理”为依托,围绕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案例建设等内容,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优化“工程伦理”教学策略与考核体系,让学生对工程伦理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并能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关注工程实践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并认识到这些问题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 课程建设 教学实践 考核方法 案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白蛋白-丙酮(乙醇)体系的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潘宏程 蒋治良 +2 位作者 袁伟恩 唐国顺 罗杨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60-663,共4页
采用双池法研究了 pH =7 4Tris HCl 丙酮 (或乙醇 ) HSA体系的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实验表明 ,丙酮对HSA在 32 5nm处的荧光产生猝灭效应 ,其根本原因是丙酮的分子吸收。乙醇使HSA在 32 5nm处的荧光增强 ,系由于乙醇破坏了HSA的高... 采用双池法研究了 pH =7 4Tris HCl 丙酮 (或乙醇 ) HSA体系的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实验表明 ,丙酮对HSA在 32 5nm处的荧光产生猝灭效应 ,其根本原因是丙酮的分子吸收。乙醇使HSA在 32 5nm处的荧光增强 ,系由于乙醇破坏了HSA的高级结构 ,Trp残基暴露于HSA的表面并形成氢键所致。在 pH =4 8NaAC HAC缓冲溶液中 ,丙酮体积分数大于 30 %或乙醇体积分数大于 4 0 %时 ,HSA分子因高级结构被破坏而互相聚集 ,导致 4 70nm处的共振散射急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乙醇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共振散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共振散射与共振吸收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潘宏程 蒋治良 +1 位作者 袁伟恩 黄思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2-285,共4页
采用共振散射光谱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金纳米粒子. 结果表明,粒径为10 nm、Au的质量浓度为0~35.4×10-6 g/mL的金纳米粒子溶液在525 nm处分别产生1个共振吸收峰和1个共振散射峰. 粒径为50 nm、Au的质量浓度为0~17.7×10-6 g/mL... 采用共振散射光谱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金纳米粒子. 结果表明,粒径为10 nm、Au的质量浓度为0~35.4×10-6 g/mL的金纳米粒子溶液在525 nm处分别产生1个共振吸收峰和1个共振散射峰. 粒径为50 nm、Au的质量浓度为0~17.7×10-6 g/mL的金纳米粒子溶液在530 nm处分别产生1个共振吸收峰和1个共振散射峰. 当金纳米粒子浓度较高时,存在共振散射峰红移和猝灭现象. 从光子与纳米粒子界面超分子能带电子作用及光子与纳米粒子之间发生多次散射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金纳米粒子共振散射峰和共振吸收峰的对应关系及其共振散射峰红移和猝灭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共振散射 共振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化学与分析》开设双语课程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宏程 张元明 +2 位作者 李建平 陶慧林 聂瑾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43期208-210,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食品化学与分析》构建双语课程体系的几个问题,以及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课程建设 食品化学与分析 双语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长Au纳米粒子测定黄嘌呤的循环伏安法
6
作者 潘宏程 谭小珍 +1 位作者 李敦南 李建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83-83,共1页
Au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催化和光电性能,己成为生物传感器研究的热点之一。Willner课题组最先发展了一种耦合酶和Au纳米粒子的方法,利用Au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来识别酶的底物、测定酶的活性或酶的抑制作用。黄嘌呤(Xanthille)是人体内... Au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催化和光电性能,己成为生物传感器研究的热点之一。Willner课题组最先发展了一种耦合酶和Au纳米粒子的方法,利用Au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来识别酶的底物、测定酶的活性或酶的抑制作用。黄嘌呤(Xanthille)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含量直接影响血液中尿酸的含量。朱俊杰课题组以Cd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结合生物催化生长Au纳米粒子,建立了黄嘌呤的近红外荧光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纳米粒子 测定方法 生长过程 黄嘌呤 循环伏安法 生物传感器 荧光探针 催化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类染料-磷钼酸复合纳米微粒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7
作者 潘宏程 朱俊杰 姜立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合成了罗丹明6G-磷钼酸(R6G-PMA)和罗丹明B-磷钼酸(RhB-PMA)两种复合纳米微粒,并用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共振光散射(RLS)光谱对复合纳米微粒进行了表征。合成的RhB-PMA复合纳米微粒的平... 本文合成了罗丹明6G-磷钼酸(R6G-PMA)和罗丹明B-磷钼酸(RhB-PMA)两种复合纳米微粒,并用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共振光散射(RLS)光谱对复合纳米微粒进行了表征。合成的RhB-PMA复合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为343±144nm。R6G-PMA和RhB-PMA复合纳米微粒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62nm和555nm,其荧光峰分别位于581nm和580nm。复合纳米微粒的吸收波长和荧光峰波长与相应的罗丹明染料相比发生红移,且表现出强烈的RLS增强效应,R6G-PMA和RhB-PMA的最大RLS峰波长分别为581nm和654nm,这表明在复合纳米微粒中相邻的罗丹明染料分子之间存在强烈的电子耦合效应。制备了R6G-PMA修饰玻碳电极(R6G-PMA/GCE),研究了H2O2在R6G-PMA/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H2O2有着明显的电化学响应,且在其浓度为3.3×10-6~5.6×10-5 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响应,相关系数r2为0.9921,检出限(3σ)为2.0×10-8 mol/L。R6G-PMA/GCE对尿酸(UA)和抗坏血酸(AA)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UA和AA共存的情况下测定H2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 磷钼酸 复合纳米微粒 过氧化氢 共振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导向的合作学习法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实践
8
作者 潘宏程 李建平 +2 位作者 杜甫佑 张云 陶慧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20期175-176,共2页
本文探讨了问题导向的合作学习法在仪器分析教学中应用。介绍了问题导向的合作学习法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对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学习情境、确立问题、针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总结和效果评价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并... 本文探讨了问题导向的合作学习法在仪器分析教学中应用。介绍了问题导向的合作学习法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对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学习情境、确立问题、针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总结和效果评价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并且,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 合作学习 仪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蛤蚧定喘胶囊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被引量:9
9
作者 邹节明 袁伟恩 +2 位作者 蒋治良 王力生 潘宏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HPLC法 含量测定 蛤蚧定喘胶囊 苦杏仁苷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天青S-铝(Ⅲ)-聚乙二醇4000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蒋治良 潘宏程 袁伟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3-577,共5页
在pH5 0的NaAc HAc缓冲溶液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 40 0 0存在下 ,铬天青S与铝 (Ⅲ )形成络合物微粒体系 ,在 40 0nm和 5 30nm处出现两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 .共振散射光强度与Al(Ⅲ )的浓度在 0 0 84— 0 84μg·ml- 1 范围... 在pH5 0的NaAc HAc缓冲溶液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 40 0 0存在下 ,铬天青S与铝 (Ⅲ )形成络合物微粒体系 ,在 40 0nm和 5 30nm处出现两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 .共振散射光强度与Al(Ⅲ )的浓度在 0 0 84— 0 84μg·ml- 1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共存物质的影响 .建立了一个共振散射光谱测定水中Al的方法 ,其结果与分光光度法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4000 微粒体 HA 适宜 共振散射光谱 影响 分光光度法 铬天青S 缓冲溶液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制电催化效应的分子印迹传感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连明 李建平 潘宏程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25-1030,共6页
以绿麦隆为模板分子,在镍电极表面聚合制得绿麦隆分子印迹膜。洗脱后的分子印迹膜重新吸附不同浓度绿麦隆分子,在印迹膜上形成不同量的印迹孔穴,H2O2通过印迹孔穴在镍电极表面产生电催化氧化,从而形成门控制电催化效应,以此对绿麦隆进... 以绿麦隆为模板分子,在镍电极表面聚合制得绿麦隆分子印迹膜。洗脱后的分子印迹膜重新吸附不同浓度绿麦隆分子,在印迹膜上形成不同量的印迹孔穴,H2O2通过印迹孔穴在镍电极表面产生电催化氧化,从而形成门控制电催化效应,以此对绿麦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镍电极对H2O2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分子印迹聚合膜中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摩尔配比为1∶12∶30,重吸附时间为10 min,测试缓冲液pH=7.2。H2O2的催化电流值与绿麦隆浓度在1.0×10-4~4.0×10-7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9×10-8 mol/L。将传感器应用于农田水样的检测,其回收率在97%~10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传感器 电催化 门控制 绿麦隆 镍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液相银纳米微粒吸收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伟恩 蒋治良 +1 位作者 潘宏程 康彩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0-922,共3页
粒径为2 0nm的黄色银纳米微粒在4 0 0nm处有一吸收峰,当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的浓度较低时,A4 0 0nm 减小,波长大于4 0 0nm以上的吸收增大且体系的吸收峰发生红;当CS浓度较高时,波长大于4 0 0nm以上的吸收减小,而在4 0 0nm处的吸收... 粒径为2 0nm的黄色银纳米微粒在4 0 0nm处有一吸收峰,当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的浓度较低时,A4 0 0nm 减小,波长大于4 0 0nm以上的吸收增大且体系的吸收峰发生红;当CS浓度较高时,波长大于4 0 0nm以上的吸收减小,而在4 0 0nm处的吸收增大,体系的吸收峰发生蓝移。研究表明这是由于CS与带负电荷的银纳米存在较强的疏水和静电作用而导致银纳米微粒形貌的改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微粒 表面活性剂 减色 增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血宁片中总黄酮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节明 袁伟恩 +2 位作者 蒋治良 王力生 潘宏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87-990,共4页
目的 建立舒血宁片中总黄酮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方法 ,探讨共振散射光增强的原因。方法 采用共振散射光谱法研究 BSA- Mo ( ) -槲皮素 (Qu)体系。结果  BSA- Mo( ) - Qu体系在 4 70 nm和 5 2 5 nm产生共振散射峰 ,Qu浓度在 0~ 2 .4 m g... 目的 建立舒血宁片中总黄酮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方法 ,探讨共振散射光增强的原因。方法 采用共振散射光谱法研究 BSA- Mo ( ) -槲皮素 (Qu)体系。结果  BSA- Mo( ) - Qu体系在 4 70 nm和 5 2 5 nm产生共振散射峰 ,Qu浓度在 0~ 2 .4 m g/ L 与 4 70 nm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成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0 .3mg/ L。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 ,可用于舒血宁片中总黄酮的测定。 [BSA- Mo( ) - Q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片 槲皮素 总黄酮 共振散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金纳米团簇的制备及其在铜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浩琪 梁国熙 +1 位作者 吴向阳 潘宏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8-612,共5页
在水溶液中以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制备了具有较好荧光性能的金纳米团簇(GSH-AuNCs),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基于Cu2+对该GSH-AuNCs的荧光具有选择性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且简便的检测痕量Cu2+的方... 在水溶液中以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制备了具有较好荧光性能的金纳米团簇(GSH-AuNCs),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基于Cu2+对该GSH-AuNCs的荧光具有选择性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且简便的检测痕量Cu2+的方法。考察了检测体系中GSH-AuNCs的浓度、反应时间、pH值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GSH-AuNCs的荧光强度与Cu2+的浓度分别在5.0×10-9~4.0×10-6 mol/L(R=0.9940),4.0×10-6~2.0×10-5 mol/L(R=0.9950)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2.0×10-9 mol/L。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水样中Cu2+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团簇(GSH—AuNCs) 荧光猝灭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橙-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与变色效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治良 袁伟恩 潘宏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70-76,共7页
在 p H2 .5 6,4.1 0和 5 .72的 Britton-Robinson介质中 ,甲基橙 ( MO)分别呈红色 ( λmax=5 1 0 nm)、橙色( λmax=470 nm)和黄色 ( λmax=460 nm) .分别加入十六烷基溴化铵 ( CTAB) ,甲基橙在 5 1 0 ,470和 460 nm处吸收峰降低 ,这是... 在 p H2 .5 6,4.1 0和 5 .72的 Britton-Robinson介质中 ,甲基橙 ( MO)分别呈红色 ( λmax=5 1 0 nm)、橙色( λmax=470 nm)和黄色 ( λmax=460 nm) .分别加入十六烷基溴化铵 ( CTAB) ,甲基橙在 5 1 0 ,470和 460 nm处吸收峰降低 ,这是由于形成 CTAB-MO缔合物分子并可聚集形成 ( CTAB-MO) n 缔合微粒将吸光分子 MO包裹所致 .( CTAB-MO) n 在 p H2 .5 6,4.1 0和 5 .72的 Britton-Robinson介质中 ,缔合微粒体系分别呈浅红色、橙色和亮黄色 ,在 470和 5 70 ,3 70和 5 3 0 ,3 70和 5 40 nm处各有 2个共振散射峰 .当 [CTAB]≤ [MO]时 ,该缔合微粒体系分别呈浅红色、橙色和亮黄色 ;在 p H2 .5 6的介质中 ,当 [CTAB]≥ 2 [MO]时 ;及在 p H4.1 0和 5 .72 Bri-tton-Robinson介质中 ,[CTAB]≥ 1 .5 [MO]时 ,体系的吸收峰首先紫移到 3 5 6nm再红移到 42 5 nm且逐渐增强 ,经过一系列颜色变化 ,最终都变黄绿色 .共振散射光谱、扫描电镜、透析和乙醇浓度的影响等实验结果表明 ,( CTAB-MO) n 缔合有机微粒是产生其减色效应和增色效应及共振散射效应的根本原因 .[( CTAB-MO) n]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甲基橙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缔合微粒 吸收光谱 共振散射 变色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磷钼杂多酸缔合纳米微粒体系荧光猝灭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伟恩 蒋治良 潘宏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70-974,共5页
在 pH 7 4 0的Tris HCl缓冲溶液中 ,磷钼杂多酸 (PMA)呈浅黄色 ,在可见光区没有明显的吸收峰 ;人血清白蛋白 (HSA)呈无色 ,在可见光区也没有明显的吸收峰 ,但在 35 0nm处有一荧光峰。当有PMA存在时 ,HSA与PMA形成缔合纳米微粒 ,HSA PMA... 在 pH 7 4 0的Tris HCl缓冲溶液中 ,磷钼杂多酸 (PMA)呈浅黄色 ,在可见光区没有明显的吸收峰 ;人血清白蛋白 (HSA)呈无色 ,在可见光区也没有明显的吸收峰 ,但在 35 0nm处有一荧光峰。当有PMA存在时 ,HSA与PMA形成缔合纳米微粒 ,HSA PMA缔合纳米微粒的粒径约为 80nm。经研究发现HSA对PMA有增色和减色效应 ,PMA对HSA有荧光猝灭作用 ;PMA对色氨酸 (Trp)和酪氨酸 (Tyr)也有一定的荧光猝灭作用 ,但这两种荧光猝灭机理不同 ,且没有形成缔合纳米微粒。PMA对色氨酸 (Trp)和酪氨酸的荧光猝灭作用主要是由于PMA在发射波长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分子吸收 ,即通常所报道过的能量转移所至。研究结果表明 ,HSA PMA缔合纳米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该体系的荧光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磷钼杂多酸 缔合纳米微粒体系 荧光猝灭 增色效应 减色效应 共振散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仪器分析》教学改革为契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39
17
作者 杜甫佑 阮贵华 +2 位作者 李建平 陶慧林 潘宏程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3期177-178,189,共3页
仪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化学学科,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仪器分析》教学改革为契机,优化教师队伍,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内容,跟进科技前沿,关注发展应用;强化实验操作,增... 仪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化学学科,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仪器分析》教学改革为契机,优化教师队伍,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内容,跟进科技前沿,关注发展应用;强化实验操作,增加综合设计实验,激发创新意识,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协同育人实践研究——以化学综合实验教学实践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甫佑 朱文远 +3 位作者 李建平 潘宏程 刘军 刘峥 《高教学刊》 2016年第11期13-14,17,共3页
实施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措施,化学综合实验教学实践是推进高校化学相关学科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化学相关专业在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方面仍面临师资力量、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等问题的挑战... 实施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措施,化学综合实验教学实践是推进高校化学相关学科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化学相关专业在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方面仍面临师资力量、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等问题的挑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以化学综合实验教学实践为例,提出了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校所联合等协同育人途径,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实践教学 协同育人 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科专业竞赛促进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峥 李建平 +3 位作者 李和平 潘宏程 刘军 尚伟 《高教学刊》 2016年第9期68-69,71,共3页
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文章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分析了学科竞赛在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提出了学科专业竞赛与实践教学互动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用型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建平 张云 +4 位作者 刘军 刘峥 聂瑾芳 潘宏程 杜甫佑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51期271-273,共3页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深入改革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是最主要的模式之一。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集团公司检测试剂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实践为例,介绍我们...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深入改革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是最主要的模式之一。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集团公司检测试剂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实践为例,介绍我们在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联合实验室 化学化工类专业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