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
作者 潘子民 费声重 +3 位作者 郭星 季文樾 曹志伟 杨怀安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 观察喉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及喉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总结 1986~ 1995年间各种喉部分切除术 379例 ,男 2 90例 ,女 89例。声门上癌 184例 (按 1992年UICC标准T1 8例 ,T2115例 ,T348例 ,T413例 ) ,声门癌 192例 (T1 115例 ,T2 ... 目的 观察喉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及喉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总结 1986~ 1995年间各种喉部分切除术 379例 ,男 2 90例 ,女 89例。声门上癌 184例 (按 1992年UICC标准T1 8例 ,T2115例 ,T348例 ,T413例 ) ,声门癌 192例 (T1 115例 ,T2 6 3例 ,T313例 ,T41例 ) ,跨声门癌 3例 (T2 1例 ,T32例 )。共 8种术式 ,即声带切除术 2 6例 ,垂直部分切除术 138例 ,额侧切除术 7例 ,声门水平 (喉中段 )切除术 12例 ,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 5 8例 ,水平垂直 ( 3 4)部分切除术 95例 ,喉次全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术 2 4例 ,喉近全切除环舌根吻合术 (保留一侧杓状软骨 ) 19例。同期颈廓清术 193例 (单侧12 1例 ,双侧 72例 )。结果 全部病例恢复发音功能。 7~ 2 3d全部克服误咽拔掉鼻饲管 ,36 2例在术后 9d~ 3个月拔除套管 ,另 8例经二次手术修整拔除气管套管 ,拔管率为 97 6 %。 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8% ( 32 9 379)、81 3% ( 2 6 6 32 7)、6 9 4% ( 12 0 173)。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是保存喉功能的根治性手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选择术式、熟练的手术技巧及完善的修复技术是提高生存质量及疗效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喉切除术 存活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喉癌喉部分切除术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2
作者 潘子民 费声重 +5 位作者 郭星 闫艾慧 季文樾 马秀岚 曹志伟 柳斌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老龄喉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切除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总结1986~1996年间99例65岁以上老龄喉癌患者行各种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声带切除14例、垂直半喉切除31例、声门上水平半喉切除15例、声门水平切... 目的探讨老龄喉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切除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总结1986~1996年间99例65岁以上老龄喉癌患者行各种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声带切除14例、垂直半喉切除31例、声门上水平半喉切除15例、声门水平切除2例、水平垂直(3/4)切除22例、喉近全切除5例、喉全切除环咽吻合10例。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均恢复了发音功能及吞咽功能,拔管率为91.9%。术中无死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7%、75.5%。结论老龄不是保留喉功能手术的禁忌证,关键是正确掌握各种术式的适应症及提高外科手术技巧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喉切除术 生存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近全切除喉功能重建术 被引量:22
3
作者 潘子民 闫艾慧 +2 位作者 郭星 曹志伟 柳斌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为了减少喉全切除率并重建喉功能。方法自1991~1996年作喉近全切除喉功能重建术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40岁,平均57.6岁。临床分期Ⅱ期2例,Ⅲ期9例,Ⅳ期8例。手术特点是:切除舌骨,... 目的为了减少喉全切除率并重建喉功能。方法自1991~1996年作喉近全切除喉功能重建术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40岁,平均57.6岁。临床分期Ⅱ期2例,Ⅲ期9例,Ⅳ期8例。手术特点是:切除舌骨,保留环状软骨及一侧杓状软骨,将环状软骨前缘与舌根切缘吻合,增强了舌根对新喉口的遮盖作用,减轻了误咽。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发音功能良好,多数病例误咽不重。5例拔除套管经喉呼吸。14例新喉腔狭窄经气管造口呼吸,其中10例气管外孔宽阔不带套管,4例仍带套管。3年生存率78.6%(11/14),5年生存率75%(3/4)。结论该术式在保存喉功能减少喉全切除率方面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喉切除 喉功能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门上癌术后颈淋巴结的转移与再发 被引量:14
4
作者 潘子民 曹志伟 +1 位作者 柳斌 王琰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颈廓清术在声门上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总结1981~1993年治疗的582例声门上癌术后颈淋巴结转移及廓清侧转移淋巴结再发情况。结果T3、T4病例392例(67.4%),而T3N+、T4N+147例(... 目的探讨选择性颈廓清术在声门上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总结1981~1993年治疗的582例声门上癌术后颈淋巴结转移及廓清侧转移淋巴结再发情况。结果T3、T4病例392例(67.4%),而T3N+、T4N+147例(37.5%)。T3、T4占全组N+的86.5%(147/170)。N0未行颈廓清术126例,术后发生同侧及双侧颈淋巴结转移33例,其90.9%在T3、T4组(30/33)。N0行选择性颈廓清术286例,术后发生对侧转移40例,其75%也在T3、T4组(30/40)。对二次住院治疗的163例进行了随访。二期选择性颈廓清组3、5年生存率为86.7%及77.8%,术后转移组及术后再发组分别为64.8%、32.5%及33.3%、30.8%。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对声门上癌T3、T4的N0病例应行选择性颈廓清术。出现转移后再行颈廓清术者疗效明显下降。声门上癌部分T2N0病例(如杓会厌皱襞癌、杓区癌或杓区受累、肿瘤>2.0cm、溃疡型、周边呈浸润生长等)也不属早期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声门上癌 颈淋巴结转移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人卵巢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腹腔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子民 叶大风 +2 位作者 谢幸 陈怀增 吕卫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 :建立荷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SCID)动物模型。方法 :SCID鼠腹腔注射人 SKOV3卵巢癌细胞 1× 10 7个 /只 ,饲养在无特定病原体环境中 ,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实验组 3只 SCID小鼠腹腔内均见肿瘤生长 ... 目的 :建立荷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SCID)动物模型。方法 :SCID鼠腹腔注射人 SKOV3卵巢癌细胞 1× 10 7个 /只 ,饲养在无特定病原体环境中 ,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实验组 3只 SCID小鼠腹腔内均见肿瘤生长 ,并形成以横膈、肠系膜、肝周、腹膜为主的转移灶 ,其中 1只肺部有镜下转移灶。移植后肿瘤细胞在形态、生长、分泌 CA12 5功能方面均与原细胞株保持一致。结论 :建立的荷人 SKOV3卵巢癌 SCID鼠腹腔移植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人卵巢癌腹腔播散的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动物疾病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全切除环咽吻合喉重建术式的改进 被引量:7
6
作者 潘子民 曹志伟 柳斌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5期296-298,共3页
为改进Arslan手术、减轻术后误咽、提高拔管率,总结1989年~1995年我院行喉全切除环咽吻合喉重建术(Arslan手术)27例。按UICC1987年标准T1bN08例,T2N017例,T3N02例。全部病例均为... 为改进Arslan手术、减轻术后误咽、提高拔管率,总结1989年~1995年我院行喉全切除环咽吻合喉重建术(Arslan手术)27例。按UICC1987年标准T1bN08例,T2N017例,T3N02例。全部病例均为双侧声带病变,病变较轻一侧声带受累在1/2以上。手术要点是:喉全切除只保留会厌和环状软骨,双侧杓状软骨均予切除。常规切除舌骨将环状软骨与舌根及颏下肌肉吻合。术后全部病例保存了发音功能,误咽明显减轻,拔管率为92.6%(25/27)。随访3年以上者14例,1例死亡,3年生存率92.86%(13/14)。5年以上者6例,1例失访。5年生存率83.33%(5/6)。本术式对减轻误咽提高拔管率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喉切除术 环咽吻合 喉重建 拨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舌根会厌吻合术对减轻误咽提高拔管率的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潘子民 郭星 +3 位作者 季文樾 杨怀安 曹志伟 杜强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目的 探索环状软骨上喉切除功能重建术减轻误咽提高拔管率的喉咽吻合固定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 1989~ 1996年间开展的环状软骨上喉切除环舌根 (会厌 )吻合术 6 6例的喉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术中对 2 1例的残喉有关口径及其与喉咽吻合... 目的 探索环状软骨上喉切除功能重建术减轻误咽提高拔管率的喉咽吻合固定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 1989~ 1996年间开展的环状软骨上喉切除环舌根 (会厌 )吻合术 6 6例的喉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术中对 2 1例的残喉有关口径及其与喉咽吻合相关部位的距离进行了测量。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均恢复了发音功能。环舌根会厌吻合组 36例中 ,无误咽 15例 ,轻度误咽 18例 ,中度误咽3例。拔管率 94.4%。环舌根吻合组 30例中 ,轻度误咽 10例 ,中度误咽 17例 ,重度误咽 3例。 3周内均克服误咽拔掉鼻饲 ;7例带管呼吸。 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0 .3%、74.4%、3/ 7。经测量会厌纵径及横径比环状软骨内纵径及横径大 1.5~ 2 .0倍。行环舌根 (会厌 )吻合术 ,会厌能准确盖在环状软骨上口 ,充分起到防止误咽的保护作用 ,并且提高了拔管率。以往把环状软骨吻合固定在舌骨体下面 ,由于环状软骨与舌根会厌之间夹着舌骨有较大空隙易发生误咽。舌骨盖在环状软骨上口易造成新喉口狭窄引起拔管困难。切除舌骨行环舌根 (会厌 )吻合术克服了以上 2种弊端取得理想结果。结论 环状软骨与舌骨吻合固定是误咽重拔管率低的主要原因。切除舌骨行环舌根 (会厌 )吻合术是减轻误咽、提高拔管率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喉切除术 环舌根会厌吻合术 拔管率 误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肿瘤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 被引量:4
8
作者 潘子民 曹志伟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鼻窦肿瘤特别是额、筛窦肿瘤手术并发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鼻窦肿瘤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中有7例在术中发现瘘孔。修补采用额肌瓣2例,阔筋膜和肌肉一例,EC耳胶和鼻中隔粘骨膜3例... 目的探讨鼻窦肿瘤特别是额、筛窦肿瘤手术并发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鼻窦肿瘤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中有7例在术中发现瘘孔。修补采用额肌瓣2例,阔筋膜和肌肉一例,EC耳胶和鼻中隔粘骨膜3例,TJ骨水泥1例。另7例术后抽纱条后发现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行降脑压、抗炎等自愈。无一例并发颅内感染。结论鼻窦肿瘤手术中应详细检查,发现瘘孔行一期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肿瘤 脑脊液鼻漏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全切除环咽吻合(Arslan)术后误咽重及拔管率低的原因
9
作者 潘子民 曹志伟 柳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7-288,共2页
目的 :探讨喉全切除环咽吻合 (Arslan)术后误咽重、拔管率低的原因。方法 :对 2 1例喉全切除环咽吻合术患者的环状软骨、会厌、舌骨及舌根等部位进行了形态学测量。结果 :会厌横径比环状软骨内横径大 1倍 ,会厌纵径比环状软骨内纵径大 0... 目的 :探讨喉全切除环咽吻合 (Arslan)术后误咽重、拔管率低的原因。方法 :对 2 1例喉全切除环咽吻合术患者的环状软骨、会厌、舌骨及舌根等部位进行了形态学测量。结果 :会厌横径比环状软骨内横径大 1倍 ,会厌纵径比环状软骨内纵径大 0 5倍。本组应用改进术式后 ,12例无误咽 ,9例有轻度误咽。除 1例切除患侧 1/ 3环状软骨术后喉腔变窄未能拔管外 ,其余均在 1~ 2个月内拔管。结论 :环状软骨与舌骨吻合是误咽重、拔管率低的根本原因。改进术式切除舌骨将环状软骨与舌根及会厌切缘吻合是克服误咽、提高拔管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喉切除环咽吻合术 误咽 拔管率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支气管异物1887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子民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1994年第5期36-37,共2页
气管、支气管异物1887例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耳鼻喉科潘子民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我院近十年来经治1887例,其中对病情较重之142例收住院治疗(占7.5%),其余均在门诊治愈。现将临床资料及有关... 气管、支气管异物1887例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耳鼻喉科潘子民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我院近十年来经治1887例,其中对病情较重之142例收住院治疗(占7.5%),其余均在门诊治愈。现将临床资料及有关问题讨论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异物 常见 耳鼻喉科 急症 病情 住院治疗 治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的基础与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子民 《科技成果纵横》 2006年第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临床治疗 基础 恶性肿瘤 人体健康 东北地区 流行病学 大样本 病因学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源性眼球突出症228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潘子民 阎艾慧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6年第3期119-120,共2页
单侧眼球突出除眼病外,由于眶腔三面被鼻窦包绕,许多鼻窦疾患亦可引起眼球突出,甚至视力障碍。现统计我院近二十年来引起眼球突出的各种鼻及鼻窦疾患228例,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 1.病种:228例中,恶性肿瘤80例(35%),囊肿7牛例(32.5%),... 单侧眼球突出除眼病外,由于眶腔三面被鼻窦包绕,许多鼻窦疾患亦可引起眼球突出,甚至视力障碍。现统计我院近二十年来引起眼球突出的各种鼻及鼻窦疾患228例,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 1.病种:228例中,恶性肿瘤80例(35%),囊肿7牛例(32.5%),详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突出 鼻源性 首发症状 突出症 恶性肿瘤 视力障碍 鼻窦 良性病变 分析讨论 近二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之有关问题
13
作者 潘子民 乔秀艳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1995年第4期30-32,共3页
气管切开术之有关问题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耳鼻喉科(110001)潘子民,乔秀艳气管切开术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抢救措施,应为临床各科医生所熟知。参阅有关资料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有关问题供同道参考。一、有... 气管切开术之有关问题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耳鼻喉科(110001)潘子民,乔秀艳气管切开术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抢救措施,应为临床各科医生所熟知。参阅有关资料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有关问题供同道参考。一、有关的局部解剖1.气管:成人气管总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颈部外科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清扫术在声门上型喉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宁 李巍 +3 位作者 王琰 郭星 潘子民 姜学钧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颈清扫术在声门上型喉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总结448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及生存情况,其中T12例,T2175例,T3140例,T4131例。N+173例,占声门上型喉癌的38.6%。采用喉部分切除术173例,喉全切除术275例。同期颈清扫术396例(... 目的探讨颈清扫术在声门上型喉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总结448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及生存情况,其中T12例,T2175例,T3140例,T4131例。N+173例,占声门上型喉癌的38.6%。采用喉部分切除术173例,喉全切除术275例。同期颈清扫术396例(88.4%)(单侧168例,双侧228例)。223例N0病例行改良全颈清扫术,173例N+病例行经典全颈清扫术,52例N0患者未行颈清扫术。结果直接法统计其3年生存率为75.2%(337/448),5年生存率为52.2%(234/448)。N0患者3年生存率为78.9%(217/275),5年生存率为69.8%(192/275)。N+患者3年生存率为69.4%(120/173),5年生存率为24.3%(42/173),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Ⅰ、Ⅱ期123例,Ⅲ、Ⅳ期325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76.4%(94/123)及43.1%(140/32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颈部转移二次住院手术的44例中,其5年生存率仅为34.1%(15/44)。结论喉癌早期病例疗效明显好于晚期病例。声门上型喉癌N0时同期行必要的择区性颈清扫术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病理学 鳞状细胞 鳞状细胞 外科学 声门 外科学 喉切除术 方法 颈淋巴结清扫术 方法 存活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TP激光喉显微外科手术临床研究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怀安 于宝贤 +4 位作者 潘子民 郭星 谷贺 柳柯 王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将KTP激光同显微镜结合,在支撑喉镜下开展KTP激光喉显微外科手术,探讨该手术的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经喉插管全身静脉麻醉,支撑喉镜下应用激光切除病变,共治疗各种喉疾病52例。结果:支撑喉镜下应用激光可将早期... 目的:将KTP激光同显微镜结合,在支撑喉镜下开展KTP激光喉显微外科手术,探讨该手术的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经喉插管全身静脉麻醉,支撑喉镜下应用激光切除病变,共治疗各种喉疾病52例。结果:支撑喉镜下应用激光可将早期喉癌、血管瘤等病变经喉内完整切除,术后经过半年以上的临床观察疗效良好。讨论:显微镜下观察病变更加清晰,立体感强。KTP激光切割止血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TP激光 显微外科手术 喉手术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相关基因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9
16
作者 唐桥斐 季文樾 +2 位作者 潘子民 郑晏 关超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 (metastasis associatedgene1 ,MTA1 )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 ,检测 32例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 (metastasis associatedgene1 ,MTA1 )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 ,检测 32例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 (1 6例伴颈淋巴结转移、1 6例不伴颈淋巴结转移 )、1 6例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 (均不伴颈淋巴结转移 )、1 6例喉正常组织中MTA1mRNA的表达。结果 RT PCR结果显示在 1 6例声门上癌颈淋巴结转移组的癌组织中 ,MTA1mRNA表达阳性 ;在不伴颈淋巴结转移的其他喉鳞状细胞癌组织 (声门上型 1 6例和声门型 1 6例 )及 1 6例喉正常组织中MTA1mRNA表达阴性。结论 MTA1mRNA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相关基因 喉癌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喉血管瘤KTP和YAG两种激光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怀安 潘子民 +3 位作者 季文樾 柳克 柳斌 王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咽喉 血管瘤 KTP激光 YAG 激光 激光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声带切除术后新声带形成的临床观察和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杨怀安 季文樾 +3 位作者 郭星 曹志伟 潘子民 任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38,I004,共4页
目的 探讨激光声带切除术后新声带形成的过程和机理。方法 应用激光切除 4只家犬两侧声带黏膜、声韧带及部分声带肌 ,保留前联合 (模拟AbitbolⅡ型术式 ) ,8个月后观察喉的大体结构及新声带组织结构。对 10 0例声门型喉癌应用激光声... 目的 探讨激光声带切除术后新声带形成的过程和机理。方法 应用激光切除 4只家犬两侧声带黏膜、声韧带及部分声带肌 ,保留前联合 (模拟AbitbolⅡ型术式 ) ,8个月后观察喉的大体结构及新声带组织结构。对 10 0例声门型喉癌应用激光声带切除术的患者 ,根据声带切除深度和范围分为 3型 ,通过术后连续随访 ,观察新声带形成过程。结果 激光声带切除术 8个月后的家犬均有新声带形成 ,HE染色见黏膜表面为鳞状上皮 ,其下有新生的韧带样结缔组织及疏松的肌纤维。 10 0例患者中Ⅰ型 16例 3个月后全部恢复喉的正常结构 ,Ⅱ型 86 % ( 5 4 6 3例 )的患者术后 4个月恢复喉的正常结构 ,形成新声带。 2 1例Ⅲ型患者均无新声带形成。结论 激光声带切除术后形成的新声带组织结构接近正常声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声带切除术 声带形成 临床观察 组织学 喉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喉镜下激光声带切除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怀安 马亮 +2 位作者 郭星 潘子民 任重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了解支撑喉镜下激光声带切除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1997年至2001年间我院在支撑喉镜下单独应用KTP激光行声带切除术治疗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共100例,其中T1&N0M0 96例,T1bN0M04例。全部病例通过电话和来院... 目的了解支撑喉镜下激光声带切除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1997年至2001年间我院在支撑喉镜下单独应用KTP激光行声带切除术治疗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共100例,其中T1&N0M0 96例,T1bN0M04例。全部病例通过电话和来院复诊等形式随访5~8年,对其治疗后的复发率和患者的5年生存率进行临床统计。结果100例单独行KTP激光声带切除术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中,局部治愈无复发的患者95例;局部复发5例,其中4例再行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补救治疗,观察5年无复发;1例于术后1年复发,行全喉切除补救治疗,术后22个月死于局部复发。100例单独行KTP激光声带切除术治疗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中,失访3例,死亡1例,5年生存率为96%,复发率为5%。结论支撑喉镜下激光声带切除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其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均令人满意,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激光 声带切除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术重建喉腔吞咽功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怀安 郭星 +1 位作者 马亮 潘子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0,75,共3页
目的:分析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术有效重建新喉吞咽功能的机制。方法:选择1995-2005年间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手术的患者40例,对术后吞咽等功能经时调查,随机选择12例术后6个月的患者进行CT正中矢状位... 目的:分析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术有效重建新喉吞咽功能的机制。方法:选择1995-2005年间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手术的患者40例,对术后吞咽等功能经时调查,随机选择12例术后6个月的患者进行CT正中矢状位扫描,测量会厌与环状软骨间夹角、新声门高度、舌根与新声门的位置关系,探讨新喉结构对吞咽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拔除胃管恢复正常饮食所需时间:10d内20例,20d内18例,30d内2例,新声门位于颈前第4颈椎下缘高度,会厌与环状软骨间夹角为(62±6.5)°,舌根、会厌和环状软骨连接较近没有分离。结论:应用环舌根会厌吻合术重建的新喉吞咽功能恢复良好,舌根-会厌-环状软骨紧密结合是有效防止误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 环舌根会厌吻合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