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大厂锡矿田新类型矿化体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秦来勇 韦可利 +2 位作者 冯国玉 潘卫林 石晓明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0年第5期18-22,30,共6页
大厂锡矿田发现一种新的矿化类型,其矿物组合以块状磁黄铁矿为主,锡品位低,未到边界品位。通过对这类矿化体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该矿化体物质源具有地层和岩浆源双源特征,矿化形成于一种相对较为还原的环境,而相对氧化的... 大厂锡矿田发现一种新的矿化类型,其矿物组合以块状磁黄铁矿为主,锡品位低,未到边界品位。通过对这类矿化体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该矿化体物质源具有地层和岩浆源双源特征,矿化形成于一种相对较为还原的环境,而相对氧化的环境有利于锡矿体的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磁黄铁矿 广西大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棉区作物景观多样性对棉铃虫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吕昭智 潘卫林 +2 位作者 张鑫 李贤超 张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925-7931,共7页
如何从景观尺度上实现对害虫的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昆虫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集技术,从2007—2009年在新疆北部棉区16—17个农场近240km2作物范围内,监测和评估棉田周边作物景观对棉铃虫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景观多... 如何从景观尺度上实现对害虫的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昆虫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集技术,从2007—2009年在新疆北部棉区16—17个农场近240km2作物范围内,监测和评估棉田周边作物景观对棉铃虫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景观多样化显著地影响棉铃虫种群数量,复杂作物系统中(棉花比例<50%作物面积)棉铃虫成虫数量明显大于简单作物系统(棉花比例≥50%作物面积;棉铃虫种群数量与景观多样性指数(Simpson's Reciprocal Index)呈正相关;同时棉铃虫成虫与加工番茄、玉米和小麦的比例成正相关,但与棉花比例呈负相关。研究结果为转基因棉花抗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农田景观多样性指标可作为修正棉区棉铃虫预测模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 作物多样性 棉铃虫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卫林 《新疆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综合防治技术 棉铃虫 防治实践 防效 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么矿区锌铜矿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4
作者 潘卫林 唐朝霞 +1 位作者 唐义辉 郝建伟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8期29-31,共3页
拉么矿区锌铜矿体位于丹池成矿带成矿带中部,岩浆岩的侵入,则带来了热源和成矿热液来源;地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决定了热液和成矿物质的定为机制;矿床具有5个找矿标志。
关键词 拉么矿区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河池北山铅锌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国朝 石顺勇 +3 位作者 李传华 潘卫林 张成瑞 陈基生 《矿产与地质》 2014年第6期692-698,共7页
北山铅锌矿床严格受控于NNE向组断层及上泥盆统生物礁白云岩,其成矿地质背景、构造特征、生物礁岩建造、赋矿层位、矿带的分布特征等具有良好的规律,研究新发现了NNE向断层F0、生物礁白云岩,拓宽了找矿思路,并据此找到了新的矿带Ⅵ,根... 北山铅锌矿床严格受控于NNE向组断层及上泥盆统生物礁白云岩,其成矿地质背景、构造特征、生物礁岩建造、赋矿层位、矿带的分布特征等具有良好的规律,研究新发现了NNE向断层F0、生物礁白云岩,拓宽了找矿思路,并据此找到了新的矿带Ⅵ,根据新发现的断层及矿带,上甫—肯跃背斜东西两翼及其向南向北延伸的部位,是今后找矿的重点突破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控矿构造 生物礁 白云岩 找矿研究 北山 广西河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环江北山铅锌硫铁矿成矿规律新的认识
6
作者 潘卫林 唐朝霞 +1 位作者 唐广明 张成瑞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10期180-180,182,共2页
本文通过建立"三位一体"找矿模式,提出北山矿床为产于大陆伸展环境中的非典型MVT铅锌黄铁矿床,运用有机烃地球化学测量和固定点旋转激发瞬变电磁法测量,在矿区外围发现并探明资源储量大型以上,取得近20年该区找矿重大突破,对... 本文通过建立"三位一体"找矿模式,提出北山矿床为产于大陆伸展环境中的非典型MVT铅锌黄铁矿床,运用有机烃地球化学测量和固定点旋转激发瞬变电磁法测量,在矿区外围发现并探明资源储量大型以上,取得近20年该区找矿重大突破,对该区找矿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MVT 广西环江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收割对新疆北部集约化棉区主要天敌昆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鑫 张江国 +1 位作者 潘卫林 吕昭智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7-962,共6页
于2009年6—8月小麦成熟至收割期对新疆北部奎屯垦区124团集约化棉区进行了调查,通过扫网法采集了棉区麦田和棉田的昆虫,并对其种群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小麦逐渐成熟,麦田中的天敌昆虫数量持续下降;当小麦全部收割后,麦... 于2009年6—8月小麦成熟至收割期对新疆北部奎屯垦区124团集约化棉区进行了调查,通过扫网法采集了棉区麦田和棉田的昆虫,并对其种群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小麦逐渐成熟,麦田中的天敌昆虫数量持续下降;当小麦全部收割后,麦田中只有极少数天敌昆虫生存。而与麦田相邻的棉田中的天敌昆虫数量在小麦收割后迅速上升,平均百网虫量达到59.23头,高于对照组连片棉田(平均百网虫量15.33头);小麦的收割比例与棉田天敌昆虫的种群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4类主要天敌昆虫(草蛉科、姬蜂科、瓢虫科、食蚜蝇科)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小麦收割会驱使失去生境的天敌昆虫转移进入相邻的棉田,姬蜂科、瓢虫科、食蚜蝇科等活动能力强的天敌昆虫类群更容易进入新的生境,而活动能力相对较弱的类群(草蛉科)则难以转移至棉田中。深入研究集约化棉区麦田与棉田中天敌昆虫的库源关系,将有助于集约化农业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棉区 小麦收割 天敌昆虫 库源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