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脾不行津、肾关失守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机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洁纯 潘以丰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200-203,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炎-癌转化的重要环节,中医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对本病进行辨证论治。笔者通过浅析“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肾为胃之关”的中医理论来探讨CAG的病因病机,总结得出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可从脾肾亏虚角度进行论治,兼...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炎-癌转化的重要环节,中医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对本病进行辨证论治。笔者通过浅析“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肾为胃之关”的中医理论来探讨CAG的病因病机,总结得出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可从脾肾亏虚角度进行论治,兼顾瘀、毒、湿等标实之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因病机 脾不行津、肾关失守 五行生克
原文传递
基于“六郁”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辨治
2
作者 赵文杰 潘以丰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6期257-261,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本文以“六郁学说”辨证思维方法为切入点,认为UC发病以气郁为先,湿郁为要,演化变生血郁、痰郁、热郁、食郁,六郁夹杂而生。临床治疗强调以调气、除湿为主,把握其病机变化,灵活...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本文以“六郁学说”辨证思维方法为切入点,认为UC发病以气郁为先,湿郁为要,演化变生血郁、痰郁、热郁、食郁,六郁夹杂而生。临床治疗强调以调气、除湿为主,把握其病机变化,灵活治以理血、祛痰之法,以使六郁得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六郁 病因病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湿热证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及对PCT、hs-CRP、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潘以丰 蔡海荣 +6 位作者 李旷怡 陈建林 邓健敏 韩宇斌 陈锴 李志雄 陈锦锋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5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湿热证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证急性胃肠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治...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湿热证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证急性胃肠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3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清PCT、hs-CRP、IL-6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血清PCT、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急性胃肠炎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PCT、hs-CRP、IL-6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葛根芩连汤 湿热证 PCT HS-CRP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生活质量量表应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的信度与效度评价 被引量:29
4
作者 潘以丰 蔡海荣 +4 位作者 李志雄 邓健敏 韩宇斌 陈锴 陈锦锋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华生活质量量表(ChQOL)应用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患者123例,同时纳入健康受试者123例,使... 目的:探讨中华生活质量量表(ChQOL)应用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患者123例,同时纳入健康受试者123例,使用ChQOL量表测定其生活质量,评价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该量表所有维度的Gronbach’sα系数均> 0.7;重测信度> 0.7;结构效度分析基本符合量表设计构想;以SF-36作为效标的比较,ChQOL量表各领域具有良好关联性,同时具有良好区分效度。结论:ChQOL量表用于IBS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中华生活质量量表 生活质量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泄热、行气活血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潘以丰 蔡海荣 +7 位作者 陈锦锋 关轮捷 罗健 李志雄 陈建林 邓建敏 韩宇斌 陈锴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5期895-896,899,共3页
目的观察通腑泄热、行气活血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腑泄热、行气活血法中药鼻饲,大承气汤灌肠。疗程共14d。比较... 目的观察通腑泄热、行气活血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腑泄热、行气活血法中药鼻饲,大承气汤灌肠。疗程共14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血清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水平(WBC)。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AMY、CRP、WB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AMY、CRP、WBC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腑泄热、行气活血法可以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降低AMY、CRP、WBC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通腑泄热 行气活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潘以丰 蔡海荣 +6 位作者 姚红 李志雄 陈建林 邓健敏 韩宇斌 陈锴 陈锦锋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7期1194-1196,1206,共4页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治疗湿热证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疗程共3 d...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治疗湿热证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疗程共3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水平。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血清WBC、hs-CRP、ES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治疗急性胃肠炎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WBC、hs-CRP、ESR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 湿热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润肠汤治疗阴虚肠燥型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潘以丰 蔡海荣 +7 位作者 陈锦锋 黄玉萍 李志雄 袁康 陈建林 邓建敏 韩宇斌 陈锴 《山西中医》 2017年第11期14-16,19,共4页
目的:观察宣肺润肠汤治疗阴虚肠燥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阴虚肠燥型功能性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宣肺润肠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的疗效... 目的:观察宣肺润肠汤治疗阴虚肠燥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阴虚肠燥型功能性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宣肺润肠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的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润肠汤可以有效治疗阴虚肠燥型功能性便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阴虚肠燥型 宣肺润肠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梅丸联合抗Hp四联根除疗法治疗Hp感染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Hp根除率和IL-1β、IL-6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孙洁纯 黄胜林 +1 位作者 刘婷婷 潘以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916-1922,共7页
【目的】观察乌梅丸联合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四联根除疗法治疗Hp感染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及对Hp根除率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梅丸联合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四联根除疗法治疗Hp感染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及对Hp根除率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Hp感染寒热错杂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Hp四联根除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梅丸汤剂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IL-1β、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为75.00%(30/4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脘疼痛、胀满、嘈杂、便溏等各项主症评分和反酸、纳呆、疲乏、口干口苦等次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对胃脘疼痛、胀满、便溏等主症评分及对纳呆、疲乏等次症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92.50%(37/40),较对照组的82.50%(33/40)明显提高(P<0.05)。(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IL-1β,IL-6水平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对照组为10.00%(4/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丸联合抗Hp四联根除疗法治疗Hp感染寒热错杂型CAG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提高Hp根除率,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好,其机制可能与乌梅丸抑制Hp增殖及减少胃黏膜相关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四联根除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寒热错杂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原文传递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骨科康复临床教学中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何芬 曾得明 +3 位作者 古柱亮 林俊达 潘以丰 谢韶东 《黑龙江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528-530,共3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骨科康复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来自佛山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学习的医生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以1:1的比例平均分配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骨科康复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来自佛山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学习的医生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以1:1的比例平均分配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培训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及学习能力。结果:研究组教学后笔试考试成绩、临床操作成绩为(93.29±3.85)分、(94.23±3.7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9.11±4.23)分、(88.25±4.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分别为(25.73±2.92)分、(34.20±2.86)分、(25.16±2.77)分、(85.10±2.8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3.45±3.06)分、(31.64±3.17)分、(22.82±2.69)分、(77.94±2.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康复临床教学质量,提升骨科康复医学科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康复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考核成绩 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风药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严静 潘以丰 +3 位作者 陈升捷 邓国雄 曾锋 葛来安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2-145,共4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情迁延难愈,常反复发作,易加重患者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缺乏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何晓晖教授从事胃肠疾病治疗多年,总结出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肝郁脾虚,木旺乘土,肝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情迁延难愈,常反复发作,易加重患者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缺乏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何晓晖教授从事胃肠疾病治疗多年,总结出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肝郁脾虚,木旺乘土,肝脾不和,指出“痛泻”乃主要临床发病特点,主张临床治疗须重视风邪这一致病因素。何师认为风邪致病乃内风作祟,责之肝脾,并首倡“肠质学说”以指导该病临床实践,强调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易患肠气郁质,主张以“衡”为法、治神为先。盖风药辛散轻灵,可顺肝脾升发之特性,要紧抓治疗机制,常选用柴胡、钩藤、夜交藤、葛根等风药治疗本病,以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疗效颇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