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调素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铁缺乏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黎雪娇 李强翔 +3 位作者 李文静 曾巍 漆雨晨 彭友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铁调素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并铁缺乏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相关性,不同途径补铁治疗对患者铁代谢、心功能及心肌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晓庄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铁调素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并铁缺乏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相关性,不同途径补铁治疗对患者铁代谢、心功能及心肌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晓庄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CHF伴缺铁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口服补铁治疗组与常规+静脉补铁治疗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常规+口服补铁治疗组予常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常规+静脉补铁治疗组予常规+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随访检测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实验(6MWT)、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铁调素水平(Hep)、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以观察机体心功能、心肌重构情况及铁状态。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NT-proBNP、6MWT、LVEF、NYHA分级)、心肌重构相关指标(LA)、铁代谢相关指标(Hep、Hb、SF、T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LVEDD、IVST、LVP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调素与NT-proBNP及NYHA分级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与6MWT、LVEF、Hb、TS、SF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老年CHF并缺铁患者,补充铁剂可显著改善铁缺乏、心功能及心房重构,静脉补充比口服补充获益更大;铁调素的水平与心功能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铁缺乏症 铁右旋糖酐复合物 投药途径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AI的远程动态实时心电监护技术在老年慢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欧阳微娜 王春梅 +8 位作者 叶冰 蒋花叶 曾晨卉 唐薇 文亦戈 沈丹 漆雨晨 易卓卓 范咏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5G+AI的远程动态实时心电监护技术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描述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佩戴远程动态实时监护的年龄≥65岁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观察佩戴期间危急值和心电信号采集... 目的分析基于5G+AI的远程动态实时心电监护技术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描述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佩戴远程动态实时监护的年龄≥65岁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观察佩戴期间危急值和心电信号采集传输预警的频次、正确率,并分析危急值心电事件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共监测6662例老年患者,预警2024例(30.4%),拨出电话2223个,预警2291次事件。其中,危急值心电事件共预警827例,预警事件1044次,预警不准确4次,危急值预警准确率99.6%;心电信号采集传输预警告知1247次,电极脱落预警616次(实时处置成功351次)。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会增加老年患者危急值心电事件的发生风险(OR=2.236,95%CI:1.892~2.643,P<0.001),慢性心功能不全也增加老年患者危急值心电事件的发生风险(OR=1.871,95%CI:1.591~2.202,P<0.001)。结论远程动态实时心电监护技术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中的有效应用,可提高其佩戴动态心电监护的依从性、提升监护的敏感性与时效性。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是老年患者出现危急值心电事件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实时心电监测 人工智能 自动预警 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诱发心血管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漆雨晨 李建文 +1 位作者 刘苏来 宋颖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2-1107,共6页
急性胰腺炎(AP)是胰腺组织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以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损伤为特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研究发现AP均伴有心血管系统损伤,损伤程度与AP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AP诱发心血管系统损伤目前以对症支... 急性胰腺炎(AP)是胰腺组织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以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损伤为特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研究发现AP均伴有心血管系统损伤,损伤程度与AP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AP诱发心血管系统损伤目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控制AP本身是疾病治疗的重点。笔者就AP诱发心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及时预防AP诱发心血管系统损伤以及降低AP病死率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心血管系统 损伤 综述
原文传递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倩 陈水静 +3 位作者 李建文 张承花 漆雨晨 刘星池 《晓庄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6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首次入住晓庄学院附属湘东医院且从未接受过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测...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首次入住晓庄学院附属湘东医院且从未接受过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测定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浓度,测定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计算左心室重量(LVM)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E峰、二尖瓣A峰,计算二尖瓣E峰/二尖瓣A峰(E/A)比值。根据血浆tHcy水平将尿毒症患者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和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通过观察两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期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结果:尿毒症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组LVPWT、IVST、LVEDD、LVM、LVMI均高于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血浆tHcy水平与LVPWT、IVST、LVEDD、LVM、LVMI呈正相关,而LVEF及E/A比值与血浆tHcy水平呈负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浆tHcy水平与LVPWT、IVST、LVEDD、LVM、LVMI呈正相关,而LVEF及E/A比值与血浆tHcy水平呈负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影响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同型半胱氨酸 左心室重量指数 氨基末端脑钠肽 左室射血分数
原文传递
Wip1在炎症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俊锴 漆雨晨 +1 位作者 宋颖辉 刘苏来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8-323,共6页
炎症反应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病理生理过程。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是一种由镁离子/锰离子依赖性蛋白激酶1D(protein phosphatase,Mg^(2... 炎症反应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病理生理过程。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是一种由镁离子/锰离子依赖性蛋白激酶1D(protein phosphatase,Mg^(2+)/Mn^(2+)dependent 1D,PPM1D)编码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属PP2C家族。Wip1通过去磷酸化p38 MAPK、p53和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ATM)激酶等多种重要的信号分子调控细胞核的DNA损伤修复和炎症细胞的增殖、衰老、凋亡及自噬。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Wip1对许多炎症细胞起着关键性的调节作用,文章就Wip1的结构特点、Wip1与炎症细胞的关系以及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 镁离子/锰离子依赖性蛋白激酶1D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