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感觉运动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熊红叶 陈腊梅 +2 位作者 漆灵霞 王玲玲 魏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5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感觉运动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干预方案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住院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感觉运动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干预方案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住院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在原抗精神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感觉运动训练。持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ADL)评估量表]。结果观察组剔除3例,对照组剔除2例,最终完成干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6例。干预8周时,观察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时,观察组患者NOSIE量表总分、总积极因素得分、社会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总消极因素得分、激惹得分及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时,观察组患者ADL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感觉运动训练可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低频脉冲电刺激 感觉运动训练 社会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音联合太极拳康复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胡玮 漆灵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期46-49,54,共5页
目的探讨五音联合太极拳康复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精神病院收治的1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太极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五音联合太极拳康复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精神病院收治的1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太极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太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太极拳干预,联合组在太极组基础上联合五音治疗。比较三组干预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第4、6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变化。结果联合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联合组治疗第6周ADL、SANS评分均低于太极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音联合太极拳治疗有助于加快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速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音 太极拳 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共同决策护理干预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小梅 周新英 +2 位作者 王家禄 漆灵霞 刘淑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23期3617-3622,共6页
目的 探讨医患共同决策(SDM)护理干预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医院收治的88例B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 目的 探讨医患共同决策(SDM)护理干预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医院收治的88例B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SDM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冲动行为、症状严重程度、社会行为功能以及自护能力。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测量表(SCoR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实施SDM护理干预模式的观察组患者SCoRS评分低于对照组,MOAS体力攻击维度评分、总分低于对照组,PANS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物品攻击、自我攻击以及语言攻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A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ESCA各维度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M干预模式应用于BPD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行为,缓解其抑郁、躁狂程度,提高其社会行为功能以及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共同决策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冲动行为 社会行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注射序贯口服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胡玮 漆灵霞 黄洋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究齐拉西酮注射序贯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 目的探究齐拉西酮注射序贯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注射治疗后序贯口服齐拉西酮疗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经齐拉西酮注射治疗后序贯口服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简易精神病反应量表(BPR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ANSS总分、阳性评分、阴性评分及SDSS评分组间、时间和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ANSS总分、阳性评分、阴性评分及SDSS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PANSS总分、阳性评分、阴性评分及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ANSS总分、阳性评分、阴性评分及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PRS评分组间、时间和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评分均显著低于前一时间点(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内,观察组体质量增加、嗜睡、血糖血脂异常、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QTc延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齐拉西酮注射序贯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 激越 齐拉西酮 序贯口服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