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漆彤作品
1
作者 漆彤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9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被遗忘权”——评冈萨雷斯诉谷歌案 被引量:21
2
作者 漆彤 施小燕 《财经法学》 2015年第3期104-114,共11页
欧洲法院在近期的一项裁决中确认了网络信息领域的"被遗忘权",引发各国对于隐私权和表达自由之间的价值取舍、搜索引擎公司的地位和责任以及"被遗忘权"是否构成新型贸易壁垒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欧洲法院在... 欧洲法院在近期的一项裁决中确认了网络信息领域的"被遗忘权",引发各国对于隐私权和表达自由之间的价值取舍、搜索引擎公司的地位和责任以及"被遗忘权"是否构成新型贸易壁垒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欧洲法院在该裁决中确认了搜索引擎的活动属于《欧盟数据保护指令》调整范围中的数据处理,设立于境外的谷歌公司及其在西班牙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应当受到《欧盟数据保护指令》的约束,同时明确了数据主体享有"被遗忘权"。该案启示中国在扶持大数据开发和运用时,应当充分考虑个人数据保护、完善个人信息立法,从保护个人隐私的角度进行互联网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欧盟数据保护指令 个人信息 被遗忘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双边投资协定的模式变迁 被引量:10
3
作者 漆彤 聂晶晶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3年第1期222-240,共19页
过去三十余年里,中式双边投资协定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两次重大转型:20世纪90年代末期逐步完成第一次转型,即由最初主要强调维护东道国主权的相对保守模式向强调投资自由和投资者保护的完全自由模式转变;自2008年前后开始,中式BIT正在... 过去三十余年里,中式双边投资协定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两次重大转型:20世纪90年代末期逐步完成第一次转型,即由最初主要强调维护东道国主权的相对保守模式向强调投资自由和投资者保护的完全自由模式转变;自2008年前后开始,中式BIT正在逐步由自由模式向更为成熟的平衡模式转变。平衡模式的中式BIT客观反映了国际投资协定的新发展和新趋势,是中国结合国际投资法领域发展趋势及自身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身份转变所作出的重要调整。平衡模式的中式BIT,其变化主要体现于:(1)注重在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同时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预留出一定空间;(2)对东道国与投资者的权利义务尤其是容易产生误解的关键条款作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防止仲裁庭的扩大解释,避免因为条约表述不清楚而导致投资纠纷;(3)完善ISDS条款,促进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争议的顺利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保守模式 自由模式 平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诉欧盟紧固件案“单独税率”争议评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漆彤 杨琼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1年第2期359-373,共15页
《欧盟反倾销基本法》第9.5条通过滥用WTO在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的模糊规定,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企业能否获得单独税率进行"有罪推定"——即存在国家控制,而要求被调查企业反过来证明自己"无罪"。这一做法违背了... 《欧盟反倾销基本法》第9.5条通过滥用WTO在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的模糊规定,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企业能否获得单独税率进行"有罪推定"——即存在国家控制,而要求被调查企业反过来证明自己"无罪"。这一做法违背了WTO有关调查机关应对每一个企业确定各自单独倾销幅度的基本义务要求。2010年12月3日WTO专家组就"中国诉欧盟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发布裁决报告,通过澄清倾销幅度与反倾销税的关系问题、抽样是否构成《反倾销协定》第6.10条所规定单独税率的唯一例外、能否将国家视为一个"生产者"并统一计算倾销幅度、第6.10条和第9.2条中的"impracticable"一词应如何解释等问题,裁定该条有关单独税率的规定与WTO规则不符。这一裁定将可能迫使欧盟重新审查并修改其反倾销制度,对于中国扭转反倾销调查中因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而深受其害的不利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市场经济地位 反倾销 单独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决定的司法审查 被引量:19
5
作者 漆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150,共9页
外资国家安全审查是东道国管理外资的重要法律工具之一,但因国家安全的概念模糊、审查标准抽象以及救济手段有限而饱受诟病。从国际比较来看,在保留安审机制灵活性的同时,提升安审决定的可预见性和可问责性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对国... 外资国家安全审查是东道国管理外资的重要法律工具之一,但因国家安全的概念模糊、审查标准抽象以及救济手段有限而饱受诟病。从国际比较来看,在保留安审机制灵活性的同时,提升安审决定的可预见性和可问责性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对国家安全与程序正义两类价值取向的不同侧重,各国对于安审决定是否应当受到当地司法审查采取了不同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第35条正式引入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这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出于对程序正义和保护外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考量,在落实该条第2款的具体配套工作中,我国应考虑赋予外国投资者必要的司法审查救济权利,在有效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投资保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法》 国家安全审查 投资者保护 程序正义 司法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争端调解机制的发展与制度困境 被引量:13
6
作者 漆彤 范晓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9,共12页
国际投资争端调解并非新生事物,但在实践中的使用率和成功率均不理想。晚近以来,随着多元化争议解决方式的兴起,加之传统投资仲裁机制饱受诟病,调解的优势重新被各界所认识。调解规则领域出现一系列改革新动向,运用调解方式解决国际投... 国际投资争端调解并非新生事物,但在实践中的使用率和成功率均不理想。晚近以来,随着多元化争议解决方式的兴起,加之传统投资仲裁机制饱受诟病,调解的优势重新被各界所认识。调解规则领域出现一系列改革新动向,运用调解方式解决国际投资争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调解机制能否真正在投资争端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决于能否有效解决和解协议的可执行性欠缺、东道国政府调解意愿欠缺以及调解保密性与投资争端解决透明度需求之间的冲突。《新加坡公约》的通过为解决和解协议的可执行性指明了方向,政府对问责制的回避也不应成为放弃调解的理由,平衡调解保密性与投资争端解决透明度需求,将是调解能否真正“复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 调解 政府对问责制的回避 保密 可执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争议处理体系的三大构成 被引量:11
7
作者 漆彤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5-140,共6页
投资争议解决是新的"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打造符合时代趋势、兼顾中国利益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且能够被沿线国家所普遍接受的投资争议处理体系,是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下面临的紧迫课... 投资争议解决是新的"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打造符合时代趋势、兼顾中国利益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且能够被沿线国家所普遍接受的投资争议处理体系,是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下面临的紧迫课题。各界对于国际投资争议的关注焦点大多放在事后的法律解决,而对争议的事前预防及友好解决则相对缺乏重视。投资争议处理的理想模型,应包含三大构成:一是有效的投资争议预防政策(DPPs),用于提升东道国的整体法治环境,防止投资纠纷升级为投资协定下的投资争议,避免解决投资争议的困难和巨额成本;二是必要的替代性争议解决方法 (ADR),如协商、调解、调停等,争取投资者与国家间投资争议的友好解决;三是改良后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争议法律解决机制(ISDS),如仲裁或设立常设投资法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投资争议 争议预防 替代性争议解决 投资便利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海外投资者对国际投资仲裁机制的利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漆彤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3期89-96,共8页
国际投资仲裁是当前解决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投资争端的主要法律方式,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国际投资法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输入国和上升最快的资本输出国之一,投资者在海外遭受东道国不公正待遇的情况呈... 国际投资仲裁是当前解决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投资争端的主要法律方式,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国际投资法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输入国和上升最快的资本输出国之一,投资者在海外遭受东道国不公正待遇的情况呈上升趋势。自2007年"谢业深案"开创中国投资者通过国际仲裁解决投资争端的先例以来,中国在国际投资仲裁舞台上日渐活跃,表现出海外求偿案件多、被诉案件少、被告国覆盖面广、仲裁发起主体多元、管辖权争议突出、实体法律问题尖锐等特征。针对我国推行"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海外中资利益缺乏有效法律保护问题,我国应加强对本国海外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意识培育、构建资金及法律援助等配套措施、调整对外投资条约体系及外资立法,从而推动投资者更为积极地利用国际投资仲裁机制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投资 政治风险 争议解决 国际仲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利益拒绝条款 被引量:14
9
作者 漆彤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109,共12页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利益拒绝条款,主要用于确保投资协定不被第三国投资者通过"邮箱公司"所利用。近年来,在国际投资协定中纳入利益拒绝条款的做法逐渐盛行,围绕该条款的争议也成为国际投资仲裁的焦点问题之一。尽管利益拒绝条...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利益拒绝条款,主要用于确保投资协定不被第三国投资者通过"邮箱公司"所利用。近年来,在国际投资协定中纳入利益拒绝条款的做法逐渐盛行,围绕该条款的争议也成为国际投资仲裁的焦点问题之一。尽管利益拒绝条款业已包含"拥有或控制"、"无实质性商业活动"等实体要求以及"事前通知及磋商"等程序要求,但在判断标准上仍具有很大的模糊性,需要进一步精确化。我国在投资协定中纳入利益拒绝条款的实践尤以2012年5月签署的《中日韩三边投资协定》中的条款最为全面,但同样存在解释标准模糊等适用上的困难。可考虑借鉴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某些术语和方法,对利益拒绝条款的适用条件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协定 利益拒绝条款 中日韩三边投资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外资并购中的反垄断立法——《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中反垄断规则评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漆彤 《求索》 CSSCI 2004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 反垄断规则 审查机构 审查程序 报告制度 外资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11
作者 漆彤 范晓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9-141,共13页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中国海外利益面临日益严峻的风险与挑战,但与之对应的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并不完善。构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是一项历史性任务,需要夯实基础、立足长远。构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中国海外利益面临日益严峻的风险与挑战,但与之对应的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并不完善。构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是一项历史性任务,需要夯实基础、立足长远。构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理念,贯彻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四个基本价值观;以法治、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基本原则;以统筹国际法治和国内法治,统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统筹使用法律工具和非法律工具为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海外利益保护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法治 涉外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福利与自由贸易之辩——评加拿大、挪威诉欧盟禁止海豹产品进口措施案 被引量:5
12
作者 漆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2-89,共8页
维护贸易自由和保护动物福利之间的矛盾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2013年11月15日,WTO争端解决机构就其受理的第一起以动物福利为贸易限制措施基础的标志性案件——"欧盟禁止海豹产品进口措施案"发布专家组报告,认可欧盟... 维护贸易自由和保护动物福利之间的矛盾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2013年11月15日,WTO争端解决机构就其受理的第一起以动物福利为贸易限制措施基础的标志性案件——"欧盟禁止海豹产品进口措施案"发布专家组报告,认可欧盟地区性动物福利保护这类公共道德价值目标的正当性与重要性,同时从法律细节上否定欧盟争议措施的合法性,从而试图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对该案的分析表明,动物福利措施兼具保护动物的合理性与变相贸易保护的不合理性。欧盟海豹禁令的单边主义色彩不符合WTO所倡导的多边理念,并非解决多边贸易问题的最佳途径。寻求合理替代措施、加强国际对话与合作更有利于地区性及全球动物福利保护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利 自由贸易 “欧盟禁止海豹产品进口措施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密货币的法律属性与监管框架——以比较研究为视角 被引量:41
13
作者 漆彤 卓峻帆 《财经法学》 2019年第4期126-141,共16页
加密货币得益于其匿名性、去中心化、使用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自产生以来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支付工具、投融资工具,但同时也伴随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安全风险以及诈骗、洗钱和逃税等犯罪风险。各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如何监管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得益于其匿名性、去中心化、使用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自产生以来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支付工具、投融资工具,但同时也伴随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安全风险以及诈骗、洗钱和逃税等犯罪风险。各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如何监管加密货币且态度不一。多数国家和地区使用“加密货币”这一术语,否认加密货币是货币,允许其存在并将其纳入现有税法和反洗钱法的监管框架之下。各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加密货币的性质与其适用的法律监管框架之间无必然联系。考虑到现有的监管模式不利于加密货币的发展且不足以应对其可能引发的风险,学者提出了新的监管路径。我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过于消极,应考虑放宽对加密货币的限制,明确其定义并完善相应的监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货币 比特币 监管 反洗钱 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在ICSID被诉第一案中的仲裁管辖权问题 被引量:8
14
作者 漆彤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14年第1期253-264,共12页
长期以来,中国对参与国际司法和仲裁活动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在对待ICSID投资仲裁的态度上也是如此,通常仅允许将与征收补偿有关的争议提交中心仲裁。然而,近年来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争议解决实践中的仲裁庭管辖权范围呈扩大趋势,中... 长期以来,中国对参与国际司法和仲裁活动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在对待ICSID投资仲裁的态度上也是如此,通常仅允许将与征收补偿有关的争议提交中心仲裁。然而,近年来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争议解决实践中的仲裁庭管辖权范围呈扩大趋势,中国的这种谨慎态度正逐步受到挑战。2011年5月,马来西亚伊佳兰公司向ICSID提交了第一件针对中国的案件,该案在管辖权问题上主有两个不确定之处,即(1)同意条款的范围与解释问题;(2)能否援引中国第一代BIT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求获得中国第二代BIT中更广泛、更有利的程序性待遇问题。该案的启示更多在于案外,即同时作为重的资本输入和资本输出大国,中国应从侧重资本输入管制的第一代BIT和侧重投资自由化的第二代BIT,逐步发展并过渡到更为均衡的第三代BIT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SID 国际投资仲裁 管辖权扩张 同意条款 最惠国待遇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垄断国际合作中的积极礼让原则 被引量:6
15
作者 漆彤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5期58-64,共7页
在现有的国际性反垄断合作模式中,积极礼让原则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富有特色的制度,受到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论述该项原则的产生与形成、法律特征、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关键词 积极礼让原则 反垄断 国际合作 竞争法 管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投资争端预防的巴西范式及其借鉴 被引量:3
16
作者 漆彤 胡安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77-85,共9页
相比于ISDS和ADR,争端预防具有事前防御优势,更利于维护投资者与国家的长久关系。巴西通过签订《合作与便利化投资协定》为投资争端预防提供了双边层面的独特方案———围绕监察员和联合委员会对争端进行二级预防,同时不再规定投资者与... 相比于ISDS和ADR,争端预防具有事前防御优势,更利于维护投资者与国家的长久关系。巴西通过签订《合作与便利化投资协定》为投资争端预防提供了双边层面的独特方案———围绕监察员和联合委员会对争端进行二级预防,同时不再规定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解决,只设置国家间仲裁以解决国家间的争端。该范式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维护国家规制权,但存在弱化私人投资者的独立地位、争端应对模式单一且实际效果未知等局限。我国与巴西在争端预防上存在需求共性,可借鉴巴西争端预防范式,在明确保留ISDS的基础上将争端预防作为前置程序,参考监察员设计完善国内外商投诉工作机制,尝试在双边或多边层面纳入联合委员会的争端预防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DS CFIA 争端预防 监察员 联合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主权财富基金之若干法律纷争 被引量:3
17
作者 漆彤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0年第1期194-216,共23页
主权财富基金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一股新兴的不可忽视的投资力量。以新兴经济体官方投资为特征的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改变了以往国际资本主要由工业化国家私人开展国际投资的单一流动模式,体现了国际投资领域的一种"范式转移"... 主权财富基金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一股新兴的不可忽视的投资力量。以新兴经济体官方投资为特征的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改变了以往国际资本主要由工业化国家私人开展国际投资的单一流动模式,体现了国际投资领域的一种"范式转移"。其所带来的法律挑战和变革,主要涉及主权财富基金接受国以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为代表的国内管制措施的加强、国际组织有关改善和提高主权财富基金治理结构和透明度要求的努力、WTO相关规则特别是GATS对于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自由化的约束性纪律、主权财富基金能否适用国家豁免原则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财富基金 国家安全 透明度 投资自由化 国家豁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投资条约价值多元化之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8
作者 漆彤 吴放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9-37,56,共10页
国际投资条约传统上仅以促进投资自由化和投资者利益保护为价值取向,晚近随着国际社会的演变,开始逐渐关注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等非投资价值的保护。这一趋势既表现为国际投资条约内容上的发展变化,也在当代国际投资仲裁案例实践中有... 国际投资条约传统上仅以促进投资自由化和投资者利益保护为价值取向,晚近随着国际社会的演变,开始逐渐关注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等非投资价值的保护。这一趋势既表现为国际投资条约内容上的发展变化,也在当代国际投资仲裁案例实践中有所体现。国际投资条约价值多元化之发展趋势源于新自由主义的失败、资本流动方向趋于多样化、全球治理议题的兴起等多方面原因。国际投资条约的未来发展,应当是在促进投资自由化的同时,逐步实现投资者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中国应在BIT缔约谈判中转变立场、关注多元价值平衡,同时应注重引导"走出去"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条约 价值多元化 公共利益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新发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漆彤 窦云蔚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18年第3期72-84,156,共14页
2017年12月8日,日本和欧盟确认双方历时4年多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谈判正式完成。日欧EPA充分展示双方意图把握规则制定先导权,进而向他国输出规则的强烈意向,具有明确的全球指向和"外溢冲动"。在发展新一代国际经贸规则方... 2017年12月8日,日本和欧盟确认双方历时4年多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谈判正式完成。日欧EPA充分展示双方意图把握规则制定先导权,进而向他国输出规则的强烈意向,具有明确的全球指向和"外溢冲动"。在发展新一代国际经贸规则方面,协定具有如下重要特点:(1)强调信息披露,促进交易公平;(2)坚持可持续理念,加强公共利益保护;(3)弱化投资保护,推动多边化格局。日欧EPA变化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规则的困境,反映了世界贸易投资政策向高度开放和自由方向的发展趋势,对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规则合作形成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WTO 贸易规则 投资保护 多边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美元化”趋势研判及人民币国际化对策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漆彤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82-85,共4页
“去美元化”主要围绕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三个方面展开。“去美元化”出现阶段性高潮的内在动因是美国软硬实力及美元信用基础的下降,短期诱因是美国的逆全球化转向和美元“武器化”趋势。尽管美元主导地位减弱的态... “去美元化”主要围绕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三个方面展开。“去美元化”出现阶段性高潮的内在动因是美国软硬实力及美元信用基础的下降,短期诱因是美国的逆全球化转向和美元“武器化”趋势。尽管美元主导地位减弱的态势可能会阶段性加速,但美元独大的基本格局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人民币国际化并非“去美元化”,中国在参与“美元经济”和“非美元经济”时需保持适当的平衡和弹性,夯实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础制度安排,释放人民币区域使用潜力,以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体系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平衡和满足各国在金融治理权方面的多元化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美元化”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结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