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黔产红托竹荪绿霉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绿色药剂筛选
1
作者
滕虎亮
秦顺
+5 位作者
王俊容
戴仁怀
宋理洪
张钰龙
刘增亮
陈孝玉龙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4期31-38,共8页
为明确贵州省纳雍县红托竹荪绿霉病的病原菌种类,并探究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菌效果及红托竹荪菌丝的安全性,以期为红托竹荪绿霉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贵州省纳雍县乐治镇黄家寨黔产红托竹荪种植基地具有典型症状的红托...
为明确贵州省纳雍县红托竹荪绿霉病的病原菌种类,并探究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菌效果及红托竹荪菌丝的安全性,以期为红托竹荪绿霉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贵州省纳雍县乐治镇黄家寨黔产红托竹荪种植基地具有典型症状的红托竹荪绿霉病子实体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利用科赫氏法则对所得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形态学特征、18S rDNA和TEF1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进化分析鉴定病原菌株。同时选取了8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及杀菌剂对红托竹荪菌丝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引起红托竹荪绿霉病的病原菌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对哈茨木霉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的是450 g/L咪鲜胺水乳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其EC50值分别为0.005 3 mg/L和0.000 7 mg/L;8种药剂对红托竹荪的室内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红托竹荪菌丝的抑制率最低,EC50值分别为12.285 4 mg/L和10.893 9 mg/L;其次是25%腐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其EC50值为1.845 2 mg/L。综上所述,25%腐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不仅对红托竹荪绿霉病病原菌有较高的抑制效果,并且对红托竹荪菌丝的安全性也较高,可作为进一步田间试验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哈茨木霉
绿霉病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芒果蒂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室内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
1
2
作者
滕虎亮
欧阳浩
+7 位作者
龚凤鲜
黎耀鸿
樊瑞冬
冯泽锐
刘增亮
胡小京
宋理洪
陈孝玉龙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19-3629,共11页
【目的】明确广西百色市乐业县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探究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以期为芒果蒂腐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幼平乡百安村芒果种植区具有蒂腐病典型症状的芒...
【目的】明确广西百色市乐业县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探究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以期为芒果蒂腐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幼平乡百安村芒果种植区具有蒂腐病典型症状的芒果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利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及ITS、β-tubulin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选取21种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通过传统真菌形态学、生物学分类鉴定及ITS、β-tubulin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引起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测定结果显示,50%多菌灵、400 g/L氟硅唑、40%菌核净、250 g/L吡唑醚菌酯、430 g/L戊唑醇和450 g/L咪鲜胺的抑菌效果较好,其次是5%香芹酚、80%代森锰锌、20%春雷霉素和1%苯醚甲环唑,23.40%双炔酰菌胺、350 g/L精·甲霜灵和30%氟吗啉的抑菌效果最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供试21种杀菌剂中对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的是50%多菌灵、250 g/L吡唑醚菌酯和400 g/L氟硅唑,三者的抑制中浓度(EC_(50))均小于0.1000 mg/L,其次是430 g/L戊唑醇、450 g/L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40%菌核净和240 g/L噻呋酰胺,EC_(50)介于0.1000~1.0000 mg/L,抑菌效果较差的是23.4%双炔酰菌胺、350 g/L精·甲霜灵、8%宁南霉素和30%氟吗啉,EC_(50)均高于100.0000 mg/L。【结论】引起广西百色市乐业县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50%多菌灵、250 g/L吡唑醚菌酯和400 g/L氟硅唑对葡萄座腔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可作为进一步田间试验的首选药剂;430 g/L戊唑醇、450 g/L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40%菌核净和240 g/L噻呋酰胺可作为备选药剂;8%宁南霉素、350 g/L精·甲霜灵、23.4%双炔酰菌胺和30%氟吗啉的抑菌效果较差,不推荐作为后续试验及防治工作使用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蒂腐病
葡萄座腔菌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产红托竹荪绿霉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绿色药剂筛选
1
作者
滕虎亮
秦顺
王俊容
戴仁怀
宋理洪
张钰龙
刘增亮
陈孝玉龙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广西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院微生物研究所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4期31-38,共8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0]1Y124)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A21196003)
贵州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SYSKF2023-093)。
文摘
为明确贵州省纳雍县红托竹荪绿霉病的病原菌种类,并探究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菌效果及红托竹荪菌丝的安全性,以期为红托竹荪绿霉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贵州省纳雍县乐治镇黄家寨黔产红托竹荪种植基地具有典型症状的红托竹荪绿霉病子实体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利用科赫氏法则对所得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形态学特征、18S rDNA和TEF1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进化分析鉴定病原菌株。同时选取了8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及杀菌剂对红托竹荪菌丝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引起红托竹荪绿霉病的病原菌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对哈茨木霉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的是450 g/L咪鲜胺水乳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其EC50值分别为0.005 3 mg/L和0.000 7 mg/L;8种药剂对红托竹荪的室内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红托竹荪菌丝的抑制率最低,EC50值分别为12.285 4 mg/L和10.893 9 mg/L;其次是25%腐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其EC50值为1.845 2 mg/L。综上所述,25%腐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不仅对红托竹荪绿霉病病原菌有较高的抑制效果,并且对红托竹荪菌丝的安全性也较高,可作为进一步田间试验的首选药剂。
关键词
红托竹荪
哈茨木霉
绿霉病
药剂筛选
Keywords
Dictyophora rubrovalvata
Trichoderma harzianum
green mold disease
fungicide screening
分类号
S436.4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芒果蒂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室内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
1
2
作者
滕虎亮
欧阳浩
龚凤鲜
黎耀鸿
樊瑞冬
冯泽锐
刘增亮
胡小京
宋理洪
陈孝玉龙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19-3629,共11页
基金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A21196003)
贵州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SYSKF2023-093)
+1 种基金
贵州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贵大(校)创字2022(085号)]
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2021-330)。
文摘
【目的】明确广西百色市乐业县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探究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以期为芒果蒂腐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幼平乡百安村芒果种植区具有蒂腐病典型症状的芒果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利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及ITS、β-tubulin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选取21种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通过传统真菌形态学、生物学分类鉴定及ITS、β-tubulin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引起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测定结果显示,50%多菌灵、400 g/L氟硅唑、40%菌核净、250 g/L吡唑醚菌酯、430 g/L戊唑醇和450 g/L咪鲜胺的抑菌效果较好,其次是5%香芹酚、80%代森锰锌、20%春雷霉素和1%苯醚甲环唑,23.40%双炔酰菌胺、350 g/L精·甲霜灵和30%氟吗啉的抑菌效果最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供试21种杀菌剂中对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的是50%多菌灵、250 g/L吡唑醚菌酯和400 g/L氟硅唑,三者的抑制中浓度(EC_(50))均小于0.1000 mg/L,其次是430 g/L戊唑醇、450 g/L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40%菌核净和240 g/L噻呋酰胺,EC_(50)介于0.1000~1.0000 mg/L,抑菌效果较差的是23.4%双炔酰菌胺、350 g/L精·甲霜灵、8%宁南霉素和30%氟吗啉,EC_(50)均高于100.0000 mg/L。【结论】引起广西百色市乐业县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50%多菌灵、250 g/L吡唑醚菌酯和400 g/L氟硅唑对葡萄座腔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可作为进一步田间试验的首选药剂;430 g/L戊唑醇、450 g/L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40%菌核净和240 g/L噻呋酰胺可作为备选药剂;8%宁南霉素、350 g/L精·甲霜灵、23.4%双炔酰菌胺和30%氟吗啉的抑菌效果较差,不推荐作为后续试验及防治工作使用药剂。
关键词
芒果
蒂腐病
葡萄座腔菌
药剂筛选
Keywords
mango
stem-end rot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fungicides screening
分类号
S436.67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黔产红托竹荪绿霉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绿色药剂筛选
滕虎亮
秦顺
王俊容
戴仁怀
宋理洪
张钰龙
刘增亮
陈孝玉龙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芒果蒂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室内防治药剂筛选
滕虎亮
欧阳浩
龚凤鲜
黎耀鸿
樊瑞冬
冯泽锐
刘增亮
胡小京
宋理洪
陈孝玉龙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