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胸腹部对高速气流吹袭耐力的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滕育英
由广兴
王玉清
吴桂荣
王玉兰
张云然
-
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出处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63-171,共9页
-
文摘
从高速飞行的飞机上弹射时,气流吹袭可能使胸腹部致伤。本研究的目的是要得出人胸腹部对气流吹袭的耐力,以便为确定敞开弹射座椅的速度限值提供人体工程依据。本文在动物胸腹部气流吹袭实验和力学实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析了有关活人火箭车实验、人尸体和动物的胸部钝性冲击实验、高速水冲击产生的胸腹部损伤等文献资料,获得了下述结果:①人和猪、狗、猴胸部对钝性冲击的耐力,其中猪的耐力最低,猴的耐力最高,人的耐力介于狗和猴之间:②人和猪、狗、猴胸腹部对气流吹袭的耐力,与上面情况一样,猪的耐力最低,猴的耐力最高,人的耐力介于狗和猴之间:③找出了胸部对钝性冲击耐力与胸腹部对气流吹袭的耐力的相关性和两种实验结果定量转换方法,以及Viano(1983)提出的冲击严重性指数S.I.=Vc/(1-c)与气流动压q_c是两个相关量,它们之间的定量换算,为从胸部钝性冲击结果推导出胸腹部气流吹袭结果提供了定量方法和依据。
-
关键词
气流吹袭伤
耐力
胸
腹
弹射座椅
-
Keywords
windblast, human being, animals, tolerance(physiology), chest, abdomen, ejection seat
-
分类号
R852.2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
题名胸腹部对气流吹袭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滕育英
由广兴
董桂焕
张云然
林华中
-
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出处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23-130,共8页
-
文摘
本文研究了动物胸腹部对气流吹袭的动态响应。共用了9头猪、5条狗和6只猴。实验是在发动机试车台上进行的,用来模拟从飞机上应急弹射时的气流吹袭。动压q_c的范围为47.1~81.4kPa.损伤严重性用AIS(Abbreviated Injury Scale)来定量。在这些实验中记录了胸内压和腹内压。还用电影摄影方法测量了胸部挠度。结果表明,在这样的q_c范围内,猪胸腹部损伤为AIS 4或AIS 5。猴的损伤为AIS 0到AIS 1。狗损伤的AIS值为1到3。胸部峰值挠度和胸部压缩随q_c增加而增大。动物胸部压缩达到34.9%~57.0%。大多数猪都有多处骨折,但狗和猴没有发生肋骨骨折。当动物弹射进入气流时,它们的胸内压(P_x)和腹内压(P_f)迅速升高,但P_x和P_f与q_c的相关不显著。
-
关键词
气流吹袭
动态响应
胸
腹
-
Keywords
windblast, dynamic response, animal, thorax, abdomen
-
分类号
R857.11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
题名气流吹袭时飞行员手臂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滕育英
由广兴
张树和
庄祥昌
-
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B401-B406,共6页
-
文摘
总结了测量作用在手臂上的气动力的实验结果.。这些实验是用风洞、火箭车和空中弹射进行的。用6名男青年、橡胶假人、1/2人体木模型和1/10人体钢模型,在Ma=0.086~2.04范围内,测量了作用在手臂上的气流解脱力。用这些实验数据,计算出了气流产生的手臂解脱力系数,并推导出这些系数与Ma数之间的关系式,为进一步推导飞行员手臂对气流吹袭的耐力提供了气动力数据。
-
关键词
飞行员
气流吹袭伤
手臂
气动力
-
Keywords
pilots, windblast, arm, ejection ,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V212.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国外呼吸和代谢模拟装置的发展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滕育英
-
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出处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28-231,共4页
-
文摘
飞机、载人航天器和潜艇的生命保障系统、矿山营救和地下采矿工人自救用的呼吸装置、医疗上用的复苏器等,使用之前都需要进行性能实验和鉴定。用人作被试者进行这些系统和装置的试验,首先是安全性问题,尤其是闭路系统,不能贸然用人进行实验;其次是由于人的呼吸和代谢参数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的,随体重和测量时的状态不同而异,即使对同一个人。
-
关键词
呼吸模拟装置
代谢模拟装置
发展
-
分类号
R852.82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
题名应急弹射中头、颈部气流吹袭损伤与防护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滕育英
-
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出处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02-307,共6页
-
文摘
飞行员在应急弹射期间(从弹射前机动飞行到着陆后被救),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引起头、颈部损伤,例如机动飞行的加速度、弹射力、气动力、旋转、开伞冲击、着陆冲击等等,都可能引起头、颈部损伤。这些力和加速度作用引起的损伤,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惯性作用,使整个身体或某些部分在空间的位置发生迅速变化,引起头、颈过快的相对于身体的运动。
-
关键词
应急弹射
颈
头
气流吹袭伤
-
分类号
R852.21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
题名空间高等植物栽培中水分和营养液输送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郭双生
滕育英
-
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出处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6-309,共4页
-
文摘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向外层空间或其他星球(如月球和火星)的拓展已成必然趋势.而要在那里长期生活下去,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即提供食物、大气和水,并清除废水和废物等).实践证明,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Controlled Ecological LifeSupport System,CELSS),而粮食和蔬菜作物的生产是其中的中心环节,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它来进行.由于空间环境缺乏重力驱使的自然对流而大大改变了植物与其周围液体或气体环境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基于液体表面张力/分子吸引力的主导作用,液体倾向于在植物表面和生长基质中随意移动,致使植物根部极不易于吸收水分、营养液和氧气等.因此,空间高等植物中水分和营养液的输送是一关键课题.本文就前苏联/俄罗斯及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动态及前景作一综述.
-
关键词
植物栽培
航天实验
水分
营养液输送
-
分类号
V52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1:10人-椅模型上肢的跨-超音速风洞实验
- 7
-
-
作者
吴桂荣
滕育英
张云然
由广兴
庄祥昌
-
机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B570-B575,共6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1:10人椅模型上肢跨-超音速风洞实验的结果。测量了Ma=0.5~2.04和攻角10°~20°范围内上肢的阻力和侧向力。获得了在握扶手和拉中央环两种姿态下手臂的气动力特性。比较了穿衣袖与不穿衣袖两种状态下手臂的气动力数据。实验结果为确定人体上肢对高速气流吹袭的耐久限度和设计防护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气动力数据。
-
关键词
风洞实验
弹射座椅
超音速风洞
-
Keywords
ejection seat,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windblast
-
分类号
V211.75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应急弹射中的头,颈损伤
被引量:3
- 8
-
-
作者
滕育英
-
出处
《国外医学(军事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9-63,共5页
-
-
关键词
应急弹射
头
颈
损伤
-
分类号
R855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
题名俄美舱外航天服性能比较
被引量:1
- 9
-
-
作者
滕育英
-
出处
《中国航天》
1997年第5期13-15,共3页
-
-
关键词
俄国
美国
航天服
舱外航天服
-
分类号
R852.81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
题名自由号空间站的生保系统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滕育英
-
出处
《国外空间动态》
1992年第1期30-32,共3页
-
文摘
食物、氧气和水是维持人生存的重要条件,但在空间如何满足这些条件是相当不容易的,各国都在寻找成本低又简宜可行的办法。美国自由号空间站采用部分闭合式生命保障系统。下面介绍自由号空间站部分闭合生保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近况。二氧化碳清除和浓缩分系统自由号空间站的CO_2清除和浓缩分系统有三种候选方案,即电化学、固态胺树脂和分子筛方案。电化学去极化CO_2浓缩器(EDC)是作为自由号空间站CO_2清除分系统的第一候选方案。
-
关键词
自由号
空间站
生命保障系统
-
分类号
V476.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美国航天服的研制与发展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滕育英
-
出处
《载人航天信息》
1996年第11期25-34,共10页
-
-
关键词
美国
航天服
-
分类号
R852.81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
题名长期航天中的昼夜节律问题
- 12
-
-
作者
滕育英
-
出处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4-35,共2页
-
文摘
长期航天中的昼夜节律问题滕育英合理的作息制度是维持人的健康和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未来的星际飞行任务中,人将不得不远离人类昼夜节律的社会,在没有任何时间标志的情况下长期生活和工作。因此,制订合理的作息制度将成为航天员生理昼夜节律的决定性保障。显然,一...
-
关键词
昼夜节律
航天飞行
航天员
作息制度
-
分类号
R852.6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
题名应急弹射救生中气流吹袭的严重性
- 13
-
-
作者
滕育英
-
出处
《国外医学(军事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5-87,共3页
-
-
关键词
应急弹射
救生
气流
吹袭
-
分类号
R852.8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
题名航天食品
- 14
-
-
作者
滕育英
-
出处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16-19,共4页
-
文摘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航天食品系统的设计要求和限制因素,载人航天30多年来,国外航天食品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概况,航天食谱的营养成份和组配,前苏联和美国航天食品的差别。
-
关键词
航天食品
航天给养
营养学
-
分类号
R851.8
[医药卫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
题名载人航天生保系统技术
- 15
-
-
作者
滕育英
-
出处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35,共4页
-
文摘
载人航天生保系统技术滕育英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科技工作者们在开发保障人生活在太空恶劣环境中的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每一项载人航天计划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的,并且利用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生命保障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提局。...
-
关键词
载人航天飞行
生保系统
-
分类号
V444.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世界上的女航天员
- 16
-
-
作者
滕育英
-
出处
《载人航天信息》
1997年第9期25-26,共2页
-
-
关键词
航天员
女性
日本
法国
美国
俄罗斯
-
分类号
V52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空间操作和探险中的热平衡(续)
- 17
-
-
作者
滕育英
-
出处
《载人航天信息》
1998年第3期7-14,共8页
-
-
关键词
航天器
空间操作
探险
热调节
热平衡
-
分类号
V444.3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空间操作和探险中的热平衡
- 18
-
-
作者
滕育英
-
出处
《载人航天信息》
1998年第2期11-18,共8页
-
-
关键词
航天器
空间操作
探险
热调节
热平衡
-
分类号
V444.3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美国航天飞机第81次飞机
- 19
-
-
作者
滕育英
-
出处
《载人航天信息》
1997年第7期19-21,共3页
-
-
关键词
美国
航天飞机
航天飞行
有效载荷
轨道
-
分类号
V5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V475.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俄罗斯和美国航天服特性的比较
- 20
-
-
作者
滕育英
-
出处
《载人航天信息》
1995年第5期8-12,共5页
-
-
关键词
航天服
生保系统
航天
俄罗斯
美国
-
分类号
V445.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