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DWI、DTI及3D-ASL定量参数在AIS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玉昆
滕佳歧
+3 位作者
王娟
秦丹
郭玥
李优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754-757,共4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定量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AIS患者110例作为研...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定量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AIS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分为预后良好组59例,预后不良组患者51例。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临床资料、DWI、DTI和3D-ASL定量参数差异。分析DWI、DTI及3D-ASL定量参数与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相关性,并分析DWI、DTI及3D-ASL定量参数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梗死面积和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13.22±1.19)cm^(2)和(10.84±1.21)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各项异性指数(FA)值、相对各项异性指数(rFA)值、脑血流量(CBF)和相对血流量(rCBF)分别为(0.30±0.09)×10^(-3) mm^(2)/s、0.46±0.10、0.23±0.06、0.55±0.12、(22.10±9.92)mL·100 g^(-1)·min^(-1)和0.44±0.14,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平均弥散吸收(Dcavg)值和相对弥散吸收(rDCavg)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rADC值与梗死面积呈负相关(P<0.05),ADC值、rADC值、FA值、rFA值、CBF值和rCBF值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P<0.05)。ADC值、rADC值、FA值、rFA值、CBF值和rCBF值预测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3、0.769、0.824、0.793、0.830和0.900,其中ADC值预测价值较低,rCBF值预测价值较高。结论DWI、DTI及3D-ASL定量参数与AIS患者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同时在预测AIS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定量参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WI、DTI及3D-ASL定量参数在AIS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玉昆
滕佳歧
王娟
秦丹
郭玥
李优伟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754-757,共4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编号:Z101107052210002)。
文摘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定量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AIS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分为预后良好组59例,预后不良组患者51例。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临床资料、DWI、DTI和3D-ASL定量参数差异。分析DWI、DTI及3D-ASL定量参数与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相关性,并分析DWI、DTI及3D-ASL定量参数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梗死面积和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13.22±1.19)cm^(2)和(10.84±1.21)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各项异性指数(FA)值、相对各项异性指数(rFA)值、脑血流量(CBF)和相对血流量(rCBF)分别为(0.30±0.09)×10^(-3) mm^(2)/s、0.46±0.10、0.23±0.06、0.55±0.12、(22.10±9.92)mL·100 g^(-1)·min^(-1)和0.44±0.14,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平均弥散吸收(Dcavg)值和相对弥散吸收(rDCavg)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rADC值与梗死面积呈负相关(P<0.05),ADC值、rADC值、FA值、rFA值、CBF值和rCBF值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P<0.05)。ADC值、rADC值、FA值、rFA值、CBF值和rCBF值预测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3、0.769、0.824、0.793、0.830和0.900,其中ADC值预测价值较低,rCBF值预测价值较高。结论DWI、DTI及3D-ASL定量参数与AIS患者梗死面积、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同时在预测AIS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定量参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预测价值
Keywords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Three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Acute ischemic stroke
Prognosis
Predictive value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DWI、DTI及3D-ASL定量参数在AIS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陈玉昆
滕佳歧
王娟
秦丹
郭玥
李优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