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行业电力消耗与XCO_(2)的滚动关联挖掘方法
1
作者 滕予非 张涵 +4 位作者 马云高 陈玉敏 张颉 刘洪利 詹宇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6,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减污降碳已成为全球应对环境危机的关键任务。针对当前各行业在减污降碳方面缺乏系统化、精细化技术指导的问题,提出一种城市行业电力消耗与XCO_(2)的滚动关联挖掘方法。通过结合堆叠融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减污降碳已成为全球应对环境危机的关键任务。针对当前各行业在减污降碳方面缺乏系统化、精细化技术指导的问题,提出一种城市行业电力消耗与XCO_(2)的滚动关联挖掘方法。通过结合堆叠融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VM)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构建高精度关联模型,进而引入时间滚动分析技术揭示不同行业电力消耗与对应XCO_(2)的动态关系。实验分析表明,关联模型性能表现优异,能为制定更精准的减排策略和能源管理措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耗 机器学习 时间滚动关联 XCO_(2) 减污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电压突变量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引线故障监测方法 被引量:21
2
作者 滕予非 汤涌 +2 位作者 周波 焦在滨 庞广恒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8,共7页
为快速检测并切除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引线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频电压突变量的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引线故障监测方法。首先分析了接地极引线接地故障时高频电压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高频电压突变量作为判据检测接地极引... 为快速检测并切除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引线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频电压突变量的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引线故障监测方法。首先分析了接地极引线接地故障时高频电压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高频电压突变量作为判据检测接地极引线故障的新方案。所提出的故障监测方法不受高频信号下接地极引线阻抗—距离非单调性质的影响,有一定的抗过渡电阻的能力,对接地极引线参数测量误差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该算法可以直接应用于现有的接地极故障监视系统(ELIS)中,无需额外的硬件投资。为验证所提出方案的性能,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程序PSCAD进行了数字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过渡电阻小于200?时,该方法均能灵敏可靠地识别并隔离故障,其在电力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压突变量 特高压直流输电 接地极引线 故障监测 过渡电阻 高频信号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远地区小电网与主网解列后高频高压风险及抑制策略 被引量:16
3
作者 滕予非 张华 +2 位作者 汤凡 丁理杰 宁联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随着无电地区电网的建设,大量具有小机组、轻负荷特性的偏远地区小电网逐渐通过极长的联络线路与主网相连。一旦由于故障等因素,这些小电网与主网解列而转为孤网运行时,小电网中过剩的有功功率以及充电无功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高频高压风... 随着无电地区电网的建设,大量具有小机组、轻负荷特性的偏远地区小电网逐渐通过极长的联络线路与主网相连。一旦由于故障等因素,这些小电网与主网解列而转为孤网运行时,小电网中过剩的有功功率以及充电无功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高频高压风险,造成设备以及负荷的损毁。首先,结合四川某藏区电网,对小电网与主网解列后的高频高压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频高压现象出现的机理。其次,探讨了电网内发电机调速、励磁装置的控制方式以及负荷特性对高频高压风险的影响。最后,在分析传统抑制策略所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周解列的偏远地区电网与主网解列后高频高压风险的抑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 过电压 充电无功 孤网运行 抑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直流分压器动态特性及其引起的误闭锁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滕予非 汤涌 +3 位作者 汪晓华 陈刚 刘耀 张宏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46-2653,共8页
为研究直流分压器暂态特性引发特高压直流误闭锁的机理,首先求取了直流分压器的传递函数。特别地,对其二次侧放电回路击穿后的暂态过程进行理论推导。分析表明,直流分压器二次侧放电回路击穿后即使一次侧直流电压维持不变,电压测量值也... 为研究直流分压器暂态特性引发特高压直流误闭锁的机理,首先求取了直流分压器的传递函数。特别地,对其二次侧放电回路击穿后的暂态过程进行理论推导。分析表明,直流分压器二次侧放电回路击穿后即使一次侧直流电压维持不变,电压测量值也需经历一个百毫秒级的暂态过程,方能恢复正常水平。其次,针对某特高压直流因整流站直流分压器异常引发闭锁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了特高压直流整流侧电压指令测量异常的工况下,控制保护系统各环节的响应特性,阐明了该工况下直流电压、电流异常降落的原因,揭示了直流误闭锁机理。第三,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反事故措施建议,并利用仿真结果验证了措施的有效性。最后,对逆变站直流分压器二次侧放电回路击穿后暂态特性的分析表明,逆变站直流分压器二次侧放电管击穿短路不会导致直流系统控制保护系统异常响应,甚至发生闭锁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直流分压器 控制保护系统 VDCOL 欠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引线阻抗监视策略 被引量:19
5
作者 滕予非 王鱼 +2 位作者 焦在滨 张纯 庞广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7-164,共8页
为提升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引线的故障识别性能,提出一种新的接地极引线阻抗监视策略。对输电线路的全频带阻抗—距离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接地极引线阻抗监视策略,并给出了注入信号频率选择原... 为提升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引线的故障识别性能,提出一种新的接地极引线阻抗监视策略。对输电线路的全频带阻抗—距离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接地极引线阻抗监视策略,并给出了注入信号频率选择原则及故障告警判据。研究表明:若接地极引线长度超过注入信号的1/2波长,金属性接地故障时,阻抗监视装置测量阻抗的虚部随故障距离呈周期性变化,加大了判据整定的难度。因此注入信号频率的选择应保证金属性故障时,线路阻抗随故障距离的增加而单调变化,同时最大的故障阻抗模值应小于线路正常运行时的阻抗,且留有一定裕度。PSCAD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接地极引线 阻抗监视 阻抗—距离特性 注入信号频率 全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互阻抗的励磁涌流引发谐波电压畸变风险识别 被引量:11
6
作者 滕予非 丁理杰 +2 位作者 汤凡 李甘 史华勃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5-161,共7页
弱联系电网中普通的空载变压器合闸操作就可能会因向电网注入了励磁涌流,而导致系统出现严重的谐波电压畸变,加大设备及负荷损毁的风险。提出了励磁涌流引发谐波电压畸变风险指标,该指标基于系统网络的谐波互阻抗,考虑了被操作主变的容... 弱联系电网中普通的空载变压器合闸操作就可能会因向电网注入了励磁涌流,而导致系统出现严重的谐波电压畸变,加大设备及负荷损毁的风险。提出了励磁涌流引发谐波电压畸变风险指标,该指标基于系统网络的谐波互阻抗,考虑了被操作主变的容量以及系统中发电机、负荷、线路、变压器等元件对谐波电压畸变的影响。利用该指标对某联网工程中励磁涌流引发的谐波电压畸变风险进行了评估,PSCAD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涌流 电压畸变 谐波互阻抗 风险 谐波分析 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系统短路故障特征分析及对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滕予非 行武 +2 位作者 张宏图 史华勃 焦在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9-36,共8页
为了进一步掌握风力发电系统短路故障特征并分析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建立了双馈和直驱风电系统电磁暂态模型。通过电磁暂态仿真研究了风电系统短路电流及系统正负序阻抗的特征,得出了风电系统提供短路电流能力较常规电源弱和风电系统正... 为了进一步掌握风力发电系统短路故障特征并分析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建立了双馈和直驱风电系统电磁暂态模型。通过电磁暂态仿真研究了风电系统短路电流及系统正负序阻抗的特征,得出了风电系统提供短路电流能力较常规电源弱和风电系统正负序阻抗不一致且随时间波动的结论。研究了常用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原理对风力发电系统的适应性,得出了输电线路距离保护和选相元件受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征影响较大,可能发生不正确动作的结论。利用现场录波数据验证了故障特征及保护适应行分析的正确性,相关结论对继电保护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直驱风力发电机 故障特征 继电保护 P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机电暂态计算方法以及暂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滕予非 宁联辉 +2 位作者 李甘 王锡凡 路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7-73,99,共8页
对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机电暂态计算方法以及暂态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建立了交交变频器的准稳态模型,该模型反映了暂态过程中变频器两侧的电压、功率关系。其次,提出了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算法。该算法将交交变频器准稳态... 对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机电暂态计算方法以及暂态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建立了交交变频器的准稳态模型,该模型反映了暂态过程中变频器两侧的电压、功率关系。其次,提出了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算法。该算法将交交变频器准稳态模型与低频、工频两侧的网络方程相连得到系统网络代数方程。同时,利用交替迭代法对系统微分—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最后,对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低频侧电抗仅为工频系统1/3左右,故障时低频风力发电机转速响应的阻尼高于同距离的工频系统。同时,当低频侧故障时交交变频器对工频侧发电机的振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暂态 交替迭代 电压波动 稳定特性 分频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以及稳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滕予非 宁联辉 +2 位作者 李甘 王锡凡 路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6-62,84,共8页
对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以及稳态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给出了分频风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交交变频器的潮流稳态模型。其次,根据上述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统一迭代法计算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潮流的新方法。该方法在传统... 对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以及稳态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给出了分频风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交交变频器的潮流稳态模型。其次,根据上述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统一迭代法计算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潮流的新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牛顿—拉夫逊潮流算法中增加了交交变频器模型,对雅可比矩阵进行了扩展。同时,分析了交交变频器控制参数对系统潮流的影响,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2015年四川规划电网,利用潮流程序,对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电压波动以及无功需求两个稳态指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特别地,着重对低频侧采用变频率策略的分频系统与采用恒定频率策略的分频系统进行了比较。对典型日的分析表明,由于风电场主要运行在中低风速区域,因此采用变频率策略的分频系统的总体稳态指标会占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计算 电压波动 无功需求 分频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频输电系统变频器桥臂不导通故障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6
10
作者 滕予非 王锡凡 邓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72,97,共5页
桥臂不导通是交—交变频器最常见的故障,脉冲缺失、换相失败都可以归结为这一类故障。文中分析了分频输电系统交—交变频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变频器工作在逆变条件下发生桥臂不导通故障后低频电压和电流的情况。与传统的拖动用变频器同... 桥臂不导通是交—交变频器最常见的故障,脉冲缺失、换相失败都可以归结为这一类故障。文中分析了分频输电系统交—交变频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变频器工作在逆变条件下发生桥臂不导通故障后低频电压和电流的情况。与传统的拖动用变频器同样故障相比较,得出了两者的区别,并认为分频输电系统变频器故障可能较拖动时后果更严重。将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相比较,验证了以上分析的正确性。通过分析低频故障电流与故障时基波电压、功角的关系,对变频器桥臂不导通故障的识别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一交变频器 桥臂不导通 分频输电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频输电系统交—交变频器触发脉冲实时生成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予非 王锡凡 +1 位作者 宁联辉 宋卓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76-81,共6页
分频输电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风电接入系统的新型输电方式,其核心部件为交—交变频器。当分频输电系统用于风电并网时,系统对交—交变频器提出了尽量减少谐波含量和低频侧频率可随风速变化2点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文中提出一种利用多... 分频输电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风电接入系统的新型输电方式,其核心部件为交—交变频器。当分频输电系统用于风电并网时,系统对交—交变频器提出了尽量减少谐波含量和低频侧频率可随风速变化2点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文中提出一种利用多指针法实时生成交—交变频器触发脉冲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传统余弦交点法中需要实时计算三角方程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直线近似余弦交点法中谐波偏大和离线计算时低频侧输出电压频率无法变化的问题。文中对该算法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并给出了硬件电路和程序框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无需增加存储数据的情况下实现脉冲实时触发,且低频侧电压频率可实时变化,精度满足工程需求。该方法硬件电路简单,易于在工程中加以应用和推广,并可在分频输电系统中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输电 风力发电 交—交变频器 余弦交点法 多指针法 触发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数次谐波环境下提取整数次谐波信息的新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滕予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65,共3页
提出了一种在含有分数次谐波环境下,以一定的规律逐渐降低的频率序列依次作为基频,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电力系统中实际的电压、电流信号,再通过迭代算法从中提取出工频量及其整数次谐波分量信息的新方法。该方法回避了现有的加窗DFT算法... 提出了一种在含有分数次谐波环境下,以一定的规律逐渐降低的频率序列依次作为基频,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电力系统中实际的电压、电流信号,再通过迭代算法从中提取出工频量及其整数次谐波分量信息的新方法。该方法回避了现有的加窗DFT算法中选取窗函数困难的问题。新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数学推导和说明,并给出程序框图。为了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利用程序对一实际信号进行了分析。实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FFT算法比较,新方法在富含间谐波和次谐波环境下依然能够提出基波和整数次谐波的幅值和相角,且精度满足工程需求。同时,该方法还具有实现简单等优点,易于在工程实际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次谐波 傅里叶级数 整数次谐波的提取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网负荷的发电机自励磁动态过程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滕予非 丁理杰 +2 位作者 张华 汤凡 魏巍 《四川电力技术》 2013年第2期87-91,共5页
对考虑负荷情况下发电机自励磁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发电机带长线路的孤网内存在负荷时,由于负荷对发电机转速升高有限制作用,系统过电压不会上升到饱和点,从而对系统中的设备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同时发现,孤网系统... 对考虑负荷情况下发电机自励磁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发电机带长线路的孤网内存在负荷时,由于负荷对发电机转速升高有限制作用,系统过电压不会上升到饱和点,从而对系统中的设备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同时发现,孤网系统内的最小负荷对自励磁抑制措施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建议在制定相关措施时,需根据本地最小负荷进行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励磁 有功负荷 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无源滤波器抑制励磁涌流引发谐波过电压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滕予非 汤凡 +3 位作者 魏巍 李甘 丁理杰 张华 《四川电力技术》 2014年第2期10-13,80,共5页
针对西南某藏区电网,对利用无源滤波器抑制励磁涌流引发谐波过电压风险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在该工况下无源滤波器的设计原则,并利用PSCAD/EMTDC软件对滤波器的效果进行了校核。其次,探讨了无源滤波器投入对弱联系电网孤网... 针对西南某藏区电网,对利用无源滤波器抑制励磁涌流引发谐波过电压风险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在该工况下无源滤波器的设计原则,并利用PSCAD/EMTDC软件对滤波器的效果进行了校核。其次,探讨了无源滤波器投入对弱联系电网孤网后的高频高压风险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滤波器 励磁涌流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评估送端直流输电对交流系统稳定影响的实用方法
15
作者 滕予非 丁理杰 +1 位作者 张华 汤凡 《电气应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0-55,共6页
分析了传统的短路比、有效惯性时间常数等指标在评估交直流混联系统动态性能存在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一种评估送端直流输电对交流系统稳定影响的实用方法。该方法通过等面积稳定裕度指标的计算,直观地体现出了直流输电引入后对交流系统... 分析了传统的短路比、有效惯性时间常数等指标在评估交直流混联系统动态性能存在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一种评估送端直流输电对交流系统稳定影响的实用方法。该方法通过等面积稳定裕度指标的计算,直观地体现出了直流输电引入后对交流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该指标在计算时考虑了直流换流站近区的大型机组在暂态过程中的振荡因素,能够较好地表征混联系统的动态性能。对该指标的特点、求解方法和影响因素做出了详细的介绍。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系统 动态性能 评估指标 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52
16
作者 宋卓彦 王锡凡 +2 位作者 滕予非 宁联辉 张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17,共10页
对国内外风电接入电网的输电网技术规范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明确了风电机组的控制要求及对应的控制目标。重点阐述了双馈感应异步发电机(DFIG)和多极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2类变速恒频(VSCF)风电机组的拓扑及以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对国内外风电接入电网的输电网技术规范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明确了风电机组的控制要求及对应的控制目标。重点阐述了双馈感应异步发电机(DFIG)和多极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2类变速恒频(VSCF)风电机组的拓扑及以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为目标的控制方案,其中主要对PMSG的控制方案进行了总结和比较;结合输电网技术规范对风电机组的控制要求,说明了VSCF风电机组在低电压穿越(LVRT)时的控制方案及保护措施,同样以分析PMSG的LVRT控制方案及相应保护措施为主。最后简要介绍了风电机组以提高电能质量、调频能力为目标的研究现状,并对采用分频输电技术的分频风力发电系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输电网技术规范 矢量控制 最大功率点跟踪 低电压穿越 分频输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行波幅值比较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法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小鹏 汤涌 +2 位作者 滕予非 甄威 李旻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95-3101,共7页
直流线路纵联差动保护作为行波保护的后备保护之一,为了躲避区外交流系统故障的影响,存在延时长、动作速度慢的问题。为提高直流线路后备保护的动作速度,在分析直流线路区内外故障两端反行波的幅值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纵联保护方... 直流线路纵联差动保护作为行波保护的后备保护之一,为了躲避区外交流系统故障的影响,存在延时长、动作速度慢的问题。为提高直流线路后备保护的动作速度,在分析直流线路区内外故障两端反行波的幅值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纵联保护方法。该方法利用故障发生后一段时间内,线路两端反行波幅值积分的比值来识别区内故障。区内故障时,线路两端反行波幅值积分相差不大;区外故障时,线路两端反行波幅值积分差异明显。基于PSCAD/EMTDC的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方法在各种故障情况下均能可靠、快速地识别区内外故障,对高阻故障也有良好的动作性能,可作为行波保护的快速后备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纵联保护 反行波 幅值比较 高阻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经分频输电接入系统的实验 被引量:22
18
作者 宁联辉 王锡凡 +3 位作者 滕予非 刘奎 宋卓彦 朱卫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9-16,共8页
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而且风电场一般处于偏远地区,风电经分频输电接入电网为风电的远距离输送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该文设计了12脉波交交变频器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并以其作为风电接入装置,用常规同步发电机模拟永磁直驱同步发... 风力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而且风电场一般处于偏远地区,风电经分频输电接入电网为风电的远距离输送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该文设计了12脉波交交变频器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并以其作为风电接入装置,用常规同步发电机模拟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在动模实验室模拟了变速变频风力发电,向系统成功输送20 kW有功,证实了以分频输电为背景的变速变频风力发电的可实现性,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交交变频器的运行方式,实现了风电场的有功开环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接入系统 变速变频 12脉波交交 变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波阻抗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小鹏 滕予非 +2 位作者 刘耀 汤涌 甄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7-623,共7页
针对目前直流输电线路保护灵敏性和速动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测量波阻抗的直流线路保护方法。利用S变换提取单频率的电压、电流初始行波并计算线路两端的测量波阻抗。在线路内部故障时,线路两端测量波阻抗均为测点背侧等效阻抗... 针对目前直流输电线路保护灵敏性和速动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测量波阻抗的直流线路保护方法。利用S变换提取单频率的电压、电流初始行波并计算线路两端的测量波阻抗。在线路内部故障时,线路两端测量波阻抗均为测点背侧等效阻抗,差异较小;在线路外部故障时,线路两端测量波阻抗分别为测点背侧等效阻抗和线路波阻抗,差异较大,据此可以区分直流线路上的内部和外部故障。基于PSCAD/EMTDC的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方法易于整定,在各种故障情况下均能可靠、快速地识别直流线路内部和外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S变换 测量波阻抗 纵联保护 高阻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不同角色利益的集中型充电站优化布局 被引量:14
20
作者 徐方维 谭洋洋 +3 位作者 杨洪耕 滕予非 张曦 尹青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56-1262,共7页
考虑到充电站投资主体和充电用户两种不同角色所追求的利益互异会影响充电站规划决策,发展了一种兼顾投资主体投资成本和充电用户满意度的集中型充电站双层优化布局模型。根据各类电动汽车(EVs)的行为特性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需求模... 考虑到充电站投资主体和充电用户两种不同角色所追求的利益互异会影响充电站规划决策,发展了一种兼顾投资主体投资成本和充电用户满意度的集中型充电站双层优化布局模型。根据各类电动汽车(EVs)的行为特性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需求模型。以企业投资成本和用户满意度分别作为双层规划模型的上层和下层目标函数,并考虑企业投资预算约束、电网约束、充电站容量约束和充电用户需求约束,综合反映了不同角色间的耦合决策作用。双层规划问题属于强NP-hard问题,采用量子遗传算法求解上层规划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下层规划模型,并输出最终充电站布局方案。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用户满意度的集中型充电站方案能合理兼顾投资主体和用户的各自利益,实现投资成本和用户满意度的有效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型充电站 用户满意度 耦合决策 双层规划问题 量子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