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块状台缘滩相储层成岩相特征分析 |
刘璇
曾大乾
游瑜春
王丹丹
刘国萍
李辉
李倩
|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深层碳酸盐岩强非均质储层双重介质三维地质建模——以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长兴组储层为例 |
李辉
游瑜春
曾大乾
刘国萍
郑文波
张睿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吴旗地区上三叠统长2组沉积相研究 |
游瑜春
傅强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4
|
地震相分析在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以川东北地区PG气田为例 |
游瑜春
魏水建
郭华军
冯琼
牛小芳
|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5
|
致密低渗岩性气藏精细描述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牛地气田为例 |
游瑜春
谭学群
刘建党
冯琼
|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
2009 |
5
|
|
6
|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天然裂缝有效性评价 |
赵向原
胡向阳
曾联波
肖开华
李宏涛
游瑜春
冯琼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5
|
|
7
|
元坝气田长兴组生物礁层序沉积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
李宏涛
龙胜祥
游瑜春
刘国萍
李秀鹏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8
|
|
8
|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形成控制因素与发育模式 |
李宏涛
肖开华
龙胜祥
游瑜春
刘国萍
李秀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9
|
沉积环境复杂地区地层划分对比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 |
罗东明
谭学群
游瑜春
刘建党
冯琼
刘忠群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7
|
|
10
|
元坝气田长兴组超深层缓坡型礁滩相储层精细刻画 |
龙胜祥
游瑜春
刘国萍
冯琼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9
|
|
11
|
应用测井技术识别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地质事件及其差异 |
李浩
游瑜春
郑亚斌
张渝丽
魏修平
王丹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12
|
四川盆地元坝长兴组礁滩相气藏概率体约束地质建模 |
胡向阳
郑文波
游瑜春
刘国萍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13
|
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系统形成的构造期次 |
傅强
游瑜春
吴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2
|
|
14
|
基于成因机理及主控因素约束的多尺度裂缝“分级-分期-分组”建模方法——以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相碳酸盐岩储层为例 |
赵向原
游瑜春
胡向阳
黎静容
李毓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0
|
|
15
|
元坝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精细雕刻技术 |
刘国萍
游瑜春
冯琼
王丹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16
|
川东北河坝地区储层预测与评价 |
刘彬
付孝悦
刘国萍
冯琼
游瑜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17
|
松南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天然裂缝特征及形成机理 |
赵向原
王丹
游瑜春
郭艳东
任宪军
韩娇艳
尚墨翰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8
|
基于频谱成像技术的元坝长兴组生物礁储层连通性研究 |
刘国萍
游瑜春
冯琼
|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9
|
平湖油气田古近系花港组低阻油层成因与识别分析 |
傅强
武晓光
游瑜春
|
《海洋石油》
CAS
|
2003 |
4
|
|
20
|
普光高含硫气田开发特征及提高采收率对策 |
曾大乾
石志良
彭鑫岭
李玉丹
张睿
游瑜春
李正华
李辉
李童
|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