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氨双唑钠对宫颈癌放化疗增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游岚瑛 冯梅 +1 位作者 李秀华 钟沛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甘氨双唑钠(CMNa)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放化疗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增敏组(A组,放化疗加甘氨双唑钠)和对照组(B组,放化疗),每组30例。两组放化疗方式相同... 目的:观察注射用甘氨双唑钠(CMNa)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放化疗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增敏组(A组,放化疗加甘氨双唑钠)和对照组(B组,放化疗),每组30例。两组放化疗方式相同。A组在放化疗同时,给予CMNa 800 mg/m^2,给药后1h内接受放疗,每周3次,6~7周。B组行同步放化疗。结果:A组治疗结束CR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B组的60%(18/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总有效率在放疗结束时均为100%,A组放疗结束3个月后CR率为86.7%(26/30),总有效率为93.3%(28/30),B组放疗结束后3个月CR率为80%(24/30),总有效率为96.7%(29/30),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甘氨双唑钠对提高中晚期宫颈癌同期放化疗临床近期完全缓解率有一定意义,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同期放化疗 放射增敏剂 甘氨双唑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相关蛋白-1(MRP-1/CD9)对卵巢癌细胞体外增殖和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游岚瑛 吴明富 +8 位作者 史艳燕 陈颖 李琼 魏军成 周剑锋 徐刚 卢运萍 马丁 董恒磊(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381-1385,共5页
目的:动力相关蛋白-1(MRP-1/CD9)是四跨膜蛋白超家族(transmembrane4,superfamily,TM4SF)成员之一,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细胞间粘附和迁移。本实验旨在研究MRP-1/CD9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体外增殖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与PI4... 目的:动力相关蛋白-1(MRP-1/CD9)是四跨膜蛋白超家族(transmembrane4,superfamily,TM4SF)成员之一,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细胞间粘附和迁移。本实验旨在研究MRP-1/CD9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体外增殖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与PI4K/AKT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获得CD9全长cDNA片段,正向插入pcDNA3.1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导入SKOV-3细胞中;应用RT-PCR、cfse-流式细胞测定和单层伤口愈合实验等方法观察转染前后SKOV-3细胞PI4K和AKTmRNA表达水平,细胞增殖及其运动能力变化。结果:成功构建正义全长CD9真核表达载体,获得稳定表达CD9的SKOV-3克隆株。与空质粒转染和不转染的SKOV-3细胞相比,SKOV-3/CD9细胞PI4KmRNA的表达明显被抑制,抑制率为40%;AKT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3.13倍,细胞增殖和运动能力均有明显升高。结论:CD9促进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运动能力,可能是通过PI4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的,对卵巢癌恶性进展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相关蛋白-1 卵巢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原始生殖细胞瘤中D2-40、CD117和CD30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宏清 杨清海 +1 位作者 林安 游岚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9-371,共3页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原始生殖细胞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P-1/CD9与高转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恶性行为相关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颖 吴明富 +6 位作者 李琼 游岚瑛 魏军成 周剑锋 徐刚 卢运萍 马丁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3-797,共5页
目的:观察MRP-1/CD9对高转移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体外增殖和侵袭的抑制效应,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RP-1/CD9特异性扩增引物,借助RT-PCR获得MRP-1/CD9全长cDNA片段,正向插入pcDNA3.1表达载体中,并将重组质粒导入MDA-MB-... 目的:观察MRP-1/CD9对高转移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体外增殖和侵袭的抑制效应,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RP-1/CD9特异性扩增引物,借助RT-PCR获得MRP-1/CD9全长cDNA片段,正向插入pcDNA3.1表达载体中,并将重组质粒导入MDA-MB-231细胞中,G418稳定筛选;应用CFSE-流式细胞仪检测,单层伤口愈合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等方法观察了MDA-MB-231细胞转染前后,细胞体外增殖及侵袭能力等指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和SRC在转染前后的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全长MRP-1/CD9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入MDA-MB-231细胞后获得稳定表达MRP-1/CD9的MDA-MB-231克隆株(MDA-MB-231/CD9)。与空质粒转染后的MDA-MB-231细胞相比,MDA-MB-231/CD9细胞运动能力明显减弱,侵袭能力降低;p-AKT和SRC在MDA-MB-231/CD9细胞中表达明显降低。结论:MRP-1/CD9对细胞的运动和侵袭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与p-AKT和SRC的下调引起E-cadherin介导的粘附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系 肿瘤 肿瘤转移 基因表达 MRP-1/CD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两种放疗模式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钟沛霖 冯梅 +2 位作者 李秀华 游岚瑛 蔡勇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5期10-11,共2页
目的比较常规四野箱式放疗(4F-CRT)、调强放疗(IMRT)对宫颈癌术后放疗剂量学优缺点。方法选取存在高危因素宫颈癌术后患者50例,放疗前进行CT扫描并进行靶区勾画,每位患者分别进行4F、IMRT两套计划,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通过DVH图比较两... 目的比较常规四野箱式放疗(4F-CRT)、调强放疗(IMRT)对宫颈癌术后放疗剂量学优缺点。方法选取存在高危因素宫颈癌术后患者50例,放疗前进行CT扫描并进行靶区勾画,每位患者分别进行4F、IMRT两套计划,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通过DVH图比较两种治疗技术对计划靶体积(PTV)及正常器官剂量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计划靶体积(PTV)调强的靶区覆盖要优于四野放疗(P<0.05),但两种治疗技术均可提供满意的剂量覆盖,在直肠、乙状结肠、膀胱、小肠的受照射体积及平均剂量调强均低于4F(P<0.05)。结论对于计划靶体积(PTV),两种计划均有较好的覆盖,而IMRT较4F可获得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并更有利于直肠、乙状结肠、小肠及膀胱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D2-4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附31例分析)
6
作者 吴宏清 林安 游岚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临床意义 淋巴管内皮 间皮细胞瘤 细胞标记物 免疫组化染色 淋巴管侵犯 交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蛋白促进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军成 张永涛 +7 位作者 吴明富 游岚瑛 陈颖 周丽 叶双梅 卢运萍 徐刚 马丁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57-860,共4页
目的:探讨波形蛋白促进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波形蛋白特异性扩增引物,借助RT-PCR获得波形蛋白正义全长和反义全长cDNA片段,分别插入pcDNA3.1(+)和pcDNA3.1(-)表达载体中,并将重组质粒导入激素非依... 目的:探讨波形蛋白促进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波形蛋白特异性扩增引物,借助RT-PCR获得波形蛋白正义全长和反义全长cDNA片段,分别插入pcDNA3.1(+)和pcDNA3.1(-)表达载体中,并将重组质粒导入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配对细胞系中,G418稳定筛选;应用体外运动和侵袭试验比较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波形蛋白通过C-src激酶调节E-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复合物,促进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结论:波形蛋白可以作为判断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波形蛋白 侵袭与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4ORF7编码产物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周丽 王常玉 +7 位作者 魏军成 吴明富 叶双梅 游岚瑛 陈颖 徐刚 卢运萍 马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29-832,共4页
背景与目的:C4ORF7(chromosome 4 open reading frame7,四号染色体开放读码框7)编码产物在癌细胞和管腔内皮细胞(包括血管内皮和淋巴内皮)均可能表达,本文探讨C4ORF7编码产物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中表达及与浸润性乳腺导管癌发生和淋... 背景与目的:C4ORF7(chromosome 4 open reading frame7,四号染色体开放读码框7)编码产物在癌细胞和管腔内皮细胞(包括血管内皮和淋巴内皮)均可能表达,本文探讨C4ORF7编码产物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中表达及与浸润性乳腺导管癌发生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法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15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42例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中C4ORF7编码产物和VEGFR3(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receptor-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淋巴内皮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C4ORF7编码产物主要表达于癌细胞、乳腺良性病变的导管上皮细胞和管腔内皮细胞。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原发灶中,C4ORF7编码产物在癌细胞和管腔内皮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7%和73.8%;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4ORF7编码产物在导管上皮细胞和管腔内皮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均为33.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在正常乳腺组织中,C4ORF7编码产物呈阴性表达。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中,C4ORF7编码产物在管腔内皮细胞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个数无关。C4ORF7编码产物和VEGFR3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癌周淋巴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γ=0.526,P<0.02)。因此,C4ORF7编码产物在管腔内皮细胞中的表达,主要为淋巴管内皮细胞(LEC)中的表达。结论:C4ORF7编码产物在乳腺癌的发生及淋巴道转移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检测C4ORF7编码产物的表达可能对评价乳腺癌的预后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管 C4ORF7 VEGF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不同根治性放疗技术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冯梅 郭爱华 +4 位作者 蔡勇君 胡彩容 钟沛霖 李秀华 游岚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572-157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根治性放疗技术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放疗靶区及危险器官剂量学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剂量学参考。方法:选取10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拟行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分别制订常规盆腔4野盒式照射+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适... 目的:比较不同根治性放疗技术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放疗靶区及危险器官剂量学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剂量学参考。方法:选取10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拟行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分别制订常规盆腔4野盒式照射+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适形照射计划(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计划(IMRT组),比较两者靶区及危险器官受量。结果:IMRT计划PTV适形度优于常规放疗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计划相比,IMRT计划的膀胱D50下降11%,直肠D50下降13%,小肠D50下降20%,脊髓D1cc受照剂量下降16%。结论:对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行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来说,IMRT计划较常规盆腔4野照射+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5野适形照射计划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计算机辅助 放射治疗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