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化三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血清ALP、OPG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2
1
作者 温洪鹏 韩成龙 +1 位作者 钟燕 黄科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血清骨保护素(OPG)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廉江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3例行PFNA内固定术治...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血清骨保护素(OPG)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廉江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3例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钙尔奇D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骨化三醇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术中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5 d比较两组患者的行走活动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总优良率为85.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5.1±1.4)d、(20531.5±165.3)元,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8.2±1.5)d、(24143.3±216.1)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行走活动能力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ALP、O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LP、OPG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LP、OPG水平分别为(192.6±18.4)U/L、(285.5±27.4)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2.5±17.6)U/L、(266.4±25.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应用于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血清ALP、OPG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手术时机 优良率 并发症 骨化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与Pridie钻孔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韩成龙 温洪鹏 +2 位作者 陈潮宇 吴绍康 黄科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953-1955,共3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与Pridie钻孔术在膝关节软骨全层损伤修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34例膝关节软骨全层损伤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M组,n=67)与Pridie钻孔术(P...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与Pridie钻孔术在膝关节软骨全层损伤修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34例膝关节软骨全层损伤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关节镜下微骨折术(M组,n=67)与Pridie钻孔术(P组,n=67)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M组和P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88.7±11.5)分与(81.2±11.2)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的(36.8±11.2)分与(37.3±10.7)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M组明显高于P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组和P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94.0%(63/67)和83.6%(5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现明显并发症与合并症。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与Pridie钻孔术均能够使膝关节软骨全层损伤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软骨修复及膝关节功能恢复,但微骨折术操作更为简便,热损伤更小,术后血凝块粘附更好,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微骨折术 Pridie钻孔术 膝关节 软骨全层损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科 韩成龙 温洪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8期44-47,共4页
目的:对比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CTP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 目的:对比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CTP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实施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 d、10 d、1个月,研究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与术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负重时间与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HSS、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的TPA与PA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在负重时间与愈合时间上均优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且患者疼痛情况较低,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较为理想,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切口双钢板 单侧锁定钢板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向锁定掌侧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康复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温洪鹏 韩成龙 +1 位作者 黄科 钟燕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万向锁定掌侧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万向锁定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钢板内固定... 目的探讨万向锁定掌侧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万向锁定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桡骨远端高度、尺偏角、掌倾角、骨痂出现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桡骨远端高度、尺偏角、掌倾角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分别为(7.18±1.09)周、(16.17±1.58)周,短于对照组的(8.35±1.42)周、(18.12±1.4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优良率为93.33%,略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向锁定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与普通钢板相比,可避免骨折复位丢失,缩短骨痂出现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万向锁定掌侧钢板 普通钢板 预后 腕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韩成龙 温洪鹏 +2 位作者 陈潮宇 吴绍康 黄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28-429,共2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58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经椎板和小关节突截骨术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58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经椎板和小关节突截骨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椎体愈合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5.78±12.60)min,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及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obb角、出现初始尿意和强烈尿意时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的(8.26±1.05)mm(P<0.05)。结论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疗效突出,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纠正后凸畸形,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 脊柱后凸畸形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实践与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成龙 温洪鹏 +3 位作者 吴绍康 黄科 陈潮宇 林富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4期2238-2240,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选择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选择PFNA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选择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选择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完全负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干角丢失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选择PFNA内固定治疗,呈现出固定牢靠、微创、负重时间早及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从而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数量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科 韩成龙 温洪鹏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5期597-59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数量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不同数量空心钉内固定方式分为观察组(4枚空心钉内固定)与对照组(3枚空心钉内固定)各29例,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数量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不同数量空心钉内固定方式分为观察组(4枚空心钉内固定)与对照组(3枚空心钉内固定)各29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9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两组的Harri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Harr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与对照组的20.6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3枚空心钉内固定比较,采用4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可预防骨折不愈合和早期内固定失败,具有更强的抗剪切力作用,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钉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直肌旁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成龙 温洪鹏 +3 位作者 吴绍康 黄科 陈潮宇 林富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1884-1886,共3页
目的比较腹直肌旁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廉江市人民医院骨四科收治的65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对照组经髂腹股沟入路治... 目的比较腹直肌旁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廉江市人民医院骨四科收治的65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对照组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应用Matta标准评价髋关节骨折复位,Majeed标准评价术后功能恢复,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估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切口长度[(6.91±1.31)cm vs(14.90±3.59)cm]、手术时间[(206.32±32.82)min vs(253.91±61.73)min]、术中出血量[(159.34±38.06)mL vs(320.68±51.09)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复位优良率为84.8%,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和5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SF-36评分为(58.3±1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直肌旁入路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视野大、易于复位固定等优势,是髋臼骨折的较好入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旁入路 髂腹股沟入路 髋臼骨折 髋臼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骨延长术治疗下肢骨缺损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韩成龙 温洪鹏 +2 位作者 黄科 吴绍康 陈潮宇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20期14-15,共2页
目的:研究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骨延长术治疗下肢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骨延长术治疗... 目的:研究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骨延长术治疗下肢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骨延长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下肢骨缺损患者的骨折愈合率100.00%、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3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缺损患者采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骨延长术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以及关节功能的恢复,还能减少骨干畸形、内固定松动、骨髓炎以及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缺损 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 锁定钢板骨延长术
原文传递
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成龙 温洪鹏 +2 位作者 陈潮宇 吴绍康 黄科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12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4年12月的80例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随机分为髋关节置换术组和骨折内固定术组各40例,分别采用髋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4年12月的80例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随机分为髋关节置换术组和骨折内固定术组各40例,分别采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骨折内固定术组在手术时间明显比髋关节置换术组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内固定术组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髋关节置换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内固定术组下床时间明显比髋关节置换术组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内固定术组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骨不连的发生率明显多于髋关节置换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得到不同的结果,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科 韩成龙 温洪鹏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13期15-16,共2页
目的:对比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用手术方案划分为切开复位组与闭合复位组,切开复位组实施切开复位克氏... 目的:对比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用手术方案划分为切开复位组与闭合复位组,切开复位组实施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闭合复位组实施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切开复位组与闭合复位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2.31%,略高于切开复位组患者88.46%,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69%,与切开复位组23.08%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原文传递
MIPPO与ORIF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温洪鹏 韩成龙 钟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3期60-64,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ORIF治疗,研究组采用MIP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的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活动度(被动膝关节外旋角度、被动膝关节屈曲角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CRP、IL-1β、IL-8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而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EQ-5D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被动膝关节外旋角度、被动膝关节屈曲角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大(P<0.05),且研究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术区组织水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缩短围手术期时间,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PO ORIF 胫骨平台骨折 炎性因子 生活质量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观察
13
作者 韩成龙 温洪鹏 +2 位作者 陈潮宇 吴绍康 黄科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34-435,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后路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对照组行后路内固定常规外侧植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 目的观察后路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后路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对照组行后路内固定常规外侧植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压缩率术后1年时均较术前缩小(P<0.01),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后路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有助于重建椎体高度,维持较好的矫正效果,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 椎弓根植骨 腰椎爆裂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肉瘤术后组织中纤毛内转运蛋白20、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洪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33-3335,共3页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老年人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纤毛内转运蛋白(IFT)20、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6和抑癌基因PTEN(PTEN)的表达,研究三种蛋白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方法病理确诊的69例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作为...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老年人骨肉瘤患者术后组织中纤毛内转运蛋白(IFT)20、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6和抑癌基因PTEN(PTEN)的表达,研究三种蛋白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方法病理确诊的69例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作为观察组,选择50例外伤后切除的正常骨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IFT20、CEACAM6和PTEN的表达。结果两组中IFT20、CEACAM6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显著,观察组中IFT20、CEACAM6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最大径线、有无软组织浸润、有无转移及不同Ennecking分期有关。相关分析显示IFT20和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老年人骨肉瘤术后组织IFT20和CEACAM6高表达,PTEN低表达,三者异常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IFT20可能通过调节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发挥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纤毛内转运蛋白(IFT)20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6 抑癌基因(P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芯减压支撑植骨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温洪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支撑植骨术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均实施髓芯减压支撑植骨手术治疗,随访12~24个月,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2~24个月,术后患...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支撑植骨术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均实施髓芯减压支撑植骨手术治疗,随访12~24个月,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2~24个月,术后患者髋关节活动的范围均得到了明显扩大,且髋关节的疼痛症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优良率为81.25%。结论采用髓芯减压支撑植骨术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芯减压支撑植骨术 早中期 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忠达 韩成龙 +3 位作者 温洪鹏 黄玉宝 黄科 李康森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457-459,473,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50例胫骨远端骨不连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均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自体骨移...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胫骨远端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50例胫骨远端骨不连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均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自体骨移植治疗,观察组予以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愈合时间、骨痂X线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16/25)(P<0.05);观察组临床愈合时间及骨性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骨痂X线评分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2/25),低于对照组20.00%(5/25)(P>0.05)。结论胫骨远端骨不连患者通过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促进骨痂的生成,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愈合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移植 富血小板血浆 体外冲击波 胫骨远端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抑制剂超前镇痛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镇痛的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洪鹏 《北方药学》 2015年第7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抑制剂超前镇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骨科病房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接受环氧化酶-2抑制剂镇痛,对照组接受镇痛泵镇痛。比较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d...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抑制剂超前镇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骨科病房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接受环氧化酶-2抑制剂镇痛,对照组接受镇痛泵镇痛。比较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d、2d VAS疼痛评分。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杜冷丁使用量。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d、2d 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杜冷丁使用量分别为(23.5±8.5)mg、(24.1±7.3)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与镇痛泵相比,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超前镇痛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舒芬太尼 超前镇痛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复杂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洪鹏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仔细探究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复杂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3例复杂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对照组为31例,观察组为32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切... 目的:仔细探究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复杂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3例复杂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对照组为31例,观察组为32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比较2种手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经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活动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的安全性,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大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分析得知,针对临床患有复杂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钢板接骨技术 复杂胫骨远端骨折 效果观察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绍康 韩成龙 +2 位作者 陈潮宇 温洪鹏 黃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284-285,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骨折患者80例,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术前,术后第1周、3个...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骨折患者80例,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术前,术后第1周、3个月患者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1周、术后3个月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性骨折 疗效 经皮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骨瓣移植治疗青中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20
作者 温洪鹏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9期85-87,共3页
目的探究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与股方肌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到本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8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即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至股骨颈后方共8例,B组采用股方肌骨瓣移植... 目的探究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与股方肌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到本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8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即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至股骨颈后方共8例,B组采用股方肌骨瓣移植至股骨颈后方共10例,两组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中空拉力螺钉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例随访8~35个月,均未有并发症发生,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且平均少31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移植骨瓣愈合时间较B组少0.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折愈合时间较B组少1.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后股骨头坏死率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骨折较股方肌骨瓣移植愈合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无股骨头坏死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 股方肌骨瓣 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