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巴胺D1受体信号通路及其在睡眠剥夺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温晓飒 荣霏 马文领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8-411,共4页
脑内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主要集中于嗅球、下丘脑、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和黑质致密部(SNc)等区域,参与了机体的学习记忆、认知和思维能力等高级神经功能调控,同时还与运动控制、情绪、警觉性及药物成瘾等神经活动密切... 脑内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主要集中于嗅球、下丘脑、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和黑质致密部(SNc)等区域,参与了机体的学习记忆、认知和思维能力等高级神经功能调控,同时还与运动控制、情绪、警觉性及药物成瘾等神经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信号通路 多巴胺D1 睡眠剥夺 中脑腹侧被盖区 脑内多巴胺 黑质致密部 能神经元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6~18岁学生营养不良的流行趋势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鑫毅 何丹丹 +6 位作者 方红 温晓飒 陈迪迪 郭琪 汤红梅 徐晓莉 王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1-625,共5页
目的分析2010—2016年间上海市闵行区6~18岁年龄段学生营养不良流行趋势,为制定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10—2016年闵行区体质健康监测点学校健康体检数据,对所有6~18岁的学生利用2014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 目的分析2010—2016年间上海市闵行区6~18岁年龄段学生营养不良流行趋势,为制定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10—2016年闵行区体质健康监测点学校健康体检数据,对所有6~18岁的学生利用2014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分析不同营养不良类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结果上海市闵行区2010—2016年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营养不良的类型以单纯消瘦为主,但是13~18岁男生组消瘦检出率由2010年的3.5%升高到了2016年的7.8%,13~18岁女生组的消瘦检出率由2010年的1.3%升高到了2016年的3.9%。结论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学生的营养不良总体控制较好,但是13~18岁组的消瘦检出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应依托闵行区医教结合工作,与学生的超重肥胖控制工作相结合来改善该年龄段学生的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营养不良 消瘦 生长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饮食行为习惯与肥胖关系的横断面调查——基于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儿童健康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迪迪 何丹丹 +5 位作者 温晓飒 张鑫毅 汤红梅 徐晓莉 方红 付朝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632,643,共8页
目的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儿童饮食行为习惯与肥胖的关联,为儿童肥胖的预防与干预策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4学年上海市闵行区参加体检的公办学校一年级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由研究对象的父母或监护人填写,获取研究对象的... 目的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儿童饮食行为习惯与肥胖的关联,为儿童肥胖的预防与干预策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4学年上海市闵行区参加体检的公办学校一年级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由研究对象的父母或监护人填写,获取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饮食行为习惯、饮食偏好和运动睡眠等日常行为习惯的信息。对调查结果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odds ratio,OR)和95%CI。结果共计5 752名儿童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与健康体检,纳入本研究。闵行区一年级学生的肥胖检出率为15.16%,其中男性为18.35%,女性为11.83%;超重检出率为14.31%,其中男性为15.15%,女性为13.43%。平日饮食以荤菜为主(OR=1.58,95%CI:1.32~1.91)、早餐食用频率低(OR=1.87,95%CI:1.01~3.46)、咖啡因食品摄入过多(OR=1.66,95%CI:1.09~2.51)、吃饭速度快(OR:3.32~14.95)等均显著增加了儿童肥胖的危险性;而平日饮食以素菜为主(OR=0.51,95%CI:0.35~0.74)和挑剔食物(OR:0.38~0.64)与较低的儿童肥胖有显著性统计关系。在饮食偏好方面,喜欢吃肉类(OR=2.11,95%CI:1.42~3.14)和腌熏类食物(OR=1.42,95%CI:1.05~1.92)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与儿童肥胖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 饮食行为习惯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下丘脑多巴胺含量和D_1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荣霏 温晓飒 马文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9-964,共6页
目的研究慢性睡眠剥夺(CSD)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以及对海马、下丘脑中多巴胺(DA)含量和D1受体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经过筛选后随机分为CSD组、大平台铁丝网格实验对照(TC)组和空白对照(BC)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 目的研究慢性睡眠剥夺(CSD)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以及对海马、下丘脑中多巴胺(DA)含量和D1受体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经过筛选后随机分为CSD组、大平台铁丝网格实验对照(TC)组和空白对照(BC)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CSD模型,每天剥夺18 h,连续21 d。TC组除剥夺箱底为罩有铁丝网格的大平台外,其他环境与CSD组一致。利用Morris水迷宫和自主活动箱在CSD的第7、14、21天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CSD 21 d后分别应用高效液相-电化学(HPLC-ECD)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下丘脑中DA含量和D1受体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BC组和TC组相比,CSD组大鼠毛色无光泽、精神疲惫且易激惹,自CSD 3 d起,体质量在各时间点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D组大鼠与其他两组相比,逃逸潜伏期在各时间点延长,穿环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两组相比,CSD组大鼠自主活动总路程缩短(P<0.05)、自主活动次数减少(P<0.01);HPLC-ECD及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CSD组大鼠与其他两组相比,海马及下丘脑中DA含量、D1受体蛋白表达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组与BC组大鼠相比,学习记忆能力、各脑区DA含量和D1受体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D可损害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下丘脑中DA含量和D1受体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其潜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学习 记忆 多巴胺 多巴胺D1受体 海马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不同脑区5-羟色胺1A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荣霏 程滨 +1 位作者 温晓飒 马文领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快速眼动相(REM)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前额皮质、下丘脑5-羟色胺1A(5-HT1A)受体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经过筛选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C组,4只)、大平台对照组(TC组,12只)和... 目的观察慢性快速眼动相(REM)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前额皮质、下丘脑5-羟色胺1A(5-HT1A)受体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经过筛选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C组,4只)、大平台对照组(TC组,12只)和慢性睡眠剥夺(CSD)组(15只)。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方法建立大鼠慢性REM睡眠剥夺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自主活动箱检测CSD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变化,Western印迹法分析CSD对大鼠海马、前额皮质、下丘脑5-HT1A受体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自CSD3d起,CSD组大鼠的体重较BC组和TC组显著减轻(P值均<0.01)。在CSD7、14、21d时,CSD组的Morris水迷宫测试潜伏期均显著长于BC组和TC组(P值均<0.01)。从总体趋势看,随着CSD时间的延长,CSD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的潜伏期呈现缓慢递增趋势(P值均>0.05)。CSD21d后,CSD组自主活动箱中央区活动速度较TC组显著减慢(P<0.05)。与BC组和TC组相比,CSD21d时CSD组大鼠下丘脑、海马、前额皮质内5-HT1A受体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值均<0.05),并以下丘脑中增加量最多(P<0.01)。结论慢性REM睡眠剥夺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可能与脑区中5-HT1A受体调节大鼠睡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快速眼动相睡眠剥夺 5-羟色胺1A受体 蛋白表达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6~11岁在校学生血红蛋白连续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何丹丹 温晓飒 +5 位作者 张鑫毅 陈迪迪 汤红梅 徐晓莉 方红 史慧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3-638,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6~11岁在校学生贫血流行特征,为制定新形势下中小学生贫血预防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5学年连续4年对本区所有6~11岁在校学生42 872名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完成所有资料分析。结果 6...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6~11岁在校学生贫血流行特征,为制定新形势下中小学生贫血预防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5学年连续4年对本区所有6~11岁在校学生42 872名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完成所有资料分析。结果 6~11岁在校学生贫血患病率为5.05%(95%CI:4.84~5.26),女生贫血患病率为5.28%,显著高于男生4.84%(χ~2=4.24,P=0.037)。男、女生贫血易患年龄为6岁。持续就读于希望学校学生较公办学校学生更易患贫血(男生:OR=2.37,95%CI:2.03~2.76;女生:OR=2.08,95%CI:1.74~2.49)。持续超重或肥胖的学生贫血患病风险较营养正常学生低(男生:OR=0.65,95%CI:0.55~0.76;女生:OR=0.75,95%CI:0.61~0.92)。贫血3年累积发病率为12.80%(95%CI:12.49~13.12%),其中女生为14.52%,显著高于男生的11.28%(χ~2=100.26,P<0.001)。6岁组男生3年累积发病风险最高,10~11岁组女生贫血3年累积发病率最高。持续就读于希望学校的学生贫血发病风险最高(男生:RR=1.93,95%CI:1.72~2.16;女生:RR=1.20,95%CI:1.04~1.39),持续超重或肥胖是贫血发病的保护因素(男生:RR=0.75,95%CI:0.67~0.84;女生:RR=0.77,95%CI:0.68~0.88)。贫血单次检出率为14.58%,复发性贫血检出率为2.54%。不同年龄、不同性质学校、不同营养状况的男、女生贫血检出次数均以1次为主(P<0.05)。结论上海市闵行区6~11岁在校学生贫血处于轻度流行状态。有必要继续开展全年龄段学龄儿童贫血的普查普治工作,并根据监测结果辅以个性化干预措施,加强学龄儿童家长和青春期女生健康宣教,重点关注希望学校和复发性或持续性贫血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累积发病率 连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女生青春期发育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何丹丹 温晓飒 +9 位作者 付晔 徐晓莉 陶士吉 王莹莹 汤红梅 陈迪迪 李琰 苏华林 徐东丽 王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75,共7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女生青春发育、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状况,探讨青春发育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3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闵行区东、南、北和中片共选取6所初中,将新入学的532名预初女生纳入研究。对研究对象...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女生青春发育、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状况,探讨青春发育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3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闵行区东、南、北和中片共选取6所初中,将新入学的532名预初女生纳入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收集尿样及血样以检测尿碘及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Pubertal Development Scale,PDS)评价研究对象的青春发育分期;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青春发育分期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符合标准且信息完整的研究对象共计513名。其中,青春期4期人数最多,占47.17%(242/513)。周中尿碘水平(中位数:172μg/L)显著高于周一尿碘水平(中位数:134μg/L)(P<0.001),加权尿碘日排出量随青春发育成熟而下降(P=0.025)。调整碘营养状况之后,PDS总分每增加1分,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etraiodothyronine,TT4)和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分别减少0.47、0.01和0.10 nmol/L;青春发育分期每增加1期,TT3、TT4和FT3水平分别减少0.26、0.01和0.09 nmol/L;青春期后期与青春期前期相比,TT3(OR=0.57,95%CI:0.34~0.95)、TT4(OR=0.54,95%CI:0.32~0.92)和FT3(OR=0.53,95%CI:0.31~0.90)水平更低;初潮后女生TT3(OR=0.52,95%CI:0.35~0.77)和FT3(OR=0.55,95%CI:0.37~0.81)水平显著低于无初潮女生。结论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女生青春发育与甲状腺功能状况相关,随着青春发育成熟,TT3、TT4和FT3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学龄女生 碘营养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学生因病缺课状况及学校公共卫生预警事件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鑫毅 郭琪 +5 位作者 何丹丹 方红 温晓飒 陈迪迪 汤红梅 徐晓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年第11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学生因病缺课的原因及学校公共卫生预警事件的特征,为制定下一步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2014年因病缺课网络直报数据资料和学校公共卫生预警事件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学生因病缺课的原因及学校公共卫生预警事件的特征,为制定下一步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2014年因病缺课网络直报数据资料和学校公共卫生预警事件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学段学生的缺课情况以及导致学生缺课的症状与疾病分布特征。结果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系统监测到2014年闵行区中小学学生因病缺课71 811人次,总缺课天数为67 364.5人天,因病缺课率为2.8‰,其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因病缺课率最高,为3.3‰;其次是初中阶段学生为1.9‰,第三是高中阶段学生为1.8‰,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缺课率逐步下降(χ~2=4107,P<0.01),男生缺课率高于女生(χ~2=354.8,P<0.01),冬季为因病缺课的高峰季节,12月份为缺课最多的月份,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为因症状缺课最多的3种症状,上呼吸道感染、法定传染病和水痘为因疾病缺课最多的3类疾病。学校公共卫生预警事件中最多的症状发热占比为85.8%。结论闵行区因病缺课监测工作有助于早期介入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有的因病缺课监测工作应与国家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一并开展,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课 中小学生 疾病 预警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2010—2013学年中小学生门急诊就诊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鑫毅 方红 +3 位作者 何丹丹 郭琪 温晓飒 应圣洁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6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2010—2013学年门急诊就诊数据,了解学生门急诊就诊疾病的疾病谱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学生疾病防治策略和相应的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闵行区区域卫生信息化系统,检索2010学年至2013学年间闵行区...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2010—2013学年门急诊就诊数据,了解学生门急诊就诊疾病的疾病谱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学生疾病防治策略和相应的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闵行区区域卫生信息化系统,检索2010学年至2013学年间闵行区在校中小学生的门急诊就诊数据,比较分析不同学年学生就诊人次数、学生就诊疾病类别、学生就诊时间分布特征和重复就诊情况,获得门急诊学生疾病就诊的特征。结果呼吸系统疾病占学生门急诊就诊人次的59.5%,学生门急诊就诊人次数最多的前5位疾病依次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乳牙滞留、结膜炎和腹痛;复诊前5位的疾病种类是扁桃体炎、鼻炎、便秘、牙齿残冠和肠功能紊乱;伤害、神经精神类疾病在学生疾病谱中的顺位持续上升。结论应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学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对学生意外伤害、神经精神类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疾病谱 区域信息平台 门急诊 闵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两所学校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琪 张鑫毅 +2 位作者 温晓飒 汤红梅 何丹丹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5年第6期426-428,432,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两所学校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现状、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进行预防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匿名自填问卷方式,对随机抽取两所学校的所有初中生进行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950份。问...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两所学校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现状、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进行预防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匿名自填问卷方式,对随机抽取两所学校的所有初中生进行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950份。问卷包括儿童抑郁量表(CDI)、家庭功能量表(APGAR)、特质应对问卷(TCSQ)等。结果两所学校初中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4.21%,其中男生检出率(16.98%)与女生检出率(10.6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5,P<0.05)。不同学习成绩及家长的关注度与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943,P<0.05;χ2=28.108,P<0.05)。不同年级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4,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这两所学校初中生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习成绩、家长对成绩关注度及家庭功能。结论为提高这两所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加强家庭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抑郁症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对肥胖学生开展校园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鑫毅 何丹丹 +4 位作者 方红 郭琪 温晓飒 汤红梅 王晶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年第10期65-67,共3页
目的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依托校园责任医师对肥胖学生开展校园健康管理的效果,为制定和调整闵行区中小学肥胖学生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12—2014年纳入闵行区校园健康管理的中小学肥胖学生随访管理数据,对不同年龄、性... 目的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依托校园责任医师对肥胖学生开展校园健康管理的效果,为制定和调整闵行区中小学肥胖学生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12—2014年纳入闵行区校园健康管理的中小学肥胖学生随访管理数据,对不同年龄、性别和随访次数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肥胖管理随访次数的增加,肥胖学生的比例整体处于下降趋势(趋势χ^2=693.81,P〈0.001),男女学生之间肥胖随着访管理的效果存在差异(χ^2=5.994,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随访次数均为肥胖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校园健康管理促进了肥胖学生的体重改善,对肥胖学生的校园健康管理工作要持之以恒,不同性别的肥胖学生干预策略有所不同,男生的肥胖管理要与超重管理结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肥胖 校园 健康管理 效果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家长健康教育需求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琪 史慧静 +2 位作者 方辉 陆佳 温晓飒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1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闵行区中小学生家长的健康认知及对健康知识和健康活动的需求,为在特殊时期的学校及邻里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并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开展线上问卷调查。结...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闵行区中小学生家长的健康认知及对健康知识和健康活动的需求,为在特殊时期的学校及邻里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并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开展线上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2699名家长中,79.18%能正确回答健康的概念;对传染病预防的相关健康知识需求最高;98%的家长认为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是有必要的。学生家长认为在学校开展健康主题活动和专题讲座形式较好。邻里中心的健康自检和宣传栏橱窗的活动需求在中小学生家长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将学校场所和社区邻里中心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家长提供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健康相关知识储备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行为及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邻里中心 家长 健康教育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自我伤害和自杀倾向现状及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联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艺璇 陆一涵 +6 位作者 温晓飒 陈迪迪 陶士吉 徐晓莉 汤红梅 田秀红 何丹丹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7-333,共7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自我伤害和自杀倾向现状,分析其与运动、饮食行为的关联性,为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上海市闵行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和职高共计11661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 目的了解青少年自我伤害和自杀倾向现状,分析其与运动、饮食行为的关联性,为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上海市闵行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和职高共计11661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相关因素的分布特征,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自杀倾向的危险因素。结果自杀倾向报告率为14.2%,其中青春期前期的报告率为11.3%,中期的报告率为17.1%,后期的报告率为18.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倾向的影响因素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不健康饮食行为、体重超重、受欺侮(OR=1.93)、感到孤独(OR=2.84)、因学习压力而不愉快(OR=1.85)、失眠(OR=1.88)、离家出走(OR=8.67)、青春期阶段(中期OR=1.40,后期OR=1.23)及成绩描述等。自杀倾向的危险因素有:青春期阶段(中期OR=1.40,后期OR=1.23)、不健康饮食行为(OR=1.22)、体重超重(OR=1.20)、受欺侮(OR=1.93)、感到孤独(OR=2.84)、因学习压力而不愉快(OR=1.85)、失眠(OR=1.88)、离家出走(OR=8.67);自杀倾向的保护因素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OR=0.82)、男性(OR=0.70)和成绩描述为好和中等(OR=0.80和0.82)。结论上海市闵行区青少年的自杀倾向低;影响青少年自杀倾向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离家出走和感到孤独上,相关部门应对青少年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青少年的整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伤害 自杀倾向 青少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儿童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7年患病率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逍天 温晓飒 +8 位作者 张羿 朱效宁 窦亚兰 韩雁 王胤 胡玉环 何雯楠 陈红燕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5,共7页
背景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导致成年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明显增加,而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一般人群NAFLD患病率研究十分有限,长期变化趋势亦不明确。目的描述儿童青少年NAFLD患病流行趋势。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以上海市闵行区2014至... 背景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导致成年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明显增加,而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一般人群NAFLD患病率研究十分有限,长期变化趋势亦不明确。目的描述儿童青少年NAFLD患病流行趋势。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以上海市闵行区2014至2020年参加健康体检的住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将ALT水平高于一般人群性别和年龄别P_(97.5)水平定义为疑似NAFLD,依此估计疑似NAFLD患病率(简称患病率)。根据全国标准分别以BMI和腰围定义一般性肥胖和腹型肥胖。通过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及其95%CI行描述NAFLD患病率逐年变化幅度,趋势性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校正BMI和腰围。主要结局指标NAFLD患病率。结果NAFLD总体患病率为5.1%,从2014年至2020年上升了2.5倍(2.1%到7.4%),NAFLD患病率逐年上升(P_(trend)<0.001),AAPC为0.9%(95%CI:0.1%~1.7%),且男孩高于女孩(6.3%vs 3.7%)。在体重正常人群中NAFLD患病率为1.9%,7年中呈逐年上升趋势(P_(trend)<0.001)。调整BMI和腰围后,NAFLD患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仍显著(P_(trend)<0.001)。结论上海儿童青少年人群NAFLD患病率呈现每年上升近1.0%的趋势,调整BMI和腰围因素后,NAFLD患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仍然存在。提示除肥胖外,儿童人群防控NAFLD需进一步关注其他可干预危险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儿童青少年 肥胖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腰围身高比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关系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逍天 温晓飒 +8 位作者 张羿 郭琪 窦亚兰 韩雁 王胤 胡玉环 何雯楠 陈红燕 严卫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8-373,共6页
背景肥胖是导致儿童青少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腰围身高比(WHtR)是反映内脏脂肪和评价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简单而准确的体格测量指标,但WHtR与NAFLD的关系研究十分有限。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WHtR与NA... 背景肥胖是导致儿童青少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腰围身高比(WHtR)是反映内脏脂肪和评价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简单而准确的体格测量指标,但WHtR与NAFLD的关系研究十分有限。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WHtR与NAFLD的关系。设计常规体检数据的回顾性分析。方法以所有参加上海市闵行区2014至2020年住校学生健康体检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血清ALT水平高于一般人群性别和年龄别第97.5百分位数水平定义为疑似NAFLD(简称NAFLD)。基于全国数据提示心血管代谢风险聚集的WHtR作为切点值,以男孩和女孩WHtR分别≥0.481和≥0.456定义为WHtR升高;以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等协变量后,分析WHtR升高与NAFLD的关系。通过计算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WHtR升高对NAFLD的区分效果。主要结局指标WHtR与NAFLD的关联性。结果与WHtR正常组相比,NAFLD患病率在WHtR升高人群中显著升高(16.2%vs 2.3%,P<0.00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在WHtR升高人群中,男孩NAFLD患病率高于女孩(21.6%vs 11.0%,P<0.001),而在WHtR正常人群中男孩和女孩的NAFLD患病率接近(2.3%vs 2.2%,P=0.71)。WHtR升高人群NAFLD的发生风险增加71%,校正的OR=1.71,95%CI:1.26~2.31,P=0.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WHtR升高分别能增加男孩77%(OR=1.77,95%CI:1.19~2.63,P=0.005)和女孩69%(OR=1.69,95%CI:1.05~2.71,P=0.005)的NAFLD发生风险。WHtR升高区分NAFLD的AUC为0.73(95%CI:0.71~0.76),敏感度63.2%、特异度83.4%、阳性预测值16.8%和阴性预测值97.7%。结论儿童青少年WHtR升高与NAFLD的发生独立相关;学校和社区等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要重点关注WHtR升高的人群,除了血压、糖脂代谢异常以外,还需特别关注NAFLD的患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儿童青少年 腰围身高比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学年上海市浦江镇学生体检现况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静慧 黄雷 +1 位作者 郁宝华 温晓飒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6期241-242,共2页
目的:通过学生健康体检工作,了解2020学年上海市浦江镇辖区内学校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现况以及生长发育趋势,为进一步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0学年学生体检资料,录入上海市闵行区学生健康档案系统,导出学生... 目的:通过学生健康体检工作,了解2020学年上海市浦江镇辖区内学校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现况以及生长发育趋势,为进一步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0学年学生体检资料,录入上海市闵行区学生健康档案系统,导出学生体检数据,并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此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14岁男生的身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18岁的男生身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14岁女生的身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18岁女生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析结果显示营养正常占比60.12%,超重占比18.73%、肥胖占比18.13%,营养不良占比3.02%;且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的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浦江镇学生生长趋势总体较好,超过国家平均水平,但是健康状况仍存在一些问题,肥胖检出率较高,长期发展会影响青少年的生命质量,因此,需通过医教结合、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因素共同干预,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学生体检 肥胖 超重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雁 胡玉环 +6 位作者 温晓飒 许慧琳 应芳佳 王昱杰 曹佳敏 郭琪 史慧静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现状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为开展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9—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闵行区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学校中共5715名学生...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现状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为开展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9—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闵行区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学校中共57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体格检查及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有219名学生存在脊柱弯曲异常,占总抽样人数的3.83%,其中脊柱前后弯曲异常4人,检出率0.07%,脊柱侧弯218例,检出率3.81%。女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6.27%)高于男生(1.51%),高中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10.74%)高于小学生(1.31%)与初中生(0.97%),轻度消瘦学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5.95%)与中重度消瘦学生检出率(7.46%)均高于体重正常(4.54%)、超重(2.83%)及肥胖学生(1.60%),视力不良学生的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4.32%)高于视力正常学生(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群体中脊柱弯曲异常初筛阳性率接近4%,其中大部分是脊柱侧弯,女生、年龄增长、消瘦、视力不良均与较高的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异常 中小学生 相关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上海市闵行区某镇公办小学学生肥胖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莫旦红 赵伟忠 +4 位作者 许多军 李冰 温晓飒 赵琦 薛文浩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某镇公办学校小学生的肥胖情况,分析可能导致小学生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星进行基础数据采集,合并体检数据后导入Excel形成数据库,并使用SPSS 2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某镇公办学校小学生的肥胖情况,分析可能导致小学生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星进行基础数据采集,合并体检数据后导入Excel形成数据库,并使用SPSS 2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得出的上海市闵行区某镇公办小学学籍在册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9.63%。男生超重及肥胖比例为32.1%,女生为26.9%,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超重及肥胖趋势在不同性别中的趋势类似。独生子女(χ^(2)=9.300,P<0.01)、父亲(χ^(2)=106.417,P<0.001)或母亲(χ^(2)=118.534,P<0.001)肥胖、母亲孕期超重(χ^(2)=159.731,P<0.001)、照护者角色为爷爷奶奶辈(χ^(2)=38.736,P<0.001)及教育水平低(χ^(2)=111.309,P<0.001)对儿童超重肥胖率有影响。小学生自身不良饮食习惯(χ^(2)=18.905,P<0.001)及喜好(χ^(2)=22.901,P<0.001)、睡眠时间不足(χ^(2)=61.685,P<0.001)、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长(χ^(2)=37.182,P<0.001)和运动时间偏少(χ^(2)=15.328,P<0.001)也对小学生肥胖有影响。根据家庭、饮食、心理、静态、动态等5大因素分析一至四年级小学生的肥胖影响因素,经过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生子女、父亲和/或母亲肥胖、母亲孕期超重、照护人未受过高等教育为主要影响因素;饮食上以睡前进食习惯和偏食及挑食为主;心理上主要来源于校内学习压力,与是否跟得上学习进度有明显关联(P<0.05)。静态分析得出与缺乏睡眠相关,根据用眼卫生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建议赋值后发现小学生肥胖与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并无直接联系(P>0.05)。动态分析得出不积极参加校内体育锻炼与肥胖相关(P<0.05)。【结论】公办小学生肥胖问题受家庭、饮食、心理、静态、动态等多因素影响。小学生肥胖干预需要学校、社会、家庭、自我认知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肥胖 超重 电子产品
原文传递
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学生视力与教室视觉环境状况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胡玉环 汤红梅 +4 位作者 韩雁 郭琪 史慧静 曹佳敏 温晓飒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教室视觉环境卫生现状,探索影响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全面覆盖闵行区所有中小学校,每所学校根据教室的建筑结构、楼层、朝向、采光类型(单侧采光还是双侧采光),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教室视觉环境卫生现状,探索影响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全面覆盖闵行区所有中小学校,每所学校根据教室的建筑结构、楼层、朝向、采光类型(单侧采光还是双侧采光),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20年闵行区中小学在用教室共674间、涉及学生20231名。以纳入监测的每间教室作为一个研究单位,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2020学年及2021学年学生的裸眼视力,以每间教室中的学生2次平均视力的变化作为因变量,视觉环境指标作为自变量,分析教室视觉环境指标与学生裸眼视力下降的关系。【结果】闵行区中小学教室人均面积、窗地面积比、黑板面平均照度、黑板面照度均匀度、课桌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教室采光系数、黑板反射比、后侧墙反射比、灯与桌面的距离合格率分别为79.53%、88.58%、46.74%、70.33%、64.69%、80.86%、71.81%、20.30%、1.63%、97.53%。2020学年中小学生平均裸眼视力为4.75±0.37(右眼)和4.76±0.37(左眼),2021学年中小学生平均裸眼视力平均为4.70±0.39(右眼)和4.71±0.38(左眼);2021学年中小学生左、右眼的裸眼视力较2020学年均显著降低(P<0.05)。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黑板面平均照度、课桌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采光系数、灯与桌面的距离与裸眼视力的下降有显著相关性(P<0.05)。校正年级后,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黑板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采光系数、灯与桌面的距离与学生一学年内裸眼视力的下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较高的黑板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采光系数及灯与桌面的距离是裸眼视力的保护因素。【结论】闵行区中小学教室视觉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教室黑板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采光系数、灯与桌面的距离等因素与学生的视力下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环境 视力 中小学生 线性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上海市闵行区社区居民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及应用状况 被引量:7
20
作者 汤红梅 方红 +4 位作者 丁克颖 田秀红 温晓飒 何丹丹 张鑫毅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4-888,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社区居民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态度、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区所辖13个社区1 040名18周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对食品营养标签...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社区居民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态度、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区所辖13个社区1 040名18周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情况、营养标签相关知识掌握、对食品营养标签的态度和应用行为。[结果]回收问卷1 039份,有效回收率为99.9%。调查对象中69.0%的居民知晓食品营养标签,其中19.7%的居民比较了解,31.0%的居民完全不知晓。76.9%的居民认为有必要标示营养标签。居民营养标签相关知识平均总得分为(16.18±4.86)分,属于"中下"水平。39.6%的居民经常阅读营养标签,31.2%的居民选购食品时经常会参考营养标签。年轻人群、受教育程度和营养标签知识得分较高的人群对食品营养标签认知、阅读和参考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人群(P<0.01)。[结论]社区居民对食品营养标签阅读、参考比例及营养标签应用能力不高;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营养标签相关知识得分是影响居民对营养标签阅读和参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营养标签 居民 认知 态度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