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六味地黄丸在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过程中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六味地黄丸组方的药物有效成分及其预测靶点;利用疾病数据库筛选骨质疏松症相关疾病作用靶点;...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六味地黄丸在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过程中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六味地黄丸组方的药物有效成分及其预测靶点;利用疾病数据库筛选骨质疏松症相关疾病作用靶点;将获得的关键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完成PPI网络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完成关键靶点的富集分析;通过Auto Dock Vina等软件完成化学有效药物成分与关键靶点的分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六味地黄丸组方化学有效成分69个、药物靶点蛋白128个及药物与骨质疏松症共同相关靶点81个;获得了IL6、TP53、VEGFA、TNF、JUN、MAPK1、EGF、EGFR、ESR1、CAT等PPI网络中的关键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其通过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过程、药物代谢、雌激素反应调节与细胞抗缺氧、抗衰老等生物学进程,调控TNF、药物代谢过程、HIF-1、VEGF、雌激素调节等信号通路,参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调控网络中的关键靶点与相关有效成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结论借助生物信息学手段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揭示了六味地黄丸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为后续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及实验验证提供了目标与思路。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杜仲-牛膝”药对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潜在有效成分和作用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目的:探讨“杜仲-牛膝”药对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潜在有效成分和作用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完成对“杜仲-牛膝”药对的活性成分和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的收集、筛选和预测;通过疾病数据库收集股骨头坏死相关的作用靶点;将获得的关键靶点基因上传至STRING数据库进行分析,并通过可视化软件构建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对关键靶点蛋白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杜仲、牛膝共同主要有效活性成分45个、140个药物靶点蛋白和1159个股骨头坏死相关基因;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47个;PPI网络分析IL-6、TNF、TP53、MAPK1、VEGFA、EGF、JUN、EGFR、NOS3、CCL2等可能是“杜仲-牛膝”治疗ONFH的潜在关键靶点;其通过参与成骨成血管、细胞的分化与凋亡、炎症反应及全身应激反应等主要作用通路以调控ONFH疾病的治疗过程。结论:“杜仲-牛膝”药对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功能、多调控通路的特点。初步揭示了其作用的关键靶点、主要信号通路和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为机制的后续研究及实验验证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与方向。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六味地黄丸在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过程中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六味地黄丸组方的药物有效成分及其预测靶点;利用疾病数据库筛选骨质疏松症相关疾病作用靶点;将获得的关键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完成PPI网络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完成关键靶点的富集分析;通过Auto Dock Vina等软件完成化学有效药物成分与关键靶点的分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六味地黄丸组方化学有效成分69个、药物靶点蛋白128个及药物与骨质疏松症共同相关靶点81个;获得了IL6、TP53、VEGFA、TNF、JUN、MAPK1、EGF、EGFR、ESR1、CAT等PPI网络中的关键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其通过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过程、药物代谢、雌激素反应调节与细胞抗缺氧、抗衰老等生物学进程,调控TNF、药物代谢过程、HIF-1、VEGF、雌激素调节等信号通路,参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调控网络中的关键靶点与相关有效成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结论借助生物信息学手段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揭示了六味地黄丸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为后续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及实验验证提供了目标与思路。
文摘目的:探讨“杜仲-牛膝”药对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潜在有效成分和作用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完成对“杜仲-牛膝”药对的活性成分和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的收集、筛选和预测;通过疾病数据库收集股骨头坏死相关的作用靶点;将获得的关键靶点基因上传至STRING数据库进行分析,并通过可视化软件构建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对关键靶点蛋白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杜仲、牛膝共同主要有效活性成分45个、140个药物靶点蛋白和1159个股骨头坏死相关基因;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47个;PPI网络分析IL-6、TNF、TP53、MAPK1、VEGFA、EGF、JUN、EGFR、NOS3、CCL2等可能是“杜仲-牛膝”治疗ONFH的潜在关键靶点;其通过参与成骨成血管、细胞的分化与凋亡、炎症反应及全身应激反应等主要作用通路以调控ONFH疾病的治疗过程。结论:“杜仲-牛膝”药对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功能、多调控通路的特点。初步揭示了其作用的关键靶点、主要信号通路和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为机制的后续研究及实验验证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