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支架治疗策略研究
1
作者 温明修 贡鸣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0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S-CABG)治疗的130例患者,其中33例行同...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S-CABG)治疗的130例患者,其中33例行同期CAS-CABG治疗(同期手术组),97例行分期CAS-CABG治疗(分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 d及随访时的主要结局(包括全因死亡、脑卒中及心肌梗死事件),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风险回归分析探讨术后30 d内发生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30 d内同期和分期手术组均无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分期手术组脑卒中发生率(6.19%)高于同期手术组(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期手术组术后30 d内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两种手术的时间间隔均>5 d,logistic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椎动脉闭塞是术后30 d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中位随访27个月,两组死亡、脑卒中、心肌梗死、综合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CAS-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与分期手术的结果无明显差异;椎动脉闭塞是分期CAS-CABG术后30 d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管置换手术治疗后与住院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任建伟 辛雨 +2 位作者 张建业 温明修 朱光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血管置换手术治疗后与住院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601例明确诊断为成人AAD患者(年龄≥18岁)的完整临床病历...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血管置换手术治疗后与住院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601例明确诊断为成人AAD患者(年龄≥18岁)的完整临床病历资料。根据住院结局分为生存组(n=532)和死亡组(n=6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基线临床资料、术中和术后相关变量确定血管置换手术治疗后与住院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601例成人AAD患者接受血管置换手术治疗,男性430例(71.5%),女性171例(28.5%),平均年龄(53.1±12.7)岁,平均体重指数(BMI)(25.6±4.1)kg/m^(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P<0.001),手术时间(P=0.008),住院期间二次手术(P=0.001),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P=0.030)、肺部感染(P=0.004)、血流感染(P=0.001)、重症感染(P<0.001)、接触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P<0.001)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P<0.001)是AAD血管置换手术治疗后与住院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性别、BMI、AAD的类型、接受升主动脉置换术和Bentall+Sun′s术与手术治疗后住院死亡风险无关(P均>0.05)。将AAD血管置换手术治疗后与住院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C为0.890(95%CI 0.848~0.932,P<0.001),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68.3%。结论强调对高危人群的规范化围手术期管理,加强医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对降低成人AAD住院患者病死率及改善短期和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 血管置换手术 住院死亡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双雷 刘彤 +5 位作者 温明修 胡熠 李前贤 韩杰 张宏家 贡鸣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2期1282-1285,共4页
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De Bakey及其团队提出[1]。LVAD历经搏动式、轴流式、离心式(液力悬浮、磁液悬浮、全磁悬浮)三代血泵的改进和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治疗终末... 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De Bakey及其团队提出[1]。LVAD历经搏动式、轴流式、离心式(液力悬浮、磁液悬浮、全磁悬浮)三代血泵的改进和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重要手段,美国每年约3000例患者使用LVAD,超过了心脏移植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植入式 心力衰竭 多学科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人工智能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武玉多 蔡月日 +5 位作者 翟羿 赵鹏 金镝 温明修 张宏家 贡鸣 《中国数字医学》 2022年第6期6-9,共4页
5G技术以其高速率、低延迟、大容量等特点推动着远程医疗领域的高速发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外科手术中,发展前景广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基于需求出发,搭建可实时采集术中异构数据的5G+人工智能远程会诊平台,以实现对... 5G技术以其高速率、低延迟、大容量等特点推动着远程医疗领域的高速发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外科手术中,发展前景广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基于需求出发,搭建可实时采集术中异构数据的5G+人工智能远程会诊平台,以实现对外科手术的远程协同指导,从而提高手术质量,促进我国医疗资源均衡化,推动现代医疗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人工智能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脑保护的现有策略及进展
5
作者 胡熠 温明修 +4 位作者 赵双雷 薛源 王世攀 张宏家 贡鸣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2期1277-1281,共5页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202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我国冠心病患病人口约1139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冠心病常引起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慢性心肌缺血 缺血性心脏病 心血管疾病 健康与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脑保护 冠心病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与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围术期肾功能比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6
作者 温明修 赵双雷 +5 位作者 刘周 胡熠 李前贤 韩杰 张宏家 贡鸣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4-1598,共5页
目的比较接受心脏移植(heart transplantation,HT)和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植入患者的围术期肾功能变化。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4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 目的比较接受心脏移植(heart transplantation,HT)和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植入患者的围术期肾功能变化。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4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HT组和LVAD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7、30、60天时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并对术前即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0 d时的eGFR变化。结果共纳入112例患者,其中HT组78例,男61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42±18.51)岁;LVAD组34例,男30例、女4例,平均年龄(54.94±11.37)岁。与HT组比较,LVAD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更大(P<0.001),体重指数更高(P=0.008),术前eGFR更低(P=0.009),吸烟(P=0.017)、饮酒(P=0.041)以及糖尿病(P=0.028)患者占比更高。在术前肾功能不全[eGFR<90 mL/(min·1.73 m^(2))]患者中,与HT组比较,LVAD组术后30 d eGFR显著更高(P=0.001),且较术前显著升高;HT组术后30 d eGFR与术前相当,超过一半的患者eGFR较术前更低。在术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HT组11例患者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8例早期死亡;LVAD组2例患者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例早期死亡。结论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与HT比较,LVAD植入患者肾功能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心脏移植 肾功能 终末期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与进展
7
作者 赵双雷 温明修 +4 位作者 李前贤 胡熠 刘周 张宏家 贡鸣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63-1669,共7页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国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占比超过一半,也是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的主要应用群体,然而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治疗面临诸如患者选择、冠状动脉病变、小左心室、二尖瓣关闭不全以及室壁瘤等问题。针对...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国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占比超过一半,也是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的主要应用群体,然而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治疗面临诸如患者选择、冠状动脉病变、小左心室、二尖瓣关闭不全以及室壁瘤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外仅有一些小样本量的回顾性研究,并且缺乏相应的归纳总结;国内则尚缺乏对这些问题的系统认识。因而本文针对这一困境,对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与进展做一概述,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治疗策略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并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心力衰竭 缺血性心肌病 综述
原文传递
心脏外科围手术期脑损伤防治专家共识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 贡鸣 +10 位作者 赵双雷 张亚哲 楼烨挺 胡熠 李前贤 薛源 贾崧淏 王世攀 温明修 鲁亦凡 鲁旭然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513-530,共18页
脑损伤是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远高于其他非心脏手术, 常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为了降低心脏外科围手术期脑损伤的发生率, 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组织国内... 脑损伤是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远高于其他非心脏手术, 常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为了降低心脏外科围手术期脑损伤的发生率, 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组织国内心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科的医学专家, 参考国内、外相关共识、指南、论著等, 结合中国临床实际, 分别总结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疾病相关的脑损伤防治策略, 以及脑保护装置的应用, 旨在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心脏外科围手术期脑损伤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 围手术期 脑损伤 防治
原文传递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在合并无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温明修 贾崧淏 +6 位作者 王世攀 赵双雷 刘扬 彭源舒 徐东 苏丕雄 贡鸣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35-73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单纯CABG两种术式治疗冠心病合并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及随访资料,评估CAS-CABG联合手... 目的对比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单纯CABG两种术式治疗冠心病合并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及随访资料,评估CAS-CABG联合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天坛医院行CABG治疗的700例冠心病合并无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进行CAS处理,分为CAS-CABG组(116例)和单纯CABG组(584例)。CAS-CABG组平均(64.8±7.3)岁,均仅行单侧CAS手术;单纯CABG组平均(65.5±7.6)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天及中位24个月随访的主要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法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CAS-CABG组患者术后早期卒中发生率显著降低(2.6%对9.1%,P=0.02),CAS联合CABG手术并未增加随访期间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亚组分析发现,两种术式治疗无症状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的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房颤史和卒中史是无症状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CABG术后早期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S联合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可降低患者术后早期卒中发生率。应合理筛选合并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CABG患者,进行预防性CAS以降低此类患者术后卒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原文传递
心脏外科术后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建伟 温明修 +2 位作者 张建业 刘玉磊 朱光发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40-748,共9页
目的了解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以及耐药模式,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指南推荐的抗菌药物,提高经验性抗菌治疗的成功率、改善住院患者预后。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0月心脏... 目的了解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以及耐药模式,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指南推荐的抗菌药物,提高经验性抗菌治疗的成功率、改善住院患者预后。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0月心脏外科术后409例确诊为医院感染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根据合格的临床标本阳性培养结果分为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组(MDR=176例)和非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组(non-MDR=233例),分析MDRO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以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模式,同时对不同的外科手术类型和临床感染类型相对应的病原学分布、耐药情况以及临床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格的临床标本检出多重耐药细菌306株,97例(97/176,55.1%)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多重耐药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或)铜绿假单胞菌混合感染,其中包括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213株(213/306,69.6%)。无论外科手术类型和临床感染类型如何,病原学分布均以鲍曼不动杆菌(114/306,37.3%)最常见,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72/306,23.5%)和铜绿假单胞菌(55/306,18.0%),而且大部分的临床标本来源于痰液(528/601,87.9%),通常表现为碳青霉烯类耐药、多重耐药和泛耐药,尤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和主动脉大血管手术最严重,多重耐药细菌分离率分别高达53.7%和53.1%,全耐药细菌的分离率相对较低。体外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细菌对左氧氟沙星(64.4%)、头孢吡肟(61.4%)耐药率最高,其次是环丙沙星(54.6%)、头孢他啶(53.9%)、复方新诺明(52.4%);而多黏菌素(5.5%)和阿米卡星(7.2%)耐药性较低。与非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相比较,感染多重耐药细菌对头孢他啶(χ^(2)=156.663,P<0.001)、头孢曲松(χ^(2)=27.844,P<0.001)、头孢吡肟(χ^(2)=210.181,P<0.001)、亚胺培南(χ^(2)=173.242,P<0.001)、左氧氟沙星(χ^(2)=201.521,P<0.001)、环丙沙星(χ^(2)=180.187,P<0.001)、阿米卡星(χ^(2)=16.661,P<0.001)、庆大霉素(χ^(2)=46.047,P<0.001)、妥布霉素(χ^(2)=106.546,P<0.001)、哌拉西林(χ^(2)=7.325,P=0.007)、氨苄西林/舒巴坦(χ^(2)=5.415,P=0.02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χ^(2)=139.506,P<0.001)、头孢哌酮/舒巴坦(χ^(2)=102.832,P<0.001)、复方新诺明(χ^(2)=121.217,P<0.001)、氨曲南(χ^(2)=6.977,P=0.008)和米诺环素(χ^(2)=53.107,P<0.001)等具有更高的耐药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不同的外科手术类型和临床感染类型在致病菌检出率比较上无明显差异,但心脏手术后并发感染尤其是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导致高达30.0%的死亡率,而且死亡与临床感染类型密切相关,普通肺部感染和血流感染的全因死亡率在10.0%~20.0%,一旦患者病情难以控制进展为重症感染甚至感染性休克将导致全因死亡率成倍增加。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多重耐药细菌感染面临巨大挑战,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而且超过一半的患者表现为上述细菌的混合感染,常常表现为碳青霉烯类耐药、泛耐药甚至全耐药,导致抗感染治疗药物选择有限,严重影响住院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术后 感染 多重耐药细菌 病原学特征 耐药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