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损伤时的COX-2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温恩懿 赵聪敏 +1 位作者 王丽雁 张雨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947-1949,共3页
目的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时环氧合酶 2 (COX 2 )的表达变化。方法 通过制备新生大鼠左脑的HIBD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2、6、2 4、72h、7d时不同时相点脑皮层及海马CA1区COX 2免疫化学阳性细... 目的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时环氧合酶 2 (COX 2 )的表达变化。方法 通过制备新生大鼠左脑的HIBD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2、6、2 4、72h、7d时不同时相点脑皮层及海马CA1区COX 2免疫化学阳性细胞的表达及免疫细胞化学阳性数表达变化。结果  7日龄Wistar大鼠对照组可见微量COX 2阳性表达 ,HIBD 2h后即见明显增高 ,并于 6~ 2 4h出现表达高峰 ,其后出现下降 ,并可维持明显表达至 7d。结论 新生鼠HIBD可诱导COX 2表达 ,并可能参与HIBD后的神经毒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缺血损伤 环氧合酶2 免疫组化 新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干预对HIBD新生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温恩懿 赵聪敏 +1 位作者 张雨平 王丽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801-1803,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干预后不同时段脑原位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于制备新生大鼠左脑的HIBD模型前30min,腹腔注射NS39820mg/kg,同时设未注射组及假手术组对照,应用TUNEL染色方法及图像...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干预后不同时段脑原位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于制备新生大鼠左脑的HIBD模型前30min,腹腔注射NS39820mg/kg,同时设未注射组及假手术组对照,应用TUNEL染色方法及图像分析软件研究于HI后24h、7d脑皮层及海马TUNE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变化。结果假手术组组脑组织中偶见TUNEL染色阳性细胞;未注射组缺氧缺血(HI)后24h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较多,至HI后7d明显减少;NS398干预组染色阳性细胞数较未注射组明显减少。结论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于HIBD新生鼠,可以有效减少HI后凋亡细胞,提示NS398对发育期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存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缺血损伤 环氧合酶2 NS398 TUNEL 凋亡 新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脑性瘫痪神经干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温恩懿 赵聪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3期3537-3537,共1页
文章综述了儿童脑性瘫痪的神经干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和可能的治疗前景。
关键词 儿童 脑性瘫痪 神经干细胞 研究进展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干预后对HIBD新生大鼠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计数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温恩懿 赵聪敏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12期19-20,22,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干预后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计数的变化。方法于制备新生大鼠左脑的HIBD模型前30min,应用腹部注射NS39820mg/kg,同时建立未注射HIBD组及对照组,于HIBD后7d,测试左...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干预后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计数的变化。方法于制备新生大鼠左脑的HIBD模型前30min,应用腹部注射NS39820mg/kg,同时建立未注射HIBD组及对照组,于HIBD后7d,测试左侧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结果统计学比较,HIBD组CA1区存活锥体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NS398干预组存活锥体细胞数显著高于HIBD组。结论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以减少新生鼠HIBD时锥体细胞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缺血损伤 NS398 锥体细胞计数 新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联体畸形儿分离术术前准备体会
5
作者 温恩懿 赵聪敏 +4 位作者 刘晓蓉 王丽雁 廖伟 于若谷 张雨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88-888,共1页
关键词 联体儿 胸腹联胎 分离术 术前准备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血清前清蛋白浓度及其血浆蛋白质量分析
6
作者 温恩懿 廖伟 +2 位作者 龙涛 曾宪吉 奚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904-2905,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早产儿出生后血清前清蛋白浓度与血浆蛋白质量变化来分析其真实营养水平。方法检测36例早产儿出生时血清前清蛋白浓度,对比44例足月儿;同时追踪出生后第3天的前清蛋白水平及计算其前清蛋白血浆蛋白质量。结果 (1)早产儿较... 目的探讨通过早产儿出生后血清前清蛋白浓度与血浆蛋白质量变化来分析其真实营养水平。方法检测36例早产儿出生时血清前清蛋白浓度,对比44例足月儿;同时追踪出生后第3天的前清蛋白水平及计算其前清蛋白血浆蛋白质量。结果 (1)早产儿较足月儿前清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1),胎龄越小,变化越明显;(2)出生后3 d时的前清蛋白的血浆蛋白质量变化低于前清蛋白水平变化。结论前清蛋白能够有效反映出生时早产儿真实营养水平,其血浆蛋白质量的变化更利于出生后监测早产儿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前清蛋白 血浆蛋白质量 早产儿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心病中EEG和BAEP的临床评价
7
作者 温恩懿 赵聪敏 +3 位作者 王春燕 廖伟 张雨平 艾友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 :评价先心病儿脑电图 (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变化。方法 :对 3 0例先心病儿童EEG、BAEP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 ,并以 3 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1.EEG :发绀组 (CCHD)异常率为 80 %( 8/ 10 ) ,非发绀组 (NCCHD)异常率... 目的 :评价先心病儿脑电图 (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变化。方法 :对 3 0例先心病儿童EEG、BAEP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 ,并以 3 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1.EEG :发绀组 (CCHD)异常率为 80 %( 8/ 10 ) ,非发绀组 (NCCHD)异常率为 3 0 %( 6/ 2 0 ) ,差异显著 (P <0 .0 5 )。2 .BAEP :CCHD组异常率为 10 0 %( 10 / 10 ) ,NCCHD异常率为 65 %( 13 / 2 0 ) ,差异显著 (P<0 .0 5 ) ,Ⅴ波潜伏期 (PL)、Ⅲ -Ⅴ、Ⅰ -Ⅴ波峰间潜伏期 (IPL)先心病患儿与对照组比较 ,CCHD组显著延长 (P <0 .0 5 )。 3 .EEG与BAEP :EEG异常者BAEP均异常 ( 10 0 %) ,EEG正常者BAEP有 5 6.3 %异常。结论 :1、先心病患儿伴有脑功能异常 ,CCHD较NCCHD显著。 2、EEG与BAEP均可反映脑功能异常改变 ,但非完全同步 ,BAEP似乎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EEG BAEP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医学与儿科临床实践
8
作者 温恩懿 李文藻 何周梅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6,共1页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临床医学行为也由过去的以理论知识和个人经验为指导的模式向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为依据的模式转变。它是医学治疗学的决策指南和发展方向。它的出...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临床医学行为也由过去的以理论知识和个人经验为指导的模式向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为依据的模式转变。它是医学治疗学的决策指南和发展方向。它的出现和兴起,改变了传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l临床医学模式(opinion-based practice,OBP),是医学领域的一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实践 医学模式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 儿科 临床医学模式 个人经验 医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398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效应
9
作者 温恩懿 廖伟 赵聪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793-2794,共2页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应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NS398干预后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干预效应。方法于制备新生大鼠左脑的HIBD模型后30min,应用腹腔注射NS398 20mg/kg,同时建立未注射HIBD组及假手术组,于HIBD后...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应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NS398干预后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干预效应。方法于制备新生大鼠左脑的HIBD模型后30min,应用腹腔注射NS398 20mg/kg,同时建立未注射HIBD组及假手术组,于HIBD后28d,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及穿梭箱实验测试大鼠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结果28d后HIBD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假手术组;NS398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优于HIBD组。结论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以改善HIBD新生鼠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选择性COX-2抑制剂 学习记忆能力 新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教学制作中的视频技术
10
作者 温恩懿 赵聪敏 《医学教育研究》 2001年第3期10-11,共2页
数字视频在医学多媒体制作中占重要地位,而制作技术较为复杂,本文讲述视频技术的制作要求以及应用。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制作 视频技术 医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乳糖酶缺乏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4
11
作者 赵聪敏 张雨平 +2 位作者 温恩懿 廖伟 尹晓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目的 探讨健康儿童乳糖吸收不良 (LM )和乳糖不耐受 (LI)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研究感染性腹泻LM和LI的发生与临床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儿童 138名 ,男 72名 ,女 6 6名 ,年龄为 4个月至 12岁 ,和感染性腹泻患儿 95名 ,男 5 9名 ,... 目的 探讨健康儿童乳糖吸收不良 (LM )和乳糖不耐受 (LI)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研究感染性腹泻LM和LI的发生与临床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儿童 138名 ,男 72名 ,女 6 6名 ,年龄为 4个月至 12岁 ,和感染性腹泻患儿 95名 ,男 5 9名 ,女 36名 ,年龄为 2个月至 4岁。采用乙醇乳糖耐量试验 (LTTE)尿半乳糖 (U gal)测定法与症状反应评分 (SRS)进行判断。结果  138名儿童中LM和LI的发生率 :<4岁、4~ 5岁、6~ 7岁、8~ 9岁、10~ 12岁分别为 10 %、5 0 %、6 9.6 %、87%和 91.7%。 <4岁组LM和LI发生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 (P <0 .0 1)。 95名感染性腹泻患儿LM和LI的发生率和恢复率与腹泻病原有关。轮状病毒肠炎 ,大约 4周可痊愈。结论 健康儿童LM和LI发生率 4岁后明显增加 ;感染性腹泻儿童LM和LI的发生率与感染原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乳糖吸收不良 发生率 年龄 乳糖不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发育期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至凤 温恩懿 +2 位作者 赵聪敏 赵雪晴 赵永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898-2900,290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宫内缺血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为针刺疗法应用于发育期脑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结扎孕鼠双侧子宫动脉,完全阻断血供25 min娩出胎鼠,制成宫内窘迫脑损伤模型,将成功的...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宫内缺血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为针刺疗法应用于发育期脑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结扎孕鼠双侧子宫动脉,完全阻断血供25 min娩出胎鼠,制成宫内窘迫脑损伤模型,将成功的模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模型组,每组各8只;正常组剖宫产取出胎鼠,8只;其余胎鼠丢弃。正常组和模型组不治疗,针刺组于出生后7~30 d行针刺治疗,每日针刺1次,不留针。30 d实验结束后断头取脑,运用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SABC法测脑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脑细胞凋亡数极少,而模型组较高,针刺组介于两者之间,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染色指数正常组或针刺组比模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染色指数正常组或针刺组比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减少宫内窘迫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提高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应用针刺疗法治疗发育期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脑损伤 细胞凋亡 Bcl-2 BAX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发育支持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廖伟 赵聪敏 +5 位作者 温恩懿 张雨平 王丽雁 何周梅 杨望 吕奎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908-2910,共3页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实行神经发育支持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5例早产儿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在传统方法护理基础上予以神经发育支持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两...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实行神经发育支持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5例早产儿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在传统方法护理基础上予以神经发育支持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两组患儿在出、入院及纠正年龄4月龄时均测定头围、身长及体质量;在住院7、14、21 d测量睡眠时间,在纠正年龄4月龄时用简明婴幼儿睡眠问卷(BISQ)对两组患儿进行睡眠质量调查。结果观察组在出院时体质量增加较对照组体质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纠正4月龄时体质量、头围及身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第14、21天睡眠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纠正4月龄时夜间觉醒时间、夜间觉醒次数、夜间睡眠持续时间、夜间睡眠总量、白天睡眠总量及睡眠总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NICU对早产儿实行神经发育支持疗法可促进生长发育及睡眠质量,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神经发育支持模式 生长发育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睡眠与身长生长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常琴 乔虹 +2 位作者 温恩懿 廖伟 何周梅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911-2912,共2页
目的探讨婴儿的睡眠问题对婴儿身长生长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明婴儿睡眠问卷(BISQ),收集219名1~12个月足月出生婴儿的睡眠质量及身长生长速度相关情况。按其睡眠情况信息,划分为有睡眠问题组和无睡眠问题组,绘制生长曲线图,对比分... 目的探讨婴儿的睡眠问题对婴儿身长生长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明婴儿睡眠问卷(BISQ),收集219名1~12个月足月出生婴儿的睡眠质量及身长生长速度相关情况。按其睡眠情况信息,划分为有睡眠问题组和无睡眠问题组,绘制生长曲线图,对比分析睡眠问题对身长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 (1)有睡眠问题组与无睡眠问题组比较,有睡眠问题组身长生长速度较无睡眠问题组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身长生长速度在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Q可以有效发现睡眠问题婴儿;睡眠对婴儿的身长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睡眠良好的婴儿身长生长速度相对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问题 身长生长速度 婴儿 婴儿睡眠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哮喘α_1-抗糜蛋白酶杂合缺失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尹晓娟 李为明 +6 位作者 魏红光 光丽霞 崔凤文 奚敏 艾友萍 刘晓蓉 温恩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α1 抗糜蛋白酶(α1 antichymotrypsin,α1 ACT)杂合缺失是否为儿童哮喘发病的遗传因素。方法应用火箭免疫电泳技术检测90例哮喘儿童、180例健康儿童及200例健康成人血浆α1 ACT含量 ,家系调查确定α1 ACT杂合缺失 ,统计学方法... 目的探讨α1 抗糜蛋白酶(α1 antichymotrypsin,α1 ACT)杂合缺失是否为儿童哮喘发病的遗传因素。方法应用火箭免疫电泳技术检测90例哮喘儿童、180例健康儿童及200例健康成人血浆α1 ACT含量 ,家系调查确定α1 ACT杂合缺失 ,统计学方法分析α1 ACT杂合缺失和非缺失患儿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哮喘组、儿童对照组以及成人对照组α1 ACT杂合缺失频率依次为4.4 %、0、0.05 % ,哮喘组较成人对照组明显增高[Prevalenceradio(PR)=8.89, 2MH =5.68,95 %置信区间(1.47,53.60) ,P<0.05] ;且α1 ACT杂合缺失患儿哮喘初发年龄早、住院次数多、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阳性率显著增高[PR=3.91, 2MH=10.190,95 %置信区间(1.69,9.03) ,P<0.01]。结论α1 ACT杂合缺失与儿童哮喘发病及其严重性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Α1-抗糜蛋白酶 杂合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舒美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廖伟 温恩懿 +3 位作者 张雨萍 李为明 赵聪敏 江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3-673,676,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药物治疗 希舒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认知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望 温恩懿 +3 位作者 胡斌 吴至凤 吕奎林 张雨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婴幼儿的认知及运动功能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CHD术前患儿164例资料,根据有无青紫分为青紫组(n=31)和非青紫组(n=133);又根据畸形复杂程度...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婴幼儿的认知及运动功能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CHD术前患儿164例资料,根据有无青紫分为青紫组(n=31)和非青紫组(n=133);又根据畸形复杂程度分为单纯型组(n=103)和复杂型组(n=61)。选取同期本科儿保门诊年龄3~30个月健康婴幼儿110例为对照组。由本科评估师在术前以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认知及运动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紫组与非青紫组患儿智力发展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及运动发展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均低于健康婴幼儿(P〈0.01),且青紫组低于非青紫组(P〈0.01);单纯型组与复杂型组患儿MDI及PDI均低于健康婴幼儿(P〈0.01),且复杂型组低于单纯型组(P〈0.05)。结论 CHD患儿3岁前即出现认知功能及运动障碍,障碍程度高于健康婴幼儿,其中青紫型CHD高于非青紫型,复杂型CHD高于单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认知功能障碍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超微结构改变及神经丝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若谷 赵聪敏 +2 位作者 王丽雁 张雨平 温恩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2503-2506,共4页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超微结构及神经丝蛋白(NF)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6在新桥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取7日龄健康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3组:①丰富环境干预组:20只,采用Rice法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超微结构及神经丝蛋白(NF)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6在新桥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取7日龄健康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3组:①丰富环境干预组:20只,采用Rice法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予早期抚触(15min/次,2次/d)和丰富环境(2h/次,1次/d)刺激共28d。②缺氧缺血非干预组:20只,同前造模,造模后不干预。③正常对照组:12只,不造模,不干预。饲养至1月龄时各组随机选10只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功能;行为学测定后处死大鼠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神经丝蛋白的染色情况,借助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神经丝蛋白及突触情况。结果:52只进入结果分析。①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学习能力):缺氧缺血非干预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39.98±7.86),(26.12±4.03)s,P<0.001],丰富环境干预组较缺氧缺血非干预组缩短[(29.06±5.11)s,P<0.01],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②跨越平台次数(记忆能力):缺氧缺血非干预组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2.13±1.33),(4.91±2.01)次,P<0.001],丰富环境干预组多于缺氧缺血非干预组[(4.45±1.59)次,P<0.01],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③缺氧缺血非干预组左侧与右侧脑组织NF-H积分吸光度值之比值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和丰富环境干预组(0.398±0.110,0.975±0.011,0.821±0.138,P<0.01),后2组比较无差异。④超微结构显示缺氧缺血非干预组海马神经细胞固缩改变,线粒体肿胀,神经丝数量减少,排列稀疏,突触数量减少;丰富环境干预组海马神经元和突触无明显异常。结论:早期抚触及丰富环境刺激可以促进缺血缺氧的脑损伤恢复,脑组织神经网络重建及脑的可塑性增加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超微结构 神经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A和9-cis-RA对缺氧缺糖损伤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江伟 温恩懿 +7 位作者 龚敏 瞿平 毕杨 张赟 魏小平 刘友学 陈洁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595-259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构型视黄酸[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9顺式视黄酸(9-cis-retinoicacid,9-Cis-RA)]对缺氧缺糖损伤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且通过何种受体途径作用。方法实验分组为:未刺激组(0μmol/L RA);1、5、10μmol/... 目的探讨不同构型视黄酸[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9顺式视黄酸(9-cis-retinoicacid,9-Cis-RA)]对缺氧缺糖损伤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且通过何种受体途径作用。方法实验分组为:未刺激组(0μmol/L RA);1、5、10μmol/L,20μmol/L ATRA;1、5、10、20μmol/L9-CisRA。倒置显微镜观察缺氧缺糖损伤前后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研究经不同浓度ATRA和9-Cis-RA刺激的缺氧缺糖损伤PC12细胞凋亡水平。ELISA监测ATRA和9-Cis-RA处理4 h后PC12细胞的LDH释放水平以了解其细胞膜损伤水平的差异。结果 ATRA组细胞凋亡率在1μmol/L浓度时与未刺激组无显著差异(P>0.05),从5μmol/L起随着浓度的增高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在10、20μmol/L浓度组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9-Cis-RA组(P<0.05)和未刺激组(P<0.05);而9-Cis-RA在20μmol/L组凋亡率低于未刺激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在ATRA刺激组从5μmol/L起随浓度的增高而显著性增高(P<0.01),在5、10、20μmol/L浓度均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和9-Cis-RA组(P<0.05),而在各浓度9-Cis-RA组与未刺激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RA信号系统中ATRA特异激活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s),而9-Cis-RA同时激活RARs和retinoid X receptors(RXRs)。结论在缺氧缺糖损伤的PC12细胞ATRA可通过激活RARs受体途径发挥促凋亡效应,但这种效应可以被激活RXRs受体途径而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视黄酸 9顺式视黄酸 视黄酸核受体 视黄醇X受体 PC12细胞 缺氧缺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环境干预后HIBD大鼠脑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若谷 赵聪敏 +2 位作者 王丽雁 张雨平 温恩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19-820,共2页
目的研究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缺氧缺血组及丰富环境干预组,干预组予早期抚触和丰富环境刺激共28d,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神经丝及突触情况。结果缺氧缺血... 目的研究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缺氧缺血组及丰富环境干预组,干预组予早期抚触和丰富环境刺激共28d,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神经丝及突触情况。结果缺氧缺血组海马神经细胞固缩改变,线粒体肿胀,神经丝数量减少,排列稀疏,突触数量减少,突触间隙增宽,突触囊泡减少,突触后致密物变薄。干预组海马神经元和突触无明显异常。结论早期抚触及丰富环境刺激可以促进缺血缺氧的脑组织超微结构恢复,脑组织神经网络重建及脑的可塑性增加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HIBD 电子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