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手术期全程血液管理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席焱海 薛敏涛 +3 位作者 余将明 王伟恒 温剑坤 叶晓健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全程血液管理对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输血量的影响,探讨减少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早期45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全程血液管理对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输血量的影响,探讨减少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早期45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常规血液管理模式(常规组),后期45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全程血管理模式(全程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及输血量、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结果全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输血量均低于常规组,术后3 d及1周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全程血液管理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降低输血量和输血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失血 手术 输血 自体 围手术期医护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AKT通路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空间结构纳米纤维环支架中的定向分化 被引量:2
2
作者 贺云飞 王爽 +3 位作者 马俊 俞磊 温剑坤 叶晓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40-1546,共7页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多种材料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支架表面的拓扑结构特征对干细胞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行为有调节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纳米结构支架中定向分化过程中P38、AKT通路的作用。方法:构...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多种材料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支架表面的拓扑结构特征对干细胞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行为有调节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纳米结构支架中定向分化过程中P38、AKT通路的作用。方法:构建3种结构不同的纳米纤维支架,即取向纳米纤维支架AFS、取向纳米纱支架AYS、三维多孔纳米纤维支架3-DPS;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3种纳米纤维支架表面,成软骨诱导培养后,分别进行细胞形态、黏附、增殖检测,利用qRT-PCR检测细胞关键表型分子(Ⅱ型胶原α1、Ⅰ型胶原α1、蛋白聚糖、Sox-9)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内P38、AKT、ERK1/2、JN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3-DPS支架组培养4,8 h的细胞黏附率高于其余两组支架(P<0.05),培养7 d的细胞增殖快于其余两组支架(P<0.05);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3种材料表面均贴附牢固,生长状态良好,其中在AFS、AYS支架上呈类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在3-DPS支架上呈类软骨细胞样生长;③成软骨诱导3周后,3-DPS支架组Ⅱ型胶原α1、蛋白聚糖、Sox9 mRNA表达高于其余两组支架(P<0.05),Ⅰ型胶原α1 mRNA表达低于其余两组支架(P<0.05);AFS支架组、AYS支架组中Ⅱ型胶原α1、蛋白聚糖、Sox9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④成软骨诱导3周后,3-DPS支架组p-AKT、p-P38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余两组支架(P<0.05),3组间AKT总蛋白表达量及ERK1/2、JNK、P38、p-ERK1/2、p-JNK、p-P38蛋白表达量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⑤结果表明,不同结构支架形貌可通过Integrin-FAK信号通路下游的P38、AKT通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的定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 组织工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静电纺丝 支架 差异分化 拓扑结构 P38 AKT Integrin-F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椎间盘纤维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爽 俞磊 +3 位作者 贺云飞 马俊 温剑坤 叶晓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4255-4259,共5页
背景:椎间盘纤维环的修复对脊柱手术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尚无理想的修复方式,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组织工程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构建支架-细胞复合体的方法在修复纤维环的同时实现纤维环及其临近椎间盘的再生长,达到生物学修复... 背景:椎间盘纤维环的修复对脊柱手术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尚无理想的修复方式,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组织工程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构建支架-细胞复合体的方法在修复纤维环的同时实现纤维环及其临近椎间盘的再生长,达到生物学修复的目的。目的:综述纤维环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组织工程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及发展方向。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关键词为"Annulus fibrosus;Tissue engineering;Annulus fibrosus;Mesenchymal stem cells"。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技术在纤维环修复领域的应用已取得一定进展,现可获得理想结构的复合材料支架,干细胞在支架上可良好地黏附、增殖和分化,但具体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细胞因子在干细胞增殖、分化方面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明确。提示组织工程技术在纤维环修复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研究可能集中于支架拓扑结构、信号通路、非编码RNA等方面,力争进一步阐明干细胞在不同支架上差异分化的机制,为今后构建满足干细胞差异分化需要的组织工程支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 组织工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静电纺丝 支架 椎间盘 拓扑结构 差异分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源软件Horos的颈椎椎动脉V2段解剖变异研究
4
作者 王爽 俞磊 +1 位作者 温剑坤 叶晓健 《骨科》 CAS 2019年第5期384-389,共6页
目的分析颈椎椎动脉V2段解剖变异情况。方法利用个人电脑在Horos软件中对169例中国成人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19例,女50例。将椎动脉V2段首先穿行的横突孔并非C6者定义为走行变异,分析其发... 目的分析颈椎椎动脉V2段解剖变异情况。方法利用个人电脑在Horos软件中对169例中国成人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19例,女50例。将椎动脉V2段首先穿行的横突孔并非C6者定义为走行变异,分析其发生率的侧别差异和性别差异;将椎动脉内壁距中线距离不足1 cm者定义为椎动脉V2段内聚,分析其发生率的侧别差异和性别差异。结果169例病人的双侧椎动脉(共338侧)中,32侧存在走行变异,其中椎动脉缺如者4侧;椎动脉首先穿行C4、C5横突孔者分别为5侧、23侧,4例病人双侧椎动脉同时存在走行变异,均首先穿行C5横突孔;走行变异存在于左侧者为16侧,存在于右侧者为16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病人椎动脉走行变异发生率为16.81%(20/119),女性病人椎动脉走行变异发生率为16.00%(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98)。共11例病人的椎动脉V2段存在内聚,均为单侧,其中左侧8例(8/169,4.73%),右侧3例(3/169,1.78%),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3,P=0.221);11例病人中男性为3例(3/119,2.52%),女性为8例(8/50,16.00%),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3,P=0.004)。结论椎动脉V2段的解剖结构和走行路径存在变异,首先穿行的横突孔可能位于C5或C4,走行变异的发生率无侧别或性别差异;V2段可发生内聚,使其更靠近中线,其发生率无侧别差异,但有性别差异,女性病人多发。以上变异可能给颈椎手术或穿刺等微创手术相关的操作带来风险,应在术前通过辅助检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解剖 局部 颈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或焦虑问题形体化心理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乐仪 杜佳丽 +3 位作者 莫子晴 肖志乐 温剑坤 李炳全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22期274-280,共7页
目的:根据具身认知理论,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乃至消除抑郁或焦虑问题。方法:结合抑郁和焦虑的主要症状表现,设计3组形体化心理治疗实验:实验1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被试进行前测和后测,选用"竖大拇指+微笑+我很棒"的身体动作... 目的:根据具身认知理论,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乃至消除抑郁或焦虑问题。方法:结合抑郁和焦虑的主要症状表现,设计3组形体化心理治疗实验:实验1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被试进行前测和后测,选用"竖大拇指+微笑+我很棒"的身体动作组合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进行研究;实验2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被试进行前测和后测,选用"腹式深呼吸+微笑"的身体组合动作对大学生的焦虑情绪进行研究;实验3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被试进行前测和后测,选用瑜伽对女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共同研究。结果:实验1被试前后测抑郁分数明显降低(P<0.01),实验2被试前后测焦虑分数明显降低(t=4.829,P<0.05),实验3前后测数据显示被试在"强迫"、"抑郁"、"敌对"这三个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0.05),在"躯体"、"人际"、"焦虑"这三个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0.01)。结论:3个实验结果都验证了假设,说明形体化心理治疗是一种有效缓解抑郁和焦虑的方法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抑郁 焦虑 形体化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笑训练对有抑郁倾向大学生的影响实验
6
作者 林乐仪 杜佳丽 +3 位作者 莫子晴 肖志乐 温剑坤 李炳全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2期278-280,共3页
目的:大学生抑郁状况越来越突出,有必要采取方法进行缓解乃至消除抑郁情绪。根据具身认知理论,身体动作或姿势能够影响认知,以此设计微笑训练对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通过300份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被试筛选,根据量表... 目的:大学生抑郁状况越来越突出,有必要采取方法进行缓解乃至消除抑郁情绪。根据具身认知理论,身体动作或姿势能够影响认知,以此设计微笑训练对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通过300份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被试筛选,根据量表评分标准,从中招募标准分数大于或等于40且自愿参与实验被试16名。实验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被试进行实验前后测,再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对照组前后测均值分数由45明显上升到53,p=0.008;实验组前后测均值分数由39降低为35,p=0.034。结论:微笑训练对有抑郁倾向大学生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有效缓解了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具身认知 形体化心理治疗 微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