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储藏过程中其蛋白质氧化及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变化研究
1
作者 张华洋 李淼 +4 位作者 曾芳芳 胡玫 陈亮 王殿轩 渠琛玲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5,共8页
将花生仁置于15、20、25、35℃4个温度条件下进行为期10个月的储藏,测定储藏过程中花生蛋白游离巯基含量、羰基含量、内源荧光光谱、粒径等氧化指标的变化,同时监测花生蛋白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的变化,探... 将花生仁置于15、20、25、35℃4个温度条件下进行为期10个月的储藏,测定储藏过程中花生蛋白游离巯基含量、羰基含量、内源荧光光谱、粒径等氧化指标的变化,同时监测花生蛋白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的变化,探究不同储藏温度下花生蛋白质氧化对其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花生蛋白氧化程度逐渐加深,且储藏温度越高,变化越大。花生在35℃下储藏,羰基含量从(2.39±0.01)μmol/g上升至(6.07±0.11)μmol/g;游离巯基从(5.98±0.12)μmol/g下降至(4.12±0.04)μmol/g;内源荧光光谱蓝移14 nm。而在15℃下储藏,羰基含量从(2.39±0.01)μmol/g上升至(3.67±0.04)μmol/g;游离巯基从(5.98±0.12)μmol/g下降至(5.24±0.09)μmol/g;内源荧光光谱蓝移9 nm。随储藏时间增加,花生蛋白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起泡性下降,而持油性上升,且变化趋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因此,花生储藏过程中,蛋白质氧化与其功能特性变化高度相关;低温储藏能够有效抑制蛋白质的氧化过程,而高温储藏会促进花生中蛋白质的氧化劣变,最终导致其功能特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储藏 蛋白质 氧化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糙米储藏品质和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
2
作者 张江南 李瑞敏 +2 位作者 渠琛玲 张忠杰 尹君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7,共8页
以3种不同初始含水量(13.5%、15.5%、17.9%)的糙米为研究对象,在低温15℃储藏下,对比10%O2+90%N2气调组和空气自然密封组,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含水量糙米储藏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15℃储存的糙米,含水量越高,则脂肪酸值越... 以3种不同初始含水量(13.5%、15.5%、17.9%)的糙米为研究对象,在低温15℃储藏下,对比10%O2+90%N2气调组和空气自然密封组,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含水量糙米储藏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15℃储存的糙米,含水量越高,则脂肪酸值越大,发芽率越低,食味值越小,微观结构越差;低温气调储藏能延缓糙米脂肪酸值的上升和发芽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持糙米的品质,可为糙米保质保鲜储藏提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低温储藏 气调储藏 初始含水量 品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李彩虹 渠琛玲 +2 位作者 范增炫 任成成 李淼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3,30,共8页
采用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玉米种子,研究不同处理条件(工作压强、处理时间)对玉米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条件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降低玉米接触角、脂肪酸值,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 采用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玉米种子,研究不同处理条件(工作压强、处理时间)对玉米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条件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降低玉米接触角、脂肪酸值,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抗氧化性,促进玉米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玉米 生理特性 发芽率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荚果固定床网袋堆垛通风干燥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鹏枭 郭相毅 +5 位作者 王殿轩 渠琛玲 陈亮 李玉 张伟康 朱文学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3,共7页
为了解花生荚果固定床网袋堆垛通风的干燥特性、设备能耗情况以及荚果干后品质,使用固定床网袋堆垛通风(常温风)、固定床网袋自然堆垛、自然晾晒3种干燥方式对新鲜湿花生荚果进行干燥,探究了堆垛内不同位置花生荚果的干燥情况、温湿度... 为了解花生荚果固定床网袋堆垛通风的干燥特性、设备能耗情况以及荚果干后品质,使用固定床网袋堆垛通风(常温风)、固定床网袋自然堆垛、自然晾晒3种干燥方式对新鲜湿花生荚果进行干燥,探究了堆垛内不同位置花生荚果的干燥情况、温湿度变化、能耗情况,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干燥方式下花生荚果的干后品质。结果表明,使用固定床网袋堆垛通风(常温风)干燥设备干燥花生荚果,花生荚果水质量分数由37.85%降至10.00%以下需要160 h;固定床网袋堆垛通风(常温风)干燥方法干后花生荚果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48.08%,色泽最优,同时除去花生荚果中单位质量水分需要消耗能量4.28×10^(6)J,远小于传统烘干;固定床网袋堆垛通风(常温风)较固定床网袋自然堆垛和自然晾晒有明显优势,干燥速率更快,干后品质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荚果 通风干燥 温湿度 色泽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小麦种子活力及幼苗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齐先科 李淼 +1 位作者 李彩虹 渠琛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1-309,共9页
为揭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小麦种子活力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以济麦22、百农307为处理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时长(0、6、9、12、15 s)的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分析其对小麦种子萌发、幼... 为揭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小麦种子活力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以济麦22、百农307为处理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时长(0、6、9、12、15 s)的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分析其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种皮形态结构、幼苗代谢生理及抗氧化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氩气为气源的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明显提高了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其幼苗根苗长、鲜干重、活力指数;各处理时长条件下小麦种子吸水率均有所增加,当处理时间为9 s时,两种小麦种子的吸水率增幅最大,分别显著增加了6.4%(济麦22)、5.9%(百农307)(P<0.05);小麦种子接触角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表明其润湿性能逐渐提高;处理9 s时小麦的种皮结构组织轮廓模糊,呈现明显裂纹;处理后小麦种子的新生幼苗中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处理后小麦种子的新生幼苗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当处理时间为9 s时,两种小麦幼苗中的丙二醛含量降幅最大,分别显著降低了15.6%(济麦22)、18.0%(百农307)(P<0.05)。因此,DBD低温等离子体有效改善了小麦种子活力及其幼苗生理特性,可作为潜在的种子强化方法用于提高作物生产中的种子质量及促进后续小麦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种子活力 小麦 形态结构 代谢生理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变温干燥对稻谷特性与干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亚伟 尹君 渠琛玲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为提高稻谷干燥速率和改善干燥后品质,将玻璃化转变理论应用于稻谷变温干燥工艺,分析变温和恒温干燥工艺中初始水质量分数、变温幅度和热风风速对稻谷干燥速率和干燥后品质(爆腰增率和整精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恒温干燥工艺,橡... 为提高稻谷干燥速率和改善干燥后品质,将玻璃化转变理论应用于稻谷变温干燥工艺,分析变温和恒温干燥工艺中初始水质量分数、变温幅度和热风风速对稻谷干燥速率和干燥后品质(爆腰增率和整精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恒温干燥工艺,橡胶态变温干燥工艺的干燥速率高,稻谷干燥后品质明显改善;玻璃态变温工艺干燥速率最慢,其干燥后的品质优于稻谷橡胶态变温干燥和恒温干燥。综合考虑稻谷干燥速率和干燥后品质变化,橡胶态变温干燥工艺可有效提高稻谷干燥速率,改善稻谷干燥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变温干燥 玻璃化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卧式箱笼堆垛的花生荚果常温通风干燥实验研究
7
作者 赵思远 朱文学 +5 位作者 陈鹏枭 王延坤 王殿轩 渠琛玲 陈亮 张德榜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8,共8页
为探究实验室自主研发设备——卧式箱笼堆垛花生荚果常温通风干燥设备使用效果,本研究使用该设备对新收获花生荚果进行干燥实验,测试干燥过程中花生荚果干燥速率、堆垛内温湿度变化及能耗情况,分别与自然晾晒干燥和同类型干燥设备对比... 为探究实验室自主研发设备——卧式箱笼堆垛花生荚果常温通风干燥设备使用效果,本研究使用该设备对新收获花生荚果进行干燥实验,测试干燥过程中花生荚果干燥速率、堆垛内温湿度变化及能耗情况,分别与自然晾晒干燥和同类型干燥设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同类天气条件下(阴雨天气为主),使用卧式箱笼堆垛花生荚果常温通风干燥设备将初始含水率为43.77%的花生荚果干燥至10%以下共需9 d,干燥速率较自然晾晒干燥提升43%,花生荚果的干燥单位效率为2.64×10~6 J/kg,且堆垛内外层花生荚果水分含量下降均匀。本研究证明了卧式箱笼堆垛花生荚果干燥设备可用于新收获花生荚果的应急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荚果 卧式箱笼 常温通风 水分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水解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参中的氨基酸 被引量:22
8
作者 渠琛玲 玉崧成 +2 位作者 白雨萍 游景艳 张寒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5-690,共6页
用微波辅助提取酸水解西洋参中的蛋白质,对生成的氨基酸进行微波衍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对微波衍生条件和微波水解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90℃,15 min微波水解得到氨基酸的产率与传统加热水解(110℃,24 h)的结果基... 用微波辅助提取酸水解西洋参中的蛋白质,对生成的氨基酸进行微波衍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对微波衍生条件和微波水解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90℃,15 min微波水解得到氨基酸的产率与传统加热水解(110℃,24 h)的结果基本相同。用2,4-二硝基氟苯(DNFB)对氨基酸进行微波衍生,氨基酸在微波衍生时间大于20 s时,衍生反应基本完全;而传统DNFB衍生需在60℃水浴加热1 h,所以微波衍生法明显缩短了氨基酸分析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西洋参根中的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水解 微波衍生 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 西洋参 2 4-二硝基氟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W及其与LTP的联合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齐先科 李淼 +1 位作者 李彩虹 渠琛玲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9,共10页
以济麦22、百农307为材料,研究等离子体活化水(PAW,制备时间分别为5.0、7.5、10.0 min,分别命名为PAW-5、PAW-7.5、PAW-10)及其与低温等离子体(LTP)联合处理(LTP+W-5、LTP+W-7.5、LTP+W-10)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PAW、... 以济麦22、百农307为材料,研究等离子体活化水(PAW,制备时间分别为5.0、7.5、10.0 min,分别命名为PAW-5、PAW-7.5、PAW-10)及其与低温等离子体(LTP)联合处理(LTP+W-5、LTP+W-7.5、LTP+W-10)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PAW、LTP在小麦种子活力提高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种子均于LTP处理9 s时的发芽率及发芽指数达到最佳,因此选用LTP处理时间9 s进行PAW与LTP联合作用效果研究。PAW、PAW与LTP联合处理均能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株高、幼苗鲜质量和干质量,并显著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总体以LTP+W-7.5处理效果最好;未经LTP处理的种子与蒸馏水之间的接触角最大,表明其润湿性能最弱,相较之下,未经LTP处理的种子与PAW之间的接触角有所下降,而经LTP处理后的种子与蒸馏水或PAW之间的接触角极显著下降;与蒸馏水处理相比,PAW及其与LTP联合处理的小麦幼苗中的活性氧氮(RONS)含量总体上显著增加,而仅LTP处理的小麦幼苗中RONS含量无显著变化。综上,PAW及其与LTP联合处理均有效地促进了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其中LTP+W-7.5处理的促进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低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活化水 活力指数 润湿性能 活性氧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氨基酸的质谱碎裂及其与人参皂苷Rb_3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渠琛玲 张寒琦 +2 位作者 张华蓉 白雨萍 温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21-1726,共6页
用串联质谱法研究了18种常见氨基酸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碎裂规律.结果表明,在正离子模式下的分子离子峰强度比在负离子模式下的高一个数量级,氨基酸α-C上的羧基和氨基容易脱掉.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都有两种裂解机理.用电... 用串联质谱法研究了18种常见氨基酸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碎裂规律.结果表明,在正离子模式下的分子离子峰强度比在负离子模式下的高一个数量级,氨基酸α-C上的羧基和氨基容易脱掉.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都有两种裂解机理.用电喷雾软电离技术研究了人参皂苷Rb3与18种氨基酸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并采用直接计算的方法得出这些非共价复合物的解离常数.结果表明,在水介质中,与其它氨基酸相比,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与人参皂苷结合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质谱 氨基酸 质谱碎裂 人参皂苷 非共价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赤变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研究
11
作者 夏赟泽 渠琛玲 +1 位作者 付晓彤 薛飞燕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3,共6页
为减少大豆在储藏过程中发生赤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研究其赤变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以期找到大豆赤变的特征挥发性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两个品种大豆(中黄35和中黄37)在赤变前期、中期和末期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检... 为减少大豆在储藏过程中发生赤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研究其赤变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以期找到大豆赤变的特征挥发性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两个品种大豆(中黄35和中黄37)在赤变前期、中期和末期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赤变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烃类、醛类、酮类、酯类、芳香类和呋喃类均有所增加,其中烃类物质增加最多;烃类物质d-柠檬烯、正十二烷、十一烷、癸烷、2-甲基癸烷、3-甲基癸烷、3-甲基十一烷、2,6-二甲基癸烷,酮类物质3-辛酮,酯类物质α-戊基-γ-丁内酯和γ-戊内酯在正常大豆中未检出而在赤变样品中均检出。d-柠檬烯和3-辛酮变化显著,可作为大豆赤变的特征挥发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赤变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热风干燥过程花生仁含水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35
12
作者 渠琛玲 汪紫薇 +1 位作者 王雪珂 王殿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0-296,共7页
为研究热风干燥过程中花生仁内部水分的变化规律,该文采用热空气对开农71、开农8834-9、天府3号3个品种的湿花生进行干燥,监测干燥过程中花生果、花生仁与花生壳含水率的变化;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研究干燥过程中花生仁内部... 为研究热风干燥过程中花生仁内部水分的变化规律,该文采用热空气对开农71、开农8834-9、天府3号3个品种的湿花生进行干燥,监测干燥过程中花生果、花生仁与花生壳含水率的变化;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研究干燥过程中花生仁内部自由水、弱结合水和结合水的变化情况;建立花生仁水分弛豫峰占比与其含水率之间的数学关系,提出了一种花生含水率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由于花生仁和花生壳化学组成不同,仁和壳干燥曲线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LF-NMR弛豫图谱显示干燥过程中,自由水弛豫峰逐渐消失,结合水和弱结合水弛豫峰面积无明显变化规律,油脂峰峰面积基本不变,说明花生仁在干燥过程中油脂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建立的花生仁国标法实测含水率y与核磁共振弛豫谱图得到的总水分峰占比(T21+T22+T23)的拟合方程R2为0.888 4。经验证,该方程能较好地对未知含水率的花生仁样品进行预测。因此,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于花生仁含水率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干燥 核磁共振 花生 热风 弛豫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麦粉的微波稳定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渠琛玲 刘胜强 +1 位作者 王若兰 王芳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125,共5页
采用连续微波加热(560 W)对麦麸进行稳定化处理,回添制备全麦粉。重点研究了麸皮含水量、微波时间及物料厚度对全麦粉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酶活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微波稳定化条件。结果表明:麸皮的较佳处理参数为,处理时间3 min、麸... 采用连续微波加热(560 W)对麦麸进行稳定化处理,回添制备全麦粉。重点研究了麸皮含水量、微波时间及物料厚度对全麦粉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酶活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微波稳定化条件。结果表明:麸皮的较佳处理参数为,处理时间3 min、麸皮含水量20%、厚度3 cm,处理后的麸皮水分降到7%左右,稳定化后全麦粉酶活降到未处理的8%以下,微波稳定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麦粉 微波 稳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小麦种子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渠琛玲 刘胜强 +3 位作者 王芳婷 王红亮 刘畅 王若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5-128,146,共5页
为探究微波辐射对小麦种子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小麦种子微波辐射前后胚乳微观结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麦胚细胞结构变化,并测定小麦磨粉后破损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小麦种胚细胞对微波辐射敏感,700W辐射30s就会破坏种胚细... 为探究微波辐射对小麦种子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小麦种子微波辐射前后胚乳微观结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麦胚细胞结构变化,并测定小麦磨粉后破损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小麦种胚细胞对微波辐射敏感,700W辐射30s就会破坏种胚细胞的功能代谢,改变原有的细胞结构。而700W,40~50 s的微波辐射也会使胚乳淀粉粒发生形变甚至破裂,热损伤导致破损淀粉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微观结构 小麦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化修饰对大枣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渠琛玲 马玉洁 +1 位作者 罗莉 王金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9-11,共3页
对大枣多糖进行了硫酸化修饰,并对化学修饰前后的大枣多糖的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进行了测定。硫酸化大枣多糖取代度为0.51。修饰后大枣多糖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较未修... 对大枣多糖进行了硫酸化修饰,并对化学修饰前后的大枣多糖的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进行了测定。硫酸化大枣多糖取代度为0.51。修饰后大枣多糖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较未修饰前有大幅度提高。但硫酸化修饰对大枣多糖的还原力有减弱作用。以上结果表明,硫酸化修饰引起的大枣多糖的结构变化对其抗氧化活性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多糖 化学修饰 硫酸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果常温通风干燥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渠琛玲 王雪珂 +3 位作者 汪紫薇 王殿轩 李衡 郭桂霞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湿花生果收获后若不及时进行干燥,极易出现发热霉变现象,因此花生干燥是花生生产链条的非常重要一环。我国花生干燥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为自然晾晒和热风干燥,但是自然晾晒受天气影响且需要大面积的晒场,热风干燥耗能高、设备投资大、干... 湿花生果收获后若不及时进行干燥,极易出现发热霉变现象,因此花生干燥是花生生产链条的非常重要一环。我国花生干燥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为自然晾晒和热风干燥,但是自然晾晒受天气影响且需要大面积的晒场,热风干燥耗能高、设备投资大、干燥后花生品质难以保证。本文针对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常温通风干燥湿花生果的方法,并将自然晾晒、热风干燥、常温通风干燥3种干燥方式进行了比较,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常温通风干燥时间在阴雨天气条件下也能有效降低湿花生果水分;在通风过程中花生果无发热霉变现象,保证了花生果的质量;这种通风干燥方式设备投资低、操作简便,干燥完成后设备还可兼用于花生果储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花生果 自然晾晒 热风干燥 常温通风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霉变程度与敏感品质变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渠琛玲 万立昊 +1 位作者 李慧 王若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6-80,共5页
玉米收获时含水量较高,若无烘干设施,需要短期堆存或运输至烘干场地,在此过程中极易霉变。本研究将含水量为26%、23%、20%和17%的玉米分别在高温环境(25~35℃)和低温环境(15~25℃)条件下存储,检测其在存储过程中霉菌菌落总数、色泽、糊... 玉米收获时含水量较高,若无烘干设施,需要短期堆存或运输至烘干场地,在此过程中极易霉变。本研究将含水量为26%、23%、20%和17%的玉米分别在高温环境(25~35℃)和低温环境(15~25℃)条件下存储,检测其在存储过程中霉菌菌落总数、色泽、糊化特性、脂肪酸值和容重等品质指标的变化,并找出品质与玉米霉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霉变过程中,带菌量急剧上升;色泽指标L^*值和b^*值有所下降;玉米容重也呈现下降趋势;脂肪酸值发生显著变化,26%、23%、20%和17%含水量的玉米分别在初期、16、20、24、40 d就达到国标的重度不宜存状态;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和回升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霉变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储藏结露过程中质热传递规律研究
18
作者 悦燕飞 陈玉峰 +1 位作者 王若兰 渠琛玲 《粮食储藏》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模拟实仓储藏时存在的温差,以水分含量为14%的黄玉米郑单958为对象,将其放置于专制的可采用低温空腔输入冷空气,高温空腔输入热空气的模拟仓内,在5℃(25℃~30℃)温差条件下进行储藏研究,低温壁面、中间部位及高温壁面的粮温分上、中、下... 模拟实仓储藏时存在的温差,以水分含量为14%的黄玉米郑单958为对象,将其放置于专制的可采用低温空腔输入冷空气,高温空腔输入热空气的模拟仓内,在5℃(25℃~30℃)温差条件下进行储藏研究,低温壁面、中间部位及高温壁面的粮温分上、中、下3层分析,每一层取3个温湿度传感器记录数据的平均值,研究分析温湿度及水分含量的迁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25℃~30℃)温差下在26 h左右发生结露,会有微气流运动,气流运动带动湿热扩散,湿热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进行迁移和再分配,进而影响粮堆温湿度和含水量的变化,若不及时处理,即使5℃小温差,当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水汽凝结成水滴附着在粮粒表面,就会发生吸湿结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储藏 结露 质热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人参皂苷Rd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渠琛玲 张寒琦 +2 位作者 白雨萍 孙颖 王璐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94-294,共1页
人参皂苷Rd具有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神经系统和抗疲劳等药理作用。溶菌酶的分子是椭圆形的,大小为4.5am×3nm×3nm,溶菌酶的分子量较小,适用于电喷雾质谱检测(m/z≤1700)。本研究以溶菌酶为模型蛋白,对人参皂苷与蛋白的... 人参皂苷Rd具有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神经系统和抗疲劳等药理作用。溶菌酶的分子是椭圆形的,大小为4.5am×3nm×3nm,溶菌酶的分子量较小,适用于电喷雾质谱检测(m/z≤1700)。本研究以溶菌酶为模型蛋白,对人参皂苷与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氨基酸作为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研究其与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为寻找药物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质谱法 相互作用 人参皂苷 生物分子 药物分子 溶菌酶 细胞凋亡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麦八号主要组成部位四种主要蛋白质和营养矿物质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渠琛玲 马玉洁 +3 位作者 王若兰 赵妍 黄亚伟 魏光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0,25,共4页
研究了硬粒小麦新品种硬麦八号的主要组成部位(麸皮、麦胚、胚乳)中四种主要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以及营养矿物质元素(Ca、Fe、Mg、Na、K、Zn、Cu、Se)的含量。结果表明,麦胚中总蛋白质含量较高,胚乳中谷蛋白含量最... 研究了硬粒小麦新品种硬麦八号的主要组成部位(麸皮、麦胚、胚乳)中四种主要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以及营养矿物质元素(Ca、Fe、Mg、Na、K、Zn、Cu、Se)的含量。结果表明,麦胚中总蛋白质含量较高,胚乳中谷蛋白含量最高,而各部位醇溶蛋白含量都很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其中营养矿物质元素分别进行测定,发现K、Zn、Cu这三种元素在麦胚中的含量远远高于麸皮和胚乳,Fe、Mg、Na三种元素在麦胚中的含量远高于胚乳,与麸皮相当。由此可知,硬麦八号的胚部营养物质丰富,应引起重视并加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麦八号 蛋白质 矿物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