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大学》研究的新趋向 被引量:1
1
作者 涂耀威 周国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8-92,共5页
清代《大学》研究,有三个新的趋向:一是重考据学的方法;二是《大学》研究经学化;三是《大学》研究经世化。当然,清代仍然存在大量"述朱"、"述王"的《大学》研究之作。从学术史角度而言,清人《大学》说,仍是承宋、... 清代《大学》研究,有三个新的趋向:一是重考据学的方法;二是《大学》研究经学化;三是《大学》研究经世化。当然,清代仍然存在大量"述朱"、"述王"的《大学》研究之作。从学术史角度而言,清人《大学》说,仍是承宋、明儒而来,完成了《大学》研究的"否定之否定",也能对前人的研究做出更为全面的评价。对清人《大学》研究的梳理,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清代理学发展更复杂的一些层面,也能深切感受到清人朴学研究方式与义理阐发内在的矛盾与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清代 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基博文献学成就三论 被引量:3
2
作者 涂耀威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钱基博是近代有名的国学大师,他一生藏书、读书、著书、教书,重视文献的搜辑、整理和研究。在二十世纪中国文献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文章尝试总结钱基博在文献学方面的成就,重点考察其在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思想方面的贡献。
关键词 钱基博 文献学 版本学 目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学术文化与20世纪古文献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涂耀威 《云梦学刊》 2009年第2期35-38,共4页
古文献学研究在20世纪初有一些新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之风、整理国故、古史辨运动以及学术专业化的发展等现代学术文化风潮,对古文献学研究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间梁启超、胡适、顾颉刚等人对古文献学的新发展起到了... 古文献学研究在20世纪初有一些新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之风、整理国故、古史辨运动以及学术专业化的发展等现代学术文化风潮,对古文献学研究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间梁启超、胡适、顾颉刚等人对古文献学的新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学 西学东渐 整理国故 古史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的权力——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阅读 被引量:1
4
作者 涂耀威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58,共5页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问世以来,学术界对其的解读,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本文梳理了近70年来学术界对此著的各种阅读、评价,分析钱著本身的特点,解读造成评论差异背后学理上的原因,以期窥见学术界对于文学史书写与编撰等问题认识上的变...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问世以来,学术界对其的解读,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本文梳理了近70年来学术界对此著的各种阅读、评价,分析钱著本身的特点,解读造成评论差异背后学理上的原因,以期窥见学术界对于文学史书写与编撰等问题认识上的变化,了解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在文学史学上的经典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基博 《现代中国文学史》 评论 文学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中“孝”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15
5
作者 涂耀威 《孝感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8,共4页
孝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的“孝”,是以温情脉脉的自然情感为基础的。同时,“孝”的落实体现在一切符合“礼”的孝行之中,要“生事之以礼”,有养、有敬、有顺、无妄。《论语》中“孝”的运用,具有“家”与“国”两... 孝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的“孝”,是以温情脉脉的自然情感为基础的。同时,“孝”的落实体现在一切符合“礼”的孝行之中,要“生事之以礼”,有养、有敬、有顺、无妄。《论语》中“孝”的运用,具有“家”与“国”两方面的二重性,这一特点最终导致了“孝”在“家”的领域被绝对化为父权专制,在“国”的范围内衍化为臣对君的“忠”。全面正确理解《论语》中的孝,对于重新审视“孝”的现代化价值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重建——学术史视野下的王船山《大学》研究
6
作者 涂耀威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王船山的《大学》研究,重考证。其对经典阐释也有独特之认识。王船山对《大学》真实性与否的问题并不关心,极力批判王阳明欲回复古本重新改造《大学》的举动。王船山在反思心学对《大学》危害的同时,又在朱子《章句》基础上,对《大学》... 王船山的《大学》研究,重考证。其对经典阐释也有独特之认识。王船山对《大学》真实性与否的问题并不关心,极力批判王阳明欲回复古本重新改造《大学》的举动。王船山在反思心学对《大学》危害的同时,又在朱子《章句》基础上,对《大学》重新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大学》 考证 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库馆”与明清四书学转型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国林 涂耀威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39,共5页
四库馆臣认为明代四书学多是讲章之学,学无根柢,考证不精,义理阐释上阳儒阴释,好为异说。四库馆"取"、"舍"四书类著述的标准,以程、朱之学为依据,同时,还要考证精审,昭示着清代四书学的新方向。就《大学》而言,乾... 四库馆臣认为明代四书学多是讲章之学,学无根柢,考证不精,义理阐释上阳儒阴释,好为异说。四库馆"取"、"舍"四书类著述的标准,以程、朱之学为依据,同时,还要考证精审,昭示着清代四书学的新方向。就《大学》而言,乾嘉时期出现了由《四书》之学向《礼记》之学转变的新取向,重视古本和汉、唐注疏,《大学》成为经学研究的一部分。除了官方承认的程、朱四书学外,清代经学家对以四书学为代表的宋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反映了清代学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四库馆 四书学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诠释与文化传承——以《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19,共5页
经典诠释是儒家核心价值得以传承的基本形式。《大学》是儒家重要经典,历代诠释者通过对《大学》文本的诠释,表达对社会与时代问题的思索。中国古代的《大学》诠释,存在《礼记》之《大学》与《四书》之《大学》两种路径,代表着不同的学... 经典诠释是儒家核心价值得以传承的基本形式。《大学》是儒家重要经典,历代诠释者通过对《大学》文本的诠释,表达对社会与时代问题的思索。中国古代的《大学》诠释,存在《礼记》之《大学》与《四书》之《大学》两种路径,代表着不同的学术品格和价值取向。文本承载思想,不同的诠释路径背后是诠释者对经典思想意义体认的不同,表达了自身的看法,丰富了经典的文化意蕴。只有不断赋予经典新义,经典才有生命力,传统才得以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诠释 文化传承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中国与西方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胡俊修 涂耀威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2-16,共5页
知识分子除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社会关怀意识,关怀国家、关怀社会以至关怀着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然而从历史的发展看,在东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关怀,虽有情理之中的相同,但更有在形式、渊... 知识分子除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社会关怀意识,关怀国家、关怀社会以至关怀着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然而从历史的发展看,在东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关怀,虽有情理之中的相同,但更有在形式、渊源上的差异。对中西知识分子有关社会关怀的比较,有益于我们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重新认识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些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社会关怀 中西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基博论屈原与《楚辞》及其他 被引量:1
10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近代学者钱基博博通四部,尤以集部成就引人注目,他虽然没有专研屈原和楚辞学,但在学术研究中,仍对屈原和楚辞成就给予了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钱基博就《离骚》谈《离骚》,关注的是文体阅读和文章结构,注重辨章学术,考辨源流,与时人不同... 近代学者钱基博博通四部,尤以集部成就引人注目,他虽然没有专研屈原和楚辞学,但在学术研究中,仍对屈原和楚辞成就给予了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钱基博就《离骚》谈《离骚》,关注的是文体阅读和文章结构,注重辨章学术,考辨源流,与时人不同,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基博 屈原 《离骚》 《楚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评介 被引量:1
11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55-156,共2页
一 在清代学术研究中,章太炎的“反满说”、梁启超与胡适的“理学反动说”、钱穆的”每转益进说”、侯外庐的“早期启蒙说”、余英时的“内在理路说”等,是20世纪研究的重要范式。
关键词 学术研究 博学鸿儒 评介 清初 20世纪研究 早期启蒙说 内在理路 章太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舜徽湘学研究述评
12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云梦学刊》 2011年第6期15-19,共5页
湘学是一个特指的学术文化概念。张舜徽在其著述中有大量有关湘学的论述,既有全景式的观照,又有个人的特写,生动地展现了湘籍学人的行事和学术风范,全面、客观的论述了湘学的学术渊源、学术特征,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湘学显著的地域文化... 湘学是一个特指的学术文化概念。张舜徽在其著述中有大量有关湘学的论述,既有全景式的观照,又有个人的特写,生动地展现了湘籍学人的行事和学术风范,全面、客观的论述了湘学的学术渊源、学术特征,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湘学显著的地域文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舜徽 湘学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德王道:论刘古愚《大学古义》的诠释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刘古愚是清末关学的代表性人物,提出了儒家经典《大学》是"天德王道"之学的命题,主张将《大学》升入《仪礼》,不同于宋明理学家的"《四书》之《大学》",也异于清代以《礼记》解《大学》的学者,反映出今文经学家以... 刘古愚是清末关学的代表性人物,提出了儒家经典《大学》是"天德王道"之学的命题,主张将《大学》升入《仪礼》,不同于宋明理学家的"《四书》之《大学》",也异于清代以《礼记》解《大学》的学者,反映出今文经学家以《大学》为政治哲学纲领,开掘《大学》微言大义的努力。刘古愚对《大学》"天德王道"的概括在历代《大学》诠释文献中,是对《大学》性质与内容比较精当的论述,十分契合《大学》作为伦理政治纲领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传统,在众多《大学》诠释文本中独树一帜,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古愚 《大学》 天德王道 《四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通儒道:刘沅对儒家经典《大学》的创造性诠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77-80,共4页
刘沅作为清中晚期蜀中大儒、民间宗教槐轩道的创始人,对儒家经典《大学》的诠释不同于宋、明理学一派,认同《大学》古本,注重义理阐发,对《大学》本身的真实性并没有怀疑,有更多同情的理解和宗教的敬意。刘沅对《大学》从心性修养论角... 刘沅作为清中晚期蜀中大儒、民间宗教槐轩道的创始人,对儒家经典《大学》的诠释不同于宋、明理学一派,认同《大学》古本,注重义理阐发,对《大学》本身的真实性并没有怀疑,有更多同情的理解和宗教的敬意。刘沅对《大学》从心性修养论角度阐发性命伦常之理所作的贯通儒道的创造性转化和诠释,在众多的《大学》诠释文本中,独树一帜,反映了清中晚期传统中国社会下层思想心态之动向和理学思想被宗教化及普遍化的情形,在推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当下,值得关注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刘沅 《大学》 经典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源《大学》诠释的特色
15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魏源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认同《大学》古本,用程、朱理学思想为注解,穷源及流,爬梳理学原著,全面梳理了二程、朱熹、王阳明等人的《大学》诠释思想,指出了理学末流的误读,论证了程、朱之学诠解《大学》古本在义理上的精妙与圆融。在... 魏源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认同《大学》古本,用程、朱理学思想为注解,穷源及流,爬梳理学原著,全面梳理了二程、朱熹、王阳明等人的《大学》诠释思想,指出了理学末流的误读,论证了程、朱之学诠解《大学》古本在义理上的精妙与圆融。在《大学》概念范畴的诠释上,魏源以程、朱理学为主,也不废陆、王之学,同时开出新义理,突出伦常重要性,强调践履实行,可谓返本开新,成一家之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大学》 《四书》 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性之自觉”:钱基博国学观念的内涵与特点
16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3-67,共5页
在近代学人中,钱基博的国学观念比较独特,他对传统文化有着高度认同,突出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认为"国学"是"国性的自觉",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特质,集中体现在孔孟之道,精神要义在仁义之中,看似"保守",... 在近代学人中,钱基博的国学观念比较独特,他对传统文化有着高度认同,突出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认为"国学"是"国性的自觉",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特质,集中体现在孔孟之道,精神要义在仁义之中,看似"保守",却主张打通新旧中西,才能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通过检视钱基博的国学观念,可以窥见新文化风潮下一个忠于旧传统的民族主义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选择,了解更多不同的文化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基博 传统文化 国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后”,那些在讲台上怒放的青春
17
作者 狄奥 侯庆 +1 位作者 涂耀威 王鸳珍 《教育家》 2013年第10期14-16,共3页
“开始觉得每一天都充满了新鲜,彩色的烟火随时都在天空眨眼,呀呀呀呀……”在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的课堂上,在欢快歌曲《向前冲》的音乐伴奏下,一位男老师有模有样地跳起了手语舞。他有着一副憨厚可爱的身材、一双笑眯眯的小眼睛,让... “开始觉得每一天都充满了新鲜,彩色的烟火随时都在天空眨眼,呀呀呀呀……”在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的课堂上,在欢快歌曲《向前冲》的音乐伴奏下,一位男老师有模有样地跳起了手语舞。他有着一副憨厚可爱的身材、一双笑眯眯的小眼睛,让人错认为这是“鸟叔”降临校园课堂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 青春 讲台 工商学院 音乐伴奏 课堂 手语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澧与朱一新的《大学》诠释及其对汉、宋学的调和
18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66-70,共5页
陈澧与朱一新是晚清汉宋兼采、调和会通的代表性人物,二人对《大学》的诠释,代表了经历汉宋之争、汉学的调适衰微以及宋学的高扬与崛兴、今文经学复兴后,以会通汉、宋学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以往《大学》诠释所作出的一种比较全面而具有反... 陈澧与朱一新是晚清汉宋兼采、调和会通的代表性人物,二人对《大学》的诠释,代表了经历汉宋之争、汉学的调适衰微以及宋学的高扬与崛兴、今文经学复兴后,以会通汉、宋学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以往《大学》诠释所作出的一种比较全面而具有反思性的研究。陈澧主张《大学》古本,以《礼》解《大学》,却又对朱熹《大学》诠释思想推崇备至。朱一新认为朱熹《大学》义理纯正无弊,突出“格物致知”知识论内涵,重实践实行,讲学问思辨的工夫,却也指出朱熹有改动《大学》文本、添字释经之失,认同《大学》古本。二人《大学》诠释呈现出“认同古本、接续汉学”,“弥逢汉宋、作出新诠”,“以经解经、返本开新”的鲜明经学品质和理论特征,体现了晚清经学家调和汉、宋学术的努力所在和学术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陈澧 朱一新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翔凤《大学》诠释特色及其意义
19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9-24,共6页
晚清今文经学家治经学的特点是阐发经典蕴含的政治观点,以公羊学阐释《五经》,也以公羊学阐释《四书》。宋翔凤以明堂阴阳解《大学》,认为“大学”即明堂,“明堂”在“明明德”,“明德”是帝王自明其“五行”之德,“明明德”是用有明德... 晚清今文经学家治经学的特点是阐发经典蕴含的政治观点,以公羊学阐释《五经》,也以公羊学阐释《四书》。宋翔凤以明堂阴阳解《大学》,认为“大学”即明堂,“明堂”在“明明德”,“明德”是帝王自明其“五行”之德,“明明德”是用有明德之人,“格致”是王道效验所在,解“财用”以“五行”,认为《大学》微言大义讲的是王道仁政。宋翔凤《大学》诠释思想相对于将《大学》变成考证之学的汉学家来说,是重微言大义的今文经“汉学”,义理诠释多一些;相对宋学以心性道德阐释《大学》义理者来说,是重王道仁政之微言大义,经世的成分多一些,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书》 《大学》 诠释 宋翔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四书》之学到《礼记》之学——清代《大学》诠释的另一种向度 被引量:9
20
作者 涂耀威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103,共6页
关键词 《大学》 《四书》 《礼记》 向度 诠释 清代 中国传统社会 儒家文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