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代《大学》研究的新趋向 |
涂耀威
周国林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2
|
钱基博文献学成就三论 |
涂耀威
|
《图书与情报》
CSSCI
|
2007 |
3
|
|
3
|
现代学术文化与20世纪古文献学研究 |
涂耀威
|
《云梦学刊》
|
2009 |
2
|
|
4
|
文学史的权力——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阅读 |
涂耀威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5
|
《论语》中“孝”的文化内涵 |
涂耀威
|
《孝感学院学报》
|
2005 |
15
|
|
6
|
反思与重建——学术史视野下的王船山《大学》研究 |
涂耀威
|
《船山学刊》
CSSCI
|
2009 |
0 |
|
7
|
“四库馆”与明清四书学转型 |
周国林
涂耀威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8
|
经典诠释与文化传承——以《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
单晓娜
涂耀威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9
|
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中国与西方的比较 |
胡俊修
涂耀威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0
|
钱基博论屈原与《楚辞》及其他 |
单晓娜
涂耀威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1
|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评介 |
单晓娜
涂耀威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2
|
张舜徽湘学研究述评 |
单晓娜
涂耀威
|
《云梦学刊》
|
2011 |
0 |
|
13
|
天德王道:论刘古愚《大学古义》的诠释特点 |
单晓娜
涂耀威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1
|
|
14
|
贯通儒道:刘沅对儒家经典《大学》的创造性诠释 |
单晓娜
涂耀威
|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
2018 |
1
|
|
15
|
魏源《大学》诠释的特色 |
单晓娜
涂耀威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6
|
“国性之自觉”:钱基博国学观念的内涵与特点 |
单晓娜
涂耀威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7
|
“80后”,那些在讲台上怒放的青春 |
狄奥
侯庆
涂耀威
王鸳珍
|
《教育家》
|
2013 |
0 |
|
18
|
陈澧与朱一新的《大学》诠释及其对汉、宋学的调和 |
单晓娜
涂耀威
|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
2020 |
0 |
|
19
|
宋翔凤《大学》诠释特色及其意义 |
单晓娜
涂耀威
|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2022 |
0 |
|
20
|
从《四书》之学到《礼记》之学——清代《大学》诠释的另一种向度 |
涂耀威
|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