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涂明利 刘玉全 +4 位作者 刘先军 罗国仕 刘为舜 雷怀定 罗强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检查能否提高胸膜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患者的顺应性。方法对3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电子胸腔镜肉眼观察和病理检查,统计诊断准确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和顺应性。结果电子胸腔镜下肉眼观:多...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检查能否提高胸膜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患者的顺应性。方法对3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电子胸腔镜肉眼观察和病理检查,统计诊断准确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和顺应性。结果电子胸腔镜下肉眼观:多发、单发结节最为常见(21例),占58.3%,其次为胸膜充血、水肿(8例),占22.2%。病理检查结果:36例患者中胸膜肿瘤为22例(61.2%),胸膜结核7例(19.4%),不明原因1例(2.8%),诊断准确性达97.2%。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均稳定;36例患者中仅6例在壁层胸膜活检时轻度疼痛,术后有4例伤口疼痛,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都乐意接受该项检查,97.2%的患者对检查结果满意。结论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检查术,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可以观察整个胸膜腔,也易于取活检,确诊率高,而且费用低,风险小,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腔积液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下电子胸腔镜技术对胸膜疾病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涂明利 罗强 +4 位作者 罗国仕 刘为舜 刘玉全 刘先军 雷怀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检查对胸膜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患者的顺应性及治疗用途。方法:对77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电子胸腔镜肉眼观察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统计确诊率;对所有患者进行闭式胸腔引流,对不同...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检查对胸膜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患者的顺应性及治疗用途。方法:对77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电子胸腔镜肉眼观察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统计确诊率;对所有患者进行闭式胸腔引流,对不同类型的结核性胸膜炎病变分别采取钳夹、分离、冲洗、吸引等治疗,统计术后胸水吸收情况、拔管时间、住院日、患者的不良反应和顺应性。结果:77例中76例获得了病理检查结果,确诊率达98.7%,术前临床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89.5%(68/76)。胸膜肿瘤为28例(36.8%),其中转移性腺癌21例(75.0%),恶性胸膜间皮瘤5例(17.9%),不明组织来源2例(7.1%);结核性胸膜炎48例(63.2%)。28例恶性胸腔积液引流时间3~25d,平均(8.1±5.3)d;另48例结核性胸膜炎均在48h内拔管,仅1例在半个月后需再次抽水,平均住院日(10.2±3.1)d。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乐意接受此项检查,98.7%的患者对检查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技术对胸膜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风险小,患者顺应性和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疾病 胸腔镜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Akt1基因的表达及其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涂明利 罗强 +5 位作者 熊畅 刘先军 郑红梅 张晶 刘玉全 罗国仕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筛选Akt1基因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 RNA),观察si RNA对血管内皮细胞Akt1基因表达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s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为靶细胞,设计、筛选和合成3对针对Akt... 目的筛选Akt1基因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 RNA),观察si RNA对血管内皮细胞Akt1基因表达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s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为靶细胞,设计、筛选和合成3对针对Akt1基因mRNA的si RNA(Akt1si RNA-1、Akt1si RNA-2和Akt1si RNA-3),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HUVECs。分3组:仅加脂质体(Lip组);加Scramble si RNA组(Scr组);加Akt1si RNA组(Akt1组)。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Akt1mRNA和Akt2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kt总蛋白表达。用3H-TdR掺入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s的DNA合成和增殖指数。结果筛选出的Akt1si RNA-1转染后24h细胞Akt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分别与Lip组、Scr组相比,均为P<0.01),且对Akt2表达没有影响。Akt1si RNA-1转染后48h,明显抑制了总Akt蛋白的表达(分别与Lip组、Scr组相比,均为P<0.05)。转染Akt1si RNA-1组3H-TdR掺入量和增殖指数显著降低(分别与Lip组、Scr组相比,均为P<0.01)。结论特异性si RNA能够有效的抑制Akt1基因的表达,并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基因 AKT1 内皮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AT1R腺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及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涂明利 王汉琴 +4 位作者 涂远超 王家宁 黄永章 王卫民 杨桂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目的 构建含人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反义cDNA(ahAT1 )的腺病毒穿梭质粒 ,观察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中的表达 ,为ahAT1抗高血压、PTCA术后再狭窄及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定向克隆法将人AT1RcDNA反向插入到穿... 目的 构建含人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反义cDNA(ahAT1 )的腺病毒穿梭质粒 ,观察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中的表达 ,为ahAT1抗高血压、PTCA术后再狭窄及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定向克隆法将人AT1RcDNA反向插入到穿梭质粒pACCMVPLPA的CMV启动子之下 ,即获得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CMV .ahAT1。以脂质体包裹质粒并转染VSMC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鉴定此质粒对VSMC表达AT1R的影响。结果 AT1RcDNA成功地反向插入到pACCMVPLPA载体 ,与对照组相比 ,pAd/CMV .ahAT1明显抑制了VSMC的AT1R表达 (P <0 0 5 )。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反义人AT1RcDNA的腺病毒穿梭质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AT1R腺病毒 穿梭质粒 构建 血管平滑肌细胞 肺动脉高压 高血压 PTCA术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AT1R腺病毒重组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涂明利 杨桂元 +6 位作者 李庚山 涂远超 黄永章 王家宁 王卫民 刘志祥 陈霞萍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1年第3期124-127,共4页
目的 构建含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反义cDNA(AS-AT1R)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AS-AT1R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研究。方法 用定向克隆法将人AT1RcDNA反向插入到穿梭质粒pACCMVPLPA的CMV启动子之下,获得重组质粒pAd—AS—hAT1R。后者与pJM17... 目的 构建含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反义cDNA(AS-AT1R)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AS-AT1R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研究。方法 用定向克隆法将人AT1RcDNA反向插入到穿梭质粒pACCMVPLPA的CMV启动子之下,获得重组质粒pAd—AS—hAT1R。后者与pJM17通过脂质体共转染293细胞,经同源重组获得含反义人AT1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S—hAT1R。通过PCR共扩增法鉴定Ad—AS—hAT1R。根据260nm紫外光吸收值计算病毒滴度。结果 AT1RcDNA成功地反向插入pACCMVPLPA载体,以重组病毒DNA为模板,同时扩增出670bp的AT1RcDNA片段和860bp的腺病毒骨架基因片段,证实了Ad—AS—hAT1R的正确性。病毒滴度为0.82×10^12pfu/ml。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反义人AT1RcDNA的腺病毒,为AS-AT1R抗高血压的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反义cDNA 高血压 并发症 定向克隆法 基因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涂明利 张建鄂 +3 位作者 张永 张庆红 李涛 费沛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amethason;Dex)长期口服,对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30例用Dex2mg·kg^-1·d^-1静脉滴注,3d为1疗程,3周重复,共2~4疗程。间歇期以泼尼松(Prednison;Pre)0.6mg·... 目的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amethason;Dex)长期口服,对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30例用Dex2mg·kg^-1·d^-1静脉滴注,3d为1疗程,3周重复,共2~4疗程。间歇期以泼尼松(Prednison;Pre)0.6mg·kg^-1·d^-1口服,缓解者8周或用药12周无效者减量,以15mg/d维持,总疗程18个月;甲基泼泥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组12例用MP1.0g/d静脉滴注,3d余同Dex组;Pre组28例,单用Pre口服,起始量1.0mg·kg^-1·d^-1,余同Dex组。结果 Dex组和MP组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相当,2周缓解率(P<0.01)和完全缓解时间(P<0.01),均优于Pre疗法组。结论 Dex组疗效好、安全、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激素冲击疗法 肾病综合征 泼尼松 甲基强的松龙 不良反应 甲基泼泥松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siRNA沉默Akt1基因表达及其对肺癌培养基促内皮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涂明利 徐永健 +6 位作者 卢进昌 冯静波 刘先军 熊畅 蒋飞 杜春玲 唐以军 《郧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对血管内皮细胞Akt1基因表达的沉默作用及其对肺癌A549细胞条件培养基促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靶细胞,设计针对Akt1基因mRNA的siRNA(siAkt1),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脐静脉...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对血管内皮细胞Akt1基因表达的沉默作用及其对肺癌A549细胞条件培养基促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靶细胞,设计针对Akt1基因mRNA的siRNA(siAkt1),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半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Akt1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Akt总蛋白表达。同时用体外"伤口愈合"实验观察细胞迁移。结果:筛选出的siAkt1能显著抑制内皮细胞Akt1mRNA(P<0.01)和Akt总蛋白的表达(P<0.05),A549细胞条件培养基显著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P<0.05),但对转染siAkt1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没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特异性siRNA通过有效抑制Akt1基因的表达而抑制A549细胞条件培养基促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作用,这为肺癌血管生成干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RNA干扰 基因 Akt1 内皮细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6
8
作者 涂明利 陈双郧 +2 位作者 王卫民 陈霞萍 曹树军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330-332,共3页
目的 :建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冻存及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肾小管节段贴块培养法 (A法 )与消化培养法 (B法 )对比原代培养 ,并以 0 .2 5 %胰蛋白酶消化、传代 ,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细胞种类 ,常规冻存和复苏。结果 :A... 目的 :建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冻存及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肾小管节段贴块培养法 (A法 )与消化培养法 (B法 )对比原代培养 ,并以 0 .2 5 %胰蛋白酶消化、传代 ,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细胞种类 ,常规冻存和复苏。结果 :A法成功培养、传代、冻存、复苏并鉴定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B法失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鉴定 兔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引量:2
9
作者 涂明利 刘玉全 +4 位作者 雷怀定 刘先军 秦成名 王贤裕 全守波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35例尘肺合并COPD患者,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单肺通气-双肺通气交替,行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1周后再灌洗对侧肺。监测生命体征和动脉血...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35例尘肺合并COPD患者,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单肺通气-双肺通气交替,行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1周后再灌洗对侧肺。监测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检测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35例患者共接受全肺灌洗术70次,术中出现一过性哮鸣音和一过性低氧血症各7例次(10%),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有效率100%。术后2周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明显好转、症状缓解,至少持续6月。结论:严格的术前肺功能评估和术中单肺-双肺交替通气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合并COP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全肺灌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与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涂明利 李涛 +1 位作者 张庆红 罗昌霞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 :比较大剂量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Dex)与甲基强的松龙 (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syndrome ,NS)的疗效、不良反应 ,为价廉的Dex代替昂贵的MP提供临床可行性依据。方法 :Dex组 30例用Dex... 目的 :比较大剂量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Dex)与甲基强的松龙 (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syndrome ,NS)的疗效、不良反应 ,为价廉的Dex代替昂贵的MP提供临床可行性依据。方法 :Dex组 30例用Dex 2 .0mg/ (kg·d) ,3d为 1疗程 ,3周重复 ,共 2~ 4疗程 ,间歇期以强的松 (Prednisone ,Pred) 0 .6mg/ (kg·d)口服 ,缓解者 8周或用药 12周无效者逐渐减量 ,至 15mg/d维持 ,总疗程 18月 ;MP组 12例用MP 1.0g/d ,3d为 1疗程 ,余同Dex组。结果 :两组的疗效和副作用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Dex可以替代MP对NS患者进行冲击治疗 ,获得满意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 ,并为病人节省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甲基强的松龙 冲击疗法 药物治疗 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549细胞条件培养液激活PI3K-Akt1信号通路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存活
11
作者 涂明利 熊畅 +3 位作者 刘先军 罗国仕 杜春玲 徐永健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研究肺癌A549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CM)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生存活性和凋亡的影响,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制备获得的人肺癌A549细胞CM培养HUVEC... 目的:研究肺癌A549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CM)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生存活性和凋亡的影响,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制备获得的人肺癌A549细胞CM培养HUVECs;XTT法检测HUVECs活性;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FCM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Akt总蛋白和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分别用特异性PI3K抑制剂wortmannin(WT)和针对Akt1基因的siRNA(siAkt1)转染HUVECs,RT-PCR法检测Akt亚型mRNA的表达,并观察上述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在CM刺激后24h,HUVECs活性明显增强(P=0.037),凋亡率下降(P=0.001)。CM呈时间依赖性激活HUVECsAkt磷酸化,CM处理后15min即显示磷酸化Akt水平增高,30min达高峰,此后呈下降趋势。WT或siAkt1转染均能阻断前述效应。结论:肺癌A549细胞CM经PI3K-Akt途径促进HUVECs存活并抑制其凋亡,其中Akt1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内皮细胞 信号转导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体舒通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涂明利 张红梅 +3 位作者 刘培 刘先军 张景鸿 盛春风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安体舒通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IPF患者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安体舒通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10例,单用强的松治疗。观察咳嗽和呼吸... 目的:探讨安体舒通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IPF患者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安体舒通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10例,单用强的松治疗。观察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胸部HRCT和肺功能、血电解质和血压。结果:治疗1月两组均有明显疗效,反应良好者治疗组达8例(75%),对照组8例(80%);疗程12月,治疗组反应良好者为6例(50%),对照组3例(30%),P〈0.05。对照组有1~2例(10%~20%)患者发生低血钾和高血压,治疗组则没有发生。结论:与单用强的松相比,安体舒通联合强的松能提高IPF的疗效,比单用强的松副反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安体舒通 强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反义AT1R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13
作者 涂明利 涂远超 +6 位作者 曹政 王卫民 陈霞萍 王晓勋 王汉琴 王家宁 杨桂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反义AT1基因转染对培养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影响。方法:用定向克隆和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携带人反义AT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CMV/ahAT1),转染体外培养的VSMCs,用RT-PCR半定量法和免疫组化法检...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反义AT1基因转染对培养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影响。方法:用定向克隆和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携带人反义AT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CMV/ahAT1),转染体外培养的VSMCs,用RT-PCR半定量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T1R的表达,用改良趋化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AdCMV/ahAT1后48h的VSMCs,AT1RmRNA表达少50%,AT1R的蛋白表达也显著低下(P<0.01);迁移距离为(41.7±9.7)μm,显著短于空白对照组(77.5±12.7)μm和Ad/CMV.LacZ组(77.2±10.6)μm,均为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反义hAT1R转染,通过抑制AT1R的表达,明显抑制了大鼠VSMCs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腺病毒 平滑 血管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14
作者 涂明利 刘玉全 +3 位作者 刘先军 罗国仕 刘为舜 雷怀定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检查能否提高胸膜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患者的顺应性。方法:对3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电子胸腔镜肉眼观察和病理检查,统计诊断准确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和顺应性。结果:电子胸腔镜下肉...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检查能否提高胸膜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患者的顺应性。方法:对3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电子胸腔镜肉眼观察和病理检查,统计诊断准确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和顺应性。结果:电子胸腔镜下肉眼观:多发、单发结节最为常见(21例),占58.3%,其次为胸膜充血、水肿(8例),占22.2%。病理检查结果:36例患者中胸膜肿瘤为22例(61.2%),胸膜结核7例(19.4%),不明原因1例(2.8%),诊断准确性达97.2%。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均稳定;36例患者中仅6例在壁层胸膜活检时轻度疼痛,术后有4例伤口疼痛,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都乐意接受此项检查,97.2%的患者对检查结果满意。结论: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检查术,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可以观察整个胸膜腔,也易于取活检,而且费用低,风险小,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腔积液 诊断 耐受性 局部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反义AT1R腺病毒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涂明利 刘玉全 +5 位作者 刘先军 刘为舜 刘志祥 涂远超 王家宁 杨桂元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8-413,共6页
为探讨腺病毒介导反义人AT1R转染对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用重组反义人AT1R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 (Ad CMV ahAT1)转染体外培养的人VSMCs,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T1R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s的增殖指... 为探讨腺病毒介导反义人AT1R转染对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用重组反义人AT1R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 (Ad CMV ahAT1)转染体外培养的人VSMCs,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T1R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s的增殖指数和凋亡率 ,绘制DNA合成直方图。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 ,转染Ad CMV ahAT1后 4 8h的VSMCs,AT1RmRNA低 5 0 % ,AT1R蛋白呈低表达 (P <0 0 1) ;给予AngⅡ刺激的VSMCs的增殖指数明显增加 (与DMEM组比 ,P <0 0 1) ,转染Ad CMV ahAT1组的增殖指数则显著降低 (与DMEM组比P <0 0 5 ,与AngⅡ对照组比P <0 0 1)。Ad CMV ahAT1组在二倍体峰之前出现凋亡峰 ,各时相点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18%(6h)、2 0 % (12h)、2 8% (2 4h)、2 6 % (4 8h)、3% (72h)和 1% (96h) ,而在其它各对照组未出现凋亡峰。这些提示腺病毒介导的反义人AT1R转染 ,通过抑制AT1R的表达 ,明显抑制人VSMCs的增殖和AngⅡ刺激的人VSMCs增殖 ,并诱导VSM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MC 反义 转染 凋亡 对照组 人血 增殖指数 DMEM RNA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流量法无肝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8例
16
作者 涂明利 张建鄂 +3 位作者 王敷康 张庆红 王顺华 吴平勇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7年第5期276-277,共2页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透析疗法 HFHD-HQB
原文传递
腺病毒介导反义AT_1R转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17
作者 涂明利 罗国仕 +5 位作者 涂远超 雷怀定 刘为舜 任思群 王家宁 杨桂元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反义AT1基因转染对培养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定向克隆和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携带人反义AT1基因的复制 -缺陷型重组腺病毒 (Ad/CMV·ahAT1) ,转染体外培养的VSMCs,用RT PCR半定量法和...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反义AT1基因转染对培养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定向克隆和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携带人反义AT1基因的复制 -缺陷型重组腺病毒 (Ad/CMV·ahAT1) ,转染体外培养的VSMCs,用RT PCR半定量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T1R的表达 ,用3 H TdR掺入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s的DNA合成和增殖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转染Ad/CMV·ahAT1后 4 8h的VSMCs,AT1R的mRNA表达低 5 0 % ,蛋白表达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给予AngⅡ刺激的VSMCs的3 H TdR掺入量和增殖指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5和P <0 0 1) ;转染Ad/CMV·ahAT1组3 H TdR掺入量和增殖指数则显著降低 (与DMEM组比P <0 0 5 ,与AngⅡ对照组比P <0 0 1)。 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反义AT1R转染 ,通过抑制AT1R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 反义 腺病毒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携带的LacZ基因静脉注射后在大鼠体内的表达
18
作者 涂明利 涂远超 +4 位作者 王汉琴 王卫民 刘志祥 陈霞萍 周芳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周围静脉注射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基因在体内不同组织的表达。方法 :将重组LacZ腺病毒经尾静脉注射导入Wistar大鼠体内 ,以X -gal染色法明确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标识基因 (LacZ)在大鼠体内的表达部位和时间。结果 :β- gal表... 目的 :探讨周围静脉注射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基因在体内不同组织的表达。方法 :将重组LacZ腺病毒经尾静脉注射导入Wistar大鼠体内 ,以X -gal染色法明确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标识基因 (LacZ)在大鼠体内的表达部位和时间。结果 :β- gal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 ,而且存在器官、组织和细胞三种水平的表达差异。剂量较小时 ,肺、肾、肝、脾优先表达 ,而心肌在 1× 1 0 1 1 pfu/kg剂量组才有少量表达 ,大血管和脑组织始终未见表达。注射后 1~ 2周 ,大鼠的肾、肺、肝、脾、肾上腺高表达 β -半乳糖苷酶 ,3~ 4周表达量减少 ,5周基本消失。 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经静脉途径转移 ,可能是肾、肺、肝的部分疾病基因治疗的有效基因转移途径 ,而对心脑血管疾病不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LACZ基因 静脉注射 大鼠 体内 表达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压力控制超滤的透析机进行血液透析滤过(附2例报告)
19
作者 涂明利 王顺华 +3 位作者 吴平勇 田瑛 李新华 姜东升 《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用压力控制超滤的透析机进行血液透析滤过(附2例报告)涂明利,王顺华,吴平勇,田瑛,李新华,姜东升(郧阳医学院附院内科十堰412000)关键词血液透折滤过,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滤过(HDF)对中小分子物质的清除率优于... 用压力控制超滤的透析机进行血液透析滤过(附2例报告)涂明利,王顺华,吴平勇,田瑛,李新华,姜东升(郧阳医学院附院内科十堰412000)关键词血液透折滤过,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滤过(HDF)对中小分子物质的清除率优于血液透析(HD)和血液滤过(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控制超滤 透析机 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全文增补中
高血压反义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涂明利 杨桂元 李庚山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47-250,共4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反义基因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