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氏原螯虾壳粉添加量对发酵克氏原螯虾酱滋味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陈戈辉 黄琪 +7 位作者 胡传峰 谌玲薇 吴文锦 熊光权 于巍 乔宇 涂子仪 汪超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4,共7页
为充分利用克氏原螯虾壳,以不同添加量(0%、20%、40%)虾壳粉为原料,测定各发酵时间内不同虾壳粉添加量虾酱内的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有机酸含量,进行感官品质分析并分别计算相对滋味活性值(relative taste activity value,RTAV),得... 为充分利用克氏原螯虾壳,以不同添加量(0%、20%、40%)虾壳粉为原料,测定各发酵时间内不同虾壳粉添加量虾酱内的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有机酸含量,进行感官品质分析并分别计算相对滋味活性值(relative taste activity value,RTAV),得出相对滋味贡献较大的组分。结果表明:虾壳粉添加量为0%和20%时,发酵时间对虾酱中总游离氨基酸(total free amino acids,TFAAs)含量影响不大。虾壳粉添加量为20%时,虾酱鲜味更加明显。当虾壳粉添加量为40%时,TFAAs含量变化集中在发酵前期,TFAAs含量显著下降,对虾酱的苦味抑制更加显著。呈味有机酸测定结果表明,40%虾壳粉添加量对发酵虾酱呈鲜味和酸味具有促进作用。利用RTAV、变量投影重要性筛选出影响滋味的潜在差异化合物,Ile、GMP、Ala、Val、Leu、IMP、Glu、Asp、Cys、His等呈味物质对虾酱滋味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结合感官分析,总体来看,不同虾壳粉添加量对发酵克氏原螯虾酱滋味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可以为克氏原螯虾壳粉添加量对发酵虾酱的滋味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虾壳粉 虾酱 滋味特性 游离氨基酸 呈味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壳源多肽酶解条件的优化及其抗冻活性和作用机制的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铭利 白顺杰 +3 位作者 邱亮 涂子仪 于巍 廖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9-68,共10页
目的优化从虾壳中提取多肽的酶解条件,并探究虾壳多肽的抗冻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龙虾虾壳为原料,使用复合酶酶解提取多肽。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虾壳最佳酶解条件。以面包酵母菌为抗冻测试对象测试其抗冻能力。... 目的优化从虾壳中提取多肽的酶解条件,并探究虾壳多肽的抗冻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龙虾虾壳为原料,使用复合酶酶解提取多肽。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虾壳最佳酶解条件。以面包酵母菌为抗冻测试对象测试其抗冻能力。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虾壳多肽的组成进行鉴定,基于多肽的理化性质和序列,结合抗冻预测平台筛选抗冻肽(antifreeze peptides,AFPs)。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了AFPs的作用机制。结果在酶解温度40℃,底物质量浓度20mg/mL,加酶量12000U,酶比0.33的最佳酶解条件下,多肽提取率达到了70%以上。虾壳多肽中含有1004种肽段,能明显提升酵母菌存活率。从具有抗冻活性且置信度靠前的20条多肽中进一步筛选出了潜在的抗冻肽AFP1、AFP2。AFP2和冰面之间形成的氢键数量为14,部分水分子同时与2个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充当水桥稳定多肽的构象,AFP2与冰之间的结合能为-105.08 kcal/mol,冰结合模拟效果理想。结论AFPs与冰结合并抑制冰晶生长可能归因于带电荷的亲水性氨基酸残基与水分子形成的氢键、范德华力等分子间作用力,可开发为有益的冷冻保护剂,用于冷冻食品加工,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冻肽 虾壳 肽组学 复合酶解 冰晶生长抑制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方式对即食调味克氏原螯虾尾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鲁怡婷 谭宏渊 +4 位作者 黄丽琪 于巍 乔宇 魏凌云 涂子仪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分析电子束辐照(6 kGy)和高温杀菌(116℃、15 min)两种方式杀菌对即食调味克氏原螯虾尾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影响。【方法】通过测定感官评价、pH、色度、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羰基含量、挥发性成分... 【目的】分析电子束辐照(6 kGy)和高温杀菌(116℃、15 min)两种方式杀菌对即食调味克氏原螯虾尾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影响。【方法】通过测定感官评价、pH、色度、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羰基含量、挥发性成分等指标,分析两种杀菌方式对调味虾尾的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辐照组虾肉亮度L*值、红度a*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高温组的挥发性成分气味分布变化较小,至贮藏30 d时仍无明显异味。但辐照组在贮藏过程中硫化成分较高,高温组存在黑变现象,总色差值?E值显著较高高于其两组(P <0.05);辐照组和高温组TVB-N值和羰基含量增长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TBARs值较高,其脂质氧化程度高。【结论】两种杀菌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克氏原螯虾尾贮藏中的感官劣变,辐照组蛋白质和脂质的氧化程度均显著低于高温组。综合考虑,辐照杀菌处理对即食克氏原螯虾尾贮藏过程中品质保持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克氏原螯虾尾 品质 电子束辐照 高温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素-β-环糊精络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小龙虾保鲜膜中的应用
4
作者 白顺杰 姜紫薇 +5 位作者 白婵 涂子仪 廖涛 邱亮 潘晖 金士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6-58,共13页
目的探究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巴西棕榈蜡(carnaubawax,CW)与金丝桃素-β-环糊精络合物(hypericin-β-cyclodextrin complex,Hyp-β-cd)制备的光敏性保鲜膜在4℃储藏条件下对小龙虾... 目的探究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巴西棕榈蜡(carnaubawax,CW)与金丝桃素-β-环糊精络合物(hypericin-β-cyclodextrin complex,Hyp-β-cd)制备的光敏性保鲜膜在4℃储藏条件下对小龙虾的品质影响。方法将制备的Hyp-β-cd加入到KGM、SA与CW溶液中,采用流延法制备光动力杀菌保鲜膜(KGM/SA/CW/Hyp-β-cd膜),通过核磁共振光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与荧光猝灭法验证了Hyp-β-cd的形成和活性氧(reativ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能力,然后用正交实验法对复合膜的制备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ction,XRD)进行表征,最后,以pH、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ants,TBARS)值做为指标对保鲜效果进行评估。结果NMR及荧光猝灭的结果表明Hyp-β-cd的形成和ROS的生成,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复合膜的制备进行优化:KGM含量为0.7%(m/V,下同)、SA含量为1.2%、CW含量为0.6%、Hyp-β-cd含量为0.4%时,复合膜有最优机械性能,拉伸强度为51.84MPa,断裂伸长率为14.27%。SEM证明了各物质在复合膜中的均匀分布。FTIR与XRD结果表明,随着SA、CW与Hyp-β-cd的加入,KGM与SA之间形成氢键,提高了复合膜的物理性能,CW的加入减少了复合膜的微孔隙,其中水接触角从67.5°增加到88.7°,氧气透过率从32.96降低到22.37 m^(3)·μm/m^(2)·day·kPa。由KGM/SA/CW/Hyp-β-cd膜包裹且在黄色LED光源照射处理后的小龙虾,在第8d时TVB-N值为20.37mg/g,菌落总数为6.14lgCFU/g,TBARS值为0.85 mg/kg,pH超过7.6。结论KGM/SA/CW/Hyp-β-cd复合膜具有作为光敏性抗菌包装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素-β-环糊精络合物 光动力灭菌 小龙虾 保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超级稻产业发展策略与粮食产能提升路径探析
5
作者 薛莲 曹鹏 +5 位作者 余启芝 郭英 彭宣国 涂子仪 段洪波 徐得泽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1期61-63,共3页
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湖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水稻是湖北第一大粮食作物,稳定提升水稻产能是完成国家粮食产能提升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农... 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湖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水稻是湖北第一大粮食作物,稳定提升水稻产能是完成国家粮食产能提升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农业生产背景下,提产能越来越依靠提单产,而品种突破是提单产的最有效途径。详细阐述湖北发展超级稻产业主要做法,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结果发现,湖北超级稻产业发展存在冠名品种数量不多、良种良法配套不足、推广主体意愿不强的问题,提出强化优势特色品种选育攻关、强化优质绿色技术推广示范、强化种业企业扶优扶强策略的建议,以期为湖北发展超级稻产业和高质量完成国家粮食产能提升任务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提升 湖北省 超级稻 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感官科学表征熟制克氏原螯虾关键滋味组分
6
作者 鲁怡婷 邱文兴 +4 位作者 谭宏渊 乔宇 魏凌云 李弥友 涂子仪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4,共7页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定量分析克氏原螯虾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有机酸及无机盐离子等呈味物质,结合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和感官评价量化滋味贡献,模拟克氏原螯虾滋味轮廓,利用减除和添加实...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定量分析克氏原螯虾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有机酸及无机盐离子等呈味物质,结合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和感官评价量化滋味贡献,模拟克氏原螯虾滋味轮廓,利用减除和添加实验确定熟制克氏原螯虾滋味活性组分。结果表明,熟制克氏原螯虾中共检测出17种游离氨基酸和3种呈味核苷酸,其中,Arg含量(935.19 mg/100 g)最高,占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35.95%,其次为K^(+)(817.63 mg/100 g)和腺苷一磷酸(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778.09 mg/100 g)。此外,Arg、Glu、Ala、His、Val、Gly、Asp、AMP、鸟苷一磷酸、乳酸、琥珀酸、Na^(+)和K^(+)的TAV均大于1,可能是熟制克氏原螯虾中潜在的滋味活性组分。感官轮廓分析及重组、添加及减除实验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和核苷酸是虾肉滋味的主要贡献者,有机酸和部分无机盐离子具有辅助增鲜作用。虾肉滋味提取液主要呈现鲜味和浓厚感,其关键滋味组分为Glu、Gly、Val、Ile、Leu、Phe、Arg、His、Ala、Tyr、AMP、乳酸、Na^(+)、K^(+)和PO_(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滋味活性组分 滋味重组 添加实验 减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辐照处理对克氏原螯虾虾黄品质变化的影响
7
作者 谭宏渊 黄琪 +4 位作者 鲁怡婷 刘煊 涂子仪 魏凌云 乔宇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41,共6页
为探究辐照杀菌对克氏原螯虾虾黄品质的影响,采用^(60)Coγ射线辐照(6 kGy)对整虾和仅虾黄进行杀菌,以未杀菌组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虾黄部位的色度、褐变指数、5-羟甲基糠醛含量、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 为探究辐照杀菌对克氏原螯虾虾黄品质的影响,采用^(60)Coγ射线辐照(6 kGy)对整虾和仅虾黄进行杀菌,以未杀菌组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虾黄部位的色度、褐变指数、5-羟甲基糠醛含量、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总酚及吡咯含量等理化指标,探究不同辐照处理对虾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辐照杀菌后,整虾组与未杀菌组白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辐照虾黄组亮度值显著上升(P<0.05),红度值显著下降(P<0.05);辐照后虾黄在294 nm处的吸光度和褐变程度增加,但荧光强度及5-羟甲基糠醛含量下降,说明辐照会加剧美拉德反应,但也会分解反应产物;2个辐照杀菌组的过氧化值、TBARS值、吡咯和总酚含量均高于未杀菌组,尤其是辐照整虾组显著上升(P<0.05),氧化程度更高。总体来说,辐照杀菌可以较好地维持虾黄的色泽,但也会促进其发生美拉德反应和脂质氧化,尤其是虾尾的存在更会促进这些反应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虾黄 ^(60)Co辐照 美拉德反应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江市虾-稻-蛙立体模式养殖可行性探索
8
作者 周自明 陈传龙 +4 位作者 李明波 隗阳 涂子仪 蒋万强 朱志强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76-78,142,共4页
为提高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于2023年在湖北省潜江市利用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后湖管理区的立体模式基地,开展虾-稻-蛙立体模式试验,同时与周边传统单一种植水稻模式、虾稻共作模式进行对... 为提高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于2023年在湖北省潜江市利用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后湖管理区的立体模式基地,开展虾-稻-蛙立体模式试验,同时与周边传统单一种植水稻模式、虾稻共作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虾-稻-蛙立体模式的经济效益较传统单一种植水稻模式、虾稻共作模式分别提高65370.5元/hm^(2)和34541.6元/hm^(2),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蛙 立体模式 经济效益 潜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稻共作原位田繁养分离模式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肖云美 隗阳 +3 位作者 周自明 李明波 涂子仪 彭宣国 《渔业致富指南》 2023年第4期56-60,共5页
“虾稻共作”属于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两季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近年来,“虾稻共作”综合种养发展模式因为有较高的综合效益价值,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从发展现状来... “虾稻共作”属于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两季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近年来,“虾稻共作”综合种养发展模式因为有较高的综合效益价值,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虾稻共作”模式目前在湖北省尤其是潜江市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突出表现为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稻 虾稻共作 水稻种植 综合种养 小龙虾 提质增效 综合效益 潜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稻共作复合模式技术试验示范
10
作者 周自明 叶敬松 +3 位作者 涂子仪 隗阳 王磊 朱志强 《渔业致富指南》 2023年第12期49-52,共4页
在小龙虾养殖产业逐级兴起,逐渐火遍大江南北,给农业带来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小龙虾养殖业也逐渐出现短板,一是小龙虾新品种缺乏,特别是在规格大,抗寒、抗暑、抗病等抗逆新品种缺乏;二是养殖模式亟待创新。2021年,在走访养殖市场时,位... 在小龙虾养殖产业逐级兴起,逐渐火遍大江南北,给农业带来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小龙虾养殖业也逐渐出现短板,一是小龙虾新品种缺乏,特别是在规格大,抗寒、抗暑、抗病等抗逆新品种缺乏;二是养殖模式亟待创新。2021年,在走访养殖市场时,位于潜江市的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作人员发现,部分碎片化田(不适宜建设环形沟)尚未充分利用,同时虾稻共作(潜江首创)存在虾苗密度过大,密度不可控,往往造成小龙虾规格不大或大规格虾占比不高等问题,无法满足餐饮市场的需求。为此,潜江市水产工作团队在2021年提出了利用虾稻共作模式繁育虾苗,将虾稻共作多余的虾苗转移到虾稻轮作稻田和不适宜建设环形沟的碎片化稻田中进行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沟 虾稻共作 养殖模式 小龙虾养殖 复合模式 试验示范 虾苗 产业技术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江稻田养虾投早苗养殖技术试验
11
作者 周自明 隗阳 +4 位作者 涂子仪 王磊 叶敬松 朱志强 刘杰 《渔业致富指南》 2023年第10期48-50,共3页
近年来,随着潜江小龙虾品牌深入化发展,知名度逐步提高,稻田养虾得到快速开展。然而,稻田养虾普遍存在投苗晚,商品虾上市迟,大量的小龙虾集中在4月下旬到5月下旬,出现供大于求,从而导致价格低,养殖收益下降,为此,开展小龙虾早苗投放试验... 近年来,随着潜江小龙虾品牌深入化发展,知名度逐步提高,稻田养虾得到快速开展。然而,稻田养虾普遍存在投苗晚,商品虾上市迟,大量的小龙虾集中在4月下旬到5月下旬,出现供大于求,从而导致价格低,养殖收益下降,为此,开展小龙虾早苗投放试验,力争小龙虾早上市,与市场形成错峰上市,进而提高小龙虾收益。位于潜江市的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开展稻田养虾投早苗技术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虾 商品虾 小龙虾 投放试验 产业技术研究院 养殖收益 潜江 投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