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束核参与心绞痛中枢调控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1
作者 涂可 李婧 +3 位作者 王舰 杨日升 邱欣彤 陈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3-766,共4页
心绞痛(Anginapectoris)通常是由于心肌局部缺血导致的化学或机械感受器受到刺激所引起。常被描述为胸骨后的挤压痛、烧痛或者挤压特征,可放射至咽喉部、颈部、下颌以及左臂的尺侧等体表多个部位,亦可出现主观描述为“濒死痛”的感受。
关键词 心绞痛 中枢调控 孤束核 谷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岛叶皮质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涂可 邱欣彤 +2 位作者 杨日升 侯立朝 陈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7-432,共6页
目的:通过保留性神经损伤(SNI)模型,探索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后,岛叶皮质(IC)中FOS蛋白和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 Glu R5)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变化,并观察对岛叶皮质局部应用m Glu R5激动剂DHPG和拮抗剂MPEP对动物疼痛行为的影响。方法:将... 目的:通过保留性神经损伤(SNI)模型,探索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后,岛叶皮质(IC)中FOS蛋白和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 Glu R5)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变化,并观察对岛叶皮质局部应用m Glu R5激动剂DHPG和拮抗剂MPEP对动物疼痛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SN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SNI组采用SNI模型制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后通过机械痛行为学检测造模是否成功,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岛叶皮质FOS蛋白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IC中m Glu R5和下游分子p-ERK与PI3K的表达变化;通过埋管注射的方式向实验组与假手术组IC内给予m Glu R5拮抗剂MPEP与激动剂DHPG,观察两种药物对小鼠机械性痛行为的影响。结果:SNI术后,小鼠的机械性痛的痛阈出现明显下降,并可维持至术后4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SNI组小鼠在术后1、2周IC中FOS蛋白表达增加(P<0.05)。Western Blot检测岛叶皮质m Glu R5及其下游分子p-ERK、PI3K的表达结果显示:术后SNI组m Glu R5表达水平相比假手术组增高(P<0.05),SNI组p-ERK表达水平相比假手术组增高(P<0.05),而PI3K仅在第2周时出现升高(P<0.05)。IC内置管给予MPEP后假手术组小鼠痛阈出现下降(P<0.05),而给予DHPG后SNI组的痛阈出现升高(P<0.05)。结论:小鼠IC中m Glu R5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或调控,并且IC中m Glu R5表现出抑制性作用。在SNI后m Glu R5出现保护性增高,而m Glu R5激动剂DHPG可起到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岛叶皮质 DHPG MPEP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皮层I型mGluRs参与突触可塑性调控的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日升 涂可 +1 位作者 陈涛 李金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9-644,共6页
I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s)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 sysytem,CNS)中参与了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调控兴奋性神经信号传导,参与痛觉、痒、以及药物成瘾的产生,并且与癫痫、脑缺血、帕金... I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s)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 sysytem,CNS)中参与了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调控兴奋性神经信号传导,参与痛觉、痒、以及药物成瘾的产生,并且与癫痫、脑缺血、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密切联系[1]。然而,以I型mGluRs为药物靶点的药物并不广泛,主要是其作用的机制并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突触可塑性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图分支共享卷积神经网络的多视图人群计数方法
4
作者 王永会 涂可 郦洋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2-588,共7页
多视图人群计数,指从多个视角的图片中估计当前场景的人数.大多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使用多个同构但独立的分支处理不同视图,在增加模型复杂性的同时,引入大量的冗余特征.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视图分支共享的卷积神经网络模... 多视图人群计数,指从多个视角的图片中估计当前场景的人数.大多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使用多个同构但独立的分支处理不同视图,在增加模型复杂性的同时,引入大量的冗余特征.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视图分支共享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使用同一视图分支从不同视角的图片提取出多个尺度对齐的特征图.这些特征图被投影到同一个世界平面上进行融合,进而回归出当前场景人群分布密度图.在视图分支内部,该模型在保持一定的结构复杂性的同时,减少各卷积层的核数量,极大降低模型可学习的参数数量.本文在两个公开数据集(PETS2009、CityStreet)上测试了性能,与5种已有方法相比较,本文方法能达到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计数 卷积神经网络 多视图 分支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二飞 李楠 +6 位作者 赵晓英 闫晋琪 涂可 李项瑞 阴弯弯 闫汝虎 侯立朝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4期667-671,共5页
脓毒症(sepsis)是机体对感染反应的失控引发危及生命的全身性疾病,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花费高。尽管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有益的治疗策略,但临床的结局并不是十分好,脓毒症的总体病死率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而脓毒症引起的脏器损... 脓毒症(sepsis)是机体对感染反应的失控引发危及生命的全身性疾病,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花费高。尽管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有益的治疗策略,但临床的结局并不是十分好,脓毒症的总体病死率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而脓毒症引起的脏器损伤,尤其是损伤脑部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在临床中日显突出。脓毒症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视觉空间能力等的下降和执行困难,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医疗和患者看护的成本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因此,重视脓毒症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综述了脓毒症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研究,从流行病学、危害、发病机制和救治现状来讨论这一问题,以便能够为读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认知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高氧抑制LPS/ATP诱导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焦亡
6
作者 阴弯弯 李项瑞 +7 位作者 闫晋琪 李楠 张二飞 涂可 闫汝虎 张莉 侯立朝 雷迎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2期2232-223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氧气在LPS/ATP诱导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焦亡中的作用。方法:提取C57BL/6小鼠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用1μg/ml脂多糖(LPS)刺激细胞24 h,用5 mM三磷酸腺苷(ATP)刺激细胞4 h,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氧气在LPS/ATP诱导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焦亡中的作用。方法:提取C57BL/6小鼠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用1μg/ml脂多糖(LPS)刺激细胞24 h,用5 mM三磷酸腺苷(ATP)刺激细胞4 h,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水平的变化。用5 mM ATP刺激细胞后,给予细胞40%、60%和100%的氧气处理1.5 h,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1μg/mL LPS和5 mM ATP先后刺激下,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的水平明显升高(P<0.001),用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AC-YVAD-CMK刺激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后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01)。5 mM ATP刺激之后给予细胞不同浓度的氧气干预1.5 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的水平明显下降。结论:高氧抑制LPS/ATP诱导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 骨髓源性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1Β 焦亡
原文传递
IFITM3在脓毒症模型及胆碱能抗炎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闫汝虎 李楠 +6 位作者 张二飞 涂可 阴弯弯 张莉 杜诗斌 侯立朝 孙冬冬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2期2257-2260,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转运蛋白3(IFITM3)在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系的脓毒症模型中的表达以及胆碱能抗炎模型中的表达。方法:用1μg/mL LPS刺激RAW264.7细胞24、48、72 h后,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IFITM3蛋白表达水平。用1μ...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转运蛋白3(IFITM3)在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系的脓毒症模型中的表达以及胆碱能抗炎模型中的表达。方法:用1μg/mL LPS刺激RAW264.7细胞24、48、72 h后,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IFITM3蛋白表达水平。用1μg/mL 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给予50μM胆碱能受体激动剂GTS-21以及同时给予100 n M胆碱能受体拮抗剂α-BGT刺激细胞24 h后,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IFITM3蛋白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IL-1β的方法验证脓毒症模型和胆碱能抗炎模型的建立。结果:(1)1μg/mL 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IFITM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2)1μg/mL 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再给予50μM GTS-21,IFITM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1);而给予100 nMα-BGT后,IFITM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结论: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IFITM3蛋白表达降低。给予胆碱能激动剂GTS-21后能够逆转LPS诱导的IFITM3表达的降低,给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α-BGT则能阻断这种现象。IFITM3有可能在脓毒症中发挥保护作用,并且参与了胆碱能抗炎通路抗炎过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ITM3 胆碱能抗炎通路 脓毒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