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1
作者 阚成友 洪曼青 +2 位作者 孔祥正 林润雄 焦书科 《化工科技》 CAS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过去几十年,由于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在合成聚合物材料的抗冲改性和增韧、涂料、粘合剂等诸多领域的成功应用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从热力学和动力学2 个方面探讨了形成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 过去几十年,由于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在合成聚合物材料的抗冲改性和增韧、涂料、粘合剂等诸多领域的成功应用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从热力学和动力学2 个方面探讨了形成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的条件,介绍了该类粒子的表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复合粒子 乳液聚合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甲酯与醋酸乙烯酯的种子乳液聚合 被引量:20
2
作者 阚成友 刘漫红 +2 位作者 袁青 洪曼青 孔祥正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87-691,共5页
以过硫酸铵(APS) 为引发剂,合成了粒径分布较均匀的聚醋酸乙烯酯种子乳液(PVAc) ,然后以丙烯酸甲酯( MA) 为第二单体和以油溶性偶氮二异丁腈(AIBA) 为引发剂,分别进行不溶胀与溶胀条件下的无皂种子乳液聚合,... 以过硫酸铵(APS) 为引发剂,合成了粒径分布较均匀的聚醋酸乙烯酯种子乳液(PVAc) ,然后以丙烯酸甲酯( MA) 为第二单体和以油溶性偶氮二异丁腈(AIBA) 为引发剂,分别进行不溶胀与溶胀条件下的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表征了胶粒形态.表明在不溶胀条件下,胶粒形态随PVAc/ MA 重量比的不同而变化,当PVAc/ MA 为1/2 时,形成以PMA 为核,PVAc 为壳的胶粒.在溶胀条件下则得到类似互穿网络型乳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甲酯 种子乳液聚合 胶粒 胶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铂络合物对不饱和化合物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洪曼青 杜池敏 +2 位作者 赵培真 孔祥正 阚成友 《有机硅材料》 CAS 2000年第2期10-13,共4页
合成了聚苯乙烯 -铂络合物 ,研究了它对不同类型不饱和化合物与甲基氢二氯硅烷及甲基氢二乙氧基硅烷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特性。结果表明 ,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受不饱和化合物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以及硅氢化试剂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合成了聚苯乙烯 -铂络合物 ,研究了它对不同类型不饱和化合物与甲基氢二氯硅烷及甲基氢二乙氧基硅烷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特性。结果表明 ,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受不饱和化合物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以及硅氢化试剂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聚苯乙烯 -铂络合物对连有一个取代基的苯乙烯、丙烯酸甲酯与甲基氢二氯硅烷及甲基氢二乙氧基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对连有两个取代基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无催化活性 ;该催化剂可选择性催化烯丙基氯与甲基氢二氯硅烷的反应 ,而对烯丙基氯与甲基氢二乙氧基硅烷体系无催化作用 ;该类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受不饱和化合物上取代基的共轭效应、诱导效应、空间位阻效应及硅氢化试剂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铂络合物 硅氢加成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乙烯酯与丙烯酸甲酯的种子乳液聚合 被引量:2
4
作者 阚成友 刘漫红 +2 位作者 洪曼青 袁青 孔祥正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187-191,共5页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对丙烯酸甲酯(MA)的乳液聚合进行了研究,得出在MA/H2O重量比为0.5时,60℃下合成粒径分布均匀的聚丙烯酸甲酯(PMA)种子乳液的最佳配方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APS)和...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对丙烯酸甲酯(MA)的乳液聚合进行了研究,得出在MA/H2O重量比为0.5时,60℃下合成粒径分布均匀的聚丙烯酸甲酯(PMA)种子乳液的最佳配方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APS)和(NaHCO3)的浓度分别为11.6、1.72和4.69mmol/L.然后以PMA乳液为种子,以油溶性偶氮二异丁腈(AIBA)为引发剂,分别进行不溶胀与溶胀条件下醋酸乙烯酯(VA)的种子乳液聚合,并以磷钨酸为染色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胶粒形态 丙烯酸甲酯 醋酸乙烯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