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层底拉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彭杰
洪岭岭
曹强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50,共5页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期间经常出现结构损伤的情况,运用Bisar3.0软件计算分析了轴载增加和路面基层结构参数变化对结构层底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铺筑下基层时,底基层厚度减小、模量增大将引起底基层最大应力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期间经常出现结构损伤的情况,运用Bisar3.0软件计算分析了轴载增加和路面基层结构参数变化对结构层底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铺筑下基层时,底基层厚度减小、模量增大将引起底基层最大应力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铺筑上基层时,底基层厚度减小会引起底基层和下基层层底最大应力值增加,下基层厚度减小导致底基层层底最大应力值增加,对下基层层底最大应力值有相反的影响;底基层模量增加会使底基层层底最大应力值增加,下基层层底将逐渐由受拉变为受压,同时,随着下基层模量的增加底基层层底最大应力值将会减小,下基层层底由受压逐渐变为受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层底拉应力
超载超压
Bisar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测试方法下沥青黏度特性研究
2
作者
洪岭岭
冯国杰
孙雪阳
《公路与汽运》
2021年第4期72-75,78,共5页
沥青是一种黏弹性材料,黏度是其一项重要指标,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和易性和压实度密切相关。文中采用沥青布氏旋转黏度测试法、沥青流变性质测试法和沥青动力黏度测试法,分别测试原样、RTFOT老化后和PAV老化后SBS改性沥青的旋转黏度...
沥青是一种黏弹性材料,黏度是其一项重要指标,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和易性和压实度密切相关。文中采用沥青布氏旋转黏度测试法、沥青流变性质测试法和沥青动力黏度测试法,分别测试原样、RTFOT老化后和PAV老化后SBS改性沥青的旋转黏度、剪切黏度和动力黏度;针对沥青旋转黏度、剪切黏度、动力黏度影响因素,测试不同温度、转子、转速下沥青旋转黏度,不同温度、扫描频率下沥青剪切黏度和不同温度下沥青动力黏度。结果表明,原样、RTFOT后、PAV后SBS改性沥青的旋转黏度随转速不同分别呈幂函数、指数函数和二次项函数、二次项函数关系,剪切黏度满足幂函数关系(y=ax^(-b)),动力黏度呈指数函数(y=Ae-Bx)关系,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沥青
旋转黏度
剪切黏度
动力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外光吸收剂对不同嵌段比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洪岭岭
刘朝晖
+2 位作者
冯国杰
李盛
柳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6,共9页
为了研究紫外光吸收剂(UV-531)对不同嵌段比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高速剪切仪制备不同嵌段比(分别为40/60、30/70、20/80)SBS改性沥青,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分别掺加3种剂量UV-531制成UV-SBS改性沥青。利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弯曲梁...
为了研究紫外光吸收剂(UV-531)对不同嵌段比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高速剪切仪制备不同嵌段比(分别为40/60、30/70、20/80)SBS改性沥青,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分别掺加3种剂量UV-531制成UV-SBS改性沥青。利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弯曲梁流变试验和测力延度试验探究了不同掺量UV-531和不同嵌段比对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UV-531的加入对嵌段比为20/80的SBS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改善效果不明显,对其他两种嵌段比SBS改性沥青的改善效果显著。使用室内紫外光老化环境箱模拟了沥青的紫外老化,借助软化点增量、G*AI和红外光谱分别研究了UV-SBS改性沥青的老化程度和化学机理。从沥青抗紫外老化程度来看,选择最佳掺量UV-531的嵌段比为40/60和20/80的SBS改性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效果相当,均远远优于嵌段比为30/70的SBS改性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BS改性沥青
紫外光吸收剂
嵌段比
高低温性能
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沥青旋转黏度与粘附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洪岭岭
冯国杰
孙雪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31,共8页
为了研究沥青旋转黏度与粘附性的相关关系,首先基于表面能理论,借助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了原样、RTFOT后、PAV后SBS改性沥青和集料的接触角,利用粘附功计算公式,计算了3种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功,通过分析发现石灰岩与3种沥青的粘附功...
为了研究沥青旋转黏度与粘附性的相关关系,首先基于表面能理论,借助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了原样、RTFOT后、PAV后SBS改性沥青和集料的接触角,利用粘附功计算公式,计算了3种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功,通过分析发现石灰岩与3种沥青的粘附功均最大,其次是玄武岩,最小的为花岗岩,RTFOT使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功降低3.0%;PAV使RTFOT后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功降低9.2%;同时,使用旋转黏度计测试了不同温度、不同转速和不同转子下3种沥青的旋转黏度,建立了沥青旋转黏度与粘附性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沥青旋转黏度与粘附性在135℃和175℃时呈良好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2以上,温度为95℃时两者的负相关性相对均较差,相关系数在0.68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表面自由能理论
粘附性
粘附功
旋转黏度
原文传递
UV-531和纳米TiO_2对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6
5
作者
时林军
洪岭岭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5-240,共6页
为了改善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研究了3个掺量(0.4%、0.7%、1.0%)的紫外光吸收剂和纳米二氧化钛对SBS改性沥青基本性能及其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UV-531/SBS改性沥青和纳米TiO_2/SBS改性沥青,通过三大指标试验对...
为了改善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研究了3个掺量(0.4%、0.7%、1.0%)的紫外光吸收剂和纳米二氧化钛对SBS改性沥青基本性能及其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UV-531/SBS改性沥青和纳米TiO_2/SBS改性沥青,通过三大指标试验对比评价两种材料对SBS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均能提高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和针入度,但效果不明显;它们对延度的影响程度不一,紫外光吸收剂使SBS改性沥青的延度最大提高了58.35%,纳米二氧化钛使其延度最大降低了13.49%。对改性沥青进行紫外老化,并对紫外老化前后的沥青进行DMA试验、DSR试验和红外光谱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紫外老化后,每种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且当掺入1.0%的紫外光吸收剂和0.7%的纳米二氧化钛时,SBS改性沥青表现出较好的低温性能,抗紫外老化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A_(1.0)>B_(0.7)>S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紫外老化性能
紫外光吸收剂
纳米二氧化钛
高低温性能
原文传递
题名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层底拉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彭杰
洪岭岭
曹强
机构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长沙理工大学
益阳市交通规划勘测设计院
出处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50,共5页
文摘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期间经常出现结构损伤的情况,运用Bisar3.0软件计算分析了轴载增加和路面基层结构参数变化对结构层底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铺筑下基层时,底基层厚度减小、模量增大将引起底基层最大应力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铺筑上基层时,底基层厚度减小会引起底基层和下基层层底最大应力值增加,下基层厚度减小导致底基层层底最大应力值增加,对下基层层底最大应力值有相反的影响;底基层模量增加会使底基层层底最大应力值增加,下基层层底将逐渐由受拉变为受压,同时,随着下基层模量的增加底基层层底最大应力值将会减小,下基层层底由受压逐渐变为受拉。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层底拉应力
超载超压
Bisar3.0
分类号
U416.2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测试方法下沥青黏度特性研究
2
作者
洪岭岭
冯国杰
孙雪阳
机构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徐辉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公路与汽运》
2021年第4期72-75,78,共5页
文摘
沥青是一种黏弹性材料,黏度是其一项重要指标,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和易性和压实度密切相关。文中采用沥青布氏旋转黏度测试法、沥青流变性质测试法和沥青动力黏度测试法,分别测试原样、RTFOT老化后和PAV老化后SBS改性沥青的旋转黏度、剪切黏度和动力黏度;针对沥青旋转黏度、剪切黏度、动力黏度影响因素,测试不同温度、转子、转速下沥青旋转黏度,不同温度、扫描频率下沥青剪切黏度和不同温度下沥青动力黏度。结果表明,原样、RTFOT后、PAV后SBS改性沥青的旋转黏度随转速不同分别呈幂函数、指数函数和二次项函数、二次项函数关系,剪切黏度满足幂函数关系(y=ax^(-b)),动力黏度呈指数函数(y=Ae-Bx)关系,相关性较好。
关键词
公路
沥青
旋转黏度
剪切黏度
动力黏度
分类号
U416.21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外光吸收剂对不同嵌段比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洪岭岭
刘朝晖
冯国杰
李盛
柳力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078)
文摘
为了研究紫外光吸收剂(UV-531)对不同嵌段比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高速剪切仪制备不同嵌段比(分别为40/60、30/70、20/80)SBS改性沥青,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分别掺加3种剂量UV-531制成UV-SBS改性沥青。利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弯曲梁流变试验和测力延度试验探究了不同掺量UV-531和不同嵌段比对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UV-531的加入对嵌段比为20/80的SBS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改善效果不明显,对其他两种嵌段比SBS改性沥青的改善效果显著。使用室内紫外光老化环境箱模拟了沥青的紫外老化,借助软化点增量、G*AI和红外光谱分别研究了UV-SBS改性沥青的老化程度和化学机理。从沥青抗紫外老化程度来看,选择最佳掺量UV-531的嵌段比为40/60和20/80的SBS改性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效果相当,均远远优于嵌段比为30/70的SBS改性沥青。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BS改性沥青
紫外光吸收剂
嵌段比
高低温性能
红外光谱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SBS modified bitumen
ultraviolet absorber
block ratio
high and low tempera- ture performance
infrared spectrum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沥青旋转黏度与粘附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洪岭岭
冯国杰
孙雪阳
机构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徐辉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31,共8页
文摘
为了研究沥青旋转黏度与粘附性的相关关系,首先基于表面能理论,借助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了原样、RTFOT后、PAV后SBS改性沥青和集料的接触角,利用粘附功计算公式,计算了3种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功,通过分析发现石灰岩与3种沥青的粘附功均最大,其次是玄武岩,最小的为花岗岩,RTFOT使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功降低3.0%;PAV使RTFOT后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功降低9.2%;同时,使用旋转黏度计测试了不同温度、不同转速和不同转子下3种沥青的旋转黏度,建立了沥青旋转黏度与粘附性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沥青旋转黏度与粘附性在135℃和175℃时呈良好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2以上,温度为95℃时两者的负相关性相对均较差,相关系数在0.68以下。
关键词
沥青
表面自由能理论
粘附性
粘附功
旋转黏度
Keywords
asphalt
surface free energy theory
adhesion
adhesion work
rotational viscosity
分类号
U214.10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UV-531和纳米TiO_2对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6
5
作者
时林军
洪岭岭
机构
广州市恒津路桥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5-240,共6页
文摘
为了改善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研究了3个掺量(0.4%、0.7%、1.0%)的紫外光吸收剂和纳米二氧化钛对SBS改性沥青基本性能及其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UV-531/SBS改性沥青和纳米TiO_2/SBS改性沥青,通过三大指标试验对比评价两种材料对SBS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均能提高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和针入度,但效果不明显;它们对延度的影响程度不一,紫外光吸收剂使SBS改性沥青的延度最大提高了58.35%,纳米二氧化钛使其延度最大降低了13.49%。对改性沥青进行紫外老化,并对紫外老化前后的沥青进行DMA试验、DSR试验和红外光谱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紫外老化后,每种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且当掺入1.0%的紫外光吸收剂和0.7%的纳米二氧化钛时,SBS改性沥青表现出较好的低温性能,抗紫外老化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A_(1.0)>B_(0.7)>SBS。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紫外老化性能
紫外光吸收剂
纳米二氧化钛
高低温性能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UV aging properties
ultraviolet absorber
Nano-TiO2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分类号
U414.0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层底拉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彭杰
洪岭岭
曹强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测试方法下沥青黏度特性研究
洪岭岭
冯国杰
孙雪阳
《公路与汽运》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紫外光吸收剂对不同嵌段比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洪岭岭
刘朝晖
冯国杰
李盛
柳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
2
原文传递
4
沥青旋转黏度与粘附性的相关性研究
洪岭岭
冯国杰
孙雪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5
UV-531和纳米TiO_2对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
时林军
洪岭岭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