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loop区多态性分析新疆地区7个哈萨克牛群体遗传结构和母系起源
1
作者 王盼盼 沙拉玛提·波代 +2 位作者 巴合提· 李振伟 吾热力哈孜·哈孜汗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6-1179,共14页
【目的】利用线粒体DNA(mtNDA)D-loop区序列多态性作为标记,探究新疆7个哈萨克牛群体间遗传结构和母系起源,为新疆黄牛品种合理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资料。【方法】采集哈萨克牛血液提取DNA,测定179头哈萨克牛个体mtDNA D-loop序列... 【目的】利用线粒体DNA(mtNDA)D-loop区序列多态性作为标记,探究新疆7个哈萨克牛群体间遗传结构和母系起源,为新疆黄牛品种合理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资料。【方法】采集哈萨克牛血液提取DNA,测定179头哈萨克牛个体mtDNA D-loop序列,利用SnapGene软件对所获序列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校正,确定mtDNA D-loop区序列的长度和位置,并统计碱基含量;利用DnaSP 5.10软件统计哈萨克牛种群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计算单倍型数(H)、核苷酸多样性(Pi)、单倍型多样度(Hd)等参数;利用Arlequin 3.0软件分析哈萨克牛种群的遗传结构;采用Mega 11.0软件计算mtDNA D-loop区哈萨克牛种群的遗传距离,并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进化树。【结果】哈萨克牛群体mtDNA D-loop区全序列长909~911 bp,其A、G、T、C 4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32.8%、13.8%、28.8%和24.6%,AT含量高于GC含量,179个个体共检测到131个SNPs,其中变异位点占所测核苷酸全长的14.40%,定义了89种单倍型,Hd和Pi分别为0.974和0.01288,表明哈萨克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97.13%的变异属于群体内,2.87%则来自群体间变异,遗传距离为0.0109~0.0186,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 st)为―0.0053~0.0782,且均无显著分化(P>0.05)。系统发生树显示,新疆地区7个哈萨克牛群体有普通牛和瘤牛两大母系起源。【结论】新疆地区哈萨克牛源于两个母系,遗传多样性丰富。尽管群体间存在遗传分化,但并未形成明显的地理隔离,且遗传结构差异正在缩小。本研究结果为保护和利用哈萨克牛遗传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牛 线粒体DNA D-loop区 遗传多样性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2
作者 沙拉玛提·波代 《今天》 2021年第13期247-248,共2页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掌握提升引入环节、提问环节、合作探究环节、习题设计环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结合教育部门提出的要求开展高效教学。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