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qman荧光PCR法检测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及定量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沙才华 汪文辉 +2 位作者 黄海超 廖秀云 杨素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12期89-93,共5页
本研究通过以牛线粒体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Taqman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模拟浓度标准曲线,完成了对牛源性成分的相对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具... 本研究通过以牛线粒体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Taqman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模拟浓度标准曲线,完成了对牛源性成分的相对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001%)的特点,适用于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及含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性成分 线粒体 Taqman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重PCR方法鉴别肉制品中猪和牛源性成分 被引量:10
2
作者 沙才华 杨素 +1 位作者 廖秀云 薄清如 《畜禽业》 2011年第12期52-53,共2页
近年来,江苏、山西等地出现的猪肉合成假牛肉事件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这些假牛肉不但严重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也极易造成由于宗教信仰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因此肉制品的成分鉴别已成为食品检测部门和消费者所共同关心... 近年来,江苏、山西等地出现的猪肉合成假牛肉事件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这些假牛肉不但严重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也极易造成由于宗教信仰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因此肉制品的成分鉴别已成为食品检测部门和消费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为调查珠海市场上是否存在猪肉合成的牛肉制品,应用通用的真核、猪线粒体、牛线粒体DNA保守序列建立一套准确、快速的三重PCR方法鉴别肉制品中猪和牛源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性成分 牛肉制品 PCR方法 中猪 鉴别 应用 线粒体DNA 身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牛源性成分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沙才华 黄海超 +2 位作者 谢筱筱 廖秀云 杨素 《畜禽业》 2016年第8期56-58,共3页
目的:建立荧光PCR方法检测食品中牛源性成分。方法:本研究以牛线粒体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牛源性成分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该方法能够有效对牛源性成分进行快速检测,具有较... 目的:建立荧光PCR方法检测食品中牛源性成分。方法:本研究以牛线粒体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牛源性成分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该方法能够有效对牛源性成分进行快速检测,具有较的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检出限为0.0001%)。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快速、准确检测畜肉食品中含有的牛源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性成分 线粒体 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在动物病毒病检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沙才华 徐博文 +2 位作者 廖秀云 黄海超 陶旻 《畜禽业》 2013年第10期6-7,共2页
当前动物疫情复杂多样,动物疾病的诊断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准确、快速、直观的诊断技术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新颖的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简单、快... 当前动物疫情复杂多样,动物疾病的诊断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准确、快速、直观的诊断技术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新颖的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的特点,特别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及基层普及应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病原体和转基因食品、胚胎性别的检测中,并得到了欧美国家的认同,预计在动物病毒病检疫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技术 动物疫情 病毒病 应用 检疫 等温 介导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LISA检测珠海市供港澳猪猪瘟抗体
5
作者 沙才华 廖秀云 罗宝正 《畜禽业》 2008年第1期71-72,共2页
猪瘟在我省流行比较严重,曾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从1988年后全省采取每年春秋两防的免疫措施。使我省的猪瘟疫情得到了全而的控制。但是猪瘟病例时有发生。为了调查我市供港澳猪猪瘟的免疫情况,应用ELISA方法检测猪瘟免疫抗体。酶联... 猪瘟在我省流行比较严重,曾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从1988年后全省采取每年春秋两防的免疫措施。使我省的猪瘟疫情得到了全而的控制。但是猪瘟病例时有发生。为了调查我市供港澳猪猪瘟的免疫情况,应用ELISA方法检测猪瘟免疫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国内许多学者、专家通过大量研究探讨,认为ELISA法检测猪瘟抗体与中和试验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异,较之血清中和试验法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现随机从9个注册猪场共采集90份血样进行ELISA检测.检测情况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检测 猪瘟抗体 应用 珠海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 ELISA法 中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羽病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素 陈博文 +5 位作者 沙才华 廖秀云 秦爱建 王继华 彭运平 刘晓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44,共3页
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技术,研制了适合田间快速试验的赤羽病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纯化赤羽病毒单克隆抗体3A和2C,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标记纯化后的单抗作为标记抗体。分别将羊抗鼠IgG和纯化后的单抗包被于NC膜上作为质控带... 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技术,研制了适合田间快速试验的赤羽病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纯化赤羽病毒单克隆抗体3A和2C,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标记纯化后的单抗作为标记抗体。分别将羊抗鼠IgG和纯化后的单抗包被于NC膜上作为质控带和检测带,以检测被检样品中的赤羽病毒(akabane virus,AKAV)。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试纸条敏感性较高(为10TCID50),特异性较强,还具有快速、稳定、简便等特点,适合基层动物防疫检疫部门尤其是进出境动物检疫机构进行赤羽病大批量、田间快速初筛,对赤羽病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 赤羽病毒 胶体金 免疫层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鸽禽Ⅰ型副黏病毒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邹永新 余双祥 +4 位作者 刘思伽 李剑荣 黄爱芳 沙才华 罗映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2-43,共2页
鸽禽Ⅰ型副黏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 TypeⅠ,PA/PMV—Ⅰ)感染,因其病原及症状均与鸡新城疫(ND)十分相似,通常又称之为鸽新城疫,或鸽瘟,是鸽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近年来我们从广东的深圳、东莞、广州市郊等地区发病鸽群... 鸽禽Ⅰ型副黏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 TypeⅠ,PA/PMV—Ⅰ)感染,因其病原及症状均与鸡新城疫(ND)十分相似,通常又称之为鸽新城疫,或鸽瘟,是鸽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近年来我们从广东的深圳、东莞、广州市郊等地区发病鸽群中分离并鉴定到23株禽Ⅰ型副黏病毒,对其中6株病毒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黏病毒 病毒分离株 生物学特性 鸽新城疫 广东地区 烈性传染病 鸡新城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蜂胶佐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思伽 王凤阳 +7 位作者 成子强 黄爱芳 李胜 邹永新 余双祥 罗映霞 李剑荣 沙才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番鸭病毒性传染病。自在我国发生以来,给番鸭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为防制本病,我们用分离毒NH9908株作为种毒,研制成一种蜂胶佐剂灭活疫苗。试验表明该疫苗抗原性良好、使用安全和...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番鸭病毒性传染病。自在我国发生以来,给番鸭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为防制本病,我们用分离毒NH9908株作为种毒,研制成一种蜂胶佐剂灭活疫苗。试验表明该疫苗抗原性良好、使用安全和免疫保护效果确实。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用本疫苗免疫7d、14d、49d后攻毒保护指数分别为77.8、100、100。中试试验结果表明,保护率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呼肠孤病毒病 蜂胶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禽I型副粘病毒病流行特点及其防制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邹永新 刘思伽 +2 位作者 李剑荣 黄爱芳 沙才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禽Ⅰ型副粘病毒病 病原 发病率 流行病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方法检测6种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振全 罗宝正 +4 位作者 薄清如 徐海聂 沙才华 廖秀云 陈伟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04-807,共4页
为了建立可同时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猪链球菌2型、炭疽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本实验根据GenBank中上述6种病原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采用点样法制备杂交芯片,将上... 为了建立可同时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猪链球菌2型、炭疽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本实验根据GenBank中上述6种病原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采用点样法制备杂交芯片,将上述病原扩增产物混合后与芯片杂交。杂交结果显示,针对本试验中6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所设计的寡核苷酸探针可特异性识别靶基因,与其他常见病原体之间没有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在1.38×10-5 pg/μL~151 pg/μL之间。将建立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荧光PCR方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人兽共患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禽流感免疫防制程序的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邹永新 李剑荣 +6 位作者 刘思伽 沙才华 余双祥 黄爱芳 罗映霞 姜文联 陈益填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3-25,共3页
对不同龄期鸽进行疫苗免疫和采用不同免疫间隔进行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动态及母源抗体的检测结果:在7~35日龄初免,7天后产生抗体,28~35天抗体滴度达到较高点,效果较好;首免后间隔20~90天二免,效果较优,当母鸽为高抗体水平(8.1log2)时... 对不同龄期鸽进行疫苗免疫和采用不同免疫间隔进行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动态及母源抗体的检测结果:在7~35日龄初免,7天后产生抗体,28~35天抗体滴度达到较高点,效果较好;首免后间隔20~90天二免,效果较优,当母鸽为高抗体水平(8.1log2)时产下的子代母源抗体至15日龄时已衰减至3.7log2。据此,提出了鸽场禽流感的免疫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I试验 抗体监测 免疫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RT-LAMP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素 沙才华 +6 位作者 顾海洋 董尚智 廖秀云 徐海聂 薄清如 罗宝正 陈伟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6-141,共6页
应用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利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衣壳蛋白(N蛋白)ORF7基因保守序列的6个区域设计2对特异引物,经反应体系、反应条件优化及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建立了PRRSV RT-LAMP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利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衣壳蛋白(N蛋白)ORF7基因保守序列的6个区域设计2对特异引物,经反应体系、反应条件优化及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建立了PRRSV RT-LAMP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不需要复杂仪器,仅用一台普通恒温水浴锅,在等温条件(63℃)保温1 h,即可完成核酸扩增反应,加入核酸染料SYBR GreenⅠ后,用肉眼即可对试验结果进行准确判定,为田间和基层部门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提供了一种廉价、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RT-LAMP 检测方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通用型及H5亚型套式荧光RT-PCR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素 廖秀云 +4 位作者 廖明 沙才华 徐海聂 曹伟胜 陈伟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5-171,共7页
将套式PCR与荧光RT-PCR技术相结合,叠加这两种技术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的优势,建立敏感性高于常规荧光RT-PCR的套式荧光RT-PCR检测方法。从GenBank下载禽流感病毒NP基因和HA基因序列,通过比对选取较为保守的片段,设计AIV通用型及H5亚... 将套式PCR与荧光RT-PCR技术相结合,叠加这两种技术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的优势,建立敏感性高于常规荧光RT-PCR的套式荧光RT-PCR检测方法。从GenBank下载禽流感病毒NP基因和HA基因序列,通过比对选取较为保守的片段,设计AIV通用型及H5亚型套式荧光RT-PCR引物和TaqMan探针;利用体外转录技术制备阳性对照,构建目的片段重组质粒;经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套式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禽流感病毒及H5亚型AIV,在30份鱼类养殖水样中检测到19份阳性样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具有高通量、快速的特点,可对大批量样品同时进行检测,试验耗时仅需5h,是自然环境样品中极微量禽流感病毒检测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通用型 H5亚型 套式荧光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探针荧光PCR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宝正 王振全 +4 位作者 薄清如 徐海聂 沙才华 廖秀云 陈伟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67-1370,共4页
为了建立基于TaqMan探针荧光PCR技术检测副猪嗜血杆菌的方法,本试验参考GenBank已发表的副猪嗜血杆菌(Hemophilus parasuis,HPS)转录起始因子infB基因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Primer Express 2.0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对副猪嗜血杆菌标准... 为了建立基于TaqMan探针荧光PCR技术检测副猪嗜血杆菌的方法,本试验参考GenBank已发表的副猪嗜血杆菌(Hemophilus parasuis,HPS)转录起始因子infB基因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Primer Express 2.0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对副猪嗜血杆菌标准菌株提取DNA后进行PCR扩增,将产物测序鉴定后克隆到pMD18-T载体,再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细菌培养后对菌液进行PCR扩增,把产物测序鉴定后获得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阳性对照;最后将建立的TaqMan探针荧光PCR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可以达到1μl 1.0×101拷贝数量级的灵敏度;另外,该方法可以将HPS和大肠杆菌O157、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分开,特异性良好;稳定性试验显示,2次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65%和0.92%,批间变异系数为1.31%,稳定性良好。对口岸送检的56份猪肉和12份血浆蛋白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aqMan探针荧光PCR方法和细菌分离方法的检测效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荧光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因芯片检测禽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和鸡减蛋综合征病毒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秀云 陶虹 +5 位作者 邵建宏 罗宝正 薄清如 刘国昌 徐海聂 沙才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20,共6页
建立了可同时筛选禽流感病毒(AIV)通用型、H4、H5、H6、H7、H9、N1、N2、N9亚型及鸡新城疫病毒(NDV)、鸡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从GenBank中下载相关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杂交探针。使用Dr.chip... 建立了可同时筛选禽流感病毒(AIV)通用型、H4、H5、H6、H7、H9、N1、N2、N9亚型及鸡新城疫病毒(NDV)、鸡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从GenBank中下载相关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杂交探针。使用Dr.chip系统进行芯片点样、杂交、显色、读数,优化反应条件后做灵敏度、特异性试验,然后应用于临床检验。结果显示,各病原间无交叉反应,探针可特异性识别靶基因;病原的最低浓度为4.83pg/μL,灵敏度较高;每个梯度的两个反应结果一致,重复性良好。对临床样品检验,结果同病毒分离鉴定方法一致。本研究建立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可用于禽流感通用型、H4、H5、H6、H7、H9、N1、N2、N9亚型及NDV、EDSV的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禽流感病毒 新城疫病毒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羽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素 陈博文 +2 位作者 沙才华 廖秀云 秦爱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1期35-39,共5页
用纯化的赤羽病毒(akabane virus,AKAV)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和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得到2株能稳定分泌抗赤羽病毒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AKAV McAb 3A株和2C株。ELISA... 用纯化的赤羽病毒(akabane virus,AKAV)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和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得到2株能稳定分泌抗赤羽病毒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AKAV McAb 3A株和2C株。ELISA试验和中和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2株McAb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为AKAV阳性,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抗体的效价分别为1∶640和1∶320,腹水的效价分别为1∶256000和1∶128000,亲和常数(Ka)分别为1.16×10-9和6.31×10-8mol/L,3A株的相对亲和力大于2 C株,具有病毒中和活性,中和效价分别为1∶64和1∶32,其IgG亚类为IgG1,轻链的亚型均为kappa型,2株细胞冻存3次复苏后仍能稳定分泌抗体,表明AKAV McAb制备成功,为赤羽病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 赤羽病毒 单克隆抗体 制备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鸡胚分离株蚀斑克隆及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素 黄青云 +3 位作者 瘳明 任涛 沙才华 廖秀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11期54-60,共7页
建立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蚀斑克隆方法,用不加中性红的营养琼脂为覆盖层,在倒置显微镜下挑斑,对3株H5N1亚型AIV鸡胚分离毒株进行了蚀斑克隆纯化,从同一鸡胚分离毒株中纯化得到了蚀斑大小和形态均存在显著差异的毒株,共获得13株蚀... 建立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蚀斑克隆方法,用不加中性红的营养琼脂为覆盖层,在倒置显微镜下挑斑,对3株H5N1亚型AIV鸡胚分离毒株进行了蚀斑克隆纯化,从同一鸡胚分离毒株中纯化得到了蚀斑大小和形态均存在显著差异的毒株,共获得13株蚀斑克隆纯化株。研究结果表明,当小牛血清浓度为2%时,加入终浓度50μg/ml的胰酶可明显促进和刺激蚀斑的形成,蚀斑的直径和PFU/ml均有显著的增加。通过TCID50、EID50和LD50测定发现,来自同一鸡胚分离株的不同蚀斑克隆纯化株中,蚀斑大、毒力强的克隆毒株占优势,而且蚀斑较大的,其毒力也较强。对得到的13株蚀斑克隆毒株的全基因组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蚀斑克隆纯化株在HA蛋白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均符合高致病性通报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1亚型 蚀斑克隆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荧光PCR鉴别诊断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静静 罗宝正 +5 位作者 沙才华 廖秀云 王振全 陈伟生 徐海聂 薄清如 《湖北畜牧兽医》 2012年第2期4-6,9,共4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能够同时检测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的多重荧光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猪瘟病毒基因序列,设计一套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对猪瘟病料提取RNA,经RT-PCR扩增后将产物回收,克隆至pMD18-T构建pMD18-T-CSF...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能够同时检测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的多重荧光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猪瘟病毒基因序列,设计一套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对猪瘟病料提取RNA,经RT-PCR扩增后将产物回收,克隆至pMD18-T构建pMD18-T-CSFV阳性质粒;非洲猪瘟的目的片段序列采用化学合成,构建pMD18-T-ASFV阳性质粒。以两种阳性质粒为模板对建立的多重荧光PCR方法做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同口蹄疫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水泡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区分开,灵敏度可以达到10拷贝的数量级,而且方法稳定。对2份已知猪瘟阳性血清样品和120份猪内脏、猪鼻腔拭子及血清样品检测后,发现对已知阳性样品的检测结果符合预期目标,未知样品检出猪瘟病毒3份阳性,未检出非洲猪瘟病毒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 多重荧光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犀牛源性成分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邵建宏 赵福振 +4 位作者 罗宝正 薄清如 沙才华 廖秀云 徐海聂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6-320,共5页
为了对犀牛源性成分进行有效鉴定,根据犀科(Rhinocerotidae)动物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序列,使用分子生物学软件Oligo 7.0设计了特异性引物,用来建立PCR检测犀牛源性成分的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方法可以对犀牛阳性样品进行扩... 为了对犀牛源性成分进行有效鉴定,根据犀科(Rhinocerotidae)动物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序列,使用分子生物学软件Oligo 7.0设计了特异性引物,用来建立PCR检测犀牛源性成分的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方法可以对犀牛阳性样品进行扩增,凝胶电泳呈现特异性条带。方法特异性好,13份其他物种的样品均为阴性结果。方法灵敏度较高,可检测到100拷贝重组质粒DNA模板。对5份送检样品检测发现2份犀牛样品,与测序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新建立的方法可应用于样品中犀牛源性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牛源性成分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禽流感与新城疫疫苗免疫母鸽抗体消长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永新 李剑荣 +5 位作者 刘思伽 沙才华 余双祥 黄爱芳 罗映霞 姜文联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5年第5期32-34,共3页
为了探讨免疫产鸽对AI和PA/PMV-I疫苗的免疫反应,比较AI疫苗和PA/PMV-I疫苗单独免疫及联合免疫的效果,以AI-H5和AI-H9两种亚型的灭活疫苗和PA/PMV-I灭活疫苗单独及两两联合和三种疫苗联合分别免疫青年产鸽,定期检测其血清抗体。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免疫产鸽对AI和PA/PMV-I疫苗的免疫反应,比较AI疫苗和PA/PMV-I疫苗单独免疫及联合免疫的效果,以AI-H5和AI-H9两种亚型的灭活疫苗和PA/PMV-I灭活疫苗单独及两两联合和三种疫苗联合分别免疫青年产鸽,定期检测其血清抗体。结果表明,应用AI-H5、AI-H9、PA/PMV-I疫苗单独或两两疫苗联合或三种疫苗联合免疫产鸽后,7天产生抗体,21!45天抗体较高,分别为(6.5!7.7)log2、(8.6!9.1)log2、(10.3!10.9)log2;加强免疫后7天抗体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值为(0.9!1.9)log2,14天后抗体滴度迅速回升,可激发机体产生更高抗体滴度;三免后150天抗体滴度仍可维持高水平,分别在7.1log2、7.3log2、7.5log2以上。应用AI-H5、AI-H9和PA/PMV-I疫苗两两联合及三种联合免疫组与单独免疫组比较,及三种联合与两两联合免疫组比较,其产生的相应血清HI抗体平均滴度,从总体上看差异不显著,说明三种抗原成分免疫后无明显干扰。生产中可采用联合免疫或制成联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 疫苗免疫 效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