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沈菲 韩一平 +11 位作者 吴学智 凌小媛 陈慎 沈雁红 刘可可 施艇艇 杨建钊 任翠 李扬 李长舜 刘岩 徐爱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530-1532,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部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及与规范要求的差距,提高社区全科医师对COPD规范诊疗的意识。方法参考2011年COPD诊疗规范制定呼吸疾病问卷调查表,根据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或肺功能检查及相关治疗情况对... 目的了解上海市部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及与规范要求的差距,提高社区全科医师对COPD规范诊疗的意识。方法参考2011年COPD诊疗规范制定呼吸疾病问卷调查表,根据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或肺功能检查及相关治疗情况对上海市部分社区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 968例患者,行肺功能检查明确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确诊为COPD的患者1 024例(占25.8%),男814例(占79.5%),女210例(占20.5%),吸烟者692例(占67.6%)。给予药物治疗者892例(占87.1%),其中β2-受体激动剂372例(占41.7%),抗胆碱能药物346例(占38.8%),糖皮质激素或混合制剂88例(占9.9%),其他药物86例(占9.6%);吸入给药150例(占16.8%),口服给药696例(占78.0%),静脉给药46例(占5.2%)。Ⅰ~Ⅳ级COPD患者药物治疗类型及用药途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和Ⅲ级COPD患者中,以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口服治疗为主;Ⅳ级COPD患者中,以糖皮质激素或混合制剂吸入为主。结论目前社区COPD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与诊疗规范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开展社区全科医师对COPD诊疗规范的学习并正确干预患者用药及制度化管理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社区干预 药物治疗 全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沈菲 吴学智 +2 位作者 白元 李长舜 韩一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956-3958,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5年1月起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病病史≥10年的患者共200例,分为普通模干预组和纳入模式组,各100例,研究两组患者在2005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脑卒中的概率、血...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5年1月起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病病史≥10年的患者共200例,分为普通模干预组和纳入模式组,各100例,研究两组患者在2005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脑卒中的概率、血压控制情况及服药情况。结果纳入模式组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患者脑卒中发病率为11%,复发率18.2%,普通干预组发病率为26%,复发率30.8%。两组患者脑卒中发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1,P<0.05);但复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8)。纳入模式组血压控制率在140/90 mm Hg以下的为43%,普通干预组22%,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0,P<0.05)。纳入模式组随访结束后服用1种降压药物的比例为36%,2种为47%,≥3种为17%,普通干预组分别为58%、36%、6%,两组患者服药种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5,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规范高血压病患者服药情况,还减少了脑卒中的发病率,提高了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脑卒中 慢病管理 全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肌钙蛋白T及肌红蛋白和NT-ProBNP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沈菲 张成芳 +3 位作者 赵娟 陈广新 李辉 廖小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220-1221,1224,共3页
目的观察联合检测肌钙蛋白(cTnT)、肌红蛋白(Myo)及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肌梗死(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以急性胸痛为主诉入院进行检查治疗的患者共计913例,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将患者分... 目的观察联合检测肌钙蛋白(cTnT)、肌红蛋白(Myo)及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肌梗死(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以急性胸痛为主诉入院进行检查治疗的患者共计913例,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急性MI组和非急性MI组。所有患者来诊后检测其cTnT、Myo及NT-proBNP水平。观察2组患者cTnT、Myo、NT-proBNP的差异,观察上述3项指标单独检测、二联检测和三联检测诊断急性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急性MI组患者cTnT、Myo、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急性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检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cTnT、Myo、NT-proBNP单独检验,而三联检验的灵敏度为95.18%,特异度为89.86%,明显高于单独检验及二联检验。结论 cTnT、Myo、NT-proBNP的联合检验在MI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MI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T 肌红蛋白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干预对社区糖尿病肾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沈菲 蒋伟萍 +11 位作者 梅小斌 韩一平 赵家义 樊剑 顾娟 沈雁红 徐红梅 张丹 门英 丁海光 陈彩萍 韩君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2-1117,共6页
背景肠道微生态结构和多样性变化导致的菌群失调在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中发挥着与疾病互相影响的作用。合理应用益生菌、益生元等微生态制剂有利于帮助糖尿病肾病患者调节肠道菌群,对糖尿病肾病的慢性炎症具有积极治疗作用,并对延缓肾功... 背景肠道微生态结构和多样性变化导致的菌群失调在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中发挥着与疾病互相影响的作用。合理应用益生菌、益生元等微生态制剂有利于帮助糖尿病肾病患者调节肠道菌群,对糖尿病肾病的慢性炎症具有积极治疗作用,并对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具有一定的作用。目的根据糖尿病肾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选择微生态制剂进行干预并了解其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9年在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1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行常规治疗)和治疗组58例(行微生态制剂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各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肠道细菌培养结果。结果11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男28例、女87例,平均年龄为(62.9±10.0)岁,糖尿病肾病病程为(14.3±7.1)年。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体质指数、早期糖尿病肾病比例、糖尿病肾病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胱抑素C、C反应蛋白、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均升高(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肠球菌(Z=16.482,P<0.001)、肠杆菌(Z=5.138,P<0.001)菌落数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Z=2.470,P=0.014)、乳酸杆菌(Z=8.384,P<0.001)菌落数高于对照组。结论微生态制剂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干预后治疗组患者肠道肠球菌、肠杆菌菌落数较对照组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较对照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肠道菌群 益生菌 干预研究 菌群失调 慢性炎症 肠道黏膜屏障 社区卫生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谵妄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沈菲 苏晞 +1 位作者 刘成伟 吴明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DebakeyⅢ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围术期谵妄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经大血管双源增强CT诊断为DebakeyⅢ型急性AD、行全麻下介入大血管腔内... 目的探讨老年DebakeyⅢ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围术期谵妄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经大血管双源增强CT诊断为DebakeyⅢ型急性AD、行全麻下介入大血管腔内隔绝术的221例患者临床资料,男性135例,女性86例。根据是否存在谵妄症状分为谵妄组46例和对照组175例。根据谵妄发生时段分为术前谵妄组15例和术后谵妄组31例。记录并统计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结果入选者中,谵妄发生率20.8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夹层累及范围(OR=3.32,95%CI:1.68~6.94,P=0.001)、低氧血症(OR=1.62,95%CI:1.02~2.84,P=0.029)、住院时间(OR=1.66,95%CI:1.36~1.78,P=0.022)是围术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DebakeyⅢ型AD患者围术期并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很多,积极纠正低氧血症、缩短监护病房留置时间,可降低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手术期间 缺氧 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工业区附近农田蔬菜PAHs的浓度水平及分布 被引量:27
6
作者 沈菲 朱利中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9-672,共4页
分析了钢铁工业区附近农田蔬菜的PAHs污染状况,发现8种蔬菜可食用部分的15种PAHs总浓度为227.1~1533.2ng/g,平均为759.1ng/g,8种可疑致癌多环芳烃(BaA、Chr、BbF、BkF、BaP、DahA、BghiP、IcdP)的总浓度为7.1~231.2ng/g,平均达70.6ng... 分析了钢铁工业区附近农田蔬菜的PAHs污染状况,发现8种蔬菜可食用部分的15种PAHs总浓度为227.1~1533.2ng/g,平均为759.1ng/g,8种可疑致癌多环芳烃(BaA、Chr、BbF、BkF、BaP、DahA、BghiP、IcdP)的总浓度为7.1~231.2ng/g,平均达70.6ng/g.蔬菜可食用部分PAHs的含量为叶菜类>果菜类>肉质根茎类.果菜类和根茎类蔬菜可食用部分的PAHs大多富集在果(根)皮上,皮中PAHs浓度约为肉中的3倍.植物积累PAHs的能力与其脂肪含量呈正相关,脂肪含量对叶片吸收亲脂性高的化合物影响较大,而对根部吸收的影响则相反.脂肪含量相近时,表面粗糙或具有细密绒毛的叶片富集PAHs的能力较强,须根系根吸收PAHs的能力比直根系根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蔬菜 钢铁工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未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沈菲 苏晞 +2 位作者 刘成伟 张治平 吴明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入院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AAD)243例,其中Standford A型104例、Standford B型139例.按是否使用右美托咪定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入院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AAD)243例,其中Standford A型104例、Standford B型139例.按是否使用右美托咪定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情况,统计CRP、细胞因子、血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BNP等炎性因子,需机械通气辅助的例数,住院时间,以及是否出现二氧化碳潴留情况.结果 243例AAD患者中发生低氧血症145例,按是否使用右美托咪定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68例,对照组77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各项炎性指标(IL-6,IL-8,TNF-α等)较前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缩短了住院时间[Standford A型(17.0±13.8)d比(19.9±16.2)d,P<0.05;Standford B型(15.0±9.8)d比(18.6±11.2)d,P<0.05],不引起明显二氧化碳潴留(t=0.454,P>0.05),改善了患者人住监护室后的治疗依从性,做到“清醒镇静”.结论 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改善主动脉夹层尚未手术治疗患者因低氧血症引起的烦躁、胸部不适甚至谵妄症状,降低炎性反应,减少需机械通气的例数,缩短住院时间,且无明显呼吸抑制,不加重低氧血症,无明显临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 主动脉 低氧血症 右美托咪定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发现在赤潮预测预警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沈菲 王洪礼 +1 位作者 冯剑丰 孙景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前大多数赤潮的预测研究工作着重在系统模型的准确性上 ,忽视模型所能提供的对生态系统行为的相互关系的解释的很多信息。而机器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能够帮助对生态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更深入的认识。文章将知识发现技术应用于海洋检测数... 目前大多数赤潮的预测研究工作着重在系统模型的准确性上 ,忽视模型所能提供的对生态系统行为的相互关系的解释的很多信息。而机器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能够帮助对生态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更深入的认识。文章将知识发现技术应用于海洋检测数据之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将对于赤潮预测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建立起着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预测预警系统 知识发现 生态系统 生态行为 海洋检测数据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气味活度值法的新疆大盘鸡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沈菲 罗瑞明 +3 位作者 丁丹 柏鹤 柏霜 王永瑞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6-50,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疆大盘鸡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萃取和分离鉴定,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确定对新疆大盘鸡香气具有主要贡献作用和修饰作用的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共检测出6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醇类和醛类物质含...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疆大盘鸡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萃取和分离鉴定,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确定对新疆大盘鸡香气具有主要贡献作用和修饰作用的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共检测出6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醇类和醛类物质含量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6.9%、36.4%;柠檬醛、1-辛烯-3-醇、壬醛、己醛、β-紫罗兰酮、桉树醇、苯甲醛、D-柠檬烯、芳樟醇、β-月桂烯、辛醛、1-庚醇、庚醛及2-戊基呋喃14种物质对新疆大盘鸡香气贡献较大;苯乙醇、苯乙醛、正己酸乙烯酯、苯甲醇、(E)-2-辛烯醛、戊醛、乙酸芳樟酯、α-蒎烯、茴香烯、β-罗勒烯、二烯丙基二硫、6-甲基-5-庚烯-2-酮、乙酸庚酯、正辛醇、3-辛酮、正己醇、1-壬醇、松油醇及苯乙烯对新疆大盘鸡的香气起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盘鸡 相对气味活度值 挥发性风味物质 香气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选穴规律的数据挖掘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沈菲 彭拥军 +3 位作者 朱冰梅 卢圣锋 史军 陈霞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选穴规律。方法从CNKI、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收集1991-2015年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文献,建立变应性鼻炎选穴数据库,用Clementine12.0、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使...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选穴规律。方法从CNKI、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收集1991-2015年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文献,建立变应性鼻炎选穴数据库,用Clementine12.0、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依次为迎香,肺俞,足三里,合谷;相关性最高的腧穴是迎香-印堂;迎香、足三里、印堂、合谷4穴被认为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重点穴,临床选穴符合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特点。结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选穴是有规律的,根据文献资料分析发现其选穴规律与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病证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变应性鼻炎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情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沈菲 徐亮 +1 位作者 杨芳 华雨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12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移情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于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4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4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8月至2... 目的探讨移情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于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4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4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7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移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及希望水平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希望水平总分与各维度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希望水平总分与各维度评分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希望水平总分与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移情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提高其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移情护理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芝糖肽与胸腺五肽分别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沈菲 梁玉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和胸腺五肽分别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假单胞菌)500万IU皮下...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和胸腺五肽分别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假单胞菌)500万IU皮下注射,qod;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4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ivgtt,qd;C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胸腺五肽2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ivgtt,qd。3组患者均治疗2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4、8、12、24周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Ag血清转换率(以下简称"HBeAg转换率")、HBV-DNA阴转率、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HBV-DNA下降量,治疗24周时的HBsAg阴转率,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8、12周,3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HBsAg下降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B组和C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A组,C组患者HBV-DNA下降量显著大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2周,B组和C组患者HBV-DNA阴转率和HBV-DNA下降量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3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HBsAg下降量及HBsAg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和HBV-DNA下降量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芝糖肽和胸腺五肽分别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抑制病毒增殖作用,且在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HBsAg下降量及HBsAg阴转率方面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重组人干扰素Α2B 薄芝糖肽 胸腺五肽 HBEAG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菲 苏晞 +2 位作者 刘成伟 刘心甜 张治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绝经期前女性CHD患者450例,并抽取同期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无CHD的400例女性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等危险因... 目的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绝经期前女性CHD患者450例,并抽取同期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无CHD的400例女性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等危险因素及临床情况的差异。随访1年。结果 CHD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早期CHD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CHD家族史(OR:4.669,95%CI:1.982~22.577,P=0.018)和高血压病史(OR:3.665,95%CI:1.153~11.586,P=0.028)是绝经期前女性患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绝经期前的女性CHD患者常同时合并多种危险因素,高血压和早期CHD家族史是绝经期前女性患CHD的独立危险因素。需提高对绝经期前女性CHD高危人群的警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期 女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d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菲 苏晞 +2 位作者 刘成伟 吴明祥 张治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讨Stand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 acut aortic dissection , AAD)患者术前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及诊治。方法回顾我院2012-06~2013-09入院诊断Standford B型AAD 139例,出现低氧血症患者共66例。统计其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影... 目的:探讨Stand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 acut aortic dissection , AAD)患者术前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及诊治。方法回顾我院2012-06~2013-09入院诊断Standford B型AAD 139例,出现低氧血症患者共66例。统计其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影响动脉氧分压的病因,并予以治疗。结果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患者与非低氧血症患者相比各项炎性指标均增高(P<0.05),66例低氧血症患者中符合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诊断39例(59.09%),合并胸腔积液的为58例(87.88%),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RIS)诊断的23例(34.85%)。给予适当镇静、改善氧供、稳定血压及心率等药物治疗,部分患者择期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高,考虑主动脉夹层后机体过度炎性反应出现肺损伤、胸腔积液,甚至ARDS,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导致患者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AAD) 炎性反应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游植物密度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菲 曲阳 +2 位作者 李会民 冯剑丰 王洪礼 《海洋技术》 2005年第1期44-47,共4页
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藻类密度数据的预测计算之中 ,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其网络结构进行优化计算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且自动确定网络结构 ,分别对神经网络的“当天模型”和“预测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 :几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藻类密度数据的预测计算之中 ,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其网络结构进行优化计算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且自动确定网络结构 ,分别对神经网络的“当天模型”和“预测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 :几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计算精度以及预测数据的趋势上都有较好的效果 ,目前国内学者使用的人工神经网络“当天模型”无法对其后数据进行预测 ,不能起到实际预测的作用 ,而经过遗传算法优化后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不仅达到了很好的预测效果 ,而且网络结构简单 ,适用于浮游植物密度的预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研究 国内 预测效果 数据 趋势 预测模型 保证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通窍针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沈菲 彭拥军 史军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比较宣肺通窍针法与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宣肺通窍针法,取穴风池、印堂、迎香、鼻通、合谷、足三里;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疗程均为4周... 目的:比较宣肺通窍针法与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宣肺通窍针法,取穴风池、印堂、迎香、鼻通、合谷、足三里;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第4周治疗结束后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视觉评分量表(VAS)评分。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内复发天数。结果:两组治疗后RQLQ评分均有降低(P<0.01或P<0.05),且治疗组降低趋势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复发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天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两种治法均能改善喷嚏、流清涕、鼻塞等鼻部症状,在改善疲劳、口渴、头痛、嗅觉减退、畏风怕冷和眼部症状等方面,针灸效果更加显著。与口服氯雷他定比较,宣肺通窍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较为显著,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针刺 宣肺通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重症爆发性心肌炎发生电风暴及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报告 被引量:6
17
作者 沈菲 杨芳 +1 位作者 华雨 赵晓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2期1893-1895,共3页
重症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最常见病毒为柯萨奇B组病毒)所致心肌严重炎性损害,患者常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临床上往往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救治,患者往往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及时诊断并采取综合性... 重症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最常见病毒为柯萨奇B组病毒)所致心肌严重炎性损害,患者常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临床上往往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救治,患者往往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及时诊断并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而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生命支持技术,可以有效支持心肺功能,为心肺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如果患者的心肺和终末器官功能能在心肌功能恢复前得到有效支持,那么心室功能就可以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严重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 柯萨奇B组病毒 炎性损害 电风暴 重症心肌炎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征及近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菲 苏晞 +1 位作者 刘成伟 刘心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SR)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近期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AMI后VSR的患者73例,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近期(1月内)死亡率。结果73例AMI后VSR患者,前...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SR)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近期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AMI后VSR的患者73例,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近期(1月内)死亡率。结果73例AMI后VSR患者,前壁心肌梗死明显多于下壁、后壁,穿孔部位亦以室间隔心尖部常见。在梗死后1个月内有34例(46.6%)患者存活,39例(53.4%)死亡。与近期存活组相比,近期死亡组的女性比例、VSR直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是否置人IA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室射血分数低及未使用IABP辅助与近期死亡相关。结论AMI合并VSR近期死亡率高。左室射血分数低、VSR直径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女性、未置入IABP辅助为近期死亡的高危因素,左室射血分数低及未使用IABP辅助为独立危险因素。对于AMI后VSR有近期死亡高危因素的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及使用循环辅助装置基础上尽早外科手术治疗可能改善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心脏破裂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菲 刘成伟 +2 位作者 杨艳 刘心甜 王琳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2年第3期151-152,158,共3页
目的:探讨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水平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破裂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50例AMI心脏破裂(心室游离壁破裂)患者血浆CRP和D-二聚体水平,并与50例AMI但未发生心脏破裂的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心... 目的:探讨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水平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破裂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50例AMI心脏破裂(心室游离壁破裂)患者血浆CRP和D-二聚体水平,并与50例AMI但未发生心脏破裂的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心脏破裂患者组(实验组)CRP和D-二聚体水平较未破裂组(对照组)明显升高,CRP和D-二聚体水平高低与心脏破裂的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从风险比看,高CRP患者的破裂风险是低的4.125倍,高D-二聚体患者的破裂风险是低的2.471倍。结论:AMI患者的血浆CRP和D-二聚体水平,作为一种敏感性指标,对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破裂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菲 苏唏 +4 位作者 刘成伟 吴明祥 张治平 杨遇春 刘颖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762-764,共3页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断为NSTE-ACS的患者2000例,按是否使用替罗非班为标准分为替罗...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断为NSTE-ACS的患者2000例,按是否使用替罗非班为标准分为替罗非班组(713例)和对照组(1287例),分别比较两组的临床基线特征、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全因死亡、顽固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肌梗死1周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梗死相关动脉无复流的发生率、PCI术后罪犯血管TIMI3级血流发生率、住院时间、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严重出血事件.结果 两组患者顽固性心绞痛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心肌梗死1周后左室射血分数、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梗死相关动脉无复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NSTE-ACS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TIMI血流,且不增加血小板减少及大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