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硬度测量值预测胆道闭锁术后五年自体肝生存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沈秋龙 陈亚军 +4 位作者 彭春辉 庞文博 王增萌 吴东阳 王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86-490,512,共6页
目的探索肝脏硬度测量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预测胆道闭锁术后5年自体肝生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通外科行Kasai手术治疗的31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 目的探索肝脏硬度测量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预测胆道闭锁术后5年自体肝生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通外科行Kasai手术治疗的31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其中男童11例,女童20例。收集患儿术前、术后2周、术后4周以及术后8周的LSM和血生化指标,并对术时肝脏病理进行肝纤维化分级。随访终点为发生死亡、肝移植或术后自体肝生存满5年。以术后5年是否自体肝生存分为5年自体肝生存组和5年非自体肝生存组,采用ROC曲线分析方法,获得术后早期LSM预测术后5年自体肝生存的截点值及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5年自体肝生存组16例(男童8例,女童8例),5年非自体肝生存组15例(男童3例,女童12例)。两组手术日龄、手术时肝脏病理分级、术前LSM、术后2周LSM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周LSM分别为(11.3±4.3)kPa和(19.6±9.7)kPa,术后8周LSM分别为(14.6±7.7)kPa和(38.2±22.3)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术后4周和术后8周用于预测5年自体肝生存的LSM截点值分别为13.2 kPa(ROC曲线下面积=0.871,灵敏度=81.8%,特异度=75.0%)和21.6 kPa(ROC曲线下面积=0.898,灵敏度=81.8%,特异度=91.7%)。结论LSM可预测胆道闭锁Kasai术后5年自体肝生存情况,术后4周LSM>13.2 kPa和术后8周LSM>21.6 kPa均预示5年自体肝生存的可能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移植 自体 肝移植 超声检查 肝/组织学和解剖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后大便白、尿黄、皮肤巩膜黄染3月余
2
作者 沈秋龙 王增萌 +1 位作者 詹江华 陈亚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02-206,共5页
患儿,男,3个月18d,主因“生后大便白、尿黄、皮肤巩膜黄染3月余”人院,患儿生后排黄绿色胎便,后大便转为白色,尿液深黄色,10余天后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日龄38d时因血胆红素高(具体不详),予蓝光照射,皮肤黄染未见明显减轻。... 患儿,男,3个月18d,主因“生后大便白、尿黄、皮肤巩膜黄染3月余”人院,患儿生后排黄绿色胎便,后大便转为白色,尿液深黄色,10余天后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日龄38d时因血胆红素高(具体不详),予蓝光照射,皮肤黄染未见明显减轻。后予退黄药物(具体不详)口服,患儿皮肤黄染有所减轻,大便偶为浅黄色。日龄100d时查血及腹部B超提示梗阻性黄疸、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黄染 巩膜黄染 大便 生后 尿黄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血胆红素 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诊治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庞文博 陈亚军 +7 位作者 张廷冲 彭春辉 王增萌 吴东阳 张丹 严佳虞 沈秋龙 王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总结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诊治经验,并分析其长期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6例胆道闭锁Kasai手术后胆管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初次胆管炎发作时初始治... 目的总结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诊治经验,并分析其长期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6例胆道闭锁Kasai手术后胆管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初次胆管炎发作时初始治疗用药情况分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组(17例)、美罗培南组(12例)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37例),根据治疗后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15例)、无复发组(51例)。按照不同分组方法进行疗效(初次胆管炎疗效)及远期预后(胆管炎治愈率和5年自体肝生存率)的评估与比较。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组、美罗培南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三组胆管炎患儿经初始用药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41.2%、75.0%和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46,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组(89.2%vs.41.2%,χ^(2)=13.982,P<0.001)。就远期预后而言,复发组总体治愈率较无复发组低(40.0%vs.88.2%,χ^(2)=15.356,P<0.001),无复发组5年自体肝生存率明显优于复发组(82.8%vs.41.5%,χ^(2)=7.993,P=0.005)。结论早期优化胆道闭锁Kasai手术后胆管炎的治疗,有利于实现患者远期自体肝生存,Kasai手术后胆管炎发作可首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治疗,多次发作胆管炎对患者预后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外科学 胆管炎/诊断 胆管炎/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不同级别闭合性胰腺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丹 陈亚军 +5 位作者 王增萌 黄心洁 庞文博 沈秋龙 吴东阳 王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23-52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疗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预后。结果 42例中,男33例,女9例,年龄1.6~14岁,低级别胰腺损伤(Ⅰ级、Ⅱ级)2...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疗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预后。结果 42例中,男33例,女9例,年龄1.6~14岁,低级别胰腺损伤(Ⅰ级、Ⅱ级)25例,高级别胰腺损伤(Ⅲ级、Ⅳ级、Ⅴ级)17例。低级别胰腺损伤患儿中,1例死于多发伤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2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高级别胰腺损伤患儿中,1例死于合并肝挫裂伤和下腔静脉撕裂所致的失血性休克后DIC;1例急诊行胰头端胰腺结扎+胰体尾部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出现假性胰腺囊肿,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余15例早期给予保守治疗,对并发顽固假性胰腺囊肿的患儿选取合适的引流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1)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发病率低,症状隐匿,不合并其它组织脏器损伤的单纯性胰腺损伤往往损伤级别较高,更容易延误诊治,腹部超声是良好的筛查手段;(2)单纯的胰腺损伤通常不会危及生命,早期保守治疗,后期针对并发顽固假性胰腺囊肿的患儿,个性化选择合适的引流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损伤 假性胰腺囊肿 囊肿引流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儿童专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小儿外科急症病人的特点及应对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凯 张丹 +5 位作者 庞文博 陈巍 沈秋龙 王丽 王增萌 陈亚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北京某儿童专科医院小儿外科急症病人的疾病谱特征及应对措施。方法以2020年1月24日至2月24日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急诊就诊的患儿以及因急腹症于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北京某儿童专科医院小儿外科急症病人的疾病谱特征及应对措施。方法以2020年1月24日至2月24日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急诊就诊的患儿以及因急腹症于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与2018年、2019年1月24日至2月24日期间同条件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纵向对比,总结归纳患儿来源、诊断等信息。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本院外科急诊病例数为1655例,较2018年、2019年减少,但北京市来源病例达1048例(63.3%),就诊病例中急腹症达440例(26.6%),占比较2018年、2019年均有所升高。外伤病例占比与2018年、2019年无显著差异,但车祸伤患儿比例显著下降,由2018年的46例(3.5%)减少至2020年的5例(0.7%)。因急腹症住院治疗83例,较前稍有增加。疫情期间无一例需住院治疗的重症外伤病例。从构成比来看,阑尾炎为本院急腹症住院治疗的主要病种,对比本院三年阑尾炎患儿病例资料,发现2020年疫情期间阑尾炎患儿病例数较2018年、2019年增加,1个月内收治病例达61例;出现症状至手术时间超过3天的患儿比例达24.6%,高于2018年、2019年;患儿阑尾穿孔比例较2018年、2019年增加,达57.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大疫情启动一级响应后,北京某儿童专科医院小儿外科急诊病种结构有所改变,虽然病人总数显著减少,但需更加警惕急腹症,并注意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鉴别;住院部急腹症患儿多数病史时间长、病情重,应谨慎筛查,改变病房运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小儿外科 急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儿童消化道磁性异物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龙 王大勇 +5 位作者 张潍平 刘婷婷 沈秋龙 王丽 谢方南 李现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5期92-95,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儿童消化道磁性异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消化道磁性异物患儿84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开腹组(42例)、腹腔镜组(30...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儿童消化道磁性异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消化道磁性异物患儿84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开腹组(42例)、腹腔镜组(30例),余12例腹腔镜中转开腹的患儿未被纳入分组。比较两组磁性异物数量、磁性异物分布位置、磁性异物所致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消化道磁性异物分布在空回肠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肠梗阻发生率、异物导致消化道穿孔发生率、消化道穿孔数量、内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手术在小儿消化道磁性异物的治疗上与开腹手术疗效相当,术者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磁性异物 腹腔镜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汲取前行力量 被引量:1
7
作者 沈秋龙 《创造》 2022年第6期35-38,共4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在一次次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完成了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原因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在一次次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完成了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斗争 百年历程 始终坚持 六中全会 重大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奋力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8
作者 沈秋龙 《创造》 2023年第10期21-23,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为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临沧党校实际,紧扣市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为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临沧党校实际,紧扣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折不扣地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校事业 根本遵循 开学典礼 中央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 前进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应用于胆道闭锁肝纤维化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沈秋龙 陈亚军 +4 位作者 王增萌 张廷冲 庞文博 舒俊 彭春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用于评估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程度的可靠性以及相关界值,为胆道闭锁无创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31例胆道闭锁患儿术中肝脏病理、术前Fibroscan检查以...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用于评估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程度的可靠性以及相关界值,为胆道闭锁无创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31例胆道闭锁患儿术中肝脏病理、术前Fibroscan检查以及血液学指标。其中Fibroscan检查结果以肝脏硬度测量值(LSM)表示。获取样本病例Kasai手术中取得并保存的肝脏病理标本,应用Masson染色评定肝纤维化程度。统计分析LSM、各项血液学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用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在诊断胆道闭锁肝硬化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对31例胆道闭锁术中肝脏病理进行Metavir分级,其中无F0和F1,F2组4例,F3组20例,F4组7例;无肝硬化组(F0-F3)24例,肝硬化组(F4)7例。以肝脏病理分级不同分组(F2、F3、F4),LSM分别为(9.10±3.30)kPa、(11.02±3.31)kPa、(22.86±12.43)kPa;APRI指数分别为1.76±1.12、2.34±1.93、2.72±2.36。LSM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行组内均值比较,LSM在F2与F4、F3与F4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而在F2与F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RI指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1)。LSM和APRI用于判断胆道闭锁肝硬化(F4)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886和0.536。LSM以15.15kPa为界值,APRI以1.855为界值,判断F4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57、0.917、0.750、0.957和0.714、0.583、0.357、0.882。结论Fi—broscan检查可用于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LSM判别胆道闭锁患儿是否已达肝硬化的界值为15.15kPa,其准确性明显高于APRI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肝硬化 瞬时弹性成像
原文传递
囊肿型与非囊肿型Ⅲ型胆道闭锁预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秋龙 陈亚军 +5 位作者 张廷冲 彭春辉 庞文博 王增萌 吴东阳 肖广阔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792-1794,共3页
目的探讨Ⅲ型胆道闭锁中囊肿型与非囊肿型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通外科的Ⅲ型胆道闭锁患儿共98例,其中囊肿型7例,非囊肿型91例。按术后总胆红素降至正常的时间,以3个... 目的探讨Ⅲ型胆道闭锁中囊肿型与非囊肿型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通外科的Ⅲ型胆道闭锁患儿共98例,其中囊肿型7例,非囊肿型91例。按术后总胆红素降至正常的时间,以3个月、6个月为时间截点,分为优(〈3个月)、良(3~6个月)、差(〉6个月)3组。对比囊肿型与非囊肿型患者在优、良、差组中所占比例,以评估2组患儿退黄速度的快慢;绘制生存曲线比较2组3年生存率情况。结果7例囊肿型胆道闭锁中,优2例,良3例,差2例;91例非囊肿型胆道闭锁中,优33例(36.3%),良26例(28.6%),差32例(35.1%)。囊肿型与非囊肿型的手术日龄分别为(98.14±47.42)d和(76.95±22.3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2,P=0.284)。囊肿型与非囊肿型术后自肝生存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其中1年、2年、3年的自肝生存率分别为85.7%(6/7例)和65.9%(60/91例)、71.4%(5/7例)和58.2%(53/91例)、71.4%(5/7例)和52.8%(48/91例)。囊肿型和非囊肿型的3年自肝生存率分别为优组100.0%(2/2例)和75.8%(25/33例),良组100.0%(3/3例)和69.2%(18/26例),差组0和15.6%(5/32例),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Ⅲ型胆道闭锁中,囊肿型术后的退黄速度及术后3年自肝生存率与非囊肿型相当。Kasai术后6个月内达完全退黄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囊肿型 预后 自肝生存率
原文传递
单中心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总结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秋龙 陈亚军 +5 位作者 彭春辉 庞文博 张丹 王增萌 王丽 吴东阳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907-910,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继发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年龄分布、病史时间(从出现腹痛、呕吐、血便等临床相关症状到诊断肠套叠的时间... 目的 探讨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继发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年龄分布、病史时间(从出现腹痛、呕吐、血便等临床相关症状到诊断肠套叠的时间)及发生肠管坏死相关因素。本组男69例,女29例;中位年龄5岁4个月。继发于梅克尔憩室27例,淋巴瘤和P-J息肉均为17例,幼年性息肉15例,紫癜13例,肠重复畸形4例,其他5例。有腹痛表现85例,呕吐65例,血便25例,肠管坏死23例。结果 本组大于3岁者77例,小于1岁者7例。继发于淋巴瘤及紫癜者,均大于3岁。继发于淋巴瘤、紫癜和P-J息肉患儿中大于5岁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2.4%(14/17)、84.6%(11/13)和82.4%(14/17)。继发于梅克尔憩室患儿病史时间小于48 h者占74.1%(20/27)。继发于息肉(幼年性息肉和P-J息肉)及淋巴瘤患儿病史时间大于48 h者占比较高分别为65.6%(21/32)和82.4%(14/17)。病史时间在24~48 h者和继发于紫癜者的肠管坏死占比最高,分别为70.6%(12/17)和46.2%(6/13),而便血及电解质紊乱对肠套叠发生肠管坏死的指示意义并不大。结论 继发性肠套叠的继发因素以梅克尔憩室和息肉为主。随年龄增大,息肉、淋巴瘤及紫癜继发的可能性越大。紫癜继发者最易发生肠管坏死,需及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儿童 病因概率
原文传递
胆道闭锁Kasai手术的精准处理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亚军 李万福 +6 位作者 张廷冲 王增萌 沈秋龙 庞文博 彭春辉 舒俊 张丹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32-834,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Kasai手术的精准操作技巧,提高术后黄疸消退率,改善胆道闭锁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89例Ⅲ型胆道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17例,女72例,男女之比为1...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Kasai手术的精准操作技巧,提高术后黄疸消退率,改善胆道闭锁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89例Ⅲ型胆道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17例,女72例,男女之比为1.63:1.00;年龄34—110d,平均76d。189例均用针形电刀解剖肝门部锥形纤维组织块,剪除肝门处闭锁的肝外胆道,行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恢复胆汁引流。保证胆汁良好引流的手术要点:(1)用针形电刀解剖肝门部锥形纤维组织块,可以微创,精准到位,减少出血;(2)电凝纤维组织块深面回流至门静脉的4~6支小静脉分支,肝门部锥形纤维组织块即达到门静脉分叉以上的解剖平面;(3)组织剪剪除游离的纤维组织块,断面压迫止血,局部可加用1:100000的肾上腺素液能起到更好的止血作用;(4)肝门空肠吻合先在纤维块的背侧预留针线备用,再吻合前壁,可降低肝门空肠吻合的难度,使吻合确切、到位;(5)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的胆支长度最好在60em以上,同时行矩形瓣防返流,以防止和减少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结果189例患儿术后早期均有胆汁样粪便经肛门排出;术后6个月,56.7%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总胆红素〈20μmol/L)。结论胆道闭锁Kasai手术的精准操作是胆道闭锁患儿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Kasai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系膜裂孔疝临床特点总结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增萌 陈亚军 +6 位作者 庞文博 彭春辉 张廷冲 张丹 吴东阳 王凯 沈秋龙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 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系膜裂孔疝患儿的临床特点,归纳诊治经验.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院普外科共收治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系膜裂孔疝患儿,统计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4例患儿初次手术年龄2岁... 目的 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系膜裂孔疝患儿的临床特点,归纳诊治经验.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院普外科共收治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系膜裂孔疝患儿,统计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4例患儿初次手术年龄2岁2个月至5岁2个月,既往行腹腔镜下/开腹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系膜裂孔疝发生时间为术后2d至13个月.临床均表现为腹痛、呕吐;其中1例患儿腹腔引流管引流血性液体,另3例患儿均有特征性强迫半坐位,平卧后腹痛加重.3例患儿腹部超声结果提示Roux-en-Y代胆道肠袢旋转、系膜水肿,伴肠管积液扩张.1例患儿生化结果提示总胆红素轻微升高,3例患儿生化结果提示转氨酶轻微升高.术中探查均为小肠自代胆道肠袢下方系膜裂孔钻过,引起内疝,继发代胆道肠袢扭转.2例患儿无肠管坏死,予复位后关闭系膜裂孔;1例患儿发生长段肠坏死,经历2次手术切除吻合肠管并再次重建胆道后,呈短肠综合征状态;1例患儿发生长段肠坏死、肠吻合口瘘,经历4次手术切除坏死肠管并再次重建胆道后恢复.结论 腹腔镜下/开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务必严密关闭代胆道肠袢后方系膜裂孔,防止术后系膜裂孔疝发生;此种系膜裂孔疝患儿常表现出强迫体位,血生化肝功损害和腹部超声提示升枝肠管扭转伴肠管积液扩张是特征性表现;需及时手术治疗,否则可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先天性 短肠综合征 腹腔镜
原文传递
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25例治疗经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丹 陈亚军 +4 位作者 王增萌 沈秋龙 彭春辉 庞文博 王丽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总结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25例自发性胆道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患儿男性7例,女性18例,男女比例1:2.57,平均年龄2.4... 目的总结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25例自发性胆道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患儿男性7例,女性18例,男女比例1:2.57,平均年龄2.41岁,最大10岁,最小11个月。术前彩超诊断21例,阳性率84.0%,准确率100%。25例患儿中2例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23例急诊手术治疗。其中9例患儿采用胆囊造瘘+肝门部置管引流术(胆囊造瘘组);14例患儿采用胆总管置管+肝门部置管引流术(胆总管置管组)。胆囊造瘘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5.2d,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33.3%);胆总管置管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1d,发生术后并发症2例(14.2%)。24例患儿术中或术后明确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或“胰胆管合流异常”。23例患儿在病情稳定后择期接受胆道重建术,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1)儿童自发性胆道穿孔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关系密切,胰胆管合流异常是其发病基础;(2)胆道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及胆道特有的血供特点是自发性胆道穿孔的重要发病因素;(3)应重视彩超检查诊断该病的重要作用;(4)对于病灶没有局限、有明显腹膜刺激征的患儿应积极手术治疗,胆总管置管+肝门部置管引流是其理想术式;(5)所有术中或术后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或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患儿均应择期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胆道穿孔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胰胆管合流异常 胆总管引流 引流管 胆囊造瘘术
原文传递
单中心胆道闭锁Kasai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诊治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增萌 陈亚军 +6 位作者 庞文博 彭春辉 张丹 沈秋龙 吴东阳 王丽 王凯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分析胆道闭锁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诊治策略及预后情况。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普外科共收治胆道闭锁患儿行Kasai手术治疗358例。随访资料完整、到达随访终点患儿310例,失访48例,10例出现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 目的分析胆道闭锁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诊治策略及预后情况。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普外科共收治胆道闭锁患儿行Kasai手术治疗358例。随访资料完整、到达随访终点患儿310例,失访48例,10例出现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对出现术后并发症的10例患儿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Kasai术后出现早期肠道并发症患儿男6例,女4例,本中心Kasai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0/358)。术后均表现为呕吐腹胀,症状出现时间为术后(4±1.7)d,时间范围2~7 d。其中3例患儿呕吐黄绿色液体,其余呕吐胃液;此外还有腹引流管引流血性腹水1例,血便1例。立位腹平片均提示肠梗阻,其中6例伴有腹腔游离气。二次手术时间为Kasai术后(6.2±3.6) d,时间范围3~16 d。术中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9例,小肠套叠1例;其中6例气腹患儿均存在空肠Roux-Y端侧吻合口漏,行修补术;另有6例患儿存在肠管坏死,行肠管切除吻合。有2例患儿分别因肠穿孔、Roux-Y端侧吻合口漏行3次手术治疗,分别为肠造瘘术及吻合口漏修补术。住院时间(33.9±28.3) d,范围16~99 d。较我院标准住院时间14 d明显延长。经随访,10例患儿中有5例出现Kasai术后早期胆管炎(术后1个月内),较本中心既往胆管炎发病率9.9%明显升高。10例早期肠道并发症患儿术后3个月有2例黄疸清除,术后6个月有3例黄疸清除,术后1年自肝生存4例。结论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表现为腹胀、呕吐,多发生于术后1周内,多为粘连性肠梗阻,容易引起梗阻点近端的空肠端侧吻合口漏,宜尽早手术解除梗阻。Kasai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对远期自肝生存情况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肠梗阻 手术后并发症 Kasai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51例儿童术后肠套叠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东阳 陈亚军 +6 位作者 彭春辉 庞文博 王增萌 张丹 沈秋龙 王丽 王凯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总结儿童术后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51例儿童术后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分析其年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51例患... 目的总结儿童术后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51例儿童术后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分析其年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51例患儿中,2岁以下33例(64.7%)。腹膜后手术17例(33.3%),腹腔内手术34例(66.7%)。肠梗阻症状出现于术后1周以内者46例(90.2%),2周以内者49例(96.1%),主要表现为胃管内胆汁性胃液引流持续增多、呕吐或腹胀,血便、阵发性腹痛及腹部包块少见。26例术前行腹部超声均提示肠套叠。51例均经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小肠套叠49例(96.1%),回结型套叠2例,仅5例肠套叠因肠坏死而行肠切除吻合,余46例均经手法复位。51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术后肠套叠多发生于术后1周以内,与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在发病时间上有明显差别。其症状不典型,腹部超声因其较高的诊断率应做首选检查。术后肠套叠多为小肠套叠,因粘连的存在,罕有自行松解的机会,需尽早手术干预,早期手术多能手法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肠切除术 预后
原文传递
胆道闭锁术后肝脏FibroScan值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舒俊 陈亚军 +5 位作者 张廷冲 彭春辉 庞文博 张丹 王增萌 沈秋龙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术后肝脏硬度测量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的动态变化规律及LSM与血液学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评估胆道闭锁预后及序贯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普外科就诊的85例胆道闭...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术后肝脏硬度测量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的动态变化规律及LSM与血液学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评估胆道闭锁预后及序贯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普外科就诊的85例胆道闭锁患儿LSM和血液学指标。LSM和各项血液学指标均在同-天测得,共计224份统计资料。LSM由瞬时弹性成像仪(FibroScan)测定,血液学检查指标包括血小板(PLT)、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r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把所收集到的224份统计资料按照接受检查的时间顺序分成12组。结果LSM与ALP、AST、GGT、TBIL、TBA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1、0.171、0.243、0.194、0.327,P值均〈0.01),与PLT、ALB呈负相关(r分别为-0.267、-0.249,P值均d0.01)。胆道闭锁术后LSM先上升,至术后3个月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至术后1年6个月,然后维持这-水平上下波动。术后血清ALT变化趋势与LSM基本-致。术后3个月血清TBIL和LSM均出现一个峰值。术后3个月LSM与其他各组LS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24份统计资料中,LSM的最大值为75.0kPa,共出现5次,有4次出现在术后3个月,这4例患儿中的2例因胆管炎和/或顽固性腹水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8个月死亡。结论胆道闭锁术后LSM呈动态变化,LSM与肝细胞的损伤情况及肝纤维化密切相关,血清ALT和TBIL水平可能影响LSM评价肝纤维化的准确性,胆道闭锁术后3个月LSM最高,术后3个月较高的LSM可能预示着较差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肝硬化 瞬时弹性成像
原文传递
72例儿童腹内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增萌 陈亚军 +6 位作者 张丹 彭春辉 庞文博 沈秋龙 吴东阳 王丽 王凯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10期763-768,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腹内疝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儿童腹内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于我科的72例腹内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病例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及预后,总结儿童腹内疝的临床... 目的分析儿童腹内疝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儿童腹内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于我科的72例腹内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病例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及预后,总结儿童腹内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72例腹内疝患儿男女比例2.43:1,年龄2d-14岁3个月(中位3岁5个月),多发于2岁以内尤其1岁以内的患儿;发病到就诊时间为5-312h(中位时间47h),最常见临床症状为腹痛(哭闹)伴呕吐(94.4%),55.6%患儿有发热,30.6%患儿有休克表现;59.7%患儿腹腔穿刺可见血性腹水;术前平均白细胞数量(15.95±8.36)×10。/L,中性粒细胞比例(73.2±15.8)%,50%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87.22±59.30)mg/dl;腹部超声检查结果:72例患儿中77.8%提示肠梗阻,68.1%提示腹水,59.7%提示内疝,9.7%提示肠坏死。结果手术探查见先天性腹内疝(肠系膜裂孔疝、梅克尔憩室索带内疝、先天性索带内疝、十二指肠旁疝)占93.1%,后天性腹内疝(既往手术粘连索带内疝、Roux-Y胆枝肠系膜裂孔疝、外伤性肠系膜裂孔疝)占6.9%,55.6%患儿存在肠坏死,切除坏死肠管长度10-300cm(中位长度80cm);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休克症状(P=0.001)、血性腹水(P=0.000)、C-反应蛋白升高(P=0.009)对肠坏死具有提示意义;一期手术治愈62例,其余10例患儿中6例分期手术治疗(肠外置、肠造瘘),2例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再次入院行保守治疗,1例术后肠穿孔再次手术;1例术后肠扭转再次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儿童腹内疝1岁以内为高发年龄,常见症状表现为腹痛(哭闹)伴呕吐,病因大部分为先天因素,肠系膜裂孔疝为最常见病因。腹部超声对腹内疝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血性腹水是立即手术的指征,休克、血性腹水、C-反应蛋白升高对肠坏死具有提示意义。腹内疝手术方法为切除坏死肠管、梅克尔憩室,去除纤维索条,修补裂孔疝环,必要时行肠外置或肠造瘘手术。经及时手术治疗,儿童腹内疝总体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疝 肠梗阻 预后
原文传递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肝脏纤维化及生化指标变化趋势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增萌 陈亚军 +7 位作者 沈秋龙 张廷冲 彭春辉 庞文博 张丹 吴东阳 冯欣 王丽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研究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肝脏纤维化及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随访的胆道闭锁Kasai术后患儿进行复查资料收集,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资料... 目的研究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肝脏纤维化及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随访的胆道闭锁Kasai术后患儿进行复查资料收集,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资料完整的121例纳入研究。按照Kasai术后胆红素降至正常的时间,以术后3个月、6个月为界分为优、良、差三组,获取患儿术时年龄、术前和术后Fibroscan肝脏硬度测量值及生化结果,绘制趋势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各组患儿Kasai术后肝脏纤维化及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纳入本研究胆道闭锁患儿共121例,男69例(57.0%),女52例(43。0%);其中优组63例(52.1%),良组34例(28.1%),差组24例(19.8%)。三组患儿术时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Fibroscan肝脏硬度测量值在术后1年内波动进展,1年后趋于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优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良组与差组患儿Fibroscan肝脏硬度测量值在术后1年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良组患儿总胆红素在术后前3个月下降较快,随后缓慢下降,至术后6个月稳定于正常值,而差组患儿总胆红素术后前2个月下降较快,但随后出现较大波动。三组患儿ALT趋势图均在术后1个月出现波峰,优良组术后1~6个月有所下降,但之后持续波动不能稳定,差组持续波动;三组患儿AST术后6个月内有所下降,但之后波动较大不能稳定。三组患儿GGT术后1个月达到最高峰,至术后6个月下降较快,随后逐渐趋于稳定小幅波动。结论①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1年内肝脏纤维化波动性进展,自肝存活超过1年者肝纤维化情况进展缓慢趋于稳定,优组患儿在2年后更加稳定;②Kasai术后1个月内胆红素下降最快,3~6个月胆红素可降至正常的患儿,其胆红素水平可维持长期正常;③肝脏炎症、胆管反应、功能损害在术后仍继续进展,术后1个月开始减轻,术后6个月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肝纤维化 生物学标记
原文传递
前会阴入路手术治疗女童感染性直肠前庭瘘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增萌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 +5 位作者 陈亚军 张廷冲 庞文博 彭春辉 张丹 沈秋龙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3-785,共3页
目的总结前会阴入路治疗感染性直肠前庭瘘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前会阴入路手术治疗的107例感染性直肠前庭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1岁6个月至14岁,平均3岁10个月。临床表现为新生儿满月前后有明确的前庭部... 目的总结前会阴入路治疗感染性直肠前庭瘘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前会阴入路手术治疗的107例感染性直肠前庭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1岁6个月至14岁,平均3岁10个月。临床表现为新生儿满月前后有明确的前庭部感染病史,感染控制后,排气或排稀便时,自前庭部瘘口有气体或少量粪便漏出。前会阴入路的手术要点:向直肠内顺序填塞无菌绷带防止术野污染,确定前庭部瘘口位置,当瘘口细小无法辨别时,可借助亚甲蓝等有色液体作为示踪剂来显示瘘口。在瘘口周围缝牵引线,用针形电刀游离瘘管,瘘管长6mm左右,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用蚊氏钳通过肛门口可探及瘘管内口和瘘管,并可依此来预估分离的层次;瘘管直径〈3min,可紧贴直肠壁缝扎并切除瘘管;瘘管直径〉3mm,基底部较宽广,切除瘘管后行黏膜外间断或连续缝合直肠壁缺损为妥。缝合两侧耻尾肌并逐层缝合切口,勿留死腔。结果107例患儿,瘘口一期愈合97例(90.7%),会阴外观良好;感染复发的10例(9.3%)患儿经对症处理,其中5例于术后3周左右愈合;另外5例中的2例于第一次手术半年以后行再次行前会阴瘘管切除修补手术痊愈,余3例尚未进一步处理。结论前会阴入路治疗感染性直肠前庭瘘的手术方法简便、安全,手术效果确实。手术年龄3至5岁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前庭瘘 会阴手术 瘘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