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水泥型人工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43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沈海琦 刘燚 +3 位作者 唐金山 桂鉴超 宋华荣 王黎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73-1776,共4页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3/2005-1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3例,男17例,女26例;陈旧性骨折8例,其余35例患者均为新鲜骨折。新鲜骨折类型按Eva...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3/2005-1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3例,男17例,女26例;陈旧性骨折8例,其余35例患者均为新鲜骨折。新鲜骨折类型按Evance分类,Ⅲ型18例,Ⅳ型12例,Ⅴ型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关节假体进行置换。记录置换时间,置换过程中出血量,置换后住院天数,Charnley评分及围置换期并发症。结果:43例患者置换均顺利完成,置换时间60~90min,置换过程中出血量200~500mL,平均卧床9.4d。除1例全髋关节置换后由于肺癌死亡外,其余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全部患者未出现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脱位等严重并发症,无假体松动、下沉、脱位。置换后9~12个月Charnley评分优23例,良17例,中3例,优良率达到92.8%。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缓解髋关节疼痛,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好置换前综合评估和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灵”对家兔骨折愈合相关血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沈海琦 马勇 李运蔓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7-48,共2页
本实验取家兔 80只 ,雌雄各半 ,制备骨折模型后 ,按体重随机分为 5组 ,给药组内服接骨灵 (分高、中、低剂量组 )、伤科接骨片 ;空白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骨折后 2 w、4 w、6w分别经耳缘静脉采血 ,行血清碱性磷酸酶、血钙及血磷含量检查 ... 本实验取家兔 80只 ,雌雄各半 ,制备骨折模型后 ,按体重随机分为 5组 ,给药组内服接骨灵 (分高、中、低剂量组 )、伤科接骨片 ;空白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骨折后 2 w、4 w、6w分别经耳缘静脉采血 ,行血清碱性磷酸酶、血钙及血磷含量检查 ,观察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 :接骨灵能够增加血清磷酸酶的活性 ,降低血钙 ,升高血磷和钙磷乘积 ,从而说明其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灵 骨折 碱性磷酸酶 血钙 血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调套式栓钉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海琦 沈洲 +6 位作者 曾逸文 尹宏 黄河 桂鉴超 戴志宏 姚京东 王钢锐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3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可调套式栓钉 胫骨平台骨折 韧带损伤 股骨髁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灵”促进骨折愈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沈海琦 马勇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345-348,共4页
取家兔80只,雌雄各半,制备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内服中药验方“接骨灵”(分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对照组内服伤科接骨片(大连中药厂);空白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骨折后2周、4周、6周后分别处死实验动物.取骨折端标... 取家兔80只,雌雄各半,制备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内服中药验方“接骨灵”(分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对照组内服伤科接骨片(大连中药厂);空白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骨折后2周、4周、6周后分别处死实验动物.取骨折端标本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对参与成骨活动的细胞、胶原的形态和分布,间质中的钙化过程以及各类骨痂的生长情况作客观描述.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实验用药对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影响,并以此说明中药接骨又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灵 骨折 电镜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淋巴结—静脉分流术治疗下肢慢性淋巴水肿14例分析
5
作者 沈海琦 徐杰 +2 位作者 曾逸文 尹宏 戴志宏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551-554,共4页
应用改良淋巴结一静脉分流术治疗Ⅱ、Ⅲ期下肢慢性淋巴水肿14例。术后随访1~8年,按Tosatti-Campisi-Coll的临床治疗标准评价,结果均为“好”和“较好”;下肢炎症发作频次均为0;患肢5处周径测量,其“消肿”平均值平均消退4.5cm。... 应用改良淋巴结一静脉分流术治疗Ⅱ、Ⅲ期下肢慢性淋巴水肿14例。术后随访1~8年,按Tosatti-Campisi-Coll的临床治疗标准评价,结果均为“好”和“较好”;下肢炎症发作频次均为0;患肢5处周径测量,其“消肿”平均值平均消退4.5cm。结果表明该改良法近、远期疗效满意,且切口小,省时省力,易于操作,易被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淋巴水肿 淋巴结 静脉 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淋巴管(结)静脉多经路吻合术治疗下肢慢性淋巴水肿21例报告
6
作者 沈海琦 曾逸文 尹宏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438-439,共2页
关键词 下肢 显微外科手术 淋巴水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灵”治疗骨折198例临床观察
7
作者 沈海琦 马勇 周福贻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03-203,共1页
关键词 骨折 接骨灵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锻炼 被引量:36
8
作者 朱超 沈海琦 +3 位作者 侯明夫 梁斌 唐金山 顾强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探讨在康复锻炼中采用肘外翻练习在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中的作用。[方法]将13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术后采取骨科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肘外翻练习组术后除常规功能锻炼外同时遵循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 [目的]探讨在康复锻炼中采用肘外翻练习在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中的作用。[方法]将13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术后采取骨科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肘外翻练习组术后除常规功能锻炼外同时遵循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原则行肘外翻练习。[结果]所有病例都得到1~2年的随访,平均1.5年,治疗效果:肘外翻练习组优良率91.2%,对照组优良率78.5%;肘外翻练习组肘内翻发生率7.4%,对照组肘内翻发生率20%,无论是优良率还是肘内翻发生率,2组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肘外翻练习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康复中应用肘外翻性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使患儿肘关节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黄河 王黎明 +2 位作者 桂鉴超 宋华荣 沈海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94-897,共4页
[目的]通过对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以及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别。[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63例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动力髋螺钉的治疗方法,经... [目的]通过对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以及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别。[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63例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动力髋螺钉的治疗方法,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比较两组间在术后的并发症、累积生存率、术后髋部的功能评分及丢失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异同。[结果]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方面几乎没有显著的不同,术后的并发症也未显示不同的术式所造成的全身状况的差异,但就局部症状而言,DHS组出现了内固定穿出骨皮质以及内侧皮质坍塌所形成的髋内翻现象,而半髋组病人则出现了不明原因的髋部疼痛,但无假体松动和感染的诊断依据,DHS组髋关节综合评分下降了8.6%,而半髋组则下降了9.2%,因此从功能恢复的角度来看两组间也不能确定何种术式更值得推荐。[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的粗隆骨折患者,手术固然是希望能获得与术前相同的功能活动,但其首要目的还是能提供给病人更多早期活动的条件,因此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较为合理的替代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钢锐 王大林 +4 位作者 王黎明 曾逸文 徐杰 蒋纯志 沈海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902-1904,共3页
[目的]探讨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1例MRSA感染的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程3-12个月,平均8个月。将病灶部位彻底清创,填入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配合全身使... [目的]探讨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1例MRSA感染的慢性骨髓炎患者,病程3-12个月,平均8个月。将病灶部位彻底清创,填入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配合全身使用抗生素。[结果]21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18-54个月,平均25.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带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是治疗MRSA感染的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MRSA 人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调套式栓钉与普通螺钉治疗伴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燚 严建军 沈海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8期8970-8973,共4页
背景:以往采用门钉、钢丝、聚酯双股线加钮扣等方法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存在固定不确切,再次分离发生率高等问题。目的:对比观察新型自制可调套式栓钉与普通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03/2008-09南京市第一... 背景:以往采用门钉、钢丝、聚酯双股线加钮扣等方法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存在固定不确切,再次分离发生率高等问题。目的:对比观察新型自制可调套式栓钉与普通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03/2008-09南京市第一医院和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13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66例采取新型可调套式栓钉固定,47例采取普通螺钉固定。根据临床标准评估两种固定方式的优质率与优良率。结果与结论:9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11年,X射线平片显示94例患者均骨折愈合。除开放性伤口外,其余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滑囊炎及感染发生。新型可调套式栓钉治疗者中优49例,良4例,差1例,优质率为91%,优良率为98%;普通螺钉治疗者中优30例,良6例,差4例,优质率为75%,优良率为90%。两组优质率和优良率差异均显著性意义。提示运用新型可调套式栓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相对于普通螺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能更好地恢复胫腓间正常解剖结构,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下胫腓联合分离 新型可调套式栓钉 普通螺钉 骨科植入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体会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中连 沈海琦 刘燚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5期359-360,共2页
尺骨冠状突是尺骨半月关节面前端的骨突,为肱肌副附着点,可阻止尺骨向后脱位,防止肘关节过度屈曲,对维护肘关节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当高处坠落或摔倒时,肘关节过伸,暴力沿尺骨向上传导,冠状突与肱骨滑车相撞而骨折。此外,肱肌... 尺骨冠状突是尺骨半月关节面前端的骨突,为肱肌副附着点,可阻止尺骨向后脱位,防止肘关节过度屈曲,对维护肘关节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当高处坠落或摔倒时,肘关节过伸,暴力沿尺骨向上传导,冠状突与肱骨滑车相撞而骨折。此外,肱肌急剧收缩亦可造成冠状突骨折。成人可伴肘关节脱位,青少年可伴尺骨鹰嘴、桡骨小头及髁部骨折,这些并发骨折亦应相应处理,选择适宜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冠状突 骨折 手法 骨科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附28例报告)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京东 杨洪武 +3 位作者 喻忠 王黎明 沈海琦 徐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4期269-270,共2页
关键词 胫骨远端 开放粉碎性骨折 2003年 1998年 小切口复位 内固定治疗 外固定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骨质疏松与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侧假体初始稳定性之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桂鉴超 沈海琦 +5 位作者 王黎明 黄河 顾湘杰 马昕 陈劲松 王以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 探讨股骨骨质疏松对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侧假体初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30具尸体股骨标本分别行非骨水泥有肩托 (NCC)、无肩托 (NCNC) ,骨水泥有肩托 (CC)、无肩托(CNC)假体置换。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行轴向载荷及扭转力矩下微动... 目的 探讨股骨骨质疏松对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侧假体初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30具尸体股骨标本分别行非骨水泥有肩托 (NCC)、无肩托 (NCNC) ,骨水泥有肩托 (CC)、无肩托(CNC)假体置换。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行轴向载荷及扭转力矩下微动测定。结果 正常骨质量组、及轻度、中度、重度骨质疏松组之间的扭转稳定性差异显著。除了正常骨质量组与轻度骨质疏松组之间的轴向稳定性差异不显著外 ,其余组间有明显的差异。正常骨质量组 :CNC的扭转稳定性与CC无差异 ,只是轴向稳定性不如CC。就非骨水泥假体而言 ,NCC的轴向稳定性等同于CNC ,但扭转稳定性不及CNC。NCNC除了能减少假体杆端的微动外 ,其余稳定性与NCC无差异。骨质疏松组 :CC的近段轴向稳定性要优于CNC(除了重度骨质疏松组外 ) ,但远段轴向稳定性 (除了中度骨质疏松组外 )和扭转稳定性无差异。结论 股骨干骺段骨密度BMD≤ 1 0 6g cm2 应选用骨水泥假体。正常骨质量的患者采用非骨水泥假体置换 ,术后轴向稳定性很好 ,完全可以承受站立负重 ,只是应避免扭转的动作。非骨水泥假体有无肩托对初始稳定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质疏松 人工髋关节置换 初始稳定性 相关性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生化指标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超 沈海琦 +2 位作者 蒋军 石演皓 王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093-3096,共4页
目的:制作兔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动物模型,动态观察其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分析这些指标变化在间隔综合征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6/08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取15只新西兰兔,用止血带紧... 目的:制作兔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动物模型,动态观察其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分析这些指标变化在间隔综合征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6/08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取15只新西兰兔,用止血带紧密包扎一侧小腿8h后松开,制作间隔综合征动物模型。在实验前以及松开止血带后2,12,24,48,96h、1周和2周动态检测血浆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同时采用Whiteside法监测小腿胫前间室内压。在松开止血带后24h由耳缘静脉注射85MBq99Tcm-PYP行SPECT静态及延迟显像,以双侧小腿为感兴趣区,半定量分析伤侧小腿与健侧小腿放射性核素摄取比值(T/NT)。实验结束后取伤侧小腿胫前肌肉和腓深神经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15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松开止血带2h后,血浆中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即急剧升高,分别为实验前的20,6,6,2倍,24h后达到峰值,分别为实验前的37,13,12和3倍;松开止血带2h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急剧降至实验前的一半,至24h为实验前1/3。至松开止血带1周,丙二醛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才恢复至实验前水平,而其他指标与实验前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②松开止血带后,伤侧小腿迅速肿胀,在12h后筋膜室内压已达到4.0kPa以上,并在24h后达到峰值[(7.3±0.4)kPa],此时静态和动态显像均显示伤侧小腿吸收核素量明显大于健侧肢体,比值约为2倍左右,显示伤侧小腿静脉回流明显受阻。③病理显示肌肉和神经标本明显坏死呈不可逆性变化。结论:成功制作了兔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动物模型,血浆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的变化能客观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动态、连续监测这些指标能为早期诊断及评估间隔综合征病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综合征 磷酸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草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钢板整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黎明 徐杰 +5 位作者 姚京东 荆珏华 沈海琦 侯明夫 桂鉴超 曾逸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颈椎前路钢板整合椎间融合器 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6
17
作者 蒋军 沈海琦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6期524-526,共3页
关键词 骨筋膜室综合征 综合征诊断 治疗 四肢血管损伤 感觉运动功能 器官功能衰竭 软组织创伤 外固定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内钉术前无创体表测量股骨长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斌 王黎明 +6 位作者 蒋纯志 沈海琦 丁竞竞 孙强 徐燕 顾强荣 徐晨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171-1174,I0006,共5页
目的: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骨折的常用内植物,如长度和股骨匹配良好,可增加力学稳定性,减少并发症。为确定股骨髓内钉长度,文中设计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并进行回顾性检验,探讨在手术前无创体表测量股骨长度的方法和结果。方法:选择自2... 目的: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骨折的常用内植物,如长度和股骨匹配良好,可增加力学稳定性,减少并发症。为确定股骨髓内钉长度,文中设计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并进行回顾性检验,探讨在手术前无创体表测量股骨长度的方法和结果。方法:选择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接受髓内钉手术且符合入组标准的股骨骨折患者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19~84岁,平均46.3岁,身高158~195cm,平均168.5cm,体质指数17.6~31.2,平均22.8°平卧时分别取屈膝90°和伸膝0°2种体位,经体表测量患者健侧股骨自大转子顶点到股骨外侧髁关节缘之间的直线距离。手术后运用数字摄片,以髓内钉作为参照物,计算实际影像放大率,间接计算出健侧股骨的实际长度,称为Dicom影像测量法。以此为金标准,分别与屈膝位和伸膝位测量值以及两者的均值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屈膝位法、伸膝位法和均值法与Dicom影像测量法所得测量结果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5、0.97(P〈0.001);回归判定系数R。分别为:0.93、0.91、0.94;3种方法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均值测量法的相关系数最大,且样本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较好,提示该方法可能较好的用来估计影像测量法所得结果。对手术前正确判断髓内钉的长度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股骨 髓内钉 术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骺段骨密度对股骨质量评价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桂鉴超 沈海琦 顾湘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骺段骨密度对股骨质量评价作用。方法  30侧股骨标本行骨密度与Singh指数测定 ,并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股骨干骺段骨密度与其他骨密度指标及 Singh指数、假体的稳定性高度相关。结论 股骨干骺段骨密度是评价股骨质...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骺段骨密度对股骨质量评价作用。方法  30侧股骨标本行骨密度与Singh指数测定 ,并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股骨干骺段骨密度与其他骨密度指标及 Singh指数、假体的稳定性高度相关。结论 股骨干骺段骨密度是评价股骨质量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质量 骨密度 髋关节置换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及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和平 杨洪武 沈海琦 《医学综述》 2008年第4期588-590,共3页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在临床较常见,其治疗视损伤程度及类型而不同,近年来临床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结果。文章简单地回顾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解剖、功能、损伤机制、诊断与分类,然后对其治疗原则、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并比...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在临床较常见,其治疗视损伤程度及类型而不同,近年来临床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结果。文章简单地回顾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解剖、功能、损伤机制、诊断与分类,然后对其治疗原则、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并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内侧副韧带 损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