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诏安县土源性肠道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汉杰 张远天 +1 位作者 徐婷 朱宝琴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3期80-81,共2页
目的:为了解诏安县土源性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点,人群选择3岁以上常住人口,粪便虫卵检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 目的:为了解诏安县土源性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点,人群选择3岁以上常住人口,粪便虫卵检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结果:调查3个村与1个街道共粪检2057例,查出寄生虫感染者77例,总感染率为3.7%,虫种感染率分别为:蛔虫0.5%,钩虫2.8%,鞭虫0.4%,感染1种寄生虫者占总感染人数的97.4%;农村地区感染率明显高于中心城区;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4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比40岁以下人群高,寄生虫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上升;农民感染率显著高于非农民、学生及学龄前儿童。结论:诏安县大部分地区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明显下降,但农村地区人群感染率仍达5.0%以上。土源性肠道寄生虫防治应以钩虫为对象,农村高年龄组女性为重点。采取实施改水改厕政策,人畜粪便严格无害化处理;改善卫生居住环境;加大宣传,提高居民健康意识等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源性肠道线虫:感染率 调查 诏安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5年漳州市诏安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汉杰 许志斌 +1 位作者 陈丹红 阮妹娇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4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2008—2015年诏安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本地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5年诏安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2008—2015年诏安县共报告手足口病6052例,年均发病率125.22/10万... 目的:分析2008—2015年诏安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本地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5年诏安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2008—2015年诏安县共报告手足口病6052例,年均发病率125.22/10万,重症8例,死亡0例,重症率1.32%。发病曲线呈双峰分布,高峰期为5-6月(27.07%)和9—10月(25.30%)。0~5岁儿童占91.54%,男童发病高于女童,散居儿童占93.29%。历年手足口病优势毒株呈动态变化,2008—2012年为EV71,2013、2015年为其他肠道病毒,2014年为CoxA16。重症病例均为农村散居儿童,EV71引起占87.5%。本地报告病例集中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报告病例仅占11.80%。重症病例发病至诊断平均时间间隔长于普通病例。回顾搜索2008—2015年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发现24起农村散居儿童手足口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但均未上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结论:诏安县手足口病罹患人群主要为农村散居儿童。建议进一步完善疫情监测网络,提高聚集性和暴发疫情早期识别能力,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儿童家长防病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疾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诏安县2005年蟑螂种类及季节消长调查
3
作者 沈汉杰 《医学动物防制》 2006年第8期572-572,共1页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掌握本地的蟑螂种类、组成、密度、活动规律、季节消长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杀灭措施,以及考核杀灭措施的效果等。
关键词 季节消长 蟑螂 诏安县 活动规律 杀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幼鱼肌醇需要量的研究
4
作者 林华杏 沈汉杰 +3 位作者 杨奇慧 谭北平 杨杰 迟淑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85-91,共7页
为研究肌醇(MI)对斜带石斑鱼幼鱼[初重:(16.94±0.06)g]生长、饲料利用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配方中分别添加MI 0(M 0组)、100(M 100组)、200(M 200组)、400(M 400组)、800(M 800组)、1600(M 1600组)mg/kg,制成6组饲料,投喂... 为研究肌醇(MI)对斜带石斑鱼幼鱼[初重:(16.94±0.06)g]生长、饲料利用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配方中分别添加MI 0(M 0组)、100(M 100组)、200(M 200组)、400(M 400组)、800(M 800组)、1600(M 1600组)mg/kg,制成6组饲料,投喂6组试验鱼(3个重复/组,30尾/组)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M 200、M400、M 800、M 1600组增重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转化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3.34%(M200),21.00%(M400),26.48%(M800),23.38%(M1600),饲料转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2.73%(M200),19.64%(M400),24.20%(M800),22.13%(M160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58.02%(M100),66.55%(M200),71.33%(M400),75.77%(M800),72.01%(M1600)。各试验组总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0.83%(M100),9.17%(M200),11.67%(M400),14.17%(M800),7.5%(M1600)。添加MI可显著降低谷草转氨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显著提高低密度脂蛋白(P<0.05)。由此得出,适量肌醇有助于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饲料利用率、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代谢;通过折线回归模型,以增重率为判定标识,饲料中添加482.6 mg/kg MI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的提高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肌醇 需要量 生长 饲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超低排放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沈亚光 郭欢欢 +1 位作者 卫平波 沈汉杰 《华电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52-58,共7页
为了解决氨法脱硫工艺常见的可溶性盐、气溶胶等粉尘排放超标问题,某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超低排放技术。该技术基于塔内结晶、塔外氧化的技术理念,对吸收塔浓缩区、吸收区、水洗区和除尘除雾区分别进行了针对性设计,采用2级不同... 为了解决氨法脱硫工艺常见的可溶性盐、气溶胶等粉尘排放超标问题,某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超低排放技术。该技术基于塔内结晶、塔外氧化的技术理念,对吸收塔浓缩区、吸收区、水洗区和除尘除雾区分别进行了针对性设计,采用2级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水洗层并将高效除尘除雾器与2级雾沫精除器进行组合;塔外氧化槽采用3层分布板技术,达到了充分氧化的目的,整体氧化率大于99%;2级水洗槽分质量浓度控制、逐级补水技术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洗效果,保证了系统的水平衡。该技术应用于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热电厂氨法脱硫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中,能满足国家超低排放要求,并通过了运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法脱硫 超低排放 塔内结晶 塔外氧化 不同质量浓度水洗层 高效除尘除雾器 雾沫精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腐蚀试验装置流体力学模型的建立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3
6
作者 邹冠驰 沈汉杰 +1 位作者 李成林 雍兴跃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3,共7页
设计了一套高速喷射腐蚀装置,喷射液流速度达150 m/s,并且在喷射过程中可以精确控制喷射速度。该装置能与电化学工作站联机,进行电化学测试。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建立喷射流体力学模型,确立了喷射速度、喷射冲击力和表面切应力与喷射压力... 设计了一套高速喷射腐蚀装置,喷射液流速度达150 m/s,并且在喷射过程中可以精确控制喷射速度。该装置能与电化学工作站联机,进行电化学测试。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建立喷射流体力学模型,确立了喷射速度、喷射冲击力和表面切应力与喷射压力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实验方法验证了流体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进行了喷射腐蚀实验。结果表明,由喷射液流产生的冲击力对喷射腐蚀及其形貌有很大的影响,并且与表面切应力共同作用引起阳极极化过程改变,加速电化学腐蚀。采用冲击力描述喷射腐蚀规律较表面切应力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装置 流体力学模型 喷射腐蚀 电化学测试 冲击力 表面剪切力
原文传递
不锈钢表层对空化与电化学腐蚀交互作用的纳米力学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茹 沈汉杰 +3 位作者 张雅琴 李栋梁 李彦嘉 雍兴跃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4-620,共7页
采用纳米压入测试技术,研究了阳极极化对空化作用下奥氏体不锈钢表层力学性能(纳米硬度H_(nano)和纳米弹性模量E_(nano))的影响,并结合失重法与腐蚀形貌分析,探讨了阳极极化对空泡腐蚀过程中协同效应机制的作用.同时,将表层平均纳米硬... 采用纳米压入测试技术,研究了阳极极化对空化作用下奥氏体不锈钢表层力学性能(纳米硬度H_(nano)和纳米弹性模量E_(nano))的影响,并结合失重法与腐蚀形貌分析,探讨了阳极极化对空泡腐蚀过程中协同效应机制的作用.同时,将表层平均纳米硬度与平均纳米弹性模量的比值定义为表层综合力学性能参数(H/E)_(nano).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阳极极化条件下,空泡腐蚀试样表层纳米硬度、弹性模量和表层综合纳米力学参数的演化规律存在很大差异.随着阳极极化电流增大,表层纳米硬度和表层综合纳米力学参数逐渐减小,表层纳米弹性模量逐渐增大.在空化作用下,当阳极极化处于钝化区时,其协同效应主要为空泡磨损起作用;当阳极极化处于钝化开始向过钝化状态转变时,其协同效应机制为腐蚀引起的磨损过程控制;一旦处于过钝化区,其协同效应则主要为磨损引起的腐蚀过程控制.奥氏体不锈钢表层纳米硬度是决定耐空泡腐蚀性能的关键因素.在空化与电化学腐蚀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随着电化学腐蚀增大,腐蚀引起的磨损失重量增大,即非Faraday失重增大,腐蚀表面也因此呈现坑、点、沟槽状的形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纳米压入技术 表层纳米力学性质 空化
原文传递
碘盐新标准实施前后诏安县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远天 阮妹娇 +2 位作者 吴惠雪 沈汉杰 吴森奇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了解诏安县居民碘盐含量新标准实施后的变化,提出干预措施,保证合格碘盐食用率。方法按照《福建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细则》,2010年到2014年每年从5个方位抽样,对居民户食用碘盐进行监测,根据GB/T13025.7-1999碘离子测定法测定食盐含... 目的了解诏安县居民碘盐含量新标准实施后的变化,提出干预措施,保证合格碘盐食用率。方法按照《福建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细则》,2010年到2014年每年从5个方位抽样,对居民户食用碘盐进行监测,根据GB/T13025.7-1999碘离子测定法测定食盐含碘浓度。结果诏安县2010—2014年5年监测的1 476份盐样中,每年碘盐覆盖率均≥95%,合格碘盐食用率均≥90%;非碘盐率降低;2012年调整盐碘浓度标准后,监测显示盐碘浓度中位数从调整前的29.3mg/kg下降到25.8mg/kg,但沿海和山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5年监测,盐碘的各项指标都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诏安县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食盐加碘浓度2012年后也基本调整到位,存在的少量的非碘盐可通过市场监管解决。还应进一步宣传食用碘盐的正确理念、持续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碘检测 碘缺乏病 诏安县
原文传递
汉中市2013-2014年整治非法行医情况分析
9
作者 张杰 沈汉杰 +1 位作者 石永超 刘镇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5年第6期825-826,共2页
目的了解2013-2014年汉中市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活动现状,为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活动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3-2014年汉中市非法行医案件相关数据,结合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打击非法行医专题调研报告和工作总结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4年... 目的了解2013-2014年汉中市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活动现状,为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活动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3-2014年汉中市非法行医案件相关数据,结合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打击非法行医专题调研报告和工作总结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4年汉中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共查处各类非法行医案件565件,其中责令停止执业活动211户(次),罚款199户(次)。违法主体多位于乡镇村,以盈利为目的,以私人性质为主、无证黑诊所居多。违法行为以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营业。结论基层乡镇村是非法行医的重灾区,盈利性私人诊所是非法行医监管重点,无证行医行为是打击非法行医的难点,罚款和责令停产停业是"打非"的主要手段,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是整治非法行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监督 非法行医 治理整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