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心组蛋白及染色质组装相关因子的分离、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莫志成 张勇 +2 位作者 李宏帆 吴宁华 (王羽)琲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48-952,共5页
目的为制备体外组装染色质所需的核心组蛋白及蛋白因子。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羟基磷灰石柱分离小牛胸腺细胞核心组蛋白H2A、H2B、H3及H4;应用昆虫表达体系表达了染色质组装相关子NAP-1、ACF(包括Acf-1和ISWI两个同时表达的组分),并... 目的为制备体外组装染色质所需的核心组蛋白及蛋白因子。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羟基磷灰石柱分离小牛胸腺细胞核心组蛋白H2A、H2B、H3及H4;应用昆虫表达体系表达了染色质组装相关子NAP-1、ACF(包括Acf-1和ISWI两个同时表达的组分),并用离子交换或亲和层析方法进行了纯化。结果本实验报道了制备几种核内蛋白因子的表达与纯化方法和条件,为体外组装染色质模板提供了必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组装 组蛋白 NAP-1 Acf-1 ISW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基因转录起始点和5'调控区结合蛋白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刘立德 (王羽)琲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借助于5'和3'末端删切后重建的IL-2R a链基因调控区次级克隆,在体外合成有放射性同位素参入的反意义RNA探针与总RNA进行液相杂交,结果表明TPA或PHA分别活化的T细胞在IL-2R a链表达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有选择地利用了调控区内... 借助于5'和3'末端删切后重建的IL-2R a链基因调控区次级克隆,在体外合成有放射性同位素参入的反意义RNA探针与总RNA进行液相杂交,结果表明TPA或PHA分别活化的T细胞在IL-2R a链表达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有选择地利用了调控区内分别为-58(5')和+1(3')位两个转录起始点中3'转录起始点。热休克使PHA活化细胞更明显地利用+1位点。PHA诱导Jurkat细胞表达IL-2RamRNA斑点杂交证实,Jurkat细胞在活化16小时表达IL-2Ra基本达到高峰,至24小时已明显下降。根据这一规律提取PHA诱导活化15小时的Jurkat细胞S100和NE,进行有关结合蛋白的研究,初步结果显示磷酸纤维素柱的KCI洗脱组分中存在着DNA结合蛋白,有关结合蛋白性质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蛋白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α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基因的转录调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羽)琲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2年第2期1-8,共8页
自从1953年Watson和Crick确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近40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阐明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由DNA→RNA→蛋白质的“中心法则”以及其逆向转录的补充。然而,直到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问世,才有可能深入研究基因表达的时空调控机制。... 自从1953年Watson和Crick确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近40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阐明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由DNA→RNA→蛋白质的“中心法则”以及其逆向转录的补充。然而,直到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问世,才有可能深入研究基因表达的时空调控机制。真核基因中由组蛋白和DNA形成的“串珠状”核小体是染色质结构的基本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基因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基因的“非忠实”表达
4
作者 (王羽)琲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2年第2期9-13,共5页
自从50年代DNA的双螺旋结构问世以来,Crick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即储存在DNA中的遗传信息除能在细胞周期中进行自身复制以外,还能通过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传递,再将信息在核糖体内转译成特定的蛋白质,... 自从50年代DNA的双螺旋结构问世以来,Crick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即储存在DNA中的遗传信息除能在细胞周期中进行自身复制以外,还能通过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传递,再将信息在核糖体内转译成特定的蛋白质,这也就是所谓遗传信息由DNA→RNA→蛋白质的传递规律。随后法国的Jacob与Monod首次证实了细菌中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从而开始了基因调控机制研究的新纪元。直到60年代末期Tamin和Baltimore在病毒的研究中分别发现了能以RNA做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